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城鎮風貌第二階段【臺東縣】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計畫

 

台灣城鄉發展脈動|FORMOSARACE

緣起與主題

20155月建置的第一個網誌,當時發想係為登錄均衡城鄉發展推動方案相關訊息與個案,後逐步擴大至城鎮風貌計畫之全盤追蹤整理,並特別登載行政院院會議案報導進而全方位登載城鄉發展相關方案計畫,包含為期8年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臺東森林公園2.0全新登場!升級版生態樂園歡迎大小朋友兒童節來探索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31 13:57:26)


臺東森林公園2.0全新登場!升級版生態樂園歡迎大小朋友兒童節來探索

為提升森林公園整體景觀品質與民眾休憩體驗,臺東縣政府推動「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工程」,歷時一年多施工,在縣府團隊、工程單位與社區夥伴的共同努力下,近日提前一個月全數完工,並於今(31)日舉辦「臺東森林公園2.0啟用典禮」,由縣長饒慶鈴親自主持,與各界貴賓共同見證嶄新風貌,歡迎全國各地大小朋友來走走,在這片生態樂園享受美好時光。

縣長饒慶鈴表示,森林公園位於卑南溪口國家級重要濕地範圍,是臺東市區珍貴的自然資產,也是民眾日常休閒與親近自然的重要場所。此次改造工程秉持「生態共融、環境友善」設計理念,整合園區資源,優化公共設施,展現生態保育與永續利用的平衡精神。同時,也是縣府團隊送給臺東孩子們一份特別的兒童節禮物,希望他們能在更優質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縣長饒慶鈴強調,「臺東森林公園2.0」不僅是景觀升級,更是臺東邁向生態永續與城市友善的重要里程碑。縣府未來將持續投入資源,打造更舒適、安全、充滿活力的生態樂園,讓森林公園成為臺東最美的城市綠地。

今日啟用典禮現場,小鯨魚幼兒園與小藍鯨幼兒園全園師生到場參與,共同歡慶工程圓滿完成。此次改造新增烏頭翁遊戲塔、成人體健設施、林下體驗空間等多元互動場域,提升家庭友善休閒機能;另,也注重生態保育措施,完成蓮花池畔景觀再造、入口意象美化與動線重整,增強場域辨識度與遊憩便利性,這次的改造,特別強調「生態共融、環境友善」的設計理念,不只是硬體升級,更是理念的深化。

施工期間縣府同步導入多項保育措施,如原生種移置與復育、外來種移除、生物活動期避施工等,並納入全國首創的友善通報獎勵機制,饒縣長也特別藉由今日活動頒發生態檢核通報獎狀,感謝廠商主動通報發現一級保育類柴棺龜,展現對自然環境的尊重與守護。此外,縣府也追加經費,整建主要動線的瀝青鋪面,提升園區整體安全與舒適度,讓每一位來到森林公園的朋友,都能放心、安心、開心地享受這片綠地。


臺東森林公園2.0全新登場!升級版生態樂園歡迎大小朋友兒童節來探索


臺東森林公園2.0全新登場!升級版生態樂園歡迎大小朋友兒童節來探索


臺東森林公園2.0全新登場!升級版生態樂園歡迎大小朋友兒童節來探索


臺東森林公園2.0全新登場!升級版生態樂園歡迎大小朋友兒童節來探索


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再升級! 饒慶鈴加碼經費優化園區道路 提升安全與舒適度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04 16:42:17)


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再升級! 饒慶鈴加碼經費優化園區道路 提升安全與舒適度

臺東縣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工程已進入最後階段,整體工程進度達約95%,預計在3月底完工。縣長饒慶鈴今(4)日由縣府建設處長蔡勝雄、農業處副處長黃奇明等人陪同,親自前往工區視察,並宣布追加經費,另案啟動園區道路改善計畫,刨鋪園區內主要動線的老舊路面,進一步提升遊憩服務品質與行車安全,為旅客提供更優質的遊園體驗。

臺東縣長饒慶鈴提到,臺東縣森林公園位於卑南溪口,面積約280公頃,屬於國家級重要濕地範圍,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與多樣的景觀環境,一直是縣內外遊客及在地居民的重要休憩場域,長年承載著無數市民與遊客的回憶,縣府自112年啟動景觀改造工程,致力於改善園區內部環境、提升遊憩設施並強化生態保育,希望讓這片土地更美、更安全、更具吸引力。

縣府建設處指出,目前區內已完成多項工程成果,包括新增烏頭翁遊戲塔,以本地特有鳥類「烏頭翁」為設計靈感,打造獨具特色的兒童遊樂空間,提供親子互動與遊憩新亮點;新增林下體驗設施及更新老舊體健設施,強化園區內的運動休閒功能,讓不同年齡層的遊客都能享受健康生活;蓮花池畔景觀再造則進行生態復育,恢復原生種生態,讓水域更加富有生命力與觀賞價值。

此外,森林公園入口景觀也已優化,提升主要入口意象,打造更加友善美觀的迎賓環境,提高園區的整體質感與吸引力。

在工程推動過程中,縣府考量到園區道路整體完整性與遊客體驗,發現部分既有道路因長年使用,已出現破損情形,影響步行與自行車騎乘舒適度,因此,經縣府團隊評估後,饒縣長裁定追加經費,將另案進行森林公園內老舊道路重新刨鋪,確保園區內道路系統更加完善,提供遊客更舒適安全的遊園環境,讓這裡成為一個安全、友善、適合所有年齡層的休憩場域。

饒慶鈴表示,臺東森林公園不僅是臺東市區最重要的綠地空間,也是縣內外遊客最愛的休憩景點之一。此次景觀改造工程不僅提升了園區環境與設施,也融入生態保育理念,希望能讓這片土地的自然風貌與遊憩功能並存,提供更優質的遊園體驗。她強調,追加刨鋪道路的計畫,是為了讓森林公園的整體環境更趨完整,讓每一位來訪的遊客都能感受到臺東的美好。

未來,縣府將持續推動環境改善計畫,提升臺東森林公園的設施與景觀,讓這片城市綠地成為更舒適、安全、充滿活力的生態樂園。


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再升級! 饒慶鈴加碼經費優化園區道路 提升安全與舒適度


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再升級! 饒慶鈴加碼經費優化園區道路 提升安全與舒適度


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再升級! 饒慶鈴加碼經費優化園區道路 提升安全與舒適度


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再升級! 饒慶鈴加碼經費優化園區道路 提升安全與舒適度

城鄉風貌競爭型第二階段之規劃設計核定函(各縣市)

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計畫

審查意見  

一、本案原則支持,同意匡列計畫總經費8,000萬元 (中央補助款6,000萬元,地方配合款2,000萬元);本次核定規劃設計費338萬元,中央補助2535,000元,地方配合款845,000元;惟契約內容不得與其他計畫重複。

二、 請縣府依以下意見調整修正:

1. 保安林地(森林公園)和都市公園之設施應有所分野,保安林地(森林公園)性質上應該是偏向自然公園、國家公園,因此設施工程設計要對棲地友善導向的通用設計,需要專業量能投入。

2. 建議森林公園歷經20年,設施損壞,縣府經費困拮,如需辦理改造,應思考減法設計去除不必要設施、採耐用性高材料,並以整體性規劃納入新的思維定位。

3. 200Ha左右的森林公園,2019已移撥台東縣政府接管的5筆保安林地(115Ha),以及本次7.76Ha提案計畫範圍,應該有一張套繪的圖來描述這些範圍項目之間彼此關係。

4. 保安林地內設施修繕、整建及維護工程,確實需要整合及注入專業量能及優化設施工程的設計品質。另外森林公園的維護管理,除了公部門投入資源人力外,也要多借用NGO、志工的力量,以公私合夥關係新社區為基礎,守護森林公園。

5. 建議計畫對應到SDGS目標時,可再連結確認聯合國次要目標的連結。另外如果是可提供優質體驗場域及環境教育場域,亦可連結SDG4「優質教育」目的。

6. 建議將S.W.O.T盤點,往下可再深層連結到SO,WO,ST,WT的策略提出,才能對應計畫願景目標與發展主題的關係與規劃構想的串連。

7. 請再詳細說明預計復育的目標與預期成效為何?另未來碳匯示範基地如何示範?目前這一區的蝴蝶族群狀況如何?是否有退化現象?如有,才需要進行復育,而要進行復育時,可能會復育到什麼程度?

8. 建議將本案基地與周邊林地、水域整體(動線、動靜)規劃,如將森林公園與活水湖等串聯,並可新增自然草坡護岸,中間闢建階梯(自然壘石)等項目。

9. 規劃構想中12種分區之需求、現況及改善作為,應再詳細分析。建議應以多功能或創造高低起伏地形草皮和花海、並以動、靜分區,將步道障礙消除減量,同時注意不同步道鋪面間鋪面與草皮界面順平、平整,以自然森林為主,減少人為設施之設置,同時兼顧森林林相季節色彩調整。

 

2023-11-26視察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臺東森林公園 陳揆:公私協力推升地方文創產業及觀光發展 


縣府投入近1億元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正式啟動!饒慶鈴:全齡友善遊戲空間再+1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114 17:13:27)


縣府投入近1億元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正式啟動!饒慶鈴:全齡友善遊戲空間再+1

為了擴充縣內多元豐富的休憩場域,臺東縣政府將在臺東森林公園進行景觀改造工程,今(14)日辦理開工典禮。縣長饒慶鈴表示,森林公園是臺東市區重要觀光景點,縣府持續投入資源整修維護自然生態環境,此次工程包含閒置設施拆除,更新增與地景連結的遊戲裝置及體健設施,提供不同年齡層遊憩活動空間,預計明年底完工,打造森林探索體驗的理想去處,也為森林公園的未來營造更美好的環境。

今日開工典禮約百人到場共襄盛舉,其中法務部臺東小藍鯨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更是全園師生出動,共同祈福工程順利圓滿,並由縣長饒慶鈴宣告景觀改造工程正式啟動。饒慶鈴提到,臺東森林公園是國內第一座濱海森林公園,更是臺東縣的自然寶藏,縣府除了積極向中央爭取,也自行加碼經費,在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的大力支持及縣府團隊的努力下,預計投入共約1億元經費,在森林公園的核心服務區域進行景觀改造,打造臺東森林公園2.0,更是對美學、生活品質和永續發展的承諾。

饒慶鈴強調,近年從山海鐵馬道、自然軸帶到康樂巨石文化公園,已陸續在臺東市建構起完善的綠色路網,而今年度的森林公園,將是美景城鄉計畫的重要的明珠。臺東森林公園對縣民的生活至關重要,提供多元休閒活動,包括三鐵、健走、野餐、演唱會、生態觀察、環境教育等。明年底隨著臺東森林公園2.0工程完工後,新增的兒童自然遊戲場及全齡體健設施將進一步豐富公園的魅力,創造更綠意盎然、吸引大小朋友來休憩的空間。

縣府建設處表示,森林公園總面積達280公頃,這次主要針對森林公園蛋黃區7.8公頃進行整體環境改善,工程採永續、生態及減法的方式設計,以維持森林公園最自然狀態。除了移除不堪使用的舊設施、重新打造入口廣場、改善林域及水域環境、強化主次動線、優化步行環境外,另將打造符合森林特色的兒童自然遊戲場,如烏頭翁遊戲塔和攀爬架,激發大小朋友們的冒險精神,並將設置現代化體健設施,讓每一位前來的朋友都能舒適地在此運動或遊戲,創造美好的親子回憶。


縣府投入近1億元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正式啟動!饒慶鈴:全齡友善遊戲空間再+1


縣府投入近1億元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正式啟動!饒慶鈴:全齡友善遊戲空間再+1


縣府投入近1億元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正式啟動!饒慶鈴:全齡友善遊戲空間再+1



縣府投入近1億元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正式啟動!饒慶鈴:全齡友善遊戲空間再+1


2022-10-20臺東森林公園管理維護作業未臻妥適,審計機關促請改善

臺東森林公園為臺東市區內重要觀光及休憩景點,經審計部臺灣省臺東縣審計室查核發現,鷺鷥湖因淤積致部分區域陸化或淤淺長草、收費停車場未領有停車場登記證及AED管理員訓練佐證資料闕如等,經促請檢討改善,已委外辦理鷺鷥湖清淤作業、取得停車場登記證及落實人員訓練,逐步完善公園管理維護作業。

審計室指出,臺東森林公園位於臺東市區卑南溪出海口處,屬保安林地,面積廣達280公頃,計有鷺鷥湖、防風林及琵琶湖等景觀,為臺東市區內重要觀光及休憩景點。據臺東縣政府統計,108年度至110年度(1至10月)門票收入分別為997萬餘元、1,098萬餘元及598萬餘元。

然而,審計室於110年11月查核發現,鷺鷥湖水源係由卑南溪引進,含沙量高沉積多,已逾10年未辦理疏濬清淤,致有部分區域陸化或淤淺長草,若輕忽未予正視,湖面將大幅縮小,影響公園景觀生態;又提供公眾停車使用之收費停車場,停車位設有大型車10個、小型車110個及機車82個,惟尚未訂定管理規範向地方主管機關報請核備,致未依法取得停車場登記證;另園區內設有1臺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惟管理員相關訓練及複訓佐證資料,查無資料可稽等,審計室遂於111年4月函請臺東縣政府檢討改善。

審計室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臺東縣政府業邀請野鳥協會及生態專家學者前往鷺鷥湖勘查現況,並研議鷺鷥湖清淤後水域陸域配置比例、景觀設計理念及生態維護管理等相關事宜,已委外辦理鷺鷥湖清淤作業,並於111年9月5日開工。另臺東森林公園收費停車場已於111年7月20日取得停車場登記證,AED管理員業於111年5月接受CPR及AED訓練課程,逐步完善公園管理維護作業。


2022-02-23台東縣政府啟動森林公園鷺鷥湖清淤工作 邀環保團體來獻策 期兼顧生態環境

2021-08-10臺東縣府將拆除森林公園入口老舊地標 提醒用路人注意安全



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5《開放政府》

  

《開放政府》

國家發展委員會 - 開放政府


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年度本會施政績效報告公告

壹、前言

貳、機關 110 至 113 年度預算及人力

參、年度目標及策略推動成果與未來精進方向

 一、前 瞻 視 野,擘劃國家未來發展方向

 二、創 新 思 維,打造全球經濟關鍵角色

 三、匯 聚 人 才,開創新世代國際競爭力

 四、精 進 治 理,落實區域永續均衡發展

 五、開 放 政 府,全方位提升施政效透明度

肆、施政績效成果亮點 

伍、整體風險管理含內部控制推動情形


。。。。。。。。。。。。。。。。。。。。。。。。。。。。。。。。。。。。。。。。。。。

年度目標及策略推動成果與未來精進方向

年度目標  五、開放政府,全方位提升施政效透明


動策略/作為 (

推動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與培力交流,公私協力研擬下階段方案;運用資料科學建置社會政策循證治理新方法;強化社會發展政策與計畫之整合研析及審議效能,引導部會就當前施政重點配置資源,落實政府施政方針。

1. 透過多元管道徵集民間提案,並協調相關機關與公民社群召開行政院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推動小組會議與工作會議,共同研擬新階段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

2. 應用資料科學技術,掌握社會輿情脈動,並推動社會政策循證決策。

3. 加強協調審議重要社會發展計畫及其 114 年度先期作業,提升審議效能,引導部會依施政重點合理配置資源,推動及落實政府重要施政。

達成效益/成果

1. 公私協力共同研擬完成「臺灣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2025年-2028年」,研提「我國氣候變遷以開放政府形式進行社會溝通及參與」等 7 項承諾事項。

2. 完成 28 項社會關鍵課題輿情趨勢分析, 針對「少子女化衝擊」關鍵課題,完成 3 項循證預評估及個案實作,並提出政策指引。

3. 審議衛生福利部「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等 161 案社會發展計畫。

4. 114 年度重要社會發展計畫先期作業計審議 167 案,建議核列 771 億 961 萬 8,000 元,審議結果陳報行政院。

未來精進方向

1. 協調各承諾事項主政機關秉持公私協力原則共同推動行動方案,並定期於「行政院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推動小組」報告執行情形。

2. 定期辦理輿情資料探勘與分析,觀測社會趨勢動向,促進領域知識與資料科學專家合作,運用多元管道培力循證人才。 

3. 透過實地訪視、專家學者審查及開會研商等方式,持續精進審議效能,辦理 115 年度重要社會發展計畫先期作業,引導部會達成行政院重要政策目標。

動策略/作為 ()

以計畫全生命週期概念推動管理資訊系統之再造工作,強化計畫相關資訊蒐集之完整、精確及便捷性,並確保資料品質,奠定後續加值運用之可靠基礎。

達成效益/成果

加值計畫管理資訊智慧運用

1. 以計畫全生命週期管理精神,規劃計畫智慧管理機制

(1) 完成介接 27 項相關機關及國外系統網站資料,計 16 類領域,截至 113 年 12 月累計資料總筆數 3.06 億筆,累計建置 350 項資料集提供機關查詢下載,其中包含 60 項 API服務, 提供政府機關跨系統介接計畫及標案資料。

(2) 已提供經濟部水利署「水利工程計畫透明網」、桃園市政府「研考資訊系統」、臺南市政府「多目標智慧管理系統」、本會「行政院政府計畫管理資訊網PMnet」、工程會「公共工程雲端服務網」及「政府電子採購網」之計畫及標案資料介接,以減少重複填報及提升資料正確性與一致性。

(3) 分階段建置「政府計畫全生命週期管理系統」,委外服務案 113 年 5 月決標,持續檢討分析計畫全生命週期各階段作業流程、分析計畫全命週期各階段核心資料,辦理訪談作業。

未來精進方向

整合計畫相關資料,建立計畫履歷,提供智能搜尋引擎、智慧分析模型等智慧功能及應用服務,協助各機關快速完成系統計畫編審及落實管考工作,確實掌握計畫重點及核心問題;強化資料串接整合,提供資料智慧分析及應用服務,協助各機關能快速掌握計畫相關資料、執行重點及可能風險預警,以利各機關能針對計畫執行風險及異常告警即時因應,提升計畫執行績效

動策略/作為 (三)

在政府計畫資料庫及計畫空間地理資訊系統建置基礎上,持續加強整合跨機關、跨系統、跨年度、跨領域等計畫管理相關資料,並逐步開發決策支援應用模組,實現精準管理,確保計畫如期如質展現成效。

達成效益/成果

1. 強化計畫績效空間資料基礎建設,整合擴充地理資訊圖資應用,強化圖臺互動設計、統計分析、查詢套疊功能

(1) 已建立圖資服務監控功能檢視服務異常警訊,並已收納 77 項填報圖資、89 項主題套疊圖層,提供 13 主題圖統計功能,及完成既有圖資更新,另完成公建預警計畫填報空間資料品質檢核提升正確性,以提供計畫空間資訊分析應用。

(2) 完成建置系統前臺服務網站及後台管理相關權限及功能,並串接「計畫管理系統單一入口服務網」登入機制,提供使用者資料同步機制,另完成建置公務單位依需求自行繪圖套疊圖資功能,以及建置指派廠商協助填報功能。

2. 持續加強整合跨機關、跨系統、跨年度等計畫管理及空間地理資訊,完成 GPMnet 子系統
個案計畫登錄、作業計畫、執行情形、年度計畫評核、標案管理等、一般性補助計畫管考子系統、新花東基金補助計畫管理資訊系統及政府計畫資料庫等介接,提供空間資料填報圖臺,並持續精進系統功能優化服務。

3. 建置政府計畫資料庫,加強政府施政績效管理之效能,以經費執行、預算配置及計畫進度等角度,完成建置「院長指示事項」、「均衡臺灣」、「工程標案」等 3 項決策支援模組,提供各機關作為計畫管理之參考,協助提升計畫執行效益。

未來精進方向

持續整合計畫、補助案件及工程標案等管理資訊,掌握計畫全生命週期績效管理資訊,提供決策支援模組相關統計分析及圖層套疊功能;透過計畫空間地理資訊,並介接工程標案點位資訊,呈現歷年政府預算資源投入分布情形,以及完工案件及在建工程之執行狀況,建構全臺公共建設資本存量之樣貌。

動策略/作為 (四)

持續透過「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及「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主動提供動態法規資訊服務,並完備網路參與機制,建置開放、透明施政環境,在政府施政決策過程,主動與民眾溝通,善用群眾智慧強化政府施政效能。

1. 透過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定期定時刊登行政院公報資訊, 並與全國法規資料庫、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及國家圖書館進行介接,主動提供民眾法規動態資訊服務。

2. 透過「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擴大公民參與導入審議機制,提升政府與民眾良性互動。

達成效益/成果

1. 113 年行政院公報共發行 246 期、瀏覽人次達 47 萬人。另為提供更多法規相關之政府資訊,俾利民眾查閱利用,行政院公報資訊網於 113 年 12 月增加「其他事項說明」欄位,並配合推動法規草案英譯,建置英譯版本登載頁面,以落實法規透明及政府資訊公開,促進民眾參與公共政策之制定,提升政府施政之公開透明。 

2.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整體滿意度為 89.6%,較112 年滿意度 88.4 %上升。

未來精進方向

1. 行政院公報資訊網透過滿意度調查,瞭解使用者對於行政院公報資訊網之使用需求,做為未來優化該網系統功能之參考,並持續滾動檢討該網法規動態資訊服務及強化資通訊安全。

2.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業建立民眾線上參與公共事務模式,將持續優化平臺服務功能與系統資通安全,以提供民眾更安全穩定的網路使用環境。

動策略/作為 (五)

推動可信賴之公文電子交換查詢與開放服務機制,運用人工智慧強化跨機關資安聯防,深化建置文檔智慧語意網絡,促進資料整合運用與智慧服務成效。

完成開發公文電子交換大附件傳送模組,放寬公文附件大小,以逐步將機關附件下載區去任務化;建置資訊安全事件智慧管理網;導入智能客戶服務,提升諮詢服務品質;優化國家檔案智慧化管理,加速國家檔案應用相關服務效率。

達成效益/成果

提供逾 3.8 萬個公私部門使用全國公文電子交換系統,新增非政府機關(構)使用公文電子交換系統 571 家,線上申辦服務增加 846 件;完成智能客戶服務導入, 提升行政效率;完成優化國家檔案智慧化管理,連結國家檔案與國家檔案庫房之移轉相關作業,增修國家檔案上下架裝箱、移架、庫房設定等系統功能,提升國家檔案處理效率。

未來精進方向

持續強化電子公文及檔案服務,優化網頁版公文收發模組WebjAgent功能,規劃設計 G2C 民眾端智慧收文機制;在檔案服務部分,導入 OCR AI 技術協助將國家檔案全文影像轉為文字,並納入檢索應用。


動策略/作為 (六)

厚植國家檔案保存維護量能,強化政治檔案徵集、數位典藏與公開應用效能,善用資訊技術與跨域合作創造檔案價值,賡續興建國家檔案館,達成國家智慧資產永續保存與便捷近用。雙軌辦理政治檔案徵集、政治檔案數位化及解降密檢討作業;辦理國家檔案全文影像公開、優化遠距檔案應用服務、衡平政治檔案開放;多元主題國家檔案整理、描述及修護;結合公私協力資源,運用多元手法與管道,開發及推廣檔案內涵與價值。

達成效益/成果

完成政治檔案整理 765 公尺、描述 13,200 案、數位化逾 153 萬頁,解密率達 99.97%;國家檔案全文影像主動上網公開累計 330 萬餘頁;國家檔案館興建工程如期於 113 年底完工並獲公共工程金質獎優等;推出首檔「5G解憶 ‧ 航班」沈浸檔案特展及首部檔案圖像小說《案渡卷河》;首推國家檔案行動展示資源外借服務,提供各界豐富的檔案體驗。

未來精進方向

政治檔案徵集,進行先備研析,釐清檔案流向,系統性深入清查,進行專案徵集,同步尋求外部資源,與各界合作;同步擴增國家檔案徵集、整編及數位化量能;整備國家檔案館之檔案應用服務、研究展示、教育推廣及出版文創等需求,持續深耕顧客服務經營,拓增檔案應用量能。

。。。。。。。。。。。。。。。。。。。。。。。。。。。。。。。。。。。。。。。。。。。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1前瞻視野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2創新思維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3匯聚人才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4精進治理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5開放政府



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4《精進治理》

  

《精進治理》

國家發展委員會 - 行政院公共治理協調會報


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年度本會施政績效報告公告

壹、前言

貳、機關 110 至 113 年度預算及人力

參、年度目標及策略推動成果與未來精進方向

一、前 瞻 視 野,擘劃國家未來發展方向

二、創 新 思 維,打造全球經濟關鍵角色

三、匯 聚 人 才,開創新世代國際競爭力

四、精 進 治 理,落實區域永續均衡發展

五、開 放 政 府,全方位提升施政效透明度

肆、施政績效成果亮點

一、淨零公正轉型

二、雙語政策

三、中東歐專案

四、國家發展計畫114-117年

五、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已盤點潛在案源逾50案,規模超過1,800億元

六、按月發布景氣概況,作為各界總體景氣指引

七、協調推動2050淨零轉型及永續發展目標

八、統籌部會完成五大信賴產業方案規劃 

九、推動新創生態蓬勃發展

十、協調部會推動完成多項數位政策法規調適議題

十一、推動法規鬆綁及協調本外國商會白皮書建言

十二、強化公民參與、提升施政透明度

十三、協調部會推動多元育才措施,提升國家人才競爭力 

十四、推動全球攬才及留才,促進我國產業轉型升級

十五、完成人口推估報告及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供各界瀏覽參考

十六、改善地方發展體質,支持地方產業發展,確保地方創生發展及花東離島成長之動能

十七、推動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落實均衡台灣之目標

十八、推動區域治理示範及推廣

十九、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2021-2024) 

二十、經由公眾諮商及 NGO 合作活動,提供不利處境群體參與管道,並探知其受影響程度

二十一、整體公建執行量能創新高,完成多項重大公共建設

二十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4期達成率96.46% 

二十三、行政院列管重要計畫執行成果及智慧管理系統,整體執行數創歷史新高 

二十四、中興新村建設優化與創生發展成果 

二十五、打造科技賦能國家檔案館,完整典存國家記憶,提升行政效率與專業

伍、整體風險管理含內部控制推動情形


。。。。。。。。。。。。。。。。。。。。。。。。。。。。。。。。。。。。。。。。。。。

年度目標及策略推動成果與未來精進方向

年度目標四、精 進 治 理,落實區域永續均衡發展


動策略/作為 (一

持續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以核心戰略產業、後疫情時代數位經濟發展,以及均衡區域發展強化偏鄉建設為重點,創備國家未來發展所需之各項軟硬體設施。

達成效益/成果

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 4 期特別預算共計2,098.325 億元,截至 113 年 11 月(112 年 1 月至 113 年 11月 ) , 累計分配數 1,832.399 億元,執行數1,756.517 億元,計畫經費執行率 95.86%、經費達成率 83.71%。113 年持續推動對國家發展及與民生相關之重大建設,包括完成持續推動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烏溪鳥嘴潭人工湖工程計畫、強化電網運轉彈性公共建設計畫、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開發在地型產業園區計畫、充實全⺠運動環境計畫、提升道路品質計畫、食品安全建設計畫、2030雙語國家政策。

未來精進方向

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前瞻第 5 期特別預算案,執行期間至 114 年 8 月。將持續請各機關就第 5 期特別預算妥善配置經費執行期程,並提前安排如補助計畫審核、用地取得、證照申請等各項計畫前置作業;針對補助型計畫,請各主管機關及早啟動前置作業,有助於提升執行效率。


動策略/作為 (二

引導各領域善用空間資訊,促成公共建設合理布局,強化公共設施服務效能,提升國土治理效率;辦理重大公共建設計畫審議、年度預算先期作業,以及相關議題之規劃、研析工作,提升政府資源分配效能。

達成效益/成果

完成重大公共建設審議作業:

1. 截至 113 年 12 月 31 日止,本會(國土處)辦理行政院交議本會審議、協調推動重大公共建設計畫為 158 案,均已完成審查函復行政院,達成率為100%,促使政府資源有效配置,發揮公共建設預期效益。

2. 完成 114 年度政府公共建設計畫預算先期作業審議,辦理交通建設、環境資源、經濟建設、都市及區域發展、文化設施、教育設施 、 農業建設、衛生福利設施、數位基礎建設等 9 大建設類別,共 266 項計畫,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及厚植未來經濟成
長動能 。

未來精進方向

持續提升公共建設審議績效:賡續進行協調及審議行政院交本會審議之交通建設、環境資源、經濟建設、都巿及區域發展、文化設施、教育設施、農業建設、衛生福利設施、數位基礎建設等重要政策與公共建設計畫,期能落實國土空間規劃,促進國土、區域、離島與城鄉發展。


動策略/作為 (三

持續推動地方創生政策,

統籌地方創生部會資源,改善地方發展體質,支持地方產業發展,並積極吸引青年留(返)鄉,逐步促成人口回流;賡續推動花東與離島永續發展,提升基礎建設及公共服務的普及與便利,均衡國土發展。

達成效益/成果

確保地方創生發展及花東離島成長之動能

1. 地方創生:113 年協助進駐育成村團隊商業合作 55 案;獎補助青年團隊計 132 隊,並媒合中華開發資本企業ESG資源挹注團隊,協助改善營運體質;另推動 177件創生事業,吸引青年留鄉或返鄉 327 人

2. 花東建設:依據行政院核定「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完成審議 113 年度花蓮滾動檢討、臺東縣小犬颱風災後各項重建計畫、花蓮地震融資保證專案、破碎石材清運去化計畫、花東振興觀光相關計畫及補助空運民航業者加開北花航班、獎助蘇花海運航線、113 至115 年度花東基金鄉鎮市公所提案、花東地區原住民族部落聚會所興建計畫及無自來水地區供水改善計畫第五期,將審議結果函送行政院核定,共計花蓮縣 34 項計畫、臺東縣 35 項計畫,跨花東二縣 2 項計畫。

3. 離島建設:完成第六期(112-115 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 113 年度滾動檢討,持續協助各離島縣政府推動離島基礎、產業、教育、文化、交通、醫療、警 政、消防、社福、災防等相關建設,離島建設基金補助計畫 113 年度共計推動 97 項計畫,114 年度共計核定116 項計畫。

未來精進方向

強化地方創生多元參與,並積極督促各部會協助推動花東離島建設

1. 地方創生: 增加企業ESG資源挹注,導入專家輔導協助機制,擴大多元徵案量能,扶植民間在地團隊深耕與串聯

2. 花東建設:已依據行政院核定「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如期如質完成行政院交議案審議,未來將配合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之政策方向,持續推動花東永續發展與建設。持續檢討精進花東基金補助作業及彈性調整機制,並予以法制化。

3. 離島建設:請各計畫 主管部會依照「離島建設基金補助計畫管考作業簡則」規定,針對各項計畫之執行績效與管考、風險及預警管理,管控各計畫執行狀況,並請各離島縣政府加強自主管理與內控,強化計畫執行績效。


動策略/作為 (四

辦理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秘書處業務,以及推廣永續發展及淨零碳排相關活動,協助國家永續發展目標之推動。

1. 舉辦「2050 淨零城市展」及 「 淨 零 城 市 國 際 峰會」,協助國家永續發展目標之推動。

2. 透過評選表揚,提高各界對於國家永續發展之認知與重視,鼓勵各界持續投入,並透過表揚永續發展方面卓有績效之單位,擴散最佳實務,引發各界效仿學習,強化我國永續發展成果。

3. 擔任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秘書處幕僚機關,辦理永續會幕僚相關業務。

4. 辦理淨零排放相關業務。

達成效益/成果

1. 透過淨零城市展及淨零國際峰會,全球 46 個國家、112 個城市,超過 2,000 位國際人士與會;國內外專家、城市代表超過 30 人擔任講師,探討邁向淨零路徑與解決方案;國內外新聞媒體報導及社群推播總計超過 500 則, 有助提升「臺灣 2050 淨零轉型策略」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2. 辦理「113 年度國家永續發展獎」選拔作業,分為教育類、企業類、民間團體、政府機關等4 大類別評選,共計選出 46 個得獎單位,由行政院院長頒獎表揚其於永續發展之卓越貢獻。

3. 辦理永續會幕僚相關業務,主要包括:

(1) 辦理永續發展、因應氣候變遷、推動淨零轉型政策跨部會協調幕僚業務,113 年依設置要點規定召開 1 次委員會議、3 次工作會議,並追蹤管考會議決議事項。

(2) 辦理永續會會務,如臺灣永續發展目標追蹤管考作業、編撰 112 年國家永續發展年報、112年臺灣永續發展目標追蹤檢討報告、109 年至 112 年臺灣永續發展目標階段性檢討報告,以及維運永續會官網(中英文版)。

(3)辦理臺灣永續發展目標推廣工作,如辦理「2024 亞太永續博覽會」參展相關事宜、「國際組織日」聯合國攤位等。

4. 辦理淨零排放相關業務,主要包括:

(1) 參與「氣候變遷與淨零轉型專案小組」跨部會研商會議、淨零轉型首長策略會議、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議,並研提幕僚參考意見。

(2) 就淨零轉型議題進行對外溝通交流,如出席立法院公聽會及淨零轉型相關座談會,以及回復或提供立法委員針對淨零轉型相關質詢書面資料。

(3) 撰擬有關臺灣淨零轉型政策之演講簡報及談參資料,向外界、國外訪團或外賓說明我國淨零目標。

(4) 辦理「2024 第 20 屆全國 NGOs 環境會議結論致蔡英文總統建言書」涉本會建言相關事宜。

未來精進方向

1. 持續辦理淨零城市展及淨零國際峰會,協助推動國家永續發展目標。

2. 持續辦理國家永續發展獎選拔作業,並擴散得獎單位永續發展事蹟,以深化各界永續意識,進而做出行為改變。

3. 持續善盡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秘書處幕僚工作,參考國際趨勢,啟動我國永續發展目標之修正作業,追蹤各項指標推動進展、辦理永續會相關會議,以及淨零排放相關業務。


動策略/作為 (五

落實淨零公正轉型推動機制、提升關鍵戰略重要對策之經社影響量化評估能量、強化公正轉型議題之國際研究、協助各關鍵戰略主責部會順利推動各項淨零公正轉型措施,以及與公務部門和非政府組織(NGO)共同推動淨零公正轉型相關活動等。

1. 辦理公眾諮商,協助各關鍵戰略主責部會推動各項淨零公正轉型措施。

2. 與公務部門和非政府組織 (NGO) 共同推動淨零公正轉型相關活動等。

達成效益/成果

1. 落實我國淨零公正轉型關鍵戰略之推動機制:

(1)配合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淨零轉型小組管考作 業,完成「臺灣 2050 淨零轉型『公正轉型』關鍵戰略行動計畫 112 年度執行成果報告」,由永續會淨零小組併入
「2050 淨零轉型12 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之 112 年度執行成果總檢討報告,於 113 年 11 月 4 日奉行政院核定。

(2) 持續協助各關鍵戰略主責部會推動各項淨零公正轉型措施,於 113 年 4 月及 11 月召開「公正轉型委員會」第 3、4 次會議,就相關戰略進行滾動檢討。

(3) 配合國家希望工程政策,滾動調整淨零公正轉型推動機制與做法,未來推動主軸將以循證為基礎,深化利害關係人辨識,並以具體政策支持淨零公正轉型。

2. 強化淨零公正轉型之經社影響量化評估、輔導與補償機制及區域治理案例分析等研究能量,並委託智庫辦理淨零公正轉型研究, 包括:「實證研究:經社影響衡量與評估」、「輔導與補償機制」、「以公正轉型促進區域共榮:淨零轉型區域治理案例 研究」等 3 案。

3. 辦理淨零公正轉型推廣及宣導事宜,與公務部門合作共同推動淨零公正轉型活動計 13 案,例如「研習培訓及資源循環零廢棄產業輔導計畫」( 臺南市政府) 、「紅烏龍產業淨零公正轉型輔導」( 臺東縣政府)、「受CBAM衝擊產業、勞動及區域影響調研輔導計畫」(高雄市政府)等相關活動。

4. 採分議題、多元形式辦理 18 場次淨零公正轉型公眾諮商會議,辨識受衝擊範圍,研提因應對策。另為強化社會對話與溝通,結合非政府組織辦理 9 場次公眾諮商活動,落實公民參與、凝聚轉型共識。

5. 推廣「淨零公正轉型」價值及可行作法,與 12家廠商共同推動提升社會對淨零公正轉型認知、協助辨識利害關係人、試行創新作法等相關活動,包括「台灣原住民族與地熱論壇」、「2025 淨零公正轉型國際論壇」,並以區域治理精神,於濁水溪流域北岸及南彰化辦理公正轉型訪談、工作坊等相關活動逾 18 場,協助推動淨零公正轉型政策。

未來精進方向

1. 以循證為基礎整合跨部會淨零公正轉型施政與成果,提出國家公正轉型行動計畫與成果報告,加速國內淨零公正轉型政策與資訊傳遞的普及化與深化。

2. 委託專業智庫就總體經濟、區域均衡、社會安全及脆弱族群等面向進行總體研究,以循證為基礎,由上而下指引各部會強化國內淨零公正轉型策略執行綜效。

3. 112 至 113 年本會致力於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淨零公正轉型工作,成功擴大各界對淨零公正轉型政策之認知,未來本會將妥善運用資源持續推廣公正轉型。 淨零戰略影響層面廣泛,為期減緩低碳轉型過程面臨的衝擊,將持續經由公眾諮商進行議題辦識與探勘、利害關係人歸納及因應策略研析,精進公正轉型戰略社會對話及滾動檢討機制,增進民眾對淨零公正轉型的認知與支持。

動策略/作為 (六

賡續推動中興新村整體規劃,辦理中興新村活化公有資產再利用、維運管理等相關事宜,以在地創新思維,結合公私協力及地方創生相關發展,提升行政機能、優化中興新村生活環境及導入新生活服務機能,兼顧園區維護,帶動中興新村永續發展。 執行「中興新村北、中核心公有資產活化建設計畫」5 (112-116)中程計畫,據以推動中興新村整體發展,循序辦理各項發展工作,優化廳舍、房舍及公共設施,並兼顧文化景觀維護,帶動地方繁榮及永續發展。

達成效益/成果

1. 引進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進駐成立「國際工藝村」,整修 26 戶宿舍群工程,預計 114 年 10 月完工,推動工藝駐村帶動社區活化,藝文觀光及產業發展。

2. 建置「中興新村地方創生育成村」,辦理「地方 創 生 育 成 實 驗 市集」,為團隊產品測試銷售平臺,並完成 5 棟建物整修,打造中部地區地方創生示範場域。至 113 年 12 月已累計輔導 172 組,擁有 80 組團隊輔導能量。

3. 已完成多房間職務宿舍第 1 階段 60 間整修及松園 3 館整修工程;陸續辦理第 2 階段 80 間整修工程、松園 1 館、11 館單房間宿舍整修工程、青少年活動中心及中興羽球館優化工程、中興會堂歷史建物整體修復工程等。

4. 完成環山路及省府路道路改善及 267 盞 LED 智慧照明建置、公園設施優化等,以落實公有資 產活化再利用。

未來精進方向

藉由公有資產優化,促使閒置公有建物及公共空間活化再利用,培育地方創生人才,扶植地方產業,推動觀光藝文產業發展,投入聚客活化規劃, 並結合食、宿、購、遊、行等遊程的多元發展,吸引產業進駐及觀光發展。

。。。。。。。。。。。。。。。。。。。。。。。。。。。。。。。。。。。。。。。。。。。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1前瞻視野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2創新思維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3匯聚人才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4精進治理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5開放政府


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3《匯聚人才》

    

《匯聚人才》


國家發展委員會 - 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


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資訊專頁


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年度本會施政績效報告公告

壹、前言

貳、機關 110 至 113 年度預算及人力

參、年度目標及策略推動成果與未來精進方向

一、前 瞻 視 野,擘劃國家未來發展方向

二、創 新 思 維,打造全球經濟關鍵角色

三、匯 聚 人 才,開創新世代國際競爭力

四、精 進 治 理,落實區域永續均衡發展

五、開 放 政 府,全方位提升施政效透明度

肆、施政績效成果亮點

一、淨零公正轉型

二、雙語政策

三、中東歐專案

四、國家發展計畫114-117年

五、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已盤點潛在案源逾50案,規模超過1,800億元

六、按月發布景氣概況,作為各界總體景氣指引

七、協調推動2050淨零轉型及永續發展目標

八、統籌部會完成五大信賴產業方案規劃 

九、推動新創生態蓬勃發展

十、協調部會推動完成多項數位政策法規調適議題

十一、推動法規鬆綁及協調本外國商會白皮書建言

十二、強化公民參與、提升施政透明度

十三、協調部會推動多元育才措施,提升國家人才競爭力 

十四、推動全球攬才及留才,促進我國產業轉型升級

十五、完成人口推估報告及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供各界瀏覽參考

十六、改善地方發展體質,支持地方產業發展,確保地方創生發展及花東離島成長之動能

十七、推動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落實均衡台灣之目標

十八、推動區域治理示範及推廣

十九、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2021-2024) 

二十、經由公眾諮商及 NGO 合作活動,提供不利處境群體參與管道,並探知其受影響程度

二十一、整體公建執行量能創新高,完成多項重大公共建設

二十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4期達成率96.46% 

二十三、行政院列管重要計畫執行成果及智慧管理系統,整體執行數創歷史新高 

二十四、中興新村建設優化與創生發展成果 

二十五、打造科技賦能國家檔案館,完整典存國家記憶,提升行政效率與專業

伍、整體風險管理含內部控制推動情形


。。。。。。。。。。。。。。。。。。。。。。。。。。。。。。。。。。。。。。。。。。。

年度目標及策略推動成果與未來精進方向

年度目標三、匯 聚 人 才,開創新世代國際競爭力

動策略/作為 (一

致力推展 2030 雙語政策六大主軸,以雙語力加值專業力,強化人才全球競爭力,並積極精進公務部門服務雙語化,以創備因應全球競爭的政府體系。

達成效益/成果

穩健推動 2030 雙語政策:

1. 協同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共同辦理雙語計畫,累計辦理 86 案,型式包含提升第一線雙語服務、培訓雙語人力、景點、醫療院所、館舍雙語化、辦理國際研討會、製作雙語教材、辦理雙語活動等,共同營造雙語友善環境,合作單位遍布全臺各縣市及離島地區共 19 縣市。

2. 推動雙語人才培育補助計畫,112 年辦理迄今已核定補助 19 件計畫,結合地方創生及新創能量,公私協力營造雙語友善環境,培育媒體、 AI應用、技職等各類人才英語力。

3. 優化雙語資源網,網羅國內外免費英語學習資源 逾 200 項 , 包 括 BBC 、 Voice of America 、 可汗學院、Coursera 等, 並加以分級分類,逾 291 萬人使用。

4. 補助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LTTC)開發說寫 AI 自動評分機制及建置全民英檢聽、說、讀、寫 AI 數位診斷回饋服務平台,114 年對外營運。

5. 推動雙語政策數位學習與國際接軌,與全球最大 數 位 學 習 平 台 Coursera 合作培訓 3,000 名公務人員及 258 名國際傳播人才,另製作 12堂具臺灣觀點全英文數位課程上架Coursera 平台。

6. 將時事議題融入英語學習內容,以多元管道宣傳 , 包 括 廣 播 、 Podcast、短影片、專題影片及圖文教學等,製播學習內容累計逾 413 項, 觸及人數逾 1,276萬。

7. 雙語政策行政法人設置條例草案已於 110 年 9 月 2 日函送立法院審議。因屆期不續審,經考量將暫緩推動成立行政法人,並依行政院於 113 年 9 月 23 日核復意見為暫不成立行政法人,由本會委辦雙語專案辦公室持續雙語政策執行量能。

未來精進方向

持續推動 2030 雙語政策

1. 從公共服務、生活、教育等面向營造雙語友善環境,打造臺灣成為國際宜居環境,以支持全球攬才留才政策,進而提升國人使用英語的機會。

2. 協同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營造雙語友善場域,並促進雙語資源均衡發展。


動策略/作為 (二

研議及協調推動人力資源相關政策及計畫,推動人口及移民政策,強化延攬國際人才,並辦理人力資源相關議題研究。

1. 推動「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

2. 推動國際人力資源及人才延攬相關法令及措施。 辦理人口與人力資源相關議題之推估。

達成效益/成果

1. 113 年召開 2 次「國家未來人才競爭力首長會議」,協同相關部會完成「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於 9 月 27 日奉行政院核定推動,並於 10 月 23 日成立Talent Taiwan南部辦公室,協助國際人才來臺申辦到後續生活一條龍服務,每月諮詢服務逾 3,000人次。

2. 完成「吸引數位遊牧人才推動計畫」於 113 年 11 月 12 日奉行政院核定,114 年 1 月 1 日正式實 施 「 數 位 遊 牧 簽證」;完成「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正草案,113 年 9 月召開 2 場座談會,徵詢外界意見。截至 113 年底,已累計延攬外國專業人才超過 7 萬人、累計留用中階技術人力逾 3.2 萬人。

3. 完成「中華民國人口推估 (2024 年至 2070 年)」,並製作人口金字塔及扶養比等動態圖檔及懶人包,置於本會官網供各界瀏覽運用;協調相關部會完成 113 至115 年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及推估。

未來精進方向

1. 協同相關部會積極落實「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加速培育AI等數位人才,並針對美西、歐洲、南美洲、亞洲等區域,推動線上、線下全球攬才行動,延攬優質外國人才,提升我國人力資本。

2. 積極向國際宣傳「數位遊牧簽證」,並擴大國內辦理據點;持續優化Talent Taiwan中心功能,評估於中部設立據點; 進行「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法預告,加速完備修法作業,以建構更具國際競爭力之攬才體制。 

3. 為掌握未來我國人口結構變遷趨勢及產業人才需求,持續辦理與精進人口推估及人力供需調查,並定期更新「人口推估查詢系統」及「產業人力供需資訊網」。


。。。。。。。。。。。。。。。。。。。。。。。。。。。。。。。。。。。。。。。。。。。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1前瞻視野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2創新思維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3匯聚人才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4精進治理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5開放政府


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2《創新思維》

   

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年度本會施政績效報告公告

壹、前言

貳、機關 110 至 113 年度預算及人力

參、年度目標及策略推動成果與未來精進方向

一、前 瞻 視 野,擘劃國家未來發展方向

二、創 新 思 維,打造全球經濟關鍵角色

三、匯 聚 人 才,開創新世代國際競爭力

四、精 進 治 理,落實區域永續均衡發展

五、開 放 政 府,全方位提升施政效透明度

肆、施政績效成果亮點

一、淨零公正轉型

二、雙語政策

三、中東歐專案

四、國家發展計畫114-117年

五、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已盤點潛在案源逾50案,規模超過1,800億元

六、按月發布景氣概況,作為各界總體景氣指引

七、協調推動2050淨零轉型及永續發展目標

八、統籌部會完成五大信賴產業方案規劃 

九、推動新創生態蓬勃發展

十、協調部會推動完成多項數位政策法規調適議題

十一、推動法規鬆綁及協調本外國商會白皮書建言

十二、強化公民參與、提升施政透明度

十三、協調部會推動多元育才措施,提升國家人才競爭力 

十四、推動全球攬才及留才,促進我國產業轉型升級

十五、完成人口推估報告及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供各界瀏覽參考

十六、改善地方發展體質,支持地方產業發展,確保地方創生發展及花東離島成長之動能

十七、推動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落實均衡台灣之目標

十八、推動區域治理示範及推廣

十九、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2021-2024) 

二十、經由公眾諮商及 NGO 合作活動,提供不利處境群體參與管道,並探知其受影響程度

二十一、整體公建執行量能創新高,完成多項重大公共建設

二十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4期達成率96.46% 

二十三、行政院列管重要計畫執行成果及智慧管理系統,整體執行數創歷史新高 

二十四、中興新村建設優化與創生發展成果 

二十五、打造科技賦能國家檔案館,完整典存國家記憶,提升行政效率與專業

伍、整體風險管理含內部控制推動情形


。。。。。。。。。。。。。。。。。。。。。。。。。。。。。。。。。。。。。。。。。。。

年度目標及策略推動成果與未來精進方向

年度目標  二、創新思維,打造全球經濟關鍵角色


動策略/作為 (一

協調推動 5+2 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發展,並透過國家融資保證機制、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產業,加速產業升級轉型。

因應全球產業趨勢,科技需求驅動半導體市場發展、人工智慧廣泛應用以及中國衝擊 2.0,協調規劃推動五大信賴產業,透過創新驅動,帶動百工百業發展,強化國家安全與韌性。

達成效益/成果

1. 辦理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方案修正,並於 113 年 3 月 25 日奉行政院原則同意。另國家融資保證機制 113 年計已通過 3案申請案,累計 13 案,累計授信額度 203.2 億元,累計保證額度 121.92 億元。配合「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114-117 年)」,鼓勵保險業投資公共建設型私募股權基金,金管會並於 113 年 9 月 12 日調降保險業資金投資公共建設型私募股權之資本適足率(RBC)風險係數至 1.28%。

2. 由本會統籌協調經濟部、數發部、國科會等相關部會共同研商推動五大信賴產業,並以成為全球半導體全供應鏈主導者、成為全球AI影響力中心、打造國防產業自主能量及量能、成為全球可信賴安控與資安大國以及強化全域通訊網路韌性為各產業願景,研擬相關策略及措施,並於 113 年 9 月 5日陳報行政院,獲准予備查。

未來精進方向

1. 五大信賴產業推動方案草案已於 114 年 1 月 10 日陳報行政院,俟行政院核定本方案,本會將協調各部會落實推動,並定期管考進度與成效,確保各項計畫之執行,達成國家整體發展策略目標。

2. 持續配合淨零排放等政策,檢視修正融保機制推動方案保證對象等,增進方案適用範疇,並持續透過國家融資保證中心與潛在業者洽商說明,協助綠能等業者申請本機制。


動策略/作為 (二

推動國家新創品牌 Startup Island TAIWAN,鏈結國際新創社群網絡,匯聚國際創業資源及能量,協助臺灣新創拓展全球市場。

達成效益/成果

連三年赴日舉辦臺日創新高峰會,113 年首次與東京都政府合辦,創造千人參與及逾 200 篇日媒報導。另於東京、矽谷打造新創基地,橋接國內外資金、人才、新創資源,並參與日本 SusHiTech、新加坡 SWITCH 等國際展會,及辦理美國、日本等國商務拓展行程,協助逾百家新創赴海外爭取商機。

未來精進方向

透過擴大投資標的、提升新創品質及活絡投資等三大策略,結合海外新創基地,擴大鏈結全球創新資源,加速新創布局海外市場,並攜手國內優質大學,推動校友基金、創新學程等,鼓勵更多創新人才創業,提高新創勝率。


動策略/作為 (三

強化物聯網跨域創新應用,協助人工智慧結合物聯網(AIoT)解決方案爭取商機,並促成新創與產業跨域、跨國合作,加速物聯網發展及新創成長。

達成效益/成果

透過跨部會合作,物聯網產值 113 年可望達新臺幣 2.26 兆元,較 112 年增加 0.24 兆 元 , 全 球 占 比 4.94%。藉由加速 AIoT 關鍵技術研發及擴大應用,協助發展智慧交通、智慧商業等領域之創新應用服務,並促進成果拓展海外市場。

未來精進方向

深化 AI 應用,鼓勵企業、新創合作,推動 5G O-RAN 結合 AI 等技術,於國內場域進行設備與解決方案驗測,發展智慧應用解決方案,並協助國內擴散及國際輸出。


動策略/作為 (四

強化晶片創新應用,培育國內相關新創,推動與學研機構、創投及新創聚落之合作,並加強智慧應用,吸引國際晶片新創與投資人來臺,打造優良生態系。

達成效益/成果


主動鏈結美日超過 20 個創投、學研單位及社群夥伴,邀請海外晶片新創參與國科會晶創競賽,如與時代基金會 Garage+合作邀請 57 間晶片新創報名。另於臺日創新高峰會辦理半導體主題論壇,並安排分享晶創競賽資訊及提供文宣摺頁與納入大會手冊,協助推廣競賽資訊。

未來精進方向

結合東京、矽谷新創基地網絡,擴大鏈結全球學研機構、創投及新創聚落等創新資源,吸引國際晶片新創及投資人來臺, 並透過國際展會、論壇等管道,推廣臺灣半導體產業優勢及晶創競賽資訊。


動策略/作為 (五

持續提升法規品質,推動經貿法規革新,改善我國經商法制環境與提升經貿競爭力。

1. 推動前瞻法制研析及法制革新

(1) 參考國際產業發展趨勢,針對具前瞻性之新興法制議題進行研析,以擘劃相關法制政策。

(2) 關注國際數位科技法制政策發展趨勢,就焦點議題蒐整相關立法例及政策文件並提出興革建議,提供相關部會參考,以助完善我國數位法制環境。

2. 推動法規調適

(1) 因應我國整體社會經濟發展所需,持續協調各部會檢討鬆綁管制性行政法令,並於每季彙整篩選部會提報之鬆綁成果,定期公布於本會官網。

(2) 優化本會法規品質:協助本會各單位研擬制(訂)定、修正主管法規,並提供各單位法規諮詢意見。

3. 協調各國商會白皮書、推動國際經貿法規調和

(1) 持續協調國內外工商團體建言,透過跨部會會議、工作會議等協調機制,討論美、歐、日、澳紐及工總等國內外商會所提白皮書建言,協助商會與相關部會釐清議題爭點,促進商會與相關部會對話溝通。

配合 APEC 貿易暨投資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倡議,積極參與國際相關法制研討會。 (3)推 動跨境隱私保護規則 (CBPR)論壇等國際法規調和倡議,並協助修訂相關正式及非正式文件。

達成效益/成果

1. 推動前瞻法制研析及法制革新

(1) 完成「G7 廣島 AI 進程觀測與研析」、「家族辦公室之研析—以新加坡為例」、「AI 關鍵基礎設施服務提供者監管措 施 取 徑 之 比 較 研究」、「友善臺灣新創公司(Startups) 生態系—重構《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新藍圖」等前瞻法制議題研究報告計 11 篇,以作為擘劃相關前瞻法制政策之參據。

(2) 隨著數位運算能力、深度學習演算法、大數據等驅動技術高度發展,人工智慧(AI)技術衍生新興法制議題,參考國際立法趨勢,研析我國法制未來調適之方向,就著作權、消費者保護、勞工保護與個資保護監管 4 項焦點議題,比較及研析國內外法制落差缺口,完成法制政策綜整建議,以作為國內法規調適與變革需求之評估參據,相關研究案成果已置於GRB 系統供各界參考。

2. 推動法規調適

(1)本會於 106 年 10 月啟動法規鬆綁工作,協調各部會檢討鬆綁管制性行政法令並推動法規鬆綁 及新創法規調適平台,各部會法規鬆綁累計已完成 2,394 項成果(其中 113 年處理 376 項),相關成果已公開於本會網站。

(2)優化本會法規品質:協助本會各單位研擬制(訂)定、修正主管法規之法制作業共計 59次;提供會內各單位業務涉及法制事項之諮詢意見共計 171 次。

3. 協調各國商會白皮書、推動國際經貿法規調和

(1) 辦理協調國內外工商團體建言,113 年已召開 15 場次跨部會協調會議(含工作會議及座談會),各商會對本會處理白皮書議題協調進展皆予正面肯定。113 年度已解決議題與具體進展議題共計 37 項,主要涵蓋能源、金融、稅務及交通等領域。

(2) 113 年參加APEC 經濟委

員會大會(EC),包括:法制革新(RR)「第 17 屆良好法規實務研討會」、強化經濟及法制架構(SELI) 「於 APECODR 線上紛爭合作框架下促進ODR 於各經濟體之運用(包含法院)研討會」。

(3) 113 年參加相關工作小組會議、全球論壇大會 (GFA)暨研討會共計 25 場。擔任全球 CBPR 論壇「當責機構申請文件」領導會員完成文件修訂工作;協調國內 16 個隱私執法機關成功加入全球 CBPR 論壇之「全球隱私執法合作協議(Global CAPE)」;推動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成為全球 CBPR 當責機構,及主辦「2024全球 CBPR 論壇國際研討會」。

未來精進方向

1. 推動前瞻法制研析及法制革新

(1) 依據國際發展趨勢及國內產業需求,針對產業永續發展及科技創新經濟等前瞻法制議題持續進行進行研析。

(2) 配合行政院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推進專案會議下設之法規調適小組,及數位政策法制協調專案會議等政策之推動,本會將持續建構政府及民間雙向平臺,協調各部會調適法規、協助業者解決面臨之障礙。

2. 推動法規調適

(1) 為建構友善便利之法規鬆綁環境,將持續透過新創法規調適及法規鬆綁建言平臺蒐集提案,並強化協調推動各部會法規鬆綁自主檢視機制。

(2) 優化本會法規品質:持續就本會各單位會辦法規訂(修)及法制諮詢等案,精進相關作業及提升效率,以強化本會法規品質,並解決相關法制問題。

3. 協調各國商會白皮書、推動國際經貿法規調和

(1) 持續蒐集美、歐、日、澳紐、工總等國內外商會年度白皮書建言,並進行跨部會協調,以促進我國經商法制與國際接軌。 

(2)持續推動 APEC ODR、CBPR 驗證機制等國際法規調和倡議,並配合臺美貿易協定生效,落實新增公開法規資訊等規定,以促進我國法規品質符合國際發展趨勢。


。。。。。。。。。。。。。。。。。。。。。。。。。。。。。。。。。。。。。。。。。。。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1前瞻視野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2創新思維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3匯聚人才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4精進治理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5開放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