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4《精進治理》

  

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年度本會施政績效報告公告

壹、前言

貳、機關 110 至 113 年度預算及人力

參、年度目標及策略推動成果與未來精進方向

一、前 瞻 視 野,擘劃國家未來發展方向

二、創 新 思 維,打造全球經濟關鍵角色

三、匯 聚 人 才,開創新世代國際競爭力

四、精 進 治 理,落實區域永續均衡發展

五、開 放 政 府,全方位提升施政效透明度

肆、施政績效成果亮點

一、淨零公正轉型

二、雙語政策

三、中東歐專案

四、國家發展計畫114-117年

五、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已盤點潛在案源逾50案,規模超過1,800億元

六、按月發布景氣概況,作為各界總體景氣指引

七、協調推動2050淨零轉型及永續發展目標

八、統籌部會完成五大信賴產業方案規劃 

九、推動新創生態蓬勃發展

十、協調部會推動完成多項數位政策法規調適議題

十一、推動法規鬆綁及協調本外國商會白皮書建言

十二、強化公民參與、提升施政透明度

十三、協調部會推動多元育才措施,提升國家人才競爭力 

十四、推動全球攬才及留才,促進我國產業轉型升級

十五、完成人口推估報告及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供各界瀏覽參考

十六、改善地方發展體質,支持地方產業發展,確保地方創生發展及花東離島成長之動能

十七、推動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落實均衡台灣之目標

十八、推動區域治理示範及推廣

十九、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2021-2024) 

二十、經由公眾諮商及 NGO 合作活動,提供不利處境群體參與管道,並探知其受影響程度

二十一、整體公建執行量能創新高,完成多項重大公共建設

二十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4期達成率96.46% 

二十三、行政院列管重要計畫執行成果及智慧管理系統,整體執行數創歷史新高 

二十四、中興新村建設優化與創生發展成果 

二十五、打造科技賦能國家檔案館,完整典存國家記憶,提升行政效率與專業

伍、整體風險管理含內部控制推動情形


。。。。。。。。。。。。。。。。。。。。。。。。。。。。。。。。。。。。。。。。。。。

年度目標及策略推動成果與未來精進方向

年度目標四、精 進 治 理,落實區域永續均衡發展


動策略/作為 (一

持續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以核心戰略產業、後疫情時代數位經濟發展,以及均衡區域發展強化偏鄉建設為重點,創備國家未來發展所需之各項軟硬體設施。

達成效益/成果

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 4 期特別預算共計2,098.325 億元,截至 113 年 11 月(112 年 1 月至 113 年 11月 ) , 累計分配數 1,832.399 億元,執行數1,756.517 億元,計畫經費執行率 95.86%、經費達成率 83.71%。113 年持續推動對國家發展及與民生相關之重大建設,包括完成持續推動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烏溪鳥嘴潭人工湖工程計畫、強化電網運轉彈性公共建設計畫、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開發在地型產業園區計畫、充實全⺠運動環境計畫、提升道路品質計畫、食品安全建設計畫、2030雙語國家政策。

未來精進方向

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前瞻第 5 期特別預算案,執行期間至 114 年 8 月。將持續請各機關就第 5 期特別預算妥善配置經費執行期程,並提前安排如補助計畫審核、用地取得、證照申請等各項計畫前置作業;針對補助型計畫,請各主管機關及早啟動前置作業,有助於提升執行效率。


動策略/作為 (二

引導各領域善用空間資訊,促成公共建設合理布局,強化公共設施服務效能,提升國土治理效率;辦理重大公共建設計畫審議、年度預算先期作業,以及相關議題之規劃、研析工作,提升政府資源分配效能。

達成效益/成果

完成重大公共建設審議作業:

1. 截至 113 年 12 月 31 日止,本會(國土處)辦理行政院交議本會審議、協調推動重大公共建設計畫為 158 案,均已完成審查函復行政院,達成率為100%,促使政府資源有效配置,發揮公共建設預期效益。

2. 完成 114 年度政府公共建設計畫預算先期作業審議,辦理交通建設、環境資源、經濟建設、都市及區域發展、文化設施、教育設施 、 農業建設、衛生福利設施、數位基礎建設等 9 大建設類別,共 266 項計畫,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及厚植未來經濟成
長動能 。

未來精進方向

持續提升公共建設審議績效:賡續進行協調及審議行政院交本會審議之交通建設、環境資源、經濟建設、都巿及區域發展、文化設施、教育設施、農業建設、衛生福利設施、數位基礎建設等重要政策與公共建設計畫,期能落實國土空間規劃,促進國土、區域、離島與城鄉發展。


動策略/作為 (三

持續推動地方創生政策,

統籌地方創生部會資源,改善地方發展體質,支持地方產業發展,並積極吸引青年留(返)鄉,逐步促成人口回流;賡續推動花東與離島永續發展,提升基礎建設及公共服務的普及與便利,均衡國土發展。

達成效益/成果

確保地方創生發展及花東離島成長之動能

1. 地方創生:113 年協助進駐育成村團隊商業合作 55 案;獎補助青年團隊計 132 隊,並媒合中華開發資本企業ESG資源挹注團隊,協助改善營運體質;另推動 177件創生事業,吸引青年留鄉或返鄉 327 人

2. 花東建設:依據行政院核定「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完成審議 113 年度花蓮滾動檢討、臺東縣小犬颱風災後各項重建計畫、花蓮地震融資保證專案、破碎石材清運去化計畫、花東振興觀光相關計畫及補助空運民航業者加開北花航班、獎助蘇花海運航線、113 至115 年度花東基金鄉鎮市公所提案、花東地區原住民族部落聚會所興建計畫及無自來水地區供水改善計畫第五期,將審議結果函送行政院核定,共計花蓮縣 34 項計畫、臺東縣 35 項計畫,跨花東二縣 2 項計畫。

3. 離島建設:完成第六期(112-115 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 113 年度滾動檢討,持續協助各離島縣政府推動離島基礎、產業、教育、文化、交通、醫療、警 政、消防、社福、災防等相關建設,離島建設基金補助計畫 113 年度共計推動 97 項計畫,114 年度共計核定116 項計畫。

未來精進方向

強化地方創生多元參與,並積極督促各部會協助推動花東離島建設

1. 地方創生: 增加企業ESG資源挹注,導入專家輔導協助機制,擴大多元徵案量能,扶植民間在地團隊深耕與串聯

2. 花東建設:已依據行政院核定「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如期如質完成行政院交議案審議,未來將配合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之政策方向,持續推動花東永續發展與建設。持續檢討精進花東基金補助作業及彈性調整機制,並予以法制化。

3. 離島建設:請各計畫 主管部會依照「離島建設基金補助計畫管考作業簡則」規定,針對各項計畫之執行績效與管考、風險及預警管理,管控各計畫執行狀況,並請各離島縣政府加強自主管理與內控,強化計畫執行績效。


動策略/作為 (四

辦理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秘書處業務,以及推廣永續發展及淨零碳排相關活動,協助國家永續發展目標之推動。

1. 舉辦「2050 淨零城市展」及 「 淨 零 城 市 國 際 峰會」,協助國家永續發展目標之推動。

2. 透過評選表揚,提高各界對於國家永續發展之認知與重視,鼓勵各界持續投入,並透過表揚永續發展方面卓有績效之單位,擴散最佳實務,引發各界效仿學習,強化我國永續發展成果。

3. 擔任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秘書處幕僚機關,辦理永續會幕僚相關業務。

4. 辦理淨零排放相關業務。

達成效益/成果

1. 透過淨零城市展及淨零國際峰會,全球 46 個國家、112 個城市,超過 2,000 位國際人士與會;國內外專家、城市代表超過 30 人擔任講師,探討邁向淨零路徑與解決方案;國內外新聞媒體報導及社群推播總計超過 500 則, 有助提升「臺灣 2050 淨零轉型策略」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2. 辦理「113 年度國家永續發展獎」選拔作業,分為教育類、企業類、民間團體、政府機關等4 大類別評選,共計選出 46 個得獎單位,由行政院院長頒獎表揚其於永續發展之卓越貢獻。

3. 辦理永續會幕僚相關業務,主要包括:

(1) 辦理永續發展、因應氣候變遷、推動淨零轉型政策跨部會協調幕僚業務,113 年依設置要點規定召開 1 次委員會議、3 次工作會議,並追蹤管考會議決議事項。

(2) 辦理永續會會務,如臺灣永續發展目標追蹤管考作業、編撰 112 年國家永續發展年報、112年臺灣永續發展目標追蹤檢討報告、109 年至 112 年臺灣永續發展目標階段性檢討報告,以及維運永續會官網(中英文版)。

(3)辦理臺灣永續發展目標推廣工作,如辦理「2024 亞太永續博覽會」參展相關事宜、「國際組織日」聯合國攤位等。

4. 辦理淨零排放相關業務,主要包括:

(1) 參與「氣候變遷與淨零轉型專案小組」跨部會研商會議、淨零轉型首長策略會議、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議,並研提幕僚參考意見。

(2) 就淨零轉型議題進行對外溝通交流,如出席立法院公聽會及淨零轉型相關座談會,以及回復或提供立法委員針對淨零轉型相關質詢書面資料。

(3) 撰擬有關臺灣淨零轉型政策之演講簡報及談參資料,向外界、國外訪團或外賓說明我國淨零目標。

(4) 辦理「2024 第 20 屆全國 NGOs 環境會議結論致蔡英文總統建言書」涉本會建言相關事宜。

未來精進方向

1. 持續辦理淨零城市展及淨零國際峰會,協助推動國家永續發展目標。

2. 持續辦理國家永續發展獎選拔作業,並擴散得獎單位永續發展事蹟,以深化各界永續意識,進而做出行為改變。

3. 持續善盡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秘書處幕僚工作,參考國際趨勢,啟動我國永續發展目標之修正作業,追蹤各項指標推動進展、辦理永續會相關會議,以及淨零排放相關業務。


動策略/作為 (五

落實淨零公正轉型推動機制、提升關鍵戰略重要對策之經社影響量化評估能量、強化公正轉型議題之國際研究、協助各關鍵戰略主責部會順利推動各項淨零公正轉型措施,以及與公務部門和非政府組織(NGO)共同推動淨零公正轉型相關活動等。

1. 辦理公眾諮商,協助各關鍵戰略主責部會推動各項淨零公正轉型措施。

2. 與公務部門和非政府組織 (NGO) 共同推動淨零公正轉型相關活動等。

達成效益/成果

1. 落實我國淨零公正轉型關鍵戰略之推動機制:

(1)配合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淨零轉型小組管考作 業,完成「臺灣 2050 淨零轉型『公正轉型』關鍵戰略行動計畫 112 年度執行成果報告」,由永續會淨零小組併入
「2050 淨零轉型12 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之 112 年度執行成果總檢討報告,於 113 年 11 月 4 日奉行政院核定。

(2) 持續協助各關鍵戰略主責部會推動各項淨零公正轉型措施,於 113 年 4 月及 11 月召開「公正轉型委員會」第 3、4 次會議,就相關戰略進行滾動檢討。

(3) 配合國家希望工程政策,滾動調整淨零公正轉型推動機制與做法,未來推動主軸將以循證為基礎,深化利害關係人辨識,並以具體政策支持淨零公正轉型。

2. 強化淨零公正轉型之經社影響量化評估、輔導與補償機制及區域治理案例分析等研究能量,並委託智庫辦理淨零公正轉型研究, 包括:「實證研究:經社影響衡量與評估」、「輔導與補償機制」、「以公正轉型促進區域共榮:淨零轉型區域治理案例 研究」等 3 案。

3. 辦理淨零公正轉型推廣及宣導事宜,與公務部門合作共同推動淨零公正轉型活動計 13 案,例如「研習培訓及資源循環零廢棄產業輔導計畫」( 臺南市政府) 、「紅烏龍產業淨零公正轉型輔導」( 臺東縣政府)、「受CBAM衝擊產業、勞動及區域影響調研輔導計畫」(高雄市政府)等相關活動。

4. 採分議題、多元形式辦理 18 場次淨零公正轉型公眾諮商會議,辨識受衝擊範圍,研提因應對策。另為強化社會對話與溝通,結合非政府組織辦理 9 場次公眾諮商活動,落實公民參與、凝聚轉型共識。

5. 推廣「淨零公正轉型」價值及可行作法,與 12家廠商共同推動提升社會對淨零公正轉型認知、協助辨識利害關係人、試行創新作法等相關活動,包括「台灣原住民族與地熱論壇」、「2025 淨零公正轉型國際論壇」,並以區域治理精神,於濁水溪流域北岸及南彰化辦理公正轉型訪談、工作坊等相關活動逾 18 場,協助推動淨零公正轉型政策。

未來精進方向

1. 以循證為基礎整合跨部會淨零公正轉型施政與成果,提出國家公正轉型行動計畫與成果報告,加速國內淨零公正轉型政策與資訊傳遞的普及化與深化。

2. 委託專業智庫就總體經濟、區域均衡、社會安全及脆弱族群等面向進行總體研究,以循證為基礎,由上而下指引各部會強化國內淨零公正轉型策略執行綜效。

3. 112 至 113 年本會致力於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淨零公正轉型工作,成功擴大各界對淨零公正轉型政策之認知,未來本會將妥善運用資源持續推廣公正轉型。 淨零戰略影響層面廣泛,為期減緩低碳轉型過程面臨的衝擊,將持續經由公眾諮商進行議題辦識與探勘、利害關係人歸納及因應策略研析,精進公正轉型戰略社會對話及滾動檢討機制,增進民眾對淨零公正轉型的認知與支持。

動策略/作為 (六

賡續推動中興新村整體規劃,辦理中興新村活化公有資產再利用、維運管理等相關事宜,以在地創新思維,結合公私協力及地方創生相關發展,提升行政機能、優化中興新村生活環境及導入新生活服務機能,兼顧園區維護,帶動中興新村永續發展。 執行「中興新村北、中核心公有資產活化建設計畫」5 (112-116)中程計畫,據以推動中興新村整體發展,循序辦理各項發展工作,優化廳舍、房舍及公共設施,並兼顧文化景觀維護,帶動地方繁榮及永續發展。

達成效益/成果

1. 引進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進駐成立「國際工藝村」,整修 26 戶宿舍群工程,預計 114 年 10 月完工,推動工藝駐村帶動社區活化,藝文觀光及產業發展。

2. 建置「中興新村地方創生育成村」,辦理「地方 創 生 育 成 實 驗 市集」,為團隊產品測試銷售平臺,並完成 5 棟建物整修,打造中部地區地方創生示範場域。至 113 年 12 月已累計輔導 172 組,擁有 80 組團隊輔導能量。

3. 已完成多房間職務宿舍第 1 階段 60 間整修及松園 3 館整修工程;陸續辦理第 2 階段 80 間整修工程、松園 1 館、11 館單房間宿舍整修工程、青少年活動中心及中興羽球館優化工程、中興會堂歷史建物整體修復工程等。

4. 完成環山路及省府路道路改善及 267 盞 LED 智慧照明建置、公園設施優化等,以落實公有資 產活化再利用。

未來精進方向

藉由公有資產優化,促使閒置公有建物及公共空間活化再利用,培育地方創生人才,扶植地方產業,推動觀光藝文產業發展,投入聚客活化規劃, 並結合食、宿、購、遊、行等遊程的多元發展,吸引產業進駐及觀光發展。

。。。。。。。。。。。。。。。。。。。。。。。。。。。。。。。。。。。。。。。。。。。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1前瞻視野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2創新思維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3匯聚人才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4精進治理

FORMOSARACE國家發展委員會 113 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5開放政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