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新北市】新北市立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位於新北市鶯歌區,坐落於三鶯新生地,將立基在地連結國際,以當代視野進行收藏、研究、展示、教育與公眾服務,打造成為北台灣重要的藝文地標。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02 10:46:23)  新北市首座公有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歷經多年規劃與建設,將於2025年4月25日正式開館!為慶祝開館,自4月26日起至6月1日,新北市美術館園區將舉辦連續六個週末的開館系列活動,包括建築光雕、燈光造境、表演節目、主題市集,首周末還有煙火秀,並提供6月底前免購票入館參觀的優惠,為藝術愛好者與市民朋友帶來前所未有的文化饗宴。

在今(2)日市政會議上,新北市文化局進行專題報告,說明新北市美術館的開館規劃與系列活動。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美術館將於4月25日正式開館,並從4月26日至6月1日舉辦連續六個週末的開館活動,包括建築光雕、燈光造境、表演節目、主題市集。(左起依序為新北市美術館長賴香伶、新北市長侯友宜、新北市文化局長張䕒育)。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作為臺灣人口最多的城市,擁有深厚的人文底蘊,第一座公有美術館的誕生備受期待。新北市美術館不僅是推動全市藝文發展的重要建設,更是一座對全民開放、全齡友善的藝文場域,讓市民能夠親近藝術,感受文化魅力。選址於鶯歌,除了結合當地豐厚的陶藝文化,也注入當代藝術思潮,打造國際性的美學廊帶,進一步帶動新北市的經濟產業與藝文發展。


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文化局長張䕒育進一步說明,新北市美術館以「全民美術館」為定位,致力於提供多元藝術體驗,涵蓋典藏、研究、展演、教育與公眾服務等功能,不僅是藝術展示的空間,更是一座促進社會對話與文化交流的城市美學核心。開館推出四檔展覽,包括「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基進城市」國際主題策畫展、「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美館年度委製計畫,以及「再自然不過的事」親子互動展。


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並推出「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等四檔開館展覽。

開館日隔天,新北市美術館將舉辦「未來的此刻:新北市美術館開館論壇」,邀請九位活躍於臺灣及國際的重量級策展人、美術館長、藝術總監及學者,共同探討美術館在當代世界面臨的處境,重新思考美術館的社會角色、運營思維,及展開對話的可能。除館內活動,慶祝新北市美術館開館,文化局推出開館系列活動,自4月26日至6月1日連續六個週末登場,首週邀請雲門舞集及FOCASA馬戲團演出。

4月26日雲門舞集將帶來藝術總監鄭宗龍的作品《十三聲》,結合音樂人林強、美術設計何佳興等跨界創作者,以肢體、音樂與畫面呈現臺灣在地文化與時代氛圍。4月27日則由FOCASA馬戲團帶來親子馬戲作品《潘朵拉的盒子》,讓大小朋友在奇幻的馬戲世界中體驗藝術的魅力。


雲門舞集「十三聲」。(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劉振祥)

此外,開館系列活動現場還有主題市集,展現新北豐富的文化創意能量。夜晚則將上演「光雕展演」,以美術館建築為投影平台,呈現光影藝術,打造建築與自然、人文的和諧共鳴。特別的是,開館首週末4月26、27日晚間8點半,還將施放璀璨煙火,帶給市民難忘的視覺饗宴。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建築光雕模擬圖。(圖片提供:華麗邏輯有限公司、影像製作:玖格設計)

新北市美術館將於4月8日至4月13日試營運,期間開放「往來/照見」典藏研究展、「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以及「再自然不過的事」三個展覽,讓民眾體驗美術館的展覽與空間,營運時間為平日10:00-17:30,假日10:00-18:00,並於4月25日正式開館,邀請民眾來趟鶯歌藝文之旅!



【新北市訊】新北市美術館座落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的三鶯新生地,該館第一期戶外園區、藝術街坊及圓頂藝術等空間於今(112)年4月15日開園。侯友宜市長於今(2)日下午市政總質詢也針對議員關心該館園區工程進度表示,主體的室內裝修部分預計今年8月取得完工, 10月將做為 2023臺灣設計展的主展場之一,盼將三鶯地區打造成為北臺灣的藝術重鎮。

侯友宜指出,市府近期積極推動三鶯文創整合計畫,其中新北市美術館第一期戶外園區、藝術街坊及圓頂藝術等空間已完工,採階段性對外開放,於4月15日開放民眾參觀,目前規劃平日營業時間為11時至20時,假日為11時至21時。新北市美術館以「全民美術館」為核心,會朝市立總圖24小時的營運模式發展。

2023臺灣設計展在新北」將於今年10月在鶯歌區登場,預計吸引100萬人次參觀,侯市長鼓勵民眾屆時可搭乘公共運輸前來,市府會提升周邊交通接駁量能,增加公車轉運班次,調整長途接駁車班距;並責成交通局於鶯歌周邊尋覓更多車位讓交通順暢。

2023-05-02用閱讀「逛設計」2023新北閱讀節 5/6新北市美術館園區登場!

【新北市訊】當閱讀與設計相遇,會激盪出甚麼樣的火花?一年一度的「新北閱讀節」開跑!5月6、7、13日即將於新北市美術館園區帶大家感受創意打造的多樣性閱讀。新北市文化局長張䕒育表示,閱讀不止僅限於文字與書本,今年新北閱讀節特別以「設計.新日常」為主題,有動、有靜、有音樂、有美食、有創作、有閱讀,將新北市美術館打造成多元閱讀的共享空間,帶大家用閱讀「逛設計」,感受新北城市無限的創意能量!

第一期戶外園區開放

2023-04-194/22「草原曼波」風中搖擺 新北市美術館邀市民共賞 公共藝術揭密開箱 大地音樂會〈坯〉中登場 

2023-04-15新北市美術館園區開園 侯友宜邀民眾徜徉蘆葦叢中開放式最美藝術空間 

2023-04-14「KICK OFF新北市美術館園區開放」4/15登場邀請民眾在鶯歌「遇見新美」 

2023-04-13新北市美術館園區開放 連續三週歡慶開園 串連鶯歌商圈及美食廣場 商品最低58

 

2023-04-12侯友宜:新北市美術館園區開放 設計力打造鶯歌藝術城 

2023-04-12新北市美術館戶外園區15日正式開放 侯友宜:展現鶯歌藝術城文化韌性與設計力 

2023-04-11「KICK OFF新北市美術館園區開放」15日登場「遇見新美」音樂派對超過十組多元卡司共慶 

2023-04-07「KICK OFF新北市美術館園區開放」全新藝文休憩場域 4/15首週多元美聲、強力卡司鶯歌登場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龔雅雯於今(3/23)日市政會議中,以「樂藝文 • 樂生活」為題,進行3年多來的文化事務推動成果專題簡報,會中首次公開以市民為DNA為理念的新北市美術館識別標誌設計。

市政會議中,市長侯友宜聽取文化局簡報後表示,新北市有最多的人口,匯聚多元的文化能量,是最多元的城市透過文化的能量讓地區與民間團體結合,創造更具穿透力的歷史文化軌跡是新北市最重要的事文化局提出10個藝文推動方案透過跨局處合作,致力於優化藝文場館、提升閱讀環境、活化文化資產及管理、培育藝文人才、及推廣地方節慶活動等,造就本市的文化內涵與風貌,孕育出了精采不朽的文化生命力,展現本市濃厚的歷史人文特色與獨特的城鄉魅力。在疫情期間,文化的腳步也未停歇,文化局創設了4個線上藝文平台,提供2,462場民眾參與機會,共約825.4萬人次參與線上活動,對於文化、教育、觀光都具有影響力,透過新北五條美學廊帶,打造區區有特色、處處有美學、人人能參與的文化韌性城市,希望2030年累計10年藝文參與達35000萬人次

侯市長指示,以「全民美術館」為宗旨的新北市美術館,是新北市第一座公有美術館,規劃串連戶外園區,形塑整體美術館景觀氛圍,提供民眾一個結合藝術、生態及休閒的全齡藝術休閒園區。我們期待主體工程可於今年年底完成,後續將進行室內裝修工程,期間還需進行靜置期、與專家研討等準備,距離開美術館開館開園還需一段時間請文化局持續進行相關的籌備。此外今年市府也將在29區辦理許多活動,請市府所有的工程面與交通面全力與文化局配合,結合各區特色、以及新北市的歸屬感,讓文化的穿透力處處可以被看見,請市府所有請市府團隊持續努力,從過去由大家力量所建構的良好基礎上,做好相關的策劃,持續提供新北市民美好的藝文生活。

文化局長龔雅雯表示,新北市美術館戶外園區可望於9月開放,優先提供市民使用,主體工程的部分希望於今年年底完成,後續將進行室內裝修相關規劃為傳達全民美術館「參與及共創」的核心價值,設計上,特別委託角白設計莊濟寰進行美術館視覺識別系統規劃,以立方體作為基礎元素,透過彼此堆疊、組合,逐步建構出 NTCAM New Taipei City Art Museum等五個英文字母符碼,可排列組合為多種臉譜表情,符碼堆疊的過程象徵著全民參與、共同創造,同時傳達新北市多元文化的特質,以及以市民為 DNA 的「全民美術館」理念。

   新北市美術館坐落於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的三鶯新生地,臨近鶯歌陶瓷博物館,基地大小2.5公頃,總樓層為地上8樓、地下3樓,室內面積約9800坪,包含展覽表演、典藏研究、教育學習、公共服務及餐廳賣店等區域。主體建築工程於1082月開工,硬體工程總經費26.07億餘元。美術館建築由姚仁喜建築師所主持的大元建築工場負責設計規劃。

龔雅雯局長指出,未來美術館整體營運範圍,除了美術館建築主體外,還包含基地內既有的三鶯藝術村,以及逾10公頃戶外園區將結合周邊的鶯歌國民運動中心、大漢溪自行車道及水資源中心等周邊資源,打造一個結合生態、藝術與休閒的特色園區。此外,也將連結鶯歌陶瓷博物館、李梅樹紀念館、鶯歌陶瓷老街、三峽老街、客家園區等在地文化場館與空間資源,形成特色藝文廊帶,並成為北部重要的藝術觀光指標。同時,美術館亦將鏈接新北市多樣化的產業文化博物館,展現由當代藝術、歷史紋理及產業地景所交織出的特殊城市文化風貌。

    作為一座「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立基在地,連結國際,實踐關注地方需求及推動藝術多元發展的使命,同時聚焦於20世紀以來的現代與當代藝術的多元範疇,致力落實藝術及視覺文化的保存、研究、展示、推廣、與社會參與。同時,將串聯藝術與生活,關注全市藝文發展,帶動全民參與藝術;打破地域藩籬,建構由新北輻射擴散的藝文網絡,蓬勃台灣的藝文發展,並積極開拓國際的對話與連結,落實藝術的實踐與交流。






2021-11-10

【新北市訊】籌建中的新北市美術館推出「藝熠新北x鶯歌藝術城」系列線上藝文節目,以「想像未來美術館」及「地方創生新典範」二個主題,邀請13位不同屬性與世代的藝術機構營運者或策展人,以及鶯歌在地店家或地方職人,分享對美術館的未來想像及在地職人深耕地方的生命故事。節目共計12集,自11月13日起每週六日於新北市美術館官網及鶯歌藝術季活動官網首播。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龔雅雯表示,籌建中的新北市美術館除致力研究與梳理新北市藝術脈絡與發展外,為奠立美術館未來的發展基礎,回應美術館以「全民美術館」之設立宗旨,開拓與民眾對話的可能。今(110)年度特別策劃「藝熠新北x鶯歌藝術城」系列線上藝文節目,與民眾分享對於新北市美術館的未來展望,以及鶯歌在地蓄勢待發的藝文能量。本次節目由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維公與美術館籌備處顧問賴香伶規劃及擔任主持人,邀請13位專業藝文人士或鶯歌地方職人進行深入淺出的文化對談。

「想像未來美術館」邀請6位國內不同屬性與世代的藝術機構營運者或策展人,包含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熊鵬翥、藝術史學者兼策展人白雪蘭、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及超維度互動創意總監蔡宏賢等藝文界人士,於節目中介紹他們印象深刻的美術館參訪和觀展經驗,分享他們對於臺灣新美術館的發展看法與期待。

「地方創生新典範」邀請7位鶯歌在地店家或地方職人,如大謙堂創辦人郭詩謙、新旺集瓷營運長許世鋼、臺華窯董事長特助呂家瑋、陶作坊創辦人林榮國、夥房共同創辦人楊慶林、三合號店主陳記宏與畫家陳家宏等長期深耕在地的好朋友,於節目中分享他們對於鶯歌城鎮發展的期望及實踐的生命故事。

「藝熠新北x鶯歌藝術城」線上藝文節目每集約20至30分鐘,自11/13起至12/19每週末播出2集,更多講座活動訊息請上新北市美術館官網 https://www.ntmoa.tw/ 及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打造鶯歌藝術廊帶 侯友宜:全民美術館111年落成

2020-08-12

 【新北市訊】為落實行動治理、傾聽在地聲音,新北市政府市政會議今(12)日首次移師地方,在鶯歌區公所召開,市長侯友宜表示,未來市政會議將不定期走入各地,結合各地區重大建設或議題,與在地代表、專家學者及產業界等地方人士充分溝通,讓市府政策及建設能更有效率地推動。


侯市長表示,新北市多達402萬多的人口,沿著大漢溪分布在南北兩岸居住,一直以來城市的發展也被分為溪南、溪北兩個區塊,其中溪南地區除了板橋長期是行政中心以外,鄰近的土樹三鶯也是未來發展的重心,市府提出三鶯文創整合計畫,盼結合觀光、生態、藝術、產業等,發展特色亮點、打造文創品牌,並帶動地區經濟活絡。

今日市政會議提出「鶯歌‧藝術城」專案計畫,由文化局長龔雅雯代表進行專案報告。侯市長表示,在鶯歌區公所說明三鶯文創整合計畫,係因鶯歌是台灣陶瓷文化重鎮,是實現該計畫的第一站。他指出,新北美術館將在2022年落成,未來結合鶯歌火車站、陶瓷博物館及陶瓷老街等核心區域的節點,盼2030年打造完成「鶯歌藝術城」。

侯友宜強調,市府重視土樹三鶯地區發展,因此三鶯文創整合計畫串聯市府10幾個局處,投入19項硬體與16項軟體,以休閒觀光產業包裝鶯歌文化,不僅要讓新建的新北美術館成為獨有風格的「全民美術館」,未來更要串連三峽地區產業,創造三鶯地區文化品牌。

文化局指出,「三鶯文創整合計畫」除了在硬體工程預計超過550億元興建美術館、特色公園,以及改善行人交通動線;在軟體方面,也將透過培育在地青年藝術家、營造生活美學、舉辦國際藝術雙年展等活動,將鶯歌建置成為國際美學新廊帶。

今日專案報告,特別邀請在地代表及藝文、產學界等相關人士與會,並聽取其提出的多項建議,除由各相關局處首長一一回應外,侯市長也表示,該計畫的推動需要公私部門的團結合作,才能共同建立三鶯地區的文化品牌,將責成相關局處逐步落實計畫,並確實管控進度,隨時傾聽在地業者的聲音。


不只一座美術館,整個鶯歌就是美術館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配合美術館工程預定111年完工,今日市政會議首次移師至鶯歌區公所召開,會議以專案報告型式進行,由文化局局長龔雅雯代表報告「鶯歌.藝術城」專案計畫,特別邀請在地代表及藝文、產學界等相關人士與會,會中各界熱烈討論及反饋意見,將作為未來計畫的修正或執行之參考。
  
侯市長指出,為了平衡區域發展,新北市規劃未來10年發展軸心,以大漢溪為界,分成溪南、溪北兩個重點區域。溪南地區除了目前市政府所在板橋地區是重要的政經中心外,土樹三鶯地區亦是溪南另一個重點發展區域。新北市推動「三鶯文創整合計畫」,從鶯歌出發,將鶯歌地區打造成為藝術城,讓整個鶯歌就是美術館,未來更將串連三峽地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帶動周邊土城及樹林溪南地區的發展,整合超過10個局處、19項硬體工程及16項軟體計畫,包含城市景觀改造、生活美學營造、文化觀光體驗、產業創新加值及品牌活動建構等面向。 

在硬體方面,包括美術館興建、捷運三鶯線、三鶯轉運站及鶯歌火車站-陶博館-美術館交通斷裂點改善工程、行人動線改善,還有特色公園營造及休閒廊道營造等,總硬體工程投入超過550億元經費,串連陶瓷博物館、新北美術館及鶯歌火車站、鶯歌陶瓷老街等核心區域的4個節點,將打造40分鐘文化藝術步行圈及12小時的駐足旅遊,無論大小老幼,讓每位前來鶯歌的旅客,都能細細品味鶯歌的藝文生活。

在軟體方面,鶯歌多年來為臺灣的陶瓷重鎮,同時匯聚獨有的運動、休閒、生態色及歷史人文特色。鶯歌藝術城計畫將在這些既有底蘊之上,將藝術美學再提升,透過生活美學營造、文化觀光體驗、產業加值創新、以及國際藝術雙年展等品牌活動的建構,將鶯歌打造成為特色藝術城鎮。此外,相關計畫規劃亦將因應科技生活化的發展趨勢,以科技結合藝術及日常生活,讓鶯歌成為國際性的美學新廊帶。





2018-12-04

【新北市訊】北台灣藝術新地標「新北市立美術館」今(4)日上午在三鶯藝術村正式開工動土,現場由國立藝術大學師生結合藝術創作、舞蹈與國樂表演熱鬧開場。市長朱立倫開工現場手持金鏟動土,祈求工程圓滿順利。


朱立倫表示,一座偉大的城市必須要有美術館,大家眾所矚目的新北市立美術館,經過七次招標終於在今天順利動土,三年後落成啟用,結合現代創新、美感設計的美術館,未來可望與鄰近鶯歌陶瓷博物館形成雙館磁吸效應,共同帶動大三鶯地區藝文觀光發展,透過正在施工中的捷運三鶯線,蓬勃北部地區藝文發展,扮演區域藝術核心,成為重要藝術觀光指標。

朱市長指出,新北市立美術館的建築設計採部分開放空間,而鶯歌地區本身就像是美術館,擁有先天最好的環境條件,結合三鶯地區特點與陶博藝術,相信會成為兼具室內與戶外最棒的現代藝術美術館。

文化局表示,新北市立美術館坐落於鶯歌區,占地2.5公頃,市內面積9800坪,建築大師姚仁喜結合三鶯自然風土,以「蘆葦叢中的現代美術館」為靈感,打破封閉式的建築設計,讓美術館成為自然與環境共存的藝術品。

文化局說,目前美術館軟體部分目前已進行項目包括盤點新北市境內美術資源、研究典藏品、擬定教育推廣計畫、撰修出版品等,各項成果已陸續規劃展示發表,明年將推出新北市立行動美術館專車,深入社區與學校推廣美術。日後與周邊資源相串聯,結合捷運三鶯線,增加旅遊強度,帶動觀光藝文產業,成為北台灣藝術新觀光亮點。



2018-12-04

[新北市訊新北市立美術館ing!北臺灣藝術新地標「新北市立美術館」今(4)上午在三鶯藝術村正式動土開工典禮,典禮現場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師生結合藝術創作、舞蹈與國樂表演熱鬧開工。新北市長朱立倫蒞臨開工現場手持金鏟動土,祈求工程順利圓滿。




新北市朱立倫市長表示,今天新北市立美術館終於動工了,這座美術館設計規劃非常棒,由國內最著名姚仁喜設計師設計,是一座「在蘆葦叢中的現代美術館」,將來一定是國內最美的一個建築,未來完成之後,結合藝術大師們的作品,相信將會給國內美術界中最棒的現代藝術美術館。這邊是博物館群,有我們新北市立美術館,又有我們鶯歌陶博館;然後周邊又有我們鶯歌國民運動中心,現在三鶯捷運線正在興建,將來配合起來,我想三年多之後,這邊一定會展現出一個嶄新的風貌。

新北市立美術館預計於民國111年開館營運,除主體建築,另設有兒童美術館及戶外藝術街坊,將致力兒童美學紮根及藝術普及推廣,未來可望與鄰近的鶯歌陶瓷博物館形成雙館磁吸效應,共同帶動大三鶯地區的藝文觀光發展,並透過正在施工中的捷運三鶯線,打破地域藩籬,蓬勃北部地區藝文之發展,扮演區域藝術核心,成為重要藝術觀光指標。

新北市文化局表示,新北市立美術館坐落於鶯歌區,占地2.5公頃,室內面積9,800坪,建物為地下3層,地上8層之建築物。地下3層規劃有兒童美術館、典藏庫房、演藝廳及停車場;地上層規劃有藝術街坊、常設展覽及特展空間,結合周邊戶外景觀,彼此相輔相成,打造美學新聚落。建築大師姚仁喜結合三鶯自然風土,以「蘆葦叢中的現代美術館」為靈感,打破封閉式的建築設計,讓美術館自然與環境共存。本案也是近年大型公共工程案中,第一次由台灣建築設計團隊獨立取得首獎的案例,備受各界的肯定。新北美術館硬體總工程經費約18億餘元,全由市庫自行負擔,市府表示希望中央未來能挹注資源,一起打造北臺灣藝術重鎮。

文化局說,目前軟體部分已進行項目,包括盤點新北市境內美術資源、研究典藏品、擬定教育推廣計畫、撰修出版品等,各項成果已陸續規劃展示發表,明年將推出新北市立行動美術館專車,深入社區與學校推廣美學。未來開館後除了推廣藝文美學、提供藝術家交流平臺外,全台最具特色的兒童美術館更肩負美學培育的紮根重任。日後與周邊資源相串聯,將結合捷運三鶯線,增加三鶯區域的旅遊強度,帶動觀光藝文產業,成為北臺灣藝術新觀光亮點。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城鎮風貌第二階段【臺東縣】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計畫

 

台灣城鄉發展脈動|FORMOSARACE

緣起與主題

20155月建置的第一個網誌,當時發想係為登錄均衡城鄉發展推動方案相關訊息與個案,後逐步擴大至城鎮風貌計畫之全盤追蹤整理,並特別登載行政院院會議案報導進而全方位登載城鄉發展相關方案計畫,包含為期8年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臺東森林公園2.0全新登場!升級版生態樂園歡迎大小朋友兒童節來探索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31 13:57:26)


臺東森林公園2.0全新登場!升級版生態樂園歡迎大小朋友兒童節來探索

為提升森林公園整體景觀品質與民眾休憩體驗,臺東縣政府推動「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工程」,歷時一年多施工,在縣府團隊、工程單位與社區夥伴的共同努力下,近日提前一個月全數完工,並於今(31)日舉辦「臺東森林公園2.0啟用典禮」,由縣長饒慶鈴親自主持,與各界貴賓共同見證嶄新風貌,歡迎全國各地大小朋友來走走,在這片生態樂園享受美好時光。

縣長饒慶鈴表示,森林公園位於卑南溪口國家級重要濕地範圍,是臺東市區珍貴的自然資產,也是民眾日常休閒與親近自然的重要場所。此次改造工程秉持「生態共融、環境友善」設計理念,整合園區資源,優化公共設施,展現生態保育與永續利用的平衡精神。同時,也是縣府團隊送給臺東孩子們一份特別的兒童節禮物,希望他們能在更優質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縣長饒慶鈴強調,「臺東森林公園2.0」不僅是景觀升級,更是臺東邁向生態永續與城市友善的重要里程碑。縣府未來將持續投入資源,打造更舒適、安全、充滿活力的生態樂園,讓森林公園成為臺東最美的城市綠地。

今日啟用典禮現場,小鯨魚幼兒園與小藍鯨幼兒園全園師生到場參與,共同歡慶工程圓滿完成。此次改造新增烏頭翁遊戲塔、成人體健設施、林下體驗空間等多元互動場域,提升家庭友善休閒機能;另,也注重生態保育措施,完成蓮花池畔景觀再造、入口意象美化與動線重整,增強場域辨識度與遊憩便利性,這次的改造,特別強調「生態共融、環境友善」的設計理念,不只是硬體升級,更是理念的深化。

施工期間縣府同步導入多項保育措施,如原生種移置與復育、外來種移除、生物活動期避施工等,並納入全國首創的友善通報獎勵機制,饒縣長也特別藉由今日活動頒發生態檢核通報獎狀,感謝廠商主動通報發現一級保育類柴棺龜,展現對自然環境的尊重與守護。此外,縣府也追加經費,整建主要動線的瀝青鋪面,提升園區整體安全與舒適度,讓每一位來到森林公園的朋友,都能放心、安心、開心地享受這片綠地。


臺東森林公園2.0全新登場!升級版生態樂園歡迎大小朋友兒童節來探索


臺東森林公園2.0全新登場!升級版生態樂園歡迎大小朋友兒童節來探索


臺東森林公園2.0全新登場!升級版生態樂園歡迎大小朋友兒童節來探索


臺東森林公園2.0全新登場!升級版生態樂園歡迎大小朋友兒童節來探索


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再升級! 饒慶鈴加碼經費優化園區道路 提升安全與舒適度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304 16:42:17)


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再升級! 饒慶鈴加碼經費優化園區道路 提升安全與舒適度

臺東縣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工程已進入最後階段,整體工程進度達約95%,預計在3月底完工。縣長饒慶鈴今(4)日由縣府建設處長蔡勝雄、農業處副處長黃奇明等人陪同,親自前往工區視察,並宣布追加經費,另案啟動園區道路改善計畫,刨鋪園區內主要動線的老舊路面,進一步提升遊憩服務品質與行車安全,為旅客提供更優質的遊園體驗。

臺東縣長饒慶鈴提到,臺東縣森林公園位於卑南溪口,面積約280公頃,屬於國家級重要濕地範圍,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與多樣的景觀環境,一直是縣內外遊客及在地居民的重要休憩場域,長年承載著無數市民與遊客的回憶,縣府自112年啟動景觀改造工程,致力於改善園區內部環境、提升遊憩設施並強化生態保育,希望讓這片土地更美、更安全、更具吸引力。

縣府建設處指出,目前區內已完成多項工程成果,包括新增烏頭翁遊戲塔,以本地特有鳥類「烏頭翁」為設計靈感,打造獨具特色的兒童遊樂空間,提供親子互動與遊憩新亮點;新增林下體驗設施及更新老舊體健設施,強化園區內的運動休閒功能,讓不同年齡層的遊客都能享受健康生活;蓮花池畔景觀再造則進行生態復育,恢復原生種生態,讓水域更加富有生命力與觀賞價值。

此外,森林公園入口景觀也已優化,提升主要入口意象,打造更加友善美觀的迎賓環境,提高園區的整體質感與吸引力。

在工程推動過程中,縣府考量到園區道路整體完整性與遊客體驗,發現部分既有道路因長年使用,已出現破損情形,影響步行與自行車騎乘舒適度,因此,經縣府團隊評估後,饒縣長裁定追加經費,將另案進行森林公園內老舊道路重新刨鋪,確保園區內道路系統更加完善,提供遊客更舒適安全的遊園環境,讓這裡成為一個安全、友善、適合所有年齡層的休憩場域。

饒慶鈴表示,臺東森林公園不僅是臺東市區最重要的綠地空間,也是縣內外遊客最愛的休憩景點之一。此次景觀改造工程不僅提升了園區環境與設施,也融入生態保育理念,希望能讓這片土地的自然風貌與遊憩功能並存,提供更優質的遊園體驗。她強調,追加刨鋪道路的計畫,是為了讓森林公園的整體環境更趨完整,讓每一位來訪的遊客都能感受到臺東的美好。

未來,縣府將持續推動環境改善計畫,提升臺東森林公園的設施與景觀,讓這片城市綠地成為更舒適、安全、充滿活力的生態樂園。


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再升級! 饒慶鈴加碼經費優化園區道路 提升安全與舒適度


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再升級! 饒慶鈴加碼經費優化園區道路 提升安全與舒適度


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再升級! 饒慶鈴加碼經費優化園區道路 提升安全與舒適度


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再升級! 饒慶鈴加碼經費優化園區道路 提升安全與舒適度

城鄉風貌競爭型第二階段之規劃設計核定函(各縣市)

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計畫

審查意見  

一、本案原則支持,同意匡列計畫總經費8,000萬元 (中央補助款6,000萬元,地方配合款2,000萬元);本次核定規劃設計費338萬元,中央補助2535,000元,地方配合款845,000元;惟契約內容不得與其他計畫重複。

二、 請縣府依以下意見調整修正:

1. 保安林地(森林公園)和都市公園之設施應有所分野,保安林地(森林公園)性質上應該是偏向自然公園、國家公園,因此設施工程設計要對棲地友善導向的通用設計,需要專業量能投入。

2. 建議森林公園歷經20年,設施損壞,縣府經費困拮,如需辦理改造,應思考減法設計去除不必要設施、採耐用性高材料,並以整體性規劃納入新的思維定位。

3. 200Ha左右的森林公園,2019已移撥台東縣政府接管的5筆保安林地(115Ha),以及本次7.76Ha提案計畫範圍,應該有一張套繪的圖來描述這些範圍項目之間彼此關係。

4. 保安林地內設施修繕、整建及維護工程,確實需要整合及注入專業量能及優化設施工程的設計品質。另外森林公園的維護管理,除了公部門投入資源人力外,也要多借用NGO、志工的力量,以公私合夥關係新社區為基礎,守護森林公園。

5. 建議計畫對應到SDGS目標時,可再連結確認聯合國次要目標的連結。另外如果是可提供優質體驗場域及環境教育場域,亦可連結SDG4「優質教育」目的。

6. 建議將S.W.O.T盤點,往下可再深層連結到SO,WO,ST,WT的策略提出,才能對應計畫願景目標與發展主題的關係與規劃構想的串連。

7. 請再詳細說明預計復育的目標與預期成效為何?另未來碳匯示範基地如何示範?目前這一區的蝴蝶族群狀況如何?是否有退化現象?如有,才需要進行復育,而要進行復育時,可能會復育到什麼程度?

8. 建議將本案基地與周邊林地、水域整體(動線、動靜)規劃,如將森林公園與活水湖等串聯,並可新增自然草坡護岸,中間闢建階梯(自然壘石)等項目。

9. 規劃構想中12種分區之需求、現況及改善作為,應再詳細分析。建議應以多功能或創造高低起伏地形草皮和花海、並以動、靜分區,將步道障礙消除減量,同時注意不同步道鋪面間鋪面與草皮界面順平、平整,以自然森林為主,減少人為設施之設置,同時兼顧森林林相季節色彩調整。

 

2023-11-26視察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臺東森林公園 陳揆:公私協力推升地方文創產業及觀光發展 


縣府投入近1億元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正式啟動!饒慶鈴:全齡友善遊戲空間再+1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114 17:13:27)


縣府投入近1億元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正式啟動!饒慶鈴:全齡友善遊戲空間再+1

為了擴充縣內多元豐富的休憩場域,臺東縣政府將在臺東森林公園進行景觀改造工程,今(14)日辦理開工典禮。縣長饒慶鈴表示,森林公園是臺東市區重要觀光景點,縣府持續投入資源整修維護自然生態環境,此次工程包含閒置設施拆除,更新增與地景連結的遊戲裝置及體健設施,提供不同年齡層遊憩活動空間,預計明年底完工,打造森林探索體驗的理想去處,也為森林公園的未來營造更美好的環境。

今日開工典禮約百人到場共襄盛舉,其中法務部臺東小藍鯨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更是全園師生出動,共同祈福工程順利圓滿,並由縣長饒慶鈴宣告景觀改造工程正式啟動。饒慶鈴提到,臺東森林公園是國內第一座濱海森林公園,更是臺東縣的自然寶藏,縣府除了積極向中央爭取,也自行加碼經費,在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的大力支持及縣府團隊的努力下,預計投入共約1億元經費,在森林公園的核心服務區域進行景觀改造,打造臺東森林公園2.0,更是對美學、生活品質和永續發展的承諾。

饒慶鈴強調,近年從山海鐵馬道、自然軸帶到康樂巨石文化公園,已陸續在臺東市建構起完善的綠色路網,而今年度的森林公園,將是美景城鄉計畫的重要的明珠。臺東森林公園對縣民的生活至關重要,提供多元休閒活動,包括三鐵、健走、野餐、演唱會、生態觀察、環境教育等。明年底隨著臺東森林公園2.0工程完工後,新增的兒童自然遊戲場及全齡體健設施將進一步豐富公園的魅力,創造更綠意盎然、吸引大小朋友來休憩的空間。

縣府建設處表示,森林公園總面積達280公頃,這次主要針對森林公園蛋黃區7.8公頃進行整體環境改善,工程採永續、生態及減法的方式設計,以維持森林公園最自然狀態。除了移除不堪使用的舊設施、重新打造入口廣場、改善林域及水域環境、強化主次動線、優化步行環境外,另將打造符合森林特色的兒童自然遊戲場,如烏頭翁遊戲塔和攀爬架,激發大小朋友們的冒險精神,並將設置現代化體健設施,讓每一位前來的朋友都能舒適地在此運動或遊戲,創造美好的親子回憶。


縣府投入近1億元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正式啟動!饒慶鈴:全齡友善遊戲空間再+1


縣府投入近1億元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正式啟動!饒慶鈴:全齡友善遊戲空間再+1


縣府投入近1億元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正式啟動!饒慶鈴:全齡友善遊戲空間再+1



縣府投入近1億元臺東森林公園景觀改造正式啟動!饒慶鈴:全齡友善遊戲空間再+1


2022-10-20臺東森林公園管理維護作業未臻妥適,審計機關促請改善

臺東森林公園為臺東市區內重要觀光及休憩景點,經審計部臺灣省臺東縣審計室查核發現,鷺鷥湖因淤積致部分區域陸化或淤淺長草、收費停車場未領有停車場登記證及AED管理員訓練佐證資料闕如等,經促請檢討改善,已委外辦理鷺鷥湖清淤作業、取得停車場登記證及落實人員訓練,逐步完善公園管理維護作業。

審計室指出,臺東森林公園位於臺東市區卑南溪出海口處,屬保安林地,面積廣達280公頃,計有鷺鷥湖、防風林及琵琶湖等景觀,為臺東市區內重要觀光及休憩景點。據臺東縣政府統計,108年度至110年度(1至10月)門票收入分別為997萬餘元、1,098萬餘元及598萬餘元。

然而,審計室於110年11月查核發現,鷺鷥湖水源係由卑南溪引進,含沙量高沉積多,已逾10年未辦理疏濬清淤,致有部分區域陸化或淤淺長草,若輕忽未予正視,湖面將大幅縮小,影響公園景觀生態;又提供公眾停車使用之收費停車場,停車位設有大型車10個、小型車110個及機車82個,惟尚未訂定管理規範向地方主管機關報請核備,致未依法取得停車場登記證;另園區內設有1臺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惟管理員相關訓練及複訓佐證資料,查無資料可稽等,審計室遂於111年4月函請臺東縣政府檢討改善。

審計室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臺東縣政府業邀請野鳥協會及生態專家學者前往鷺鷥湖勘查現況,並研議鷺鷥湖清淤後水域陸域配置比例、景觀設計理念及生態維護管理等相關事宜,已委外辦理鷺鷥湖清淤作業,並於111年9月5日開工。另臺東森林公園收費停車場已於111年7月20日取得停車場登記證,AED管理員業於111年5月接受CPR及AED訓練課程,逐步完善公園管理維護作業。


2022-02-23台東縣政府啟動森林公園鷺鷥湖清淤工作 邀環保團體來獻策 期兼顧生態環境

2021-08-10臺東縣府將拆除森林公園入口老舊地標 提醒用路人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