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1日 星期六

【臺北市】城鄉發展動態(2022)工務局

 

SDGs在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路平安臺北好  治川渠活水岸  路燈亮公園美  清污水淨河川  保山林護坡地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 工程blog


2022-10-19北市工務科研創新計畫補助11/7起開放申請

北市工務局為提升公共建設服務品質,推動補助符合臺北市社會及環境條件之創新工務建設或管理技術,鼓勵公私立大專學校、法人及團體創新研究,使政府與研究單位成為夥伴關係。112年度補助計畫自111年11月7日起至111年11月25日17時止受理申請,歡迎符合補助對象者踴躍參與,詳細申請資訊請詳北市府市民服務大平臺([連結])。


      北市工務局致力推動臺北市公共設施基礎建設,用心營造宜居永續城市,執行業務涵蓋海綿城市、田園城市、智慧化管理等重大政策,以及全市道路橋梁、公共建築、防洪排水、河川管理、污水處理、資源循環、公園生態、路燈節能、坡地管理等層面,另112年度經盤點局內需求建議部分,尚有影像掃描應用於道路柔性鋪面平整度可行性研究、公共工程淨零減碳工法及策略之研究、防洪排水設施創新巡檢管理技術、雨水下水道設施科技檢視技術、利用人工智慧AI辨識污水管內異常之可行性研究等創新研究,只要能夠提出與工務局轄管業務相關且具創新性或前瞻性之政策規劃、技術工法、材料應用或智慧化、大數據分析等管理模式之工務建設科學研究創新計畫,就有機會獲得最高上限100萬元補助經費。


      有關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工務建設科學研究創新計畫補助要點及112年度補助申請公告相關資訊、文件、申請書表等,請至臺北市市民服務大平臺下載,再次歡迎相關研究之學研單位提案加入公共建設提升服務品質的行列,一同創造更美好的臺北。

112年度公告徵求項目


2022-10-19北市10/31發表工務建設科學研究創新計畫成果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將於111年10月31日在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辦理「臺北市工務建設科學研究創新計畫成果發表會」,展示108年至111年期間補助之20項計畫內容,並現場發表6篇已實際應用於實證場域之計畫,歡迎有興趣朋友踴躍參與或屆時上網下載會議手冊(研究成果)。

為提升臺北市公共建設服務品質,透過學術或研究單位之科學研究創新方式結合北市工務建設工作,在工程技術及管理制度領域上提升相關技術之應用研究,以回饋北市都市建設及管理之需求,因此工務局自108年起率全國地方政府之先,首創編列預算補助學研界推動與公共工程相關之計畫,期能加速引進新材料、技術作法及創新管理模式。

工務局推動北市公共設施基礎建設,其品質及設施維護管理的細緻程度,將直接影響民眾日常生活品質,更是促使臺北市提高國際城市競爭力排名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伴隨著都市發展擴張、人口密度不斷提高、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諸如暴雨、高溫等極端事件及民眾對於公共建設服務品質的要求日益提昇的情況下,使工務局於相關公共建設維護管理上面臨重大挑戰,再加上近年來國際城市治理朝向永續發展、智慧管理、循環經濟等趨勢,因此藉由提出透過獎補助學術或研究單位之共同合作方式,促進相關技術之實地場域驗證或應用研究,以突破政府於都市建設及管理之困境與盲點。

為營造宜居永續城市,科研計畫涵蓋市府海綿城市、田園城市、道管中心等重大政策,以及北市道路橋梁、公共建築、防洪排水、河川管理、污水處理、資源循環、公園生態、路燈節能、坡地管理等各業務層面,迄今已有相關研究成果,期藉由舉辦「臺北市工務建設科學研究創新計畫成果發表會」,激勵更多學術研究單位參與。其中有關「道路零星修繕工程開口契約採用成效式契約之執行成效分析」、「基於細胞自動機淹水模式進行都市暴雨內澇即時模擬與預報」、「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建置區域下水道系統水位預報模式與抽水機智慧操作策略」、「公園湖泊水中溶氧監測和改善用水下機器人系統研發」、「地下管線坐標定位之研究:多相機式管道巡檢設備研發」、「臺北市轄區戶外木質設施工程效能提升計畫」等六案將於後續實際應用,特別安排於會上發表成果,另會場亦將108年迄今20項補助計畫以海報方式展示。

本次成果發表會期望整合產官學研界研究與應用成果,促進各界交流,掌握工務建設趨勢與發展,創新及活絡新技術發展應用,為臺北市工務建設都市治理模式樹立新典範。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工務建設科學研究創新計畫成果發表會」 | ACCUPASS 活動通


2022-07-11臺北永續森林的願景,由你我共同參與

森林在「固碳」、「水土保持」、「微氣候調節」、「生物多樣性」等環境永續議題中扮演重要角色,北市工務局大地工程處因應臺北市淨零排放政策以及森林多目標永續經營趨勢,於111年7月9日舉辦「臺北市森林願景論壇」,邀請產、官、學、民一同參與臺北市公有林議題討論,透過主題短講、綜合討論、工作坊等活動內容,廣納吸取各方意見,期許未來公私協力共同經營打造一片健康的臺北永續森林。

  大地處表示,在禁伐天然林政策與水土保持觀念逐漸受到重視下,森林利用多以保育為主。近年為接軌國際SDGs永續發展目標,臺北市淨零排放自治條例已經臺北市議會三讀通過,其中森林不僅固碳更能吸碳,重要性不容忽視。為此森林多目標經營及生態系服務價值興起,包含相關的碳匯、林下經濟、國產木材等需要更多元的經營管理來發揮最大效益。

  大地處森林遊憩科長潘信元說,本次舉辦的「臺北市森林願景論壇」邀請到林務局黃群修組長及嘉義大學張坤城助理教授,分別針對「臺北市森林資源」、「森林生態系統的功能與服務」進行主題短講,擴展大眾對於臺北市森林的全方位認識。

  接著由與會各界人士一同討論「森林生態系服務指認」、「森林分區經營目標」、「臺北市森林經營潛力林地」、「森林步道與遊憩設施管理」、「環境教育」、「公民參與機制」等六項主題,並邀請到郭城孟、林世宗、郭瓊瑩、林金保、管立豪、廖英凱等各領域專家學者參與指導交流,活動於當日圓滿落幕。



  臺北市公有林經營管理需要各方的多元發想、建議與評估,之後也將持續舉辦多場工作坊及環境教育等公共參與活動,未能現場參與的民眾,也可透過線上平臺參與討論(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04498670648845),深化民眾對於臺北市近郊自然環境與生態的探索意願與關注,過程中希望形成社會對於臺北市森林的集體願景,公私合作促使臺北市往永續城市邁進,並回應世界對環境永續的共同目標!


2022-06-16探索城市美好想「巷」結合美學專家及居民意見的後巷美化設計

臺北市工務局衛工處自89年起藉由推動後巷美化,提高住戶污水接管意願,希望為市民完成接管的同時,將後巷環境同步進行美化,截至今(111)年5月,已完成2,306條後巷美化。衛工處今年起配合北市府「城市美學」計畫,於南港區玉成街140巷2號至16號進行後巷美化工程,預計6月底完工。

衛工處副處長李志榮表示,有別於以往後巷美化工程,本次城市美學計畫,將城市美學指標中的「友善環境」、「通用設計」、「公私協力」納入設計考量,並邀集擁有美學專業的外部學者專家擔任委員,結合當地里辦公室及居民意見共同檢視、發想。


南港區萬福里里長林建華表示,本次後巷美化採用「紙模地坪工法」,相較於傳統洗石子美化,在樣式的選擇上更加靈活,對當地景觀有很大的助益。後巷美化完工後,由里辦公室負責維護管理及綠美化,未來會更乾淨、明亮,社區管委會也會配合設置後巷照明,對地方的治安也有幫助。

衛工處進一步說明,後巷美化為用戶接管的附加價值,歷年來的美化成果成功翻轉民眾對於後巷髒亂陰暗的刻板印象,現在更配合城市美學政策,打造功能與美感兼具的後巷,讓城市景觀更加和諧。


2022-04-21北市新工處建設人本友善的優質通學步道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配合市府政策,自109年10月開始接管維護市府所屬學校周邊退縮無遮簷人行道以來,即致力於提升相關人行道環境,積極創造優質的師生通學空間,已完成有永吉國小、東門國小、健康國小、芝山國小、社子國小、新湖國小、木柵國小、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文山特殊教育學校、東湖國中、瑠公國中、麗山國中、復興高中及松山高中等14所校園周圍人行道改善工程。

新工處共管科科長洪維聰說明,為提供學童一個安全通學的空間,學校周邊人本環境改善一直是臺北市政府的優先政策,110年度新工處改善學校周邊人行道工程規模約4,945萬元,面積達9,169平方公尺,而在施工過程中,新工處也同時調整影響視障者通行的車阻,以建立無障礙的街道環境;並考量到學校師生上下學通行的安全及儘量避免影響到學校的教學,採取分區的方式施工,另外為了讓市民安全的通行,也會適時配合調整施工區域的圍設範圍。

洪維聰表示,這些人行道施工期間感謝市民與師生的體諒,及各區里長的協助,為創造人本友善環境的優質通學步道全力支持及督促,使得臺北市校園周圍人行道更新工程順利推展,如期完成,未來新工處也將持續改善學校通學步道,讓大家都能擁有一個友善無礙、便利安全的人行空間。


















2022-04-08新工處邀集相關團體召開座談會 交流公共工程面臨之挑戰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為加強與公共工程各領域相關團體交流溝通,將於111年5月5日在市政大樓舉辦「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111年度相關團體座談會」,邀請綜合營造業、土木包工業、土木技師、結構技師、建築師及工程技術顧問等相關公會,希能藉由座談會提供機關與業界間意見交流之平臺以獲取建言,來建構更優質、更透明之採購制度及環境。

新工處工務科科長蕭志龍表示,本次座談會除開放與會代表自由提出意見交流外,並列出「當前面對物價飛漲廠商承攬公共工程之應對策略」及「營造產業勞工短缺意見交流」為座談會兩大主題,主要為因應近年來受國際局勢動盪、疫情反覆無法獲得有效控制及各行業訂單滿載需求,衝擊北市府各公共工程招標作業及施工進度,須配合編列物價調整費以因應節節攀高之營建物價,希冀藉由此會議提供本處因應物價波動劇烈之招標建議;另承攬中之公共工程應對策略,因囿於COVID-19病毒影響,導致國境緊縮、人流減緩及臺商回流設廠等影響,導致國內工程需求大增、外國勞工無法進入等議題,期待與參加座談會人員交換意見,作為後續招標施工之參考。


Public Building Taiwan【臺北市】公共建築工程動態與成果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https://pwd.gov.taipei/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https://nco.gov.taipei/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 https://heo.gov.taipei/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 https://pkl.gov.taipei/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 https://www.sso.gov.taipei/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 https://www.geo.gov.taipei/

 

【臺北市】工務局(2022)(2021)(2020)(2019)(2017~2018)(2015~2016





【臺北市】城鄉發展動態(2022)都市發展局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https://www.udd.gov.taipei/


臺北市政府 都市發展局 | Facebook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施政報告1116

前言

都市發展局配合市府施政策略,在建構臺北願景計畫,已透過東西區門戶計畫整合各計畫綜效及都市再生策略的推動,同時配合國土法實施,劃設本市國土功能分區及辦理本市主要計畫銜接國土規劃上位指導等相關工作,並透過公民參與程序取得共識,以作為本市未來長期發展指導綱領及各部門計畫推動依據。

在都市規劃部分,已完成全市都市計畫公共設施用地專案通盤檢討,全市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已陸續完成公告實施,或於內政部都委會審議中。同時檢討土地使用分區規範,以利都市適性發展。在城市發展規劃需求下,每年持續監修航測影像圖及數值地形圖;另外透過都市計畫檢討大眾運輸導向之都市發展策略(TOD),及市有建物及用地整合運用導向之都市發展(EOD),結合本府推動之重大計畫與地區實質發展需求,為本市策略發展及回應2050淨零碳排提供解方。

在落實居住正義方面,持續積極興辦社會住宅、持續辦理「青年創新回饋計畫」、辦理住宅租金補貼及推動包租代管等提供市民以多元方式安居本市,同時為維持並提升更好居住服務及促進公共利益,已成立行政法人「臺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為強化民眾居住建築物安全,提升民眾安全使用知識,以期預防公共災害的發生,同時推動公有建築物無障礙友善環境,並宣導土地合法使用進而降低建物違建、土地違規情形;另推動建築物外牆安全申報及普篩,期於建築物生命演進的各階段過程,善盡輔導、協助與督管職責。

對於都市更新或危老重建改善居住環境部分,已研議創新之都市更新政策、簡化審查機制、整合民間專業能量與都市更新協力組織,另透過辦理公辦都更、協助民辦都更、輔導危老重建、公辦整維示範計畫及都市再生計畫,目前已有具體成效,將在兼顧都市機能再生與環境重塑,及保障民眾權益基礎下持續推動。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施政報告111年3月)

前 言 

引導空間轉型 

建構臺北發展願景-劃設國土功能分區及研擬全市空間發展策略 

調節土地使用策略-全市行政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 

研擬全市戰略計畫-大眾運輸導向之都市發展(TOD) 

盤整公有用地設施-市有建物及用地整合運用導向之都市發展(EOD) 

加速社子島之發展-辦理社子島都市計畫 

促進地區發展再生-南松山地區發展再生計畫 

違規使用輔導納管-關渡平原輔導納管試辦計畫 

持續取得公設保留地-容積代金基金管理及運用 

回應發展變遷需求-研修合宜都計法規 

奠定城市發展基礎-推動空間圖資數位化 

重塑都市意象 

帶動舊城商業氛圍-打造西區門戶 

塑造東區願景計畫-形塑東區門戶 

落實優化人本環境-推動南港區人行立體連通系統並建置南港生態綠廊 

提倡臺北城市美學-加速違規及廢棄招牌查報拆除 

落實居住正義 

提供多元方式安居-提供社會住宅與盤點公有住宅資源 

整合民間住宅資源-分級租金補貼加碼補助額度 

整合民間住宅資源-社會住宅包(代)租代管計畫 

創造社區友善活力-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 

強化建物管理 

提升建物安全使用-加強法令宣導 

維護建物公共安全-建築物外牆安全診斷申報制度 

維護建物公共安全-加強公共場所公共安全聯合檢查

 輔導建物改善重建-危老條例因應作為 

輔導建物改善重建-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善後處理執行

減少建物違規使用-遏止新違建 

提昇公共設施便利-推動無障礙環境 

改善違規使用情形-以裁罰管制、商登預協審及建置便民E化查詢系統  

推動都市再生 

突破現行都更困境-推動公辦都市更新 

創新都更政策機制-協助民辦都市更新 

加強民眾溝通整合-再生計畫市政溝通 

結 語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臺南市】城鄉發展動態(2021~2022)工務局


臺南市政府工務局 


臺南市政府工務局 | Facebook


2022-05-19臺南市政府早年種植之行道樹部分具易竄根及倒伏高風險,審計機關促請改善

臺南市政府工務局(下稱工務局)行道樹管理情形,經審計部臺南市審計處查核發現,臺南市行道樹因多屬早年種植,且對於樹種之選擇未能因地制宜,致具有易竄根、易生病蟲害或不耐強風等風險之樹木比率高達65.61%,經函請研謀改善,已於111年2月訂定臺南市行道樹樹種選擇原則,並依該原則擇選適合樹種列為111年度行道樹相關工程之補植選項,以降低路樹倒伏風險,維護民眾行的安全。

審計處指出,工務局為加強行道樹管理,於101年發布「臺南市公共設施植栽管理自治條例」,依該條例第4條規定,行道樹應視路段土質、當地氣候、周邊環境及景觀栽植,截至109年底止,臺南市行道樹樹種約有209種、數量約11萬餘株,分別由工務局及區公所管轄。

然而,審計處於110年3月查核發現,行道樹因多屬早年種植,彼時樹種之選擇與栽植,係以經濟、美觀及快速綠化為考量,致具有易竄根、易生病蟲害或不耐強風等風險之樹木計7萬餘株,比率高達65.61%,衍生樹木竄根破壞路面,或因罹病及強風而傾倒,造成人車損傷等情事,又經檢視行道樹相關工程契約發現,小葉欖仁等高風險樹種仍列為可用於補植之樹木選項,相關規範尚欠周延,審計處遂於110年5月函請工務局研謀改善。

審計處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工務局已於111年2月10日訂定臺南市行道樹樹種選擇原則,就行道樹之棲地、周邊環境、街廓景觀等,提出建議之種植距離及樹穴深度等,並考量氣候因素,表列建議臺南市種植之樹種名稱,且已依上開原則,擇選合宜樹種列為111年度行道樹相關工程之補植選項,以降低路樹倒伏風險,維護民眾行的安全。


2022-03-30臺南市政府工務局對於潛存倒伏風險之行道樹尚未辦理健康檢測,審計機關促請改善

臺南市政府工務局(下稱工務局)為加強行道樹管理,於108年度辦理臺南市東區等6區行道樹普查,記錄行道樹之樹種、數量、坐落地點及外觀狀況等,經審計部臺南市審計處查核發現,上開普查作業結果,部分樹木有外觀腐朽、中空或傾斜情形,惟工婚務局遲未辦理健康檢測作業,以瞭解樹木健康狀況及倒伏風險,經函請研謀改善,已完成行道樹健康檢測作業,並移除高風險行道樹,以維護民眾行的安全。

審計處指出,依臺南市公共設施植栽管理自治條例第8條規定,行道樹由管理機關編號建檔管理維護,並定期巡視之,如有自然枯死或病蟲侵襲,應予扶正、修剪、移植或補植;森林以外之樹木普查方法及受保護樹木認定標準第3條規定,直轄市主管機關就轄區內之行道樹,每5年應至少辦理普查1次。工務局為加強管理行道樹,於108年度耗資379萬餘元辦理臺南市東區、中西、北區、南區、安平及安南等6區行道樹普查,記錄行道樹之樹種、數量、坐落地點及外觀狀況等,並於109年2月辦竣。

然而,審計處於110年3月查核發現,上開6區行道樹普查結果,坐落於台江大道綠帶等5處路段之98株行道樹,外觀已有腐朽、中空或傾斜等情形,潛存倒伏風險,惟工務局遲未辦理健康檢測作業,以瞭解樹木健康狀況,並就高風險行道樹辦理修剪或移植等,審計處遂於110年5月函請工務局研謀改善。

審計處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工務局於110年11月委託國立嘉義大學及國立中興大學辦理行道樹健康檢測,以辨識樹木風險等級,並依專業建議於111年2月23日移除高風險行道樹,以維護民眾行的安全。


2022-03-25臺南市持續性樹木巡檢 為市民安全多一層把關

市長黃偉哲積極打造綠色健康城市,廣植樹木。經過全市大調查,臺南市樹木共有27萬8千株;惟大自然的演變,風險樹木容易造成市民生命財產的危機,市府工務團隊為營造臺南市安全舒適生活環境,除每年巡檢行道樹的健康問題,也成立樹木倒伏平台,為市民安全多加一層把關與保障。

 

市府近2年在黃市長要求下,已完成第一階段將大臺南27萬8千株樹木全部巡檢過一次,發現有樹皮脫落、竄根嚴重或腐朽等異常情況的行道樹,再進入第二階段委請專家”把脈”進行鑽探檢測,迄今已健檢共約8,000株行道樹,發現具有風險樹木約1,400株,預計持續為樹木健檢,今年底將達到約14,300株。

 

樹木倒伏造成公安事件時有耳聞,尤其大雨、風災更造成民眾交通上嚴重威脅,甚至賠上性命。黃市長十分重視,於109年下令成立「樹木倒伏平台」,並持續召開樹木巡檢進度追蹤會議,務必讓樹木倒伏公安事件降至最低。此外,市府也要求各權責單位清查巡檢轄管道路及場域內樹木數量及健康狀況,經過100%的清查統計,臺南市樹木共有27萬多株;市府更在樹木巡檢進度追蹤會議上決議,進一步要求加強樹木巡檢進度及了解樹木竄根情形。

 

另外,為確實掌握樹木的健康問題,工務局自109年起,委請專家在臺南市重要道路為行道樹進行風險檢測,至110年,經專家使用各項儀器檢測了約8,000株行道樹,約17.5%行道樹具有風險問題,再經工務局考量風險樹木的存活率及現地環境的安全與適合性等各種狀況,或留、或移植或移除予以處置。針對市民擔心樹木移除之後就不再補植,反而造成綠化景觀的破壞及增強溫室效應等質疑,工務局表示已考慮到這點,因此,除了要求以安全為優先考量外,也要求在樹木移除後,只要原地環境許可就盡量補植或另尋其他地點種植,經統計目前補植加上種植樹木,數量已達2760株。市府打造綠色健康城市,進而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永續植樹、護樹政策不打烊。



2022年12月24日 星期六

〔美感教育〕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

 

FORMOSARACE【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108-112年)


2022-12-22教育部美感教師培訓工作坊-校園裡的美感永續與實踐

教育部自108年起推動美感教育第二期中長程計畫,其中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子計畫,是協助學校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之美感跨域課程,並以設計帶入生活美感,透過定期辦理全國性大型教師培訓工作坊且增進相關教學知能,是許多國中及高中美感教育教師引頸期盼的充電與交流場域。今(111)年於12月22日、23接連二日,在臺中文化資產園區國際展演館辦理,將匯集來自全國22縣市北、中、南、東四區共超過110位國中及高中藝術領域教師參加,本年以「校園裡的美感永續實踐」為主題,攜手教育、建築、設計等業界師資跨領域合作,其中包含專業性講座、跨域對談、移地參訪及一日性主題工作坊,讓教師們能共同探討從「永續」的角度切入美感生活,並回饋至學校教學。

聯合國宣布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後,永續議題日益受到重視,因此本次培訓工作坊也將「永續」與美感教育結合,讓美感教育不再只侷限於教室校園和圖紙畫筆上,而是永續深化實踐在校園中。

本次工作坊動態參訪與靜態知性課程相互交織,包含實地訪察臺中舊城區歷史地景,如:帝國製糖廠、臺中火車站、綠空鐵道等建築空間場景與設計,並由來自REnato Lab 歐陽藹寧營運長「永續生活的100種可能性」講座揭開序幕,藉由循環設計談設計如何走入日常生活;另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曾聖凱副主任接力,談論「永續建築的新美學行動」;而謝文泰建築師則帶領教師們進行臺中舊城區歷史地景參訪,教師經由現場導覽,認識設計單位提出的永續生活的景觀策略、城市公共開放空間等不同面向;此外,水越設計帶領實作「色彩1000擊共創工作坊」,將老師們自己帶來的10個物件,開外掛施展10X100件物件超展開模式,帶領教師們打開色彩的感官世界,希望中學教師在既有的藝術美感的初階基礎上,進階認識符合功能性與適切性的色彩美感,並在工作坊的形式下,共同創作完成具有在地色彩的實驗性提案。

教育部表示,未來持續透過中長程美感教育計畫的影響力,將美感的種子散播至各教育階段的現場,影響更多教師和學生,並藉由專業培訓工作坊的參與、共享及共創,以及教師們在教育現場的傳承和創新,匯聚交織成美感永續實踐的能量。更多關於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的活動與內容,請至「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官方網站」( https://aa de.project.edu.tw/ 或網路搜尋關鍵字:美角 ) 瀏覽及查詢。 


美感教育    https://www.aade.org.tw/ 

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    https://aade.project.edu.tw/  


美角|生活中的每一課 | Facebook



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花蓮縣】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聚焦網>前瞻建設


花蓮縣水環境建設計畫 – 打造不缺水、不淹水、喝好水及親近水的優質水環境




行政院新聞





花蓮縣府新聞






2017-05-22

吉安鄉福興社區粽藝傳承慶端午-趣味競賽活動今(21)日於土地公廟前廣場熱鬧登場,現場不僅有各式米粽,更有社區美食及趣味競賽。傅崐萁除了參加趣味競賽,也呼籲前瞻計畫納入環島高速路網,讓花蓮人有一條快速回家的路。

傅崐萁抵達活動現場,熱情與民眾打招呼、握手。同時,參與「吹氣」划龍舟比賽,在場鄉親高喊加油,同時也笑得闔不攏嘴。他也祝福在場鄉親,開開心心過端午,家家戶戶都平安。

傅崐萁表示,中央前瞻計畫舉債8900億元,債留子孫,卻連一條讓花蓮人快速回家的路都不給。清明連假蘇澳大塞,開車到花蓮7個多小時,花蓮的基礎建設都未設置,如何前瞻?

他也提到,立委徐榛蔚在立法院指出,花東鐵路雙軌化只是基礎建設,必須加入環島高速路網,完整花東的交通。縣府持續積極向中央爭取預算,建設花蓮一條完整的路,讓外地工作的遊子能快速返鄉。



2017-05-05

花蓮縣政府今(5)日召開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提案會,由縣長傅崐萁親自主持,邀集各鄉鎮市首長集思廣益,研擬符合地方需求的完善政策。傅崐萁指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斥資88百億元,但城鄉面向預算僅占15%,呼籲中央政府應提升該項目比重達35%40%,並將城鄉預算七成分配予非六都縣市,造福偏鄉居民、落實國土均衡發展。

傅崐萁表示,中央政府編列88百億元特別預算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包括軌道、綠能、水環境、數位及城鄉等五大面向,花蓮縣政府及各鄉鎮市需提前準備相關計畫,做好萬全準備,因應未來前瞻計畫預算各種發展,為花蓮鄉親爭取應有的權益。

「一個國家不應分為兩個國度!」他強調,特別預算應改善偏鄉困境,避免城鄉差距惡性擴大,目前前瞻計畫僅有15%用於城鄉面向,應提升該面向預算額度至35%40%,改善臺灣非六都十三縣市及外島地區基礎建設,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帶動地方經濟蓬勃發展,讓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祥和。

今日列席人員有縣府副縣長蔡運煌、秘書長顏新章、花蓮市長魏嘉賢、新城鄉長錢自立、光復鄉長謝忠淵、瑞穗鄉長陳進光、玉里鎮長龔文俊、鳳林鎮長蕭文龍、富里鄉長黃玲蘭、萬榮鄉長張秋美、豐濱鄉長劉靜芳、多位鄉公所代表及縣府各局處首長等。




2017-04-19

「花東地區當了很久的孤兒,希望得到一點中央關愛的眼神。」花蓮縣長傅崐萁今(19)日出席前瞻基礎建設條例公聽會,就城鄉建設十大項目提出花蓮人民的心聲,並爭取多項基礎建設,包含蘇花改二期工程、停車場()、浪漫台九線、長照中心、原住民博物館、智慧科技文化館等,同時呼籲中央前瞻計畫須讓人民有感,莫淪為錢坑。

「我們不期望有輕軌,更不指望重大建設落腳花蓮,只盼花蓮有一條完整安全回家的路。」傅崐萁表示,蘇花改關係人民安全、人道問題,昔日民進黨政府陳水扁總統時代否定蘇花高,環島高速路網從此夢斷在花蓮、台東;國民黨執政時期,終於核定蘇花改,並施作第一期工程;蔡總統執政以後,挾最高度的民意、三分之二的國會席次,卻無視花蓮、台東人民的呼喊,迄今尚未核定蘇花改第二期工程。

他也指出,今年清明連假各大報紙、電子媒體大篇幅報導,自國道五號至蘇澳、從蘇澳到花蓮竟然要花費七個小時,籲請中央儘快核定蘇花改第二期工程東澳南澳、和中和仁、大清水崇德、崇德新城等路段,「前瞻計畫預算一兆元或一兆五千億元,甚或達中華民國舉債上限,卻連一條完整回家的道路都沒有,難杜悠悠眾口,使人民有感。」

對於許多縣市規劃輕軌建設,遍地開花,人口不到三百萬、四百萬的縣市也推動捷運、輕軌,傅崐萁直言「算是台灣奇蹟」。他表示,全球各地的捷運,只有在一千一百平方公里、七百萬人口,一年有六千萬觀光旅遊人次的香港或東京少數區域,其捷運、輕軌才勉強達到損益兩平,而且還有收益。台北捷運當年花費四千七百億元民脂民膏,用一塊錢轉讓給台北市政府,如今營運、車廂廣告收入才能勉強打平營運支出。

他憂心指出,如果捷運遍地開花、輕軌滿街都是,除了各地方政府需支應的配合款,在未來整體營運過程又面臨虧損重本,將導致國家新的重大財政黑窟窿。

關於改善停車項目,傅崐萁說,各縣市都有停車問題,以花蓮縣為例,蘇花改在今年開始陸續分段通車,花蓮市整體周邊交通發展面臨非常重大的一個瓶頸,經過五年的都市計畫推動,終於在去年核定包括四維段、福德段區域,目前已完成都市計畫;後續包括停車場、停車塔規劃設施等經費都需要中央前瞻計畫的全面挹注。

他也表達對於客家浪漫台三線列為城鄉建設十大項目之ㄧ,令人相當感慨,「請問台九線在哪裡?」。他指出,花蓮縣客家庄吉安鄉,從台灣光復到現在,歷任鄉長均為客家人;鳳林鎮則是全國最多校長的文化小鎮,也是世界知名的慢城,百分之七十的住民是客家鄉親;玉里、富里更是客家人文薈萃的地方,台三線經費預算逾八億元、台九線經費預算截至目前為止則未達一千萬元。

針對提升道路品質項目,傅崐萁提到,中央標榜擺脫第三世界道路水準,希望蔡總統可以常常下鄉、關心地方,花蓮省道目前仍是兩線道,預計民國113年才拓展成四線道。此外,城鎮之心工程、開發在地型產業園區亦須中央多加關注、給予支持,花蓮舊市區有很多地方不合時宜,企盼儘快得到多目標的使用,例如光華工業區如今化身光華多目標樂活園區,就是很好的典範。

「長照示範區,花蓮準備好了。」傅崐萁信心十足地說,花蓮一直是台灣的花園,環境保護良好,誠摯歡迎中央於此設立長照中心。他也指出,縣府團隊於去年前結合慈濟醫院專業團隊,由退輔會管理的志學安養中心也撥給縣府設置長照中心,但新政府執政以後,收回志學安養中心,導致相關長照計畫胎死腹中,建請中央重新考量。

他也針對原住民部落營造項目,提出全力爭取原住民博物館落腳花蓮。他表示,花蓮縣是全國最多原住民的地方,206個部落通通發聲力挺,所有的頭目齊聚、場地也準備好了,但是原博館究竟花落誰家,至今無人知曉。此外,花蓮縣秀林、萬榮、卓溪、豐濱原住民均逾八成,希望中央重視原民權益,推動真正讓人民有感的計畫。

對於文化生活圈建設項目,傅崐萁則指出,花蓮規劃智慧科技文化館,係為多功能、多目標使用的館場,在國民黨政府時代獲得中央支持,換了新政府之後,計畫石沉大海,建議中央透過花東基金計畫或前瞻計畫挹注,使基層人民有感。校園社區化改造,應該由中央政府帶動,目前許多花蓮的校園與社區完全結合,歡迎大家參訪、觀摩。

傅崐萁說,中央舉債88百億元推動前瞻計畫,如果能夠確實讓所有基層鄉親有感,給予全力支持,但先決條件是必須真正讓人民有感,並且消弭城鄉差距,使長年未受中央重視的縣市能夠得到資源挹注,這也是城鄉發展能不能夠落實最主要的一個關鍵因素。



2017-04-07

清明節連假蘇澳嚴重塞車,從蘇澳到花蓮塞車達七小時之久,花蓮縣長傅崐萁今(5)日召開記者會,呼籲中央政府苦民所苦,儘速落實蘇花改第二期工程,還給花蓮人民一條完整及安全回家的路,並說明兆元前瞻性基礎計畫如何挹注花東的建設。

縣長傅崐萁表示,清明節是慎終追遠、家族團圓的重要節日,但花東人民返鄉祭拜祖先的路卻非常遙遠,從蘇澳到花蓮塞車達七個小時。安全回家的路是花東人民幾十年的宿願,蘇花改第一期工程即將在這兩年陸續完工,但蘇花改二期工程包括東澳至南澳段、和平至和中、大清水至崇德等路段,行政院交通部依然置若罔聞,讓花蓮人民在返鄉掃墓的大塞車中痛苦哀鳴,究竟何時花蓮人民才能夠有安全回家的路?

「前瞻計畫未看到有關花蓮的預算!」他也指出,中央政府匡列特別預算、舉債推動前瞻性基礎建設,在特定縣市規劃治水、輕軌等重大基礎建設項目,卻沒有明確的規劃及環境影響評估。花蓮在前瞻計畫中,則未見任何預算規劃;花蓮及台東申請的花東基金經費亦遲遲無法核定。蔡總統於競選期間表達對花東人民的歉意,當選後對於相關花東基金建設卻付之闕如,兆元舉債前瞻計畫中的東線鐵路,也僅是延續性計畫,係屬公預算執行,而非特別預算。

傅崐萁呼籲蔡總統以同理心對待花蓮人民,闡明兆元大計究竟能為花蓮帶來何種建設,而非國發會一通電話要縣府三天內提報計畫,同時儘速宣布蘇花改二期進度,並推動中部橫貫高速公路,讓花東地區建設早日迎頭趕上西部。







【維基百科】前瞻基礎建設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