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

⊙院會議案【行政院】文化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興建計畫推動情形報告」(107年6月28日)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專題網>城鄉網誌



107-06-28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28)日在行政院會聽取文化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興建計畫推動情形報告」後表示,該中心是台灣第一、亞洲之最的藝文設施,興建過程遭遇諸多困難,但在文化部長鄭麗君、次長楊子葆及同仁積極任事,以及政務委員吳澤成及陳美伶督導協助,工程會、內政部、高雄市政府等機關共同努力、排除困難,即將於今(107)年10月開幕,對於相關部門辛勞表示肯定。

賴院長指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開館營運,不僅將成為南台灣重要文化地標,在健全台灣表演藝術生態、均衡區域藝文發展及促進文化平權等面向,也具有指標性意義。

賴院長表示,目前距離開館尚有3個多月,請相關機關配合辦理下列事項:

一、請文化部規劃測試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相關軟硬體設備,並請高雄市政府協助周邊交通疏導暨大眾運輸接駁等事項,務使開館後運作圓滿順利。

二、請文化部督導該中心持續提供優質藝文表演,讓北、中、南三大國家級劇院既互補又合作,並加速培植國內專業人才及團隊。

三、請政務委員張景森督導文化部、交通部與高雄市政府合作,共同行銷該中心,促進國民旅遊與國際觀光客造訪。

文化部表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於99年正式動工,由荷蘭建築師Francine Houben設計,整體建築藉由雙曲面金屬屋頂,串連歌劇院(2,260席)、戲劇院(1,254席)、音樂廳(2,000席)及表演廳(470席)等四個主要環形空間,並在各環形空間創造半開放的榕樹廣場空間。

文化部指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將是台灣最大藝文設施,建築物總樓地面積超過14萬平方公尺,各廳院觀眾總席次達5,984席,為國內最大劇場量體建築。同時,衛武營音樂廳內管風琴,由德國廠商製造,配有9,085支音管,127支音栓,為亞洲最大規模管風琴。



































文化部新聞稿
國人期盼多年的衛武營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在文化部與有關單位密切合作、克服諸多工程瓶頸後,將於今(107)年10月正式開幕。作為臺灣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表演藝術場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將是行政法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最後一塊拼圖,也將與文化生活圈政策結合,在南臺灣打造具有在地特色與國際視野的藝文環境。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於民國99年正式動工,由於當時多項決策,包括對設計內容大幅變更;復採取多標案發包,各標施工介面過度複雜且無法清楚切割;以及國際關鍵設備廠商與本地合作夥伴因糾紛而退場等原因,造成工程嚴重延宕。文化部長鄭麗君105年上任後,以「如實、如質、如期」為最高原則,積極採取具體作為,突破衛武營的僵局。經中央與地方政府展現執行力,文化部將在今年10月完成衛武營的新建工程,移交給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管理營運。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由荷蘭建築師法蘭馨.侯班(Francine Houben)以基地內蒼鬱茂密而垂鬚的榕樹為意象設計,延伸出宛如音波海浪般流線型的建築。整體建築係藉由雙曲面金屬屋頂,串連歌劇院(2,260席)、戲劇院(1,254席)、音樂廳(2,000席)及表演廳(470席)等四個主要環形空間,並在各環形空間創造出半開放的榕樹廣場空間。建築重要特色還包括:
1、台灣施工最繁瑣之金屬屋頂:屋頂系統採用德國3D金屬鈑成型機壓製而成,因牽涉複雜型鈑片製作、聲學上隔音需求、大面積防水及熱脹冷縮的物理性,整個鈑面系統需要用到深1公尺,11層材料工序來完成。宛如游動的魟魚及波浪線條的屋頂,由4,560片不規則板片組成,呼應高雄海港意象。
2、台灣最大藝文設施:建築物總樓地面積超過14萬平方公尺,各廳院觀眾總席次達5,984席為國內最大的劇場量體建築。
3、台灣唯一葡萄園式音樂廳:採用了超高建築聲學規格NC15Noise CriteriaNC),以盒中盒概念建造,特殊的葡萄園式座席設計,讓不同高度位置的觀眾,同樣享受最佳的聲音與視野。
4、亞洲最大規模管風琴:衛武營音樂廳內的管風琴,由德國廠商製造,配有9,085支音管,127支音栓,是亞洲最大規模管風琴。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給人的第一印象或許是巨大的量體,但它更特殊的是細節的準確。龐大而精緻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將可讓無數的藝術家追求卓越,將豐富高雄市民的文化生活,更將啟發無數年輕的心靈。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將於今年1013日開館營運,並於開幕季(10710月至12月)進行為期10周演出,推出共計41檔精彩售票節目及規劃相關藝文活動,邀請民眾共襄盛舉。











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桃園市】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




桃園市政府(107.06.14)府農人字第1070146532




桃園農業博覽會官網 http://agriexpo.tycg.gov.tw/



【桃園市政府】市政新聞

桃園事【粉絲專頁】


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綠色方舟館Green Ark



展區空拍直播 1:33開始








107-05-13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3)日下午前往桃園農業博覽會好客食堂,出席「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閉幕式」,鄭市長表示,「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展期自44日(兒童節)至513日(母親節),一共40天,吸引3394,147人次參觀,創造新的農業價值,結合科技、生活、生態及環保等價值,並以「循環經濟」、「綠色生活」、「地景藝術」、「科技農業」為四大主軸,共有6大主題專區、25個展館、4個市集、超過300場活動,展現台灣農業潛力、實力及魅力。明(108)年將繼續舉辦「2019桃園農業博覽會」,每年都會變換不同策展主軸,讓農博品牌帶動新屋觀光、桃園農業及青農育成。


鄭市長指出,在「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可看見傳統農業,像是閩食文化、客家工藝、原民家屋等,同時也納入科技成分,包括智慧溫室、雨水回收、智慧水利、循環智慧電網等;特色產業專區則包括花漾館、錦鯉館等展區;並融入各國農業文化交流,在國際友好專區,包括美國、英國、荷蘭、法國、日本等五國輪展,在四國農業文化館,邀請新住民團體表演,體驗菲律賓、越南、泰國、印尼等四國農業特色,讓大家看見來自各國的特色農業、飲食及工藝。

鄭市長說,市府與38家企業合作,由企業贊助提供展覽及服務等,總價值超過5,000萬元,是政府部門與民間部門共同參與的盛事,志工參與人數也達5,000人次,會後責請農業局製作深具特色的農博紀念章,致贈每位志工夥伴;同時農博亦推出3大主題共9條小旅行路線,讓來農博的旅客也來桃園旅遊,看見不同的面貌

鄭市長提到,桃園農業博覽會由桃園市政府和中央農委會共同合辦,兩年合計總經費85,000萬元,農委會補助3億元,其中「創新農機館」是由農委會策展,共有52家農機廠商參展,總訂單金額也超過5,000萬元。

鄭市長強調,農博是以「循環經濟」為整體設計理念,園區首創農事智慧電網,坐擁2處光電廊道、氣象站風機、溫室屋頂等10處發電設施,截至513日為止總發電量達127,970度,足夠供應427個家庭一個月供電量,園區用電全靠自給自足。

鄭市長提到,桃園農博推出許多嶄新的農業科技,包括農業物聯網、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無人自駕車試驗等,其中無人自駕車試驗非常成功,可見桃園在車用電子產業、車聯網方面的實力;亦推出無零錢商店,用行動支付在市集購買商品,展現全新不一樣的科技。

鄭市長也特別感謝所有市府同仁、警察局同仁及志工夥伴,在每一個展區、設施背後默默付出,用親切的服務協助導覽所有遊客參觀;而整個園區非常乾淨,也設置無障礙設施,創造友善環境,同時創造多個打卡點,讓園區充滿藝術及魅力,展期中亦舉辦「#tourto桃園農博攝影比賽」,讓大家欣賞農博30公頃的精美照片。

鄭市長說,桃園農博的交通及停車路線設計完善,設置4個停車場,包括桃科、大潭、海大、永安北岸,共提供4,250個停車位;設有6條免費接駁車、各區公所接駁車;台61線永安交通道已通車,交通更方便;並在重要路口節點設置交通錐,讓人車分道;設置行動派出所,提供現場服務,甚至農博展期當中亦舉辦2次馬拉松活動。桃園農博雖吸引眾多人潮,但是交通沒有打結,當地居民也十分肯定,非常感謝警察局、交通局同仁努力的付出。

鄭市長也說,去(106)年桃園農業博覽會展期一共23天,今年正式營運擴大展期為40天,今日閉幕雖然不捨,但是市府決定將靜態展延長展期至63日,基本保全、清潔人力等基礎資源也將進行發包作業,讓農博維持基本營運,成為環境教育基地,提供學校或市民舉辦活動的場域,也是青農育成中心。後續仍有許多加值空間,市府會善用農博基地舉辦更多活動。另外,恢復工作仍需一段時間,責請農博專案辦公室統籌協調,展覽會陸續撤出,但是基本設施還是會保留,歡迎市民前來參觀。

鄭市長表示,在他競選時即提出在新屋區舉辦桃園農業博覽會,展現農業新價值,讓大家看見農業發展方向,因此去年試營運時規劃8個展館,今年擴大增加至25個展館,每個展館均有特色,用設計及創新,創造桃園農博品牌,感謝中央單位及桃園市議會的支持。

鄭市長談到,新屋是桃園魚米之鄉、客家農村,展現不同魅力,成為台灣新的起點,將持續用創新及多元設計經營桃園農博。他也提到,市府正在規劃籌辦「2018桃園文創博覽會」,由文化局統籌,納入文創、青創、客創、農創及原創元素,帶動文創發展。

今日包括立法委員陳賴素美、桃園市議員王浩宇、林正峰、邱佳亮、陳治文、楊進福、歐炳辰、行政院農委會主任秘書胡忠一、桃園市副市長王明德、游建華、秘書長李憲明、農業局長郭承泉、文化局長莊秀美、經發局長朱松偉、民政局長湯蕙禎、觀旅局長楊勝評、客家局長蔣絜安、水務局長劉振宇、地政局長陳錫禎、捷運局長陳文德、資訊局長陳崗熒、新聞處長張惇涵、秘書處長顏子傑、研考會主委詹賀舜、新屋區長徐同治、龜山區長陳建崧、平鎮區長何明光、桃園捷運公司董事長劉坤億、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副代表橫田光弘(YOKOTA Mitsuhiro)、千葉縣副知事瀧川伸輔(TAKIGAWA Shinsuke)、千葉縣成田市副市長吉田昭二(YOSHIDA Shohji)、千葉縣農業協同組合中央會聯合會會長林茂壽(HAYASHI Shigetoshi)均出席閉幕式。













107-05-12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12)日參訪桃園農業博覽會時表示,桃園市鄭文燦市長以有限經費,在30公頃的土地上,從無到有,造就了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博覽會更兼顧了文化、科技及生活等目標。開展至今約一個月,已湧入300萬人次參觀人潮,值得肯定。

賴院長表示,桃園農業博覽會可以看到傳統與科技的結合,博覽會中的農業不是傳統農業,而是溫室中的設施農業,再輔以高科技成為智慧農業,當中的濕度、溫度及光照皆可控制,還可用手機調整,這種以智能管控的設施農業,可大幅提高產量。

賴院長指出,桃園農業博覽會也傳達農場與廚房結合的概念,未來要吃的蔬菜可自己在廚房種植及摘取,不用擔心農藥。另外,園區中還規劃自駕車體驗區,開台灣之先河,展現鄭市長的企圖心。

賴院長進一步表示,此次會場建置智慧電網系統,全區電力可自給自足,並呈現發電量、使用量及剩餘電量等相關數據,此概念可在全國推廣,讓國人知道智慧電表及電網的重要性。若園區能源使用智能調控的概念在全國廣為推廣,2025非核家園目標即可達成,並能提升國人生活品質,同時讓來台的國外友人稱讚。

今日賴院長在參觀「鼓勵好室」展區中的「光合灶腳」時,以廚房種植的菜親自DIY三明治。另也實地走訪「創新農機」及「綠色方舟」等展區,聽取相關解說,親身體驗各項智慧農業及綠色生活應用科技。



107-05-12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2)日上午陪同行政院長賴清德參訪桃園農業博覽會展區,鄭市長表示,「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於44日至513日在新屋舉辦,展區約30公頃,有25個展館,展現「循環經濟」、「綠色生活」、「地景藝術」、「科技農業」等4大特色。桃園農業博覽會由桃園市政府和中央農委會共同合辦,兩年合計總經費85,000萬元,農博傳達農業不只是農業,也能結合科技、文化與生活,市府會持續舉辦,讓農博成為北部地區的亮點。


鄭市長說,市府會在展期結束後將農博基地轉型為環教場所,讓學生或市民可以繼續參觀。行政院所推動的青農政策在桃園也發展得很好,相關青農訓練課程獲得好評。桃園雖然是科技重鎮,有1萬多家工廠,工業產值全國第一,但具有小而強的科技農業,期盼農博能夠為台灣未來的生態農業、科技農業找到一個新的方向。

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桃園市政府以有限的經費,在約30公頃的土地上,從無到有推動農業博覽會,展現農業結合文化、科技及生活等目標,相當不容易。農博開展迄今湧進約300萬人次參觀,並獲得遊客的好評。農博將傳統農業與科技結合,例如透過溫室設施,輔以高科技技術調控溫、濕度、光照及能源等參數以控制產量,將傳統農業變成一種智慧農業;並傳達「從農場到廚房」的概念,未來許多蔬菜都可以在廚房裡種植,不必到菜市場買,也不用擔心是否有農藥使用問題。

賴院長也說,農博展現了鄭市長的企圖心,第一就是農博提供的無人自駕車體驗,開台灣之先河,《自動駕駛車輛測試管理條例》也正由立法院審議;第二、農博也展現能源自給自足的概念,透過智慧電網呈現發電量、使用電力等數值,期盼這樣的智慧電網或智慧電表等概念可以推廣到台灣各個社區或城市,不僅有助於達成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也能提升生活品質,讓世界各國看到台灣的進步。

今日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發言人徐國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委李退之、立法委員陳賴素美、市議員邱佳亮、許清順、張肇良、市府農業局長郭承泉、都發局長盧維屏、經發局長朱松偉均一同出席。




107-04-23

鄭文燦市長表示,展場的建築方式,秉持資源循環及環境友善的精神,使用二手貨櫃為建築架構,只進行了低度裝修。所有的展示物及飾品,都使用環保材質或回收材料,例如迎賓區的三隻可愛招潮蟹,即是桃園在地藝術家用汽車零件及五金廢料進行改造的裝置藝術。入口處有一棵壯觀的「生命之樹」,那是藝術家用廢棄的木棧板製成,耗時七天才成型,將舊木材轉變為迎向陽光的環保意象,相當令人驚豔。

「碳索生活」導入自然光源,以減少室內照明;藉由挑高屋頂及大量的百葉窗,讓空氣自然對流。全館雖無冷氣,也能維持通風涼爽,大量降低能源消耗,打造出一個低碳的空間。「碳索生活」的基本概念,是山、海、生命萬物本為一家。展館建築外觀為包容山、海、萬物的大屋頂,就像一個「家」,讓眾人同處一個屋簷下,與大自然的一切和平相處,使美麗的地球生生不息。

牆面上,設置「海好有你」影像互動遊戲;藉由紅外線體感設備,讓民眾與許多可愛的海洋生物進行互動,終結塑膠污染,淨化海洋,使「大鯨魚」露出笑容。從天花板垂落的「深海巨藻林」,是環保局與合作,將廢棄的廣告旗幟,巧製為「巨藻林」的裝置藝術,懸掛於挑高的空間,呈現綠藻於水中流動的意象,「海洋劇場」也播映三部環境紀錄片。

主要展館的對面,是「碳索生活實驗室」,室內布置也選用環保材質,就連桌子和櫃子都是用厚紙板製成。環保局在這個「實驗室」推出手作課程,緊扣「減碳」議題,教大家做一塊「蜂蠟布」來取代保鮮膜;做一根「竹吸管」來替代塑膠吸管;或者用廢棄紙板,製作獨一無二的遮陽帽。課程還包括「人體織布機」,教您如何用家中的廢棄布料或塑膠袋,編織出一張野餐墊。

適合大小朋友一起參加環保局邀請您創造減碳的綠色生活,愛地球就要從日常做起。 









107-04-10

2018農業博覽會獲得廣泛的好評,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0)日特別表示八點看法:

一、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從4/4開幕到今天,已經普受好評,人潮不斷湧入,既是新屋的盛事,也是桃園的喜事。鄭市長表示,他非常感謝市議會的支持,農委會各單位、中央氣象局、市政府各局處通力合作,農會、漁會、水利會以及新屋各界的參與,同時,也要謝謝支持2018桃園農博的在地企業。

二、2018桃園農博總經費85千萬,其中桃園市政府負擔55千萬元,農委會補助3億元,相較於台北花博花費近130億元,桃園農博可以說是「本益比最大的大型活動」。農委會林聰賢主委還特別稱讚,這是用最少成本達成最大效益的農博,超越了台灣同類型的活動,他說,桃園農博不只是展現台灣新農業的方向,桃園農博結合了科技、文化與農業,同時也搭建了最好的國際交流的平台。

三、農博園區佔地30公頃,有6大主題展區、25個展館、4個市集、300場活動,也結合社區小旅行,行銷桃園各景點及觀光工廠,與2017桃園農博比較,可以說是像變魔術一樣「提升又變身」,看過的市民及遊客都驚艷不已,有極少人說兩年都一樣,若不是沒去過,就是被政治立場遮蓋了眼睛。

四、農博園區是一個環境教育的優質場所,因此,從去年起,在多數議員的建議下,農博接待各界參訪團已經是常態。少數人基於立場不同,把「地方盛事、地方參與」的精神,扭曲為選舉綁樁,實在不足為取。

五、農博是以「智慧農業、綠色生活」為主題,因此,綠能也是2018桃園農博特色,包括智慧微電網、無人自駕車、電能車及各種智慧溫室、IoT科技,都可以在桃園農博看得到。鄭市長歡迎少數不了解的議員來看一看,他願意親自解說導覽,相信這些人就會完全改觀。

六、有關農博園區無人自駕車示範,乃是交通部配合「亞洲·矽谷」計畫,補助市府650萬元,於農博園區進行駕駛示範,農博結束後,也將移回「亞洲·矽谷」計畫專區,在「虎頭山物聯網創新基地」進行後續研發測試。

七、相較於去年的試營運,今年農博園區新增了許多室內型展館,也在展區增設相關休憩設施與提供免費飲用水,方便遊客休憩使用。同時在步道休息設施設計上,也更貼心、更人性化。

八、桃園農博的舉辦,的確是從無到有,從零到一,農博園區幾乎是「從荒蕪的農地變身成為一座新屋的大公園」,預計於今年展期結束後,將保留部分設施,繼續以農博公園型態,提供給遊客舒適優質的休憩場域。也就是說,桃園農博不會只是一場活動,以後年年有不同的展覽,平常還可以當作是最好的農博公園及環境教育場所,市民、學生及遊客,都還可以到新屋農博公園。市府也正在輔導新屋設置「農博休閒農業區」,讓農博效應可以擴大持續。 


台北村落之聲|Village Taipei


鼓勵好室 Green House 【粉絲專頁】在地生活專區18展區



【遊記.懶人包】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在地農藝百工與永續展望(交通方式/資訊整理/地景採訪)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出席「桃園農業博覽會」 總統請國人前往體驗

總統出席「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

中華民國1070404

蔡英文總統今(4)日上午前往桃園出席「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時表示,一個好的地方政府團隊,要發展出城市特色;她肯定桃園市政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民間合作舉辦此次盛事,也推薦國人前往參觀體驗。



總統致詞時表示,很高興參加「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的開幕式,這是桃園的盛事。去年她來參加農博,已經覺得很很精采、很有特色。後來桃園市鄭文燦市長和她說,去年只是試營運,今年正式啟動,一定不能錯過。稍早看到整個桃園農博的安排,聽到鄭市長的介紹與熱鬧的開場,「我就知道我今天來對了」。

總統指出,除了桃園團隊的努力,也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支持,還有民間各界的熱情參與。在連假的第一天,她要推薦全國的好朋友,一定要找時間前往桃園新屋,看看這個中央與地方政府及民間合作的心血結晶。

總統認為,一個好的地方政府團隊,除了要建設城市、改善市民生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發展出不同城市的特色。

總統指出,農博不只有農業,更有三個重要的桃園特色:第一,是農業重鎮的桃園。這裡有好米、好茶,還有種類豐富的各式農產、水果跟 花卉。不只供應北臺灣,很多有競爭力的農產品,甚至可以外銷到全世界;第二,則是科技綠能的桃園。作為一個年輕城市,桃園有最大的發展潛力。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桃園科技化、智慧化的腳步,更能夠成為未來綠色能源發展的重要據點;第三,是國際多元的桃園。今天在現場看到這麼多國家的使節代表,就知道市長的城市外交做得相當好。而多元族群與多元文化都匯集在這裡,也是桃園重要的特色。

總統說,「有這麼多精采的地方,誰說桃園不好玩?桃園真的很好玩」來農博,就可以感受到桃園的城市進化論。有各式各樣的精采故事,有拍照打卡的漂亮景點,更是可以帶小朋友出遊放電的好地方。

最後,總統特別感謝桃園市民,她說,現在我們看到的進步,都是因為市民朋友做了最正確的選擇,讓最好的市長、最認真的團隊,來為大家服務。她對桃園人的眼光很有信心,也對桃園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中央與地方會繼續合作,全力支持桃園的建設跟發展。

隨後,總統在鄭市長及農委會主任委員林聰賢等人陪同下,實地參觀博覽會場館,聽取解說及觀賞表演,也受到現場民眾熱情歡迎。

尚包括前副總統呂秀蓮與多位駐臺大使、代表及立法委員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107-04-04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4)日上午前往新屋農博園區,出席「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開幕式」,鄭市長表示,「2018年桃園農業博覽會」正式開幕,展期40天,所在地新屋是台灣的魚米之鄉,也是客家農庄,展現台灣新農業魅力。今(107)年共有6大主題專區、25個展館,並以循環經濟、科技農業、地景藝術及綠色生活為4大特色,可看到農業所代表的文化、科技與新價值。他強調,農業具有價值、文化、內涵,更能展現生命力及魅力,未來台灣新希望絕不能缺少農業。



鄭市長指出,桃園農業博覽會是他上任後所發展的大型活動,在去(106)年試營運已成為亮點。今年桃園農業博覽會由桃園市政府和中央農委會共同合辦,兩年合計總經費85,000萬元,其中農委會補助3億元。今年更是各單位通力合作的成果,農委會設置「創新農機」展館,展現台灣農業的智慧化及生產效率,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也特別設置「氣象殿堂」展館,桃園兩大農田水利會亦設置「水利館」,呈現桃園水圳特色。

鄭市長表示,桃園農博同時也與企業合作,其中特別感謝38家企業共襄盛舉,提供許多在地特色,像是入口錦鯉意象由世紀鋼鐵提供40噸鋼材、大同公司進行智慧微電網、台塑企業建置智慧溫室、3M展現循環再生材料等。

鄭市長說,今年共有25個展館,展出內容非常豐富。特色產業專區有「錦鯉園」,主建體是一尾錦鯉造型的地景建築;「綠迷宮」有全國首座的植生牆迷宮,還可變化迷宮路線;「茶香庄」有超大珍珠奶茶裝置藝術,相信會成為民眾最愛的拍照打卡景點;「水利館」可看見新一代科技智慧灌溉新觀念;「蜂樂園」有最齊全的養蜂資材與植栽展示;「花樣館」有德國花藝大師地景創作,裡頭展出令人驚豔的蘭花生命樹;「漁夫村」展覽館是一艘大型船艙,展有精彩漁業知識分享。

鄭市長也說,文創藝術專區「夏禾風」,找來跨國4藝術團隊創作,還有在地青年藝術家一同參與,展區內高10公尺大型稻草農夫裝置藝術是一大賣點。環境永續專區的「溫室饗宴」,由大同企業贊助,為了體現未來區域化智慧電網,園區展出智慧溫室監控系統及雨水回收系統,其次是智慧溫控系統,將綠色能源、智慧管理系統與傳統農業技術結合。而「探索生活」和「環保再生」展區,展現農博永續、低碳、綠能和環保的理念。

鄭市長還說,多元文化專區的「客家工藝」,是以傳統客家民宅-夥房為建築主題,串連客家食衣住行、育樂等;「馬祖故事」能看見馬祖戰地文化和當地農業發展史;「原民家屋」則以原民特有的野菜文化為展覽主軸;「國際友好」展區邀請了荷法英美日五國輪展,能看見東西方農業的經典建築;「四國文化」可看到南島文化的綠金傳奇。

鄭市長更說,在地生活專區的「魚菜共生」,有全國首創的垂直式漁菜栽培系統;「鼓勵好室」有全國首創的蕈光電影院;「快樂牧場」要帶領大小朋友重溫早期農村牧場;「不老桃園」推廣呈現共住、共學、共老的友善社區環境;「閩食文化」除了一探閩南文化,今年還有緊張刺激的農博盃料理競賽。

鄭市長說,智慧科技專區的「創新農機」有五大創新農機特展,還有農機精品企業聯展;「綠色方舟」展館是一棟光電能源的綠色建築,設有智慧電網,並增設無人自駕車,呈現循環綠能的園區;「好客食堂」建物,用折板結構手法折出各種使用空間,增加自體調節微氣候的機會,而內部以推廣客家美食為主軸;最後「氣象殿堂」展區,除了有地震防災實境體驗外,還能體驗當一日氣象主播,假日還有知名氣象主播和大家同樂。

鄭市長表示,今年農博園區也有許多新科技實驗,以循環經濟、在地生活為特色,全區使用太陽能及風力發電,架設智慧微電網系統,不僅能夠清楚得知每個展館、每項機電每日可產生多少綠電,更展現台灣在綠能產業未來趨勢;展區內也進行無人自駕車實驗,提供800公尺的無人自駕車體驗,這也是未來「亞洲矽谷計畫」的重要項目;同時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合作,打造「無零錢市集」。

鄭市長提到,蔡總統上任後,對於平衡城鄉、創新產業有許多新作法,桃園亦以此方向持續發展。在創新產業方面,桃園目前工業產值全國第一,綠能產業離岸風電也發展得很好,IoTICT產業、航太工業、新農業、智慧製造亦在桃園進行重要實驗,相信桃園未來也將繼續引領台灣邁向下個世代。

鄭市長提及,在平衡城鄉方面,以桃園農博所在地新屋來看,將於永安漁港興建代表客家漁民文化的海螺地景公園,讓新屋從偏鄉成為有魅力的地方,更是海洋客家、農村再生的重要示範基地。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也將擴大新屋分院,建立長照2.0基地,為偏鄉長者進行更好服務。新屋也納入產業園區計畫,讓傳統工業區轉型,日前台61線永安交流道也已通車。新屋雖是小小偏鄉,卻有著大大方便,也將展現潛力、魅力與新價值。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中央政府「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提出「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新農業就是要建立台灣品牌,在不同縣市均有不同特色。桃園農業博覽會自去年試營運,在重要消費市場扮演領頭羊的角色,今年正式營運,更整合各界力量,呈現新農業核心。而這裡除了是客家亮點之一,也是最好的農村再生基地,呈現精采的智慧農業、農村文化,歡迎全國朋友來農博體驗桃園農業的美好。

林主委也談到,桃園將農業當成核心策略,其推動方法有許多進程,桃園升格後,積極爭取設置休閒農業區,包括觀音蓮花園休閒農業區、大園溪海、大溪月眉、龍潭大北坑、蘆竹大古山休閒農業區,皆已正式通過農委會審查,有5個休閒農埸區。此外,桃園三號連續奪得冠軍米,也推出「米乖乖」品牌,並配合農委會推動「大糧倉計畫」,鼓勵稻田轉作雜糧,第一期面積共1,000公頃,減少進口替代,也要建立農產品產銷履歷。桃園是台灣農業最好的典範,建立中央與地方協力,創造最好的績效典範,讓農業不僅是一級生產,推動六級產業化,並配合農村再生、農博發想概念,帶領桃園農業進入新的時代。

今日包括前副總統呂秀蓮、立法委員陳賴素美、趙正宇、鄭運鵬、陳曼麗、蔡培慧、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客委會副主委范佐銘、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長葉天降、桃園市議員陳美梅、林俐玲、呂林小鳳、許清順、郭麗華、游吾和、徐其萬、陳治文、王浩宇、劉仁照、莊玉輝、張火爐、張肇良、歐炳辰、吳宗憲、楊進福、劉仁照、桃園市政府團隊、桃園機場公司總經理蕭登科、新竹市政府產業發展處長吳甲天、農業處長邱世昌、連江縣政府產業發展處副處長劉剛、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沼田幹夫(Mikio Numata)、馬來西亞友誼及貿易中心代表馮淑娟(Datuk Adeline Leong)、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紀維德(Guy Wittich)、駐台北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陳維海(Tran, Duy-Hai)、法國在台協會副主任華繼詠(Guillaume Roy)、駐台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貿易部主任密富達(Miftah Farid)、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副代表亞其諾(Carlo L., Aquino)、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勞工處長沃德婉(Lupthawan Walsh)、日本香川縣知事濱田惠造、日本香川縣議會議長五所野尾恭一均出席開幕式。



107-04-04

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今(4)日舉行開幕典禮,農委會主任委員林聰賢致詞時表示,農博是桃園市政府與農委會合作的結晶,展現出臺灣農業前瞻性的發展模式及農村宜業宜居的美好,具體呈現我國新農業推展「科技智慧農業」、「六級產業農業」、「友善環境的耕作」、「多元文化的時尚農村」等重點政策。透過中央、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及結合青農、多元族群參與,展現臺灣農業科技及文化之軟實力。


農委會指出,「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有6大主題專區,透過各專區設置之不同主題展館,歡迎民眾一窺新農業的多元面貌:

科技智慧農業:透過氣象殿堂展區,展示科技在農業不同層次的創新應用,運用氣象科學遙感大數據分析回饋至農業,協助農民提早因應,增加農業面對極端氣候之韌性。綠色方舟展區展現臺灣領先技術應用於智慧農業、循環農業及綠色能源,刺激產業創新並調整臺灣農業結構,以面對農業大未來。

六級產業農業:農博首創主題式踩街巡演活動,以市集活動、藝術展演加值農村,結合青年藝術家創作農村意象作品,以導覽體驗行銷帶動地方創生。以臺灣茶產業復興之「茶香庄」為例,透過觀察、觸摸、嗅聞、品茗及茶席等五感體驗,展現出農業六級產業加值之無限可能。

友善環境耕作:農博現場的農事體驗結合三生概念,以家庭園藝鼓勵民眾體驗魚菜共生,參與共助、共學及共老之友善社區環境,以食農教育寓教於樂啟發消費者轉變觀念,有助增進國人認同新農業「友善環境耕作」理念。

多元文化的時尚農村:以農村在地特色為「品牌」,行銷農村體驗及旅遊服務,如四國文化館展現泰、印、越、菲農業型態及新住民飲食文化;穿梭農村客家大院體驗客家工藝;拜訪原民家屋共享野菜文化;體會馬祖漁業思想起戰地文化,都是極具潛力的品牌元素。農博翻轉農村刻板形象,重新以多元「農村時尚」風貌呈現予國人。

此次桃園農博設置「臺灣創新農機館」,以「茶及特用作物」、「蔬菜、花卉及種苗」、「水稻及雜糧」、「果樹」及「溫室及設備設施」5分區,展示臺灣研發製造且具外銷南向國家優勢之農機、設施、控制設備等精品。館內同時設置「智慧環控溫室區」及「外銷精品展覽區」,並提供南向國家政府單位、農機採購業者及相關產業鏈代表在「商務接待區」洽商媒合,將智慧、省工農機、自動化設備輸出新南向國家,並同時帶動國內農機產業創新研發及供應內需市場。

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自今日起展期共計40天,有6大主題分區及25項主題展館,具體展現桃園今昔歷史人文、聚落生活、農村文化,強力推薦國人前往參觀農博,體驗我國「新農業」政策推展、農業未來趨勢及農村再生2.0,全民以行動支持農業,共享農村美好成果。



107-04-03

碳在大自然中無所不在,但您知道碳與日常生活的關係嗎?桃園市環保局結合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推出「碳索生活」系列活動,與民眾一同探討環境課題。「碳索生活」展覽自44日到513日止,現場有導覽、海洋劇場,還有手作課程的體驗活動。歡迎大家一起來「碳索」,從生活中減碳,共同創造節能永續的環境。

環保局長沈志修表示,海洋是最大的碳吸存寶庫,約佔地球總面積的70%,覆蓋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地表,在碳循環中佔了很大的工作,且吸碳能力比森林還高。在「碳索生活」的展覽中,海洋主題佔了很大的比例,環保局規劃了「碳索海洋劇場」,上方由藝術家及社區志工一起用廢旗布製作成巨藻林,加上燈光投影,讓觀眾宛如進入海底世界,得到海洋與減碳的知識。

「碳索生活」系列活動十分精彩,現場設置了「海好有你」虛擬互動遊戲,以12公尺寬的巨型大螢幕,搭配桃園在地插畫家可愛的海洋動畫,讓小朋友彷彿潛入海底和魚兒悠游,一起完成清除海洋垃圾的任務。另外,海洋劇場也將播放國內外有關海洋環境的影片,如《美力台灣》、《看見台灣》、《海洋》等,讓觀眾對環境議題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碳索生活實驗室」也推出手作課程,聚焦於減碳議題,內容相當多元有趣。參加者可以製作一塊「蜂蠟布」來取代保鮮膜,製作一根「竹吸管」來取代塑膠吸管,也可以和大家共同參與「人體織布機」,用家中的廢棄布料或塑膠袋,編織成野餐墊;甚至可以帶小朋友一起「跟著海龜去旅行」,用廢棄紙板,做一頂獨一無二的遮陽帽。每天都有不一樣的課程及導覽體驗,歡迎民眾報名參加。

環保局長沈志修表示,「碳索生活」系列活動是很好的環境教育,適合大小朋友一起參加。各場次的名額有限,採網路登記及現場補位方式,歡迎大家踴躍報名。更多「碳索生活」的相關資訊,請於FaceBook搜尋「碳索生活Green Life桃園農業博覽會粉絲專頁」。線上報名網址:http://www.igreentravel.tw/greenlife/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新聞稿















107-03-14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4)日上午於市府一樓川堂,出席「嬉遊桃園品味農博」2018農博小旅行記者會時表示,「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即將於44日開幕,展期40天,讓遊客藉由農博看見桃園的四大主軸,包括「循環經濟」、「地景藝術」、「綠色生活」、「科技農業」等特色,並透過農博展出期間更加認識桃園好吃好玩的好去處,市府特別推出農業博覽會系列小旅行,串連農博會場周邊特色景點,以「嬉遊桃園品味農博」為主題,打造具桃園特色的觀光行程,規劃3大主題共9條精采旅行路線,讓遊客親身體驗桃園的萬千面貌。



鄭市長指出,市府推出3大主題共9條精采旅行路線,包括一、適合情侶相約共遊的「好甜蜜」:(1)愛情鐘塔-在純白的白沙岬燈塔下,敲響愛情的鐘聲。(2)甜蜜德意-在戀人最愛的巧克力共和國觀光工廠,甜蜜直上心頭,並在導覽人員的帶領下探訪八德埤塘公園,漫步生態桃園。(3)桐花古道-與情人一同漫步在百年桐花步道「保甲古道」上,欣賞如雪的桐花美景。二、好運旺旺來的「好運氣」:(1)好神保庇-走訪帶來福氣的土地公館,體驗桃園特殊的土地公文化。(2)古剎潮音-參觀百年三級古蹟古剎齋明寺,除富歷史意涵外,也帶來心靈沉靜。(3)品老茶趣-大溪老茶廠的百年茶香,沏出味覺心體驗。三、桃園獨特私房秘境「好稀奇」:(1)珍愛藻礁-在專業導覽人士帶領下,認識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日治初期燈塔,並欣賞海上長城-千年藻礁、菟葵與酋婦蟹。(2)沙丘機器人-第一天探索台版撒哈拉沙漠「草漯山丘」,第二天前往祥儀機器人夢工廠及南僑觀光工廠體驗DIY樂趣。(3)慈湖吊橋行-探訪全台最長的懸索橋「新溪口吊橋」,欣賞廣闊大漢溪及群山風景、導覽慈湖秘境,第二天前往茶裏王的故鄉-福源茶廠體驗揉茶、磨茶樂趣,也可在源友咖啡文化館,透過導覽滿足咖啡新五感體驗。

楊勝評局長表示,9大主題旅行路線,開放給學校、社區、企業等團體報名,不限平假日隨時都可包團出發,歡迎大家一起相揪一起遇見桃花源。另外,味便利遊客報名農博小旅行及查詢相關資訊,可以上桃園農業博覽會網站( http://agriexpo.tycg.gov.tw/ )查詢,或點選BeClass網站或「桃園自在遊」網路平台24小時隨選隨訂,輕鬆報名。歡迎各位遊客前來桃園體驗優質旅程。

今日包括市議員邱素芬、陳美梅、林俐玲、市府觀旅局長楊勝評、農業局長郭承泉均一同出席記者會。



2018桃園農博小旅行【粉絲專頁】


2018農博限定】

「嬉遊桃園品味農博」2018農博小旅行












107-03-07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7)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農業局「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專案報告後表示,「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即將於44日正式開幕,一共有六大主題專區,包括在地生活、多元文化、智慧科技、環境永續、文創藝術、特色農業,並設置25項主題展區、56個展覽亮點,展現「循環經濟」、「綠色生活」、「地景藝術」、「科技農業」四大主軸。市府籌備已久,目前距離開幕不到1個月,請各單位加緊工作進度,並即早規劃軟體的豐富度,達到「體驗經濟、智慧城市、國際交流、環境教育、永續發展」五大目標。

鄭市長指出,今(107)年桃園農業博覽會獲得中央預算補助、企業贊助及在地支持,而台61快速道路永安交流道也已經通車,相信到達農博基地的交通會更便利,市民朋友也都非常期待,讓農博成為桃園新亮點。他並感謝各單位辦理整建基礎設施、籌備主題展區以及相關服務工作,創造農博的精彩,需要每一個單位的配合。

農業局長郭承泉表示,「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將於44日至513日在新屋舉辦,一共有六大主題專區,分別是特色農業、文創藝術、環境永續、多元文化、在地生活、智慧科技,並設置25項主題展區。其中,特色農業專區擁有全國最大尾錦鯉造型地景建築、首艘船型展覽館等亮點;文創藝術專區則包括跨國藝術團隊創作、在地社區營造、青年參與等3大亮點,並展出4大跨國徵件作品;環境永續專區打造六大智慧八大感測智能溫室、五感體驗的森活私塾、可食地景的療癒花園。

郭局長說,多元文化專區匯集客家工藝、國際友好、四國文化、馬祖故事、原民家屋等主題展覽,並設置美食專區;在地生活專區具有全國首創的蕈光電影院、垂直式魚菜栽培系統、農村建築「土埆厝」;智慧科技專區則設置常設性智慧電網綠色建築、光電能源綠色建築,也與農委會合作設置示範溫室。

郭局長也說,在大會入口處亦設置「錦繡前程」主題景觀,而入口沿線也打造「桃花源秘境」面積1.78公頃的景觀花海迷宮,展現桃園農業新前程。同時,也首次運用無人自駕車作為園區內交通接駁工具,歡迎大家前來桃園農業博覽會。



鄭市長:透過「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引領在地農業朝「新農業」方向邁進

107-01-12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2)日前往新屋區農博基地,出席「桃園農業博覽會展區聯合開工動土典禮」,鄭市長表示,「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預定於今(107)年44日起跑,展期40天,共規劃6大主題分區、23項主題展館,6大主題分區為智慧科技專區、特色產業專區、文創藝術專區、在地生活專區、多元文化專區、環境永續專區。「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由市府與中央合作,以「循環經濟」、「地景藝術」、「綠色生活」、「科技農業」為特色,期待透過「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呈現未來農業構想,引領在地農業朝「新農業」方向邁進。

鄭市長說,今(107)年市府與農委會攜手合作,開創不一樣的「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感謝農委會特別補助3億元的經費,並全力參與規劃與設計過程,今日聯合開工典禮後,各展區的準備工作即將啟動,期勉工程順利。

鄭市長又說,與屏東熱帶博覽會、宜蘭綠色博覽會、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相比,「桃園農業博覽會」定位不同,有以下特色。第一、循環經濟,桃園農博展區為智慧綠能園區,與在地企業首創區域型農事智慧電網,展區內結合風力、太陽能、儲能及智慧整合系統等,預定展期結束後,規劃提送APEC角逐特色城市獎項,相信能獲到肯定。

第二、地景藝術,桃園是全台最大的草花產地,在「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中,也將納入更多地景藝術,結合在地企業規劃各式裝置藝術,展區入口錦鯉意象即為在地企業共同贊助設置,相信將能成為許多遊客拍照、打卡的熱點;第三、綠色生活,「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呈現生活變得更有智慧、低碳、也更符合生態保護;第四、科技農業,桃園市有許多智慧農場與植物工場,高科技產業也紛紛投入科技農業研發,期望透過「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整合、交流研發成果。

鄭市長還說,今日聯合開工的13處展覽設施皆具特色,「錦鯉園」隨處可見錦鯉的元素及節慶的氛圍,並提供解說分享及互動體驗,戀上錦鯉的優美;「茶香庄」以茶香風貌的五感體驗為策展主軸,透過觀察、觸摸、嗅聞,認識各地的好茶;「大漁時代村」中,以「船」為主題館造型裝置,深入介紹台灣、世界的各種漁業相關知識;「綠迷宮」展館是全國首座植生牆建置的魔幻迷宮,穿梭於其間將能探索桃園13個行政區的特色風貌;「蜂樂園」則希望能拉近蜂蜜產業、花卉農業與人們的距離,創造產業新價值;「花卉館」則主要行銷台灣及桃園花卉產業,並呈現桃園花卉品種與栽培技術改良,讓來參觀的遊客能更加了解台灣及桃園在地特色。

鄭市長也指出,「馬祖故事館」以馬祖當地特有的風燈、傳說、戰地文化、封火山牆等特色,融入整體建築造型設計,並以故事屋的展覽方式,將馬祖特有漁業的海上信仰予以呈現;「快樂牧場」以「在地農業、低碳牧場」為主軸,圈養桃園黑毛豬、雞、牛、羊、兔等動物,規劃友善環境並使用農業廢材傳達重複利用概念,盼能帶領大小朋友重溫早期農村牧場,展現桃園畜牧業軟實力;「閩食文化」則呈現閩南文化與美食蹦出的火花;「溫室饗宴」以五感的溫室體驗為主軸,建構四大主題溫室,分別種植可食作物、香草植物及繡球花、海芋等桃園在地特色花卉植物,以營造不同主題感官的溫室饗宴;「魚菜共生」將可循環共生的魚、菜、植栽帶入家庭園藝中,藉由落實零排放、低碳生產,及導入園藝治療的概念,呼應『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的理念;「農夫市集」為推廣在地優質農業,特別打造囊括全市農特產的美食地圖,讓前來的民眾不需舟車勞頓,即能採買到全桃園最新鮮、最健康、最具特色的農特產品;「夏禾風」展區由藝術家及在地有志青年共同參與創作,全場設置3件大型風動作品及7件藝術駐村作品,並規劃主題式踩街巡演及13場假日藝術市集活動。

鄭市長提到,社區參與也是「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的重要關鍵,因此,規劃過程整合了在地農會與產銷班、相信「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將充滿藝術、文化、科技、生態及在地參與。

鄭市長表示,台61線的永安交流道已正式通車,「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交通大幅改善,經快速公路即可到達;永安漁港也正在進行改造,是全國唯一具客家主題特色的觀光漁港,期待透過「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串聯新屋在地觀光據點。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桃園市是全台最重要的工商基地,也是「亞洲矽谷」計畫的育成基地之一。俗語說「民以食為天」,桃園市的農民十分厲害,在「台灣稻米達人冠軍賽」中,「桃園3號」分獲「台灣好米組」、「台灣有機米組」雙料冠軍;此外,桃園的草花實力也相當堅強,更因為桃園市府的大力輔導,青農聚落也逐漸成長。

林主委說,「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是農業盛事,由農委會與桃園市府的合作策劃,代表中央與地方政府一條心,投入「新農業」的發展,也期待透過「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引進更多人潮、交流,導入青農、智慧農業、循環農業,將「新農業」精神擴散,展現台灣農業的軟實力。

今日包括農委會主委林聰賢、立法委員陳賴素美、桃園市議員莊玉輝、市府農業局長郭承泉、民政局長湯蕙禎、工務局長黃治峯、地政局長陳錫禎、文化局長莊秀美、觀旅局長楊勝評、原民局副局長陳正雄、新屋區長徐同治、楊梅區長姚敦明、平鎮區長何明光、桃園農業博覽會專案辦公室主任邱品方、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黃鴻燕、新屋氣象站主任王之璽、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場長廖乾華、中壢區漁會理事長葉國傑均一同出席。














回顧2017(傳送門)


參訪桃園農博 總統:臺灣的新農業革命 可從桃園開始

總統參訪「桃園農業博覽會」

中華民國1060508

蔡英文總統今(8)日上午參訪「桃園農業博覽會」,肯定農博結合「循環經濟」、「地景藝術」、「綠色生活」及「科技農業」,讓農業不只是傳統,更能夠創新。

總統抵達後,首先參訪「生命樹」、「青創市集」、「原民造屋」、「農村再生」及「米食文化」等展區,並與桃園市長鄭文燦、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委陳吉仲共同體驗手作紅龜粿活動,對農博展區的豐富、精采與多元,留下深刻印象。

總統致詞時表示,在農博開幕之前,她已經先來參訪過光電埤塘。而日前陳副總統參加農博開幕式後也告訴她,農博相當精采,「來一次不夠」,因此今日特別前來參觀。

總統指出,許多人不知道,桃園其實是臺灣北部的農業重鎮。桃園不只是花草的重要產地,當地的米也是冠軍米比賽的常勝軍。稍早她參訪永安漁港時,看到獨特的客家漁港,現在則是在農博看到紮實的農業基礎,「這就是新屋被稱為『漁米之鄉』的原因」。

總統表示,在農業博覽會中,可以看到農業結合了各種創新元素,這是桃園的優勢及城市特色。桃園不僅有多元文化,也是科技重鎮,更是六都中人口最年輕的城市。這些元素就是這一次桃園農博最吸引人的地方。

總統指出,雖然農博場地有些偏遠,但是每到假日,都能夠湧進許多遊客,人次破表,創造非常大的在地商機,用小的成本為新屋帶來非常大的效益。這不只代表活動成功,也有效促進城鄉均衡發展。

總統強調,臺灣的農業絕對有走向國際的實力,行政院所推動的「五加二」產業創新當中,新農業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政府非常重視農業,有決心,也有方法,要提高農業的附加價值,讓農業更有前景。最重要的,就是要讓農民朋友能夠賺錢。

總統認為,桃園的農博結合「循環經濟」、「地景藝術」、「綠色生活」及「科技農業」,讓農業不只是傳統,更能夠創新。「臺灣的新農業革命,可以從桃園開始」。

最後,總統也邀請全國鄉親在514日農博閉幕之前,一起「來桃園,逛農博」,實際走訪八大精彩展區,體驗各式新奇活動。


出席「2017桃園農業博覽會」 副總統邀請全國鄉親朋友共同體驗智慧農業

副總統出席「2017桃園農業博覽會」

中華民國1060422

陳建仁副總統今(21)日上午出席「2017桃園農業博覽會」開幕儀式,肯定桃園市府團隊的努力,在短期內整備完成農博基地,並將桃園優勢元素及城市精神融入農博會,也誠摯邀請全國鄉親前往參觀,共同體驗智慧農業。

副總統致詞時表示,去(105)年桃園燈會時,桃園市府團隊成功藉由桃園燈會,讓世界看到臺灣;這次的桃園農博會也是一樣,他非常肯定桃園市的努力。同時,他也要肯定農委會及環保署彼此合作,掌握臺灣發展綠色經濟最好的機會,讓臺灣成為東亞環保發展學習的典範。
副總統說,桃園是臺灣的國門,在桃園市市長鄭文燦的打拚之下,在原有的基礎上更上層樓,讓大家看到桃園市是如此乾淨、進步,且科技發展十分先進,非常了不起,「桃園市,真的不一樣了」。

副總統指出,今天的農博會非常不容易,桃園市府團隊用4個月的時間,就能把30公頃的農博基地,從無到有、整備完成,將非常有特色的農博場地呈現在大家眼前,彰顯了市府的團隊精神。大家也看到,桃園已非昔日的農業縣,已經進入科技發展的階段,在政府規劃重點發展的「五加二產業」中,佔有很重要的角色,例如「亞洲・矽谷計劃」即位於桃園高鐵站附近。

副總統表示,桃園將科技、工業、創新的元素運用在農博當中,也是新農業、循環經濟及綠色能源的示範。他特別介紹本次農博展中有全臺灣第一座示範型「光電埤塘」。一口埤塘已經有示範效果,若能整合160口埤塘,就能達到660MW(百萬瓦)的發電量,約為核電廠一個機組的裝置容量,將是臺灣走向非核家園非常重要的基礎。因此,桃園的光電埤塘,將成為臺灣發展綠色能源的重要典範。

副總統說,這次農博會,大家看到了桃園進步的科技以及智慧的生活,未來在農業發展上,也將用智慧的農業,將臺灣的農業帶入更高的層次。

副總統也說,30公頃的展區相當大,「來一次不夠,要來好幾次!」,誠摯邀請全國鄉親好朋友一起來桃園新屋逛農博,體驗桃園的多元魅力,以及農業與科技的密切結合。

副總統也在鄭市長陪同下,參觀各展區。包括前副總統呂秀蓮、環保署署長李應元、立法委員陳賴素美、桃園市議會議長邱奕勝及各國駐臺使節代表等均出席是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