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1日 星期二

交通部觀光署「重要廊帶亮點營造計畫」(113-116年)

 

觀光署113年「重要廊帶亮點營造計畫」6大縣市重點提升觀光亮點

交通部觀光署組成專家顧問委員會於本(113_年4月17日至18日評選出桃園市、苗栗縣、臺南市、高雄市、宜蘭縣、花蓮縣等6地方政府計畫入選,總經費約計15億元。本案為強化地方政府觀光建設及經管所轄直轄市級及縣(市)級風景特定區、結合觀光圈跨域整合觀光資源、民間參與投入公共建設,並依據交通部觀光署「重要廊帶亮點營造計畫」(113-116年),由地方政府提案競爭,擇優核定補助軟硬體環境營造,以提升遊憩品質,帶動周邊觀光產業發展。

觀光署周永暉署長主持「重要廊帶亮點營造計畫」入選計畫修正計畫審查會,核定高雄市政府「高雄灣區大港.旗津領航計畫」、桃園市政府「桃園珍珠海岸計畫-竹圍永安南北海岸雙星計畫」、苗栗縣政府「苗栗白沙屯至好望角濱海計畫-白沙聖域.天空之丘」3縣市政府計畫;並通過臺南市、花蓮縣、宜蘭縣所提計畫,惟近期辦理現勘,再行核定所提計畫內容。

本次提案的核心內容涵蓋了觀光遊憩發展方向、符合永續觀光、淨零碳排、減量與美學設計等重要標準,能有效提升景點的品質,強化遊客旅遊體驗。預計在116年完工後,串聯旅遊廊帶、擦亮休憩亮點,有效提升6個景點的休憩環境品質,使遊客的體驗得到升級,預期年遊客人次達4.5%成長,創造觀光總產值約1,906億元。

「重要廊帶亮點營造計畫」的推動是一項全方位的努力,旨在打造更美好的旅遊環境,讓遊客感受到臺灣無限的魅力。藉地方政府優秀提案的實現,將為臺灣觀光業帶來嶄新的發展,也為臺灣旅遊業的未來注入更多動能與活力。



⊙再造歷史現場【屏東縣】牡丹社事件再造歷史場域計畫及2.0計畫(2018年9月~2024年12月)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台灣網>地域風華

屏東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活動 反思歷史讓愛與和平永存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521 13:55:40) 今年是牡丹社事件發生150週年,屏東縣政府將自5月22日起啟動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揭牌、傳統競技活動、風域祭、國際交流講座、小旅行等。面對族人們英勇、捍衛家園的沉重歷史,縣長周春米溫柔且細膩地訴說故事的輕與重,不僅帶領大家回顧歷史事件,更希冀透過系列活動讓更多鄉親了解屏東與世界的連結、反思尊重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外,更能在歷史洪流中追求和平,勇敢向前走!

縣府21日邀請牡丹鄉長潘壯志、部落族人代表牡丹國小主任高加馨共同說明牡丹社事件紀念活動意義,在高士部落靈媒張順枝vuvu祈福儀式,及高士古謠傳唱隊悠揚的傳統歌謠「懷念」聲中,遙想當年;150年前的牡丹社事件,因為不同民族、語言與文化形成的隔閡,造成了傷痕,時至今日,痕跡已轉化成力量和勇氣,也讓彼此的後代子孫學會如何去相互理解與包容,共同守護愛與和平。

「牡丹社事件是屏東與世界連結重要的歷史節點」縣長周春米表示,今年3月間她率團訪美,除了為屏東未來發展太空產業取經外,特別參訪了美國國會圖書館,這是世界最大的圖書館,台灣與美國第一次訂立的國際約定,也是第一次以台灣人民為主體簽署的國際協議「南岬之盟」相關文件就存放在這裡。

1867年恆春半島發生美國商船「羅妹號」事件,當時美駐福爾摩沙領事李仙得與斯卡羅原住民協議「南岬之盟」和平協定;羅妹號事件發生後4年,1871年琉球宮古島民遭遇船難漂流到恆春半島八瑤灣,沒想到因誤解發生八瑤灣事件,進而導致1874年爆發牡丹社事件,這二起事件都是影響台灣的重要歷史事件。「大航海時代,屏東當時作為世界認識台灣的入口,雖因語言、文化隔閡而產生衝突誤解及歷史傷痕,卻也為日後文明世界帶來相互尊重與交流的契機」,周縣長認為,誠實面對歷史,了解事件真相,擁抱與接納彼此,才能繼續往前走。

周縣長也分享,還記得去(112)年受邀參加牡丹社149周年紀念,當時的場面令她相當震撼與感動,不僅所有族人將周年紀念活動列為重要大事,鄉公所更在2005年勇敢跨出第一步遠赴日本沖繩,尋求真相與和平。她說,牡丹社事件歷史的河流走到現在適逢150周年,不僅改寫了近代東亞的政治局勢,更成為屏東美麗的大花園,每人都自信地將牡丹風華與華麗,大方地展現出來。

縣府表示,歷年來,屏東縣政府及牡丹鄉公所均投入積極復振、再造及保存當時的歷史現場,或透過製作影音或書籍出版品,讓族人和社會大眾了解這個重大歷史事件。像牡丹鄉公所2004年舉辦了牡丹社事件學術研討會,2005年遠赴日本沖繩縣宮古島市向琉球遺族表達善意、尋求和平,2007年與宮古島分別在牡丹鄉「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及宮古島「釜峰公園」立下「愛與和平」的紀念碑石,碑石基上有雙方共飲連杯酒的石像,希望喚醒世人對歷史事件的理解與重視,化解過去的傷痛,讓愛與和平永存。

就如同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活動主視覺,以「PEACE/和平」及「Marasudj/團結合作」為核心,主視覺元素皆取材自排灣族圖騰、石門天險地形地貌及族語,祈願天地無烽火,願永世皆太平。

牡丹國小主任高加馨就讀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時,曾針對牡丹社群的歷史與文化軌跡進行調研,她認為重新找回牡丹社事件的歷史記憶,緬懷先人英勇抗戰的精神,讓後代子孫可以學習祖先捍衛家園的堅韌意志外,更期許未來不同民族之間都能彼此理解、彼此尊重。

而牡丹社事件關鍵一役「石門之役」發生地石門古戰場,是牡丹社及高士佛社人抵禦日軍入侵之處,見證台灣原住民族捍衛家園的決心,去年經屏東縣文資審議會通過登錄macacukes石門古戰場為屏東縣史蹟,縣府將於5月22日舉辦縣定史蹟碑揭牌及啟用旅遊資訊站後,展開一系列紀念活動:
◆6月30日於屏菸原民館辦理「繪本暨特色教學成果展」
◆6月至8月辦理重返歷史址蹟健走及傳統競技活動等健康體適能系列課程,透過運動方式走訪歷史場域
◆7月份落山風風景特定區「風域祭」開幕記者會暨牡丹遊客中心及旭海旅遊資訊站啟用儀式
◆11-12月期間在牡丹遊客中心辦理牡丹社事件150週年展覽,及部落小旅行、蒂摩爾古薪舞集展演牡丹社事件舞劇《bulabulay mun?》(意為南排灣族語「你好嗎?」),及邀集台灣與日本專家學者及族人辦理國際講座分享交流會。

此外,屏東縣政府於牡丹社紀念公園旁打造「牡丹遊客中心」也將於今年度開幕,將結合生態環境、原民文化、產業及培訓在地人導覽解說,讓遊客藉由文化觀光,體會和平共存、團結合作的真義。

屏東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活動 反思歷史讓愛與和平永存

屏東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活動 反思歷史讓愛與和平永存

屏東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活動 反思歷史讓愛與和平永存

屏東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活動 反思歷史讓愛與和平永存

屏東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活動 反思歷史讓愛與和平永存


紀念牡丹社事件150週年 「macacukes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5月22日揭碑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514 13:39:49) 今年是「牡丹社事件」150週年,屏東縣政府結合牡丹鄉公所5月起展開一系列紀念活動,5月22日牡丹社事件紀念日同步揭開「macacukes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與啟用旅遊資訊站,用多元隆重的方式紀念一個半世紀前台灣原住民族先人據天險奮勇守護家園的故事,並藉此讓更多人認識牡丹社事件發生地、深度了解屏東歷史與文化。

屏東縣政府今(14)日公開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活動主視覺,以「PEACE/和平」及「Marasudj/團結合作」為核心,主視覺元素皆取材自排灣族圖騰、石門天險地形地貌及族語,邀請縣長周春米、牡丹耆老、孩童,於石門古戰場、車城鄉射寮海灘等場景,用影像對未來,許下一個心願:願天地無烽火,願永世皆太平。

屏縣文化資產保護所在牡丹社事件關鍵一役「石門之役」發生地設立「macacukes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此處是牡丹社及高士佛社人抵禦日軍入侵之處,見證台灣原住民族捍衛家園的重要歷史事件,去年經屏東縣文資審議會通過登錄為史蹟,彰顯其歷史價值與意義。5月22日與旅遊資訊站同步啟用,讓遊客能在此先對牡丹有一定了解,並從此點開始作為認識牡丹社事件的導覽起點。

屏東縣政府表示,牡丹社事件堪稱是台灣最重要的命運轉捩點之一,今年適逢牡丹社事件一百五十週年紀念,縣府跨局處舉辦系列活動,除了22日當天揭碑儀式,教育處6月29於屏菸原民館辦理「繪本暨特色教學成果展」,還有6至8月辦理健走及傳統競技活動、7月風域祭、11月-12月國際交流講座、150週年紀念典禮;牡丹鄉公所也推出高士野牡丹花季~遙望八瑤灣藝文饗宴、小旅行及在地劇團展演。

此外,屏東縣政府於牡丹社紀念公園旁打造「牡丹遊客中心」也將於今年度開幕,開幕後將串連縣道199號,結合生態環境、原民文化、產業及培訓在地人導覽解說,營造具特色的地方創生觀光旅遊風潮,讓遊客藉由文化觀光,感念先人捍衛家園的決心,體會和平共存、團結合作的真義。

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活動主視覺以和平、團結合作為象徵意涵

石門古戰場150年前牡丹社事件發生地


石門古戰場登錄為屏東縣史蹟 彰顯牡丹社事件歷史價值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102 12:07:36) 石門古戰場為牡丹社事件關鍵一役「石門之役」發生地,是牡丹社及高士佛社人抵禦日軍入侵之處,見證台灣原住民族捍衛家園的重要歷史事件,經屏東縣文資審議會通過登錄為史蹟,明年牡丹社事件將屆150週年之際,更加彰顯其重要的歷史價值與意義。

1871至1874年間,從「琉球漂民事件」至「日本出兵台灣」攻打牡丹地區台灣原住民族的一連串歷史事件,史稱「牡丹社事件」,為一涉及台灣原住民族、琉球、中國及日本多方面的國際事件。

西元1874年,日本藉口琉球漂民事件出兵台灣,與台灣原住民發生激烈的戰爭,排灣族人據石門天險以槍枝、石塊抵禦日軍的攻勢。牡丹社頭目aruqu(阿祿古)父子等多名原住民戰士在戰役中奮戰而亡,史稱「石門之役」。

石門古戰場中的石門峽谷,由石門山及五重溪山夾而成,狀似門戶,故稱為石門,其地勢險要,形成天然的隘口,故有「石門天險」之名,排灣語稱為「macacukes」,有相互支撐之意,另外引申出抵禦外侮之意涵。

屏東縣政府表示,石門之役是牡丹社事件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不僅見證台灣原住民族捍衛家園的決心,更凸顯在台灣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macacukes石門古戰場通過登錄屏東縣史蹟,亦成為全國第七件法定史蹟文化資產。

石門古戰場為牡丹社事件 發生地石門古戰場(圖為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屏東縣】再造歷史現場-牡丹社事件


*原列入第二階段計畫 
第二階段計畫(修正或重新提報計畫

2022-06-24《半島一瞬:聆聽牡丹的聲音》展覽以五感體驗深入感受歷史樣貌

牡丹社事件展覽《半島一瞬:聆聽牡丹的聲音》,6月24日於屏東演藝廳揭展,歷時三年的田野調查,首次以展覽完整呈現,透過當代策展手法,打造五感體驗的臨場感,讓觀者重新走進歷史場域,深入了解牡丹社事件的歷史價值與當代意涵。

縣長潘孟安表示,屏東是臺灣歷史與世界萬國的第一個交會點,發生在屏東的1871年「琉球漂民事件」、1874年「牡丹社事件」,都是影響台灣歷史的重要涉外事件。縣府向文化部申請再造歷史場域計畫,從田野調查出發,期間舉辦數場國際論壇,拍攝紀錄片,再到今日的牡丹社歷史展覽,讓重要的歷史事件有機會重現於世人眼中,再現歷史記憶。

此展5月於臺北打頭陣,讓更多人重新認識牡丹社歷史,廣受好評。6月接續於屏東演藝廳展出,展區置入更多元而豐富的在地元素,並加入許多互動體驗裝置的設計。縣府這次特別以文化路徑的策展形式,將演藝廳與屏菸的展覽相互串聯,形成文化廊道。

今日開展儀式由蒂摩爾古薪舞集以「牡丹社事件」所編創的舞劇開場,透過舞者肢體語彙,重現這段淹沒於時光的戰爭史;新保將古謠班vuvu們現場以真摯的歌聲傳唱部落文化。包括牡丹鄉長潘壯志、多位原住民議員皆出席觀展。

展覽一入場以牡丹古調的吟唱歌聲,訴說祖先們的故事。接著步入以代表牡丹鄉顏色紅黃帆布所圍塑出的環形空間,除了代表石門古戰場的地域特徵外,也特別鋪設軟土石來模擬雙腳踏入歷史回憶的感受;藉由展區中央的雷射光緩緩地掃動,象徵鵝鑾鼻燈塔向外界告知的存在,就如同擔任說書人的角色,引領民眾進入故事情境。

文化處說,《半島一瞬:聆聽牡丹的聲音》以「半島一瞬」為主題,說明發生在1874年的石門戰役儘管只是歷史洪流中的一瞬,卻改寫了近代東亞的政治局勢,深深影響臺灣及島上各民族的命運;「聆聽牡丹的聲音」藉由當代策展手法帶領民眾重返歷史現場,以牡丹古謠、牡丹群社的口傳歷史之呈現,聆聽過去未能被大眾聽到的在地聲音,保留這段珍貴的歷史記憶,並從中思考牡丹社事件的歷史意義。








2024年5月19日 星期日

任務編組【行政院】行政院文化會報

  
中華民國文化部 - 行政院文化會報     https://www.moc.gov.tw/cp.aspx?n=135
 

112-10-11。主持行政院文化會報 陳揆:透過跨域整合、創新導入 帶動臺灣文化產業向上發展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1)日主持「行政院文化會報第7次會議」,聽取文化部「2023文化施政推動情形」報告。院長表示,為促進臺灣文化產業發展,文化部這一年來除修正法規外,也積極推動文化成年禮金及振興出版產業發展等措施,並進一步推出「文化黑潮計畫」。為積極培育臺灣本土優秀文化人才,院長請有關部會參考國家培訓運動選手的成功經驗,並鼓勵學童多閱讀以介紹臺灣文化為主體的書籍,做好文化向下扎根工作,同時導引國營事業或民間企業投入及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透過跨域整合,將文化、科技、創新、生活及產業相互連結。

陳院長致詞時,首先感謝本屆委員撥冗出席提出政策建言,與政府共同推動文化事務,關心及推動臺灣的文化發展。院長強調,文化是國家重要的軟實力,也是國家對外的重要名片,可以讓世界看到臺灣,也可以讓臺灣走進全世界。而行政院文化會報的成立,就是為了強化各部會文化事務的橫向聯繫,集合各部會力量共同推動國家文化政策,期盼在本會報建立的平臺機制下,各部會整合資源及合作,並與各民間委員共同集思廣益,讓臺灣文化持續向前邁進、向下扎根,更多元、健全地發展,也讓我國文化產業繼續蓬勃發展。

陳院長指出,過去3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臺灣藝文產業的推動及發展面臨極大挑戰,因此文化部自2020年至2023年共編列約115億元特別預算,包含紓困振興經費約105億元,以及疫後特別預算約10億元,協助藝文工作者及產業在疫情期間度過難關,並在後疫情時代積極推動各項藝文產業的復甦發展,希望進一步將我國藝文產業升級,推向國際。

陳院長表示,文化部這一年來積極突破法規限制,無論是《公共電視法》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皆有重大修正。此外,文化部近期也推動各項讓年輕人、人民有感的措施,包括文化成年禮金,也就是文化幣,以及振興出版產業發展等,他也隨同文化部史哲部長參觀許多相關活動,並看到許多年輕人參與,發揮各式創意,深感這些措施對臺灣文化產業的發展有相當大助益。

陳院長指出,文化部參考歐洲國家青年藝文體驗及消費補助政策,催生出「文化幣」的點數概念,吸引年輕人接觸藝文活動、增加藝文消費,這項政策無論對於培養藝文創作或消費人口,都至關重要。此外,為因應近年來民眾閱讀形式的轉變,國內出版產業面臨巨大發展挑戰,因此文化部也積極從法制面、實務面、創作面等,振興出版產業的發展。展望未來,文化部會更進一步推出「文化黑潮計畫」,行政院將大力支持,期盼該計畫能夠順利推動。

隨後,陳院長聽取文化部報告「2023文化施政推動情形」及意見交流後表示,我國在培訓運動選手方面,已有不錯成果,政府透過設置「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國家運動科學中心」及挹注經費等方式,栽培及協助優秀選手不斷進步,相關部會應參考此一成功經驗,思索如何培育臺灣本土優秀的文化人才,藉由建構完善的平臺,提供人才培育所需的土壤與養分,讓幼苗能夠生長並開花結果。院長也請文化部與教育部透過政策推動,鼓勵學童多閱讀以介紹臺灣文化為主體的書籍,做好文化向下扎根工作。

對於委員提到文化部113年預算在行政院支持之下大幅增加32%,讓文化界非常有感,更期待有機會達到總預算1%的目標;對此,院長回應,行政院責無旁貸。陳院長指出,「跨域整合」已成為現階段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工作項目之一,除了透過行政院文化會報的召開,整合跨部會力量,激發政府與民間更多對話之外,相關部會亦應積極導引國營事業或民間企業在推動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過程中,投入及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將文化、科技、創新、生活及產業相互連結。院長也以他上週六(10月7日)出席「蒜頭糖廠五分車延駛故宮南院站通車典禮」為例指出,旅客搭乘五分車至故宮南院途中,在飽覽沿途景色風光之餘,車上導覽人員亦可協助導覽解說臺灣糖業發展、台糖文化等歷史,讓實體與無形文化資產相互串聯,使旅客獲得豐富的文化饗宴之旅。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7)日主持「行政院文化會報」第5次會議時表示,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重視文化推動相關工作,且在各方面大力投入資源。為扶植出版業發展並鼓勵國民提升閱讀風氣,蘇院長請中央單位及大專院校規劃比照國家圖書館及地方圖書館,採行「最有利標」採購書籍,並提出更靈活方式,引導民眾採購圖書出版品,以使出版產業正向發展。關於推動文化資產保存修復人才培育工作,院長指出,政府有責任編列預算投入資源,加速傳統匠師人才培育及媒合應用,並賦予榮譽感,請文化部等相關部會可參考我國奧運選手培育模式,加強培養文化資產修復相關人才,使文化資產在這一代保存及修復得更好,讓人才不僅能延續,也能有更好發展。

蘇院長致詞時表示,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對於文化相關工作推動非常重視,並從法律、組織、預算等各面向大力投入。針對文化部「建請各部會暨所屬、全國各公共圖書館及學校於圖書採購時,依據文化藝術採購辦法辦理,以扶持出版產業發展,提升購書品質」報告,院長指出,現今國內閱讀及買書風氣下降,衝擊出版業者。去(109)年全國公部門中文圖書採購金額約為12.3億元,占同年全國出版產值190.4億元6.5%,具有相當比例,但目前僅國家圖書館及地方圖書館採最有利標採購書籍,比例約達50%以上,其餘中央單位及大專院校仍採行最低標採購。

蘇院長強調,請中央單位及大專院校規劃比照國家圖書館及地方圖書館,採最有利標採購書籍。另針對購書需求大的大專院校,若採最有利標購買書籍或出版品,政府也可擴大補助預算,使其採購更多書籍,以符合本案提振出版產業的宗旨。政府也應提出更靈活的方式鼓勵閱讀風氣,如五倍券或文化部的「藝FUN券」,可引導民眾採購圖書出版品,使出版產業正向發展。

蘇院長在聽取文化部「文化資產保存修復人才(傳統匠師)培育應用跨部會合作推動說明」報告後指出,政府應實質推動文化資產保存修復人才培育工作、提供資源,讓人才願意投入並且獲得保障,同時也要賦予他們榮譽感。院長指出,此次東京奧運,臺灣選手表現優異,是因政府近年來針對選手各方面需求,持續投入大量客製化資源,並給予選手長期保障,使他們一展長才、為國爭光,後輩也會願意跟進,因此相關單位可參考奧運選手培育模式,培養文化資產保存修復人才。

蘇院長指出,當前國人對文化資產保存意識逐漸提升,從民國100年至110年近10年間,指定登錄的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建築群及文化景觀等數量,已從1,700多處增加到2,700多處,顯示文化資產領域是極有潛力的產業,請經濟部協助文化部,從產業、人才面向思考並協助推動。

蘇院長表示,傳統修復技術早期多為師徒制,為提攜後進並使專門領域在此制度下傳承和延續,政府應提供長久資源與保障,並提升他們的榮譽感,請教育部從教育體系思考及推動。

蘇院長強調,文化發展工作與各部會皆相關,政府有責任編列預算投入資源,加速傳統匠師人才培育及媒合應用,並賦予他們榮譽感,請文化部及相關部會依此方向導引和盤整,並找出方法,希望文化資產能在這一代保存及修復得更好,讓人才得以延續,使其有好將來。

蘇院長今也特別感謝所有委員在文化發展盡心盡力提供協助。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3)日主持「行政院文化會報」第3次會議時表示,行政院會近期通過108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文化部預算數額達202.83億元,首度突破200億元,較107年增加24.49億元,成長13.7%,且文化部主管預算占中央政府歲出總額首次超過1%,顯示政府重視與支持文化事務。

賴院長指出,他去年上任時,將「文化台灣」列為施政目標之一,希望透過厚植文化國力,強化台灣競爭力。行政院也核定「前瞻基礎建設」的「文化生活圈建設計畫」,整建軟硬體充實地方文化生活,並重視地方文化特色的保存發揚與歷史重建。

賴院長強調,文化事務是文化國力展現,需各部會、地方政府及民間全力參與,文化會報的召開將強化橫向聯繫,整合資源,共同推動國家文化政策,並借重各民間委員的專業、經驗與視野,讓台灣文化向下扎根。

賴院長聽取教育部與文化部共同推動的「美感體驗/文化體驗教育」報告後表示,兩部會合作建立媒合及共創系統,結合文化、教育及民間資源發揮綜效,提供學生更多接觸及體驗文化藝術機會,請積極推動,並邀請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共同合作,開發推廣包括客家、原住民及新住民等不同族群文化內容、各類文化資產等體驗方案,以提供學童更多接觸藝文機會,讓美感教育從小扎根,並促進文化發展。

針對「強化國公有文化資產保存活化及再利用」報告,賴院長指出,爲利國公有文化資產保存活化及再利用,請各部會盤點經管文化資產狀況,未辦理基礎調查及修復再利用研究的文化資產,於明(108)年度先以年度預算推動。另爲妥善應用政府資產,中央各機關如有增置或租賃廳舍需求,應優先考慮利用國有非公用文化資產或財產。

賴院長表示,國公有文化資產保存活化再利用是各管理機關的責任,請積極辦理,並請文化部予以協助。另請文化部研議精進文化資產的指定及登錄規定,儘量明確相關標準,並規劃協助文化資產所有人與管理人的有效措施,以提高保存共識,確實維護珍貴文化資產。

有關「建構文化內容產業生態系重點計畫推動報告」,賴院長指出,建構文化內容產業生態系,有助提升文化內容應用,帶動產業發展。請文化部積極溝通,爭取「文化內容策進院設置條例」草案,早日完成立法。

賴院長表示,為完善文化內容產業生態系,後續仍請相關部會協力辦理以下事項:

一、未來「行政法人文化內容策進院」成立後,請相關機關如國發會國發基金管理委員會、金管會、經濟部及科技部等部會,共同參與文策院董事會決策,並促進所管財團法人多元合作。

二、請通傳會持續與文化部共同針對傳播法制、國內市場秩序、國際整體戰略等方面研商與討論,建立合宜規管機制。

三、請通傳會、經濟部與文化部共同討論訂定文化保留原則,以兼顧國際經貿自由及我國文化經濟規模的對等性、文化底蘊的特殊性,以強化本國文化傳播權,打造多元國際通路。

另針對會中政務委員張景森所提的本國節目自製率規管問題、民間委員魏德聖導演建議的公營媒體減少委外製作,賴院長並請文化部儘速研商解決。



為結合跨部會力量,提升文化施政動能,促進政府整體施政文化,行政院今(28)日召開「行政院文化會報」第2次會議,由行政院長林全擔任召集人並親自主持,彰顯政府對整體文化施政之重視。

行政院表示,文化會報以促進文化發展,提升國家施政文化思維及協調整合文化資源,強化跨部會合作為宗旨,會報委員邀請國內文化界人士及相關機關首長擔任。本次會議計有「擴大影視產業投融資,健全生態系」、「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等報告案。

林院長表示,健全影視生態與重建台灣藝術史都是重要文化議題,文化部透過文化會報所設的專案小組機制,持續與中央各部會、地方政府進行溝通協調,目前已有初步成果。未來也請各相關機關(單位),持續關注各項文化議題,共同推動我國文化施政。

文化部表示,由於台灣具有豐富的在地素材及故事,透過影視產業的型塑及露出,將可承載豐富的文化意義並具備商業價值,因此將強化人才培育、健全影視軟硬體產製環境、完善影視投融資及補助資金媒合平台、增加國際通路輸出等協處機制,以建構本國內容產業的生態系,期提升內容產業的附加價值與創新應用的綜效。

文化部表示,「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從研究、典藏、數位化與詮釋體系的建構出發,擴充館所能量並建立資源聯盟,再現地方歷史記憶,型塑國家認同與文化情感,累積文化資本與建立當代的、多元的藝術史觀點,從歷史奠基文化的未來發展,呼應蔡總統「厚植文化力,打造臺灣文藝復興新時代」的文化政策方向。

林院長在聽取簡報後表示,如何讓台灣文化、藝術內涵提升,進而與國際連結,是未來努力的目標,文化施政與推展不只是單一政府部門的責任,期許各部會透過文化會報的跨部會溝通協調機制,整合轄管資源,積極參與相關計畫,豐富台灣文化。

針對文化部長鄭麗君所提捐贈博物館抵稅問題,林院長請文化部先建立具有公信力的鑑價機制,並研擬可受贈館所,再推動抵稅規劃,以鼓勵民間捐贈文物,充實國家文化藝術典藏。



為結合跨部會力量,提升文化施政動能,行政院今(7)日召開「行政院文化會報」第1次會議,由行政院長林全擔任召集人並親自主持。林院長表示,文化會報設立除了要推動文化政策,也要加強各部會間文化事務的橫向聯繫,整合並提升文化資源的有效運用,希望藉此讓促進文化發展的思維與作法,全面貫穿及內化於政府各部會施政。

林院長指出,文化是人民生活方式的表徵及群體力量的表現,同時也彰顯國家識別的特色。行政院文化會報的成立,一方面代表政府對文化發展政策的重視,希望結合文化界人士、相關主管機關及工作,讓文化表現更具吸引力與原始特色;另一方面,也期盼文化會報凝聚的政策,在國家整體政策中,具備應有的份量及重要性。

林院長表示,蔡總統所提的文化政見,要求「政府施政都應具備文化思維」,強調文化的表現無所不在,意即政府各項公共政策均可內含文化特色。若要達到此目標,政府需提高層級,因此行政院成立文化會報,希望將跨部會工作及政策進行協調,形成共識,將文化內涵納入其中。

林院長強調,今日的會報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需要各委員共同努力,透過不斷思考、建議及提供建言,讓臺灣文化、藝術的內涵持續提升。此外,也希望透過各部會的積極參與,協力推動文化事務,讓臺灣的多元文化蓬勃發展,達到「部部都是文化部」的境界。

今天的行政院文化會報首先由文化部報告「行政院文化會報推動及執行方式」,該會報由林院長擔任召集人,政務委員林萬億、張景森擔任副召集人,文化部長鄭麗君擔任執行秘書,並由外交部等15個相關部會首長擔任委員,以及邀請林曼麗、林崇熙、魏德聖及陳其南四位專家學者擔任民間委員。未來除了正式會議外,另設置「多元文化與文化多樣性組」、「文化體驗教育組」、「國際與兩岸交流組」、「文化保存與社區營造組」及「內容產業振興組」等5個常態性專案小組處理特定議題,參採公民論壇意見形成政策議題,會議召開時,也將邀請相關機關(構)與地方政府代表、專家學者、民間機構團體代表列席參與討論研議。

文化部另在會中進行「行政院文化會報文化政策白皮書與跨部會合作」報告,依據總統文化政策7大目標,歸納出5大推動主軸,分為:「再造文化治理,建構藝術自由支持體系」、「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深化地區營造,發揚生活所在的在地文化」、「以提升文化內涵來提振文化經濟」及「開展文化未來新篇」。林院長指出,這些皆是需要長期系統性推動的工作,會中所提的各項意見,請專案小組於未來推動時,都能讓各部會理解,並請文化部進行通盤思考和整理。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文化是國家的底蘊和軟實力。文化政策白皮書中有3項重要的紮根工作:一是從歷史紮根,從文化保存做起,無論有形文化資產或更多長期被忽略的無形文化資產,有賴專案小組形塑未來合作機制;二是教育紮根,期待未來「文化體驗教育組」讓文化體驗融入孩子的教育,同時培養未來的文化欣賞人口,讓文化產業永續;三是在地文化紮根,發揚在地文化,讓臺灣特色從在地文化長出。

會中最後由文化部說明「提振影視內容發展架構報告」,提出資金面、產製面、通路面及環境面等四大政策思維。有關資金面部分,包括「獎補助-投融資」雙軌基金、強化多元資金來源及專案投資輔導等行動策略;有關產製面部分,提出強化影視內容產製輔導措施、發展內容IP跨域應用人才培育、連結在地文化記憶等行動策略;通路面部分,提出電視節目自製率、強化國片院線通路、拓展國際市場及新媒體、影像教育等行動策略;環境面部分,提出法規整備、建立影視專業中介組織、影視基地、整合公廣集團等行動策略。

對此,林院長表示,提振影視產業是項浩大工程,政府相當重視,也視為政府施政的重要標的。臺灣有好的人才,過去也曾創作出非常好的影視作品。提振影視產業,首先要留住本土人才,讓他們有發揮和學習的空間,亦可考慮引進國外人才,讓國內人才擁有與之交流的機會;另外,需培養需求人口,擴大國內市場,並提供基礎建設和設施,創造優質環境讓具創意的作品源源不絕。

林院長強調,針對提振影視產業的各項方法和加強面向,須視為未來會報討論的工作重點,讓臺灣影視產業往前走,他並期許未來幾年臺灣影視產業能有不同面貌。



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產業網>地方創生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

面對我國總人口減少、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以及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行政院已成立「地方創生會報」,由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及關心地方創生領域的民間產業負責人與學者專家組成,並由國發會負責統籌及協調整合部會地方創生相關資源,落實推動地方創生工作。

行政院107年5月21日及11月30日兩度召開「地方創生會報」,宣示108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定位地方創生為國家安全戰略層級的國家政策,將以人為本,透過地方創生與新創結合,復興地方產業、創造就業人口,促進人口回流,並以維持未來總人口數不低於2000萬人為願景,逐步促進島內移民及配合首都圈減壓,達成「均衡台灣」目標。

【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地方創生政策


LOCALCULTURETW《地方創生》創生計畫    完全索引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工作會議通過案件 最新訊息隨時登錄

2024-05-17【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第41次工作會議


2024-04-09【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第40次工作會議

2023-12-28【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第39次工作會議


2023-11-30【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第38次工作會議

2023-10-12【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第37次工作會議

2023-09-28【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第36次工作會議


2023-08-14【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第35次工作會議


2023-06-15【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第34次工作會議


2023-04-13【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第33次工作會議


2023-01-16【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第32次工作會議


2022-12-02【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第31次工作會議


2022-10-13【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第29次工作會議〕


2022-10-07【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第28次工作會議〕

 

2022-08-30【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第27次工作會議〕

 

2022-07-20【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最新通過案件〔第26次工作會議〕

 


國發會今(9)日召開「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11次工作會議,邀集地方創生輔導團專家、相關中央部會及地方政府,輔導彰化縣大城鄉、雲林縣古坑鄉及新北市平溪區等地方創生計畫推動。

彰化縣大城鄉人口結構已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為改善人口嚴重流失及老化之現象,大城鄉公所提出「翻轉大城、六級創生」地方創生計畫,以在地農產品加工及品牌行銷為主軸,透過包括番薯、花生及鴨蜆等加工、加值及結合在地小農、體驗農場及觀光工廠等六級化發展,增加在地就業及收入,促進青年返鄉,改善當地人口結構。另擬設置「農產加工園區」部分,國發會將專案協助處理有關土地取得及如何導入智慧加工等事宜,以振興地方經濟。

雲林縣古坑鄉經蘇治芬委員多次協調,提出以「心靈養生及咖啡產業帶動古坑地方創生」為願景之地方創生計畫,以及投資為主、補助為輔之事業提案,包括福智集團投資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台灣TGC咖啡投資咖啡專業綠能處理場示範廠、嵩岳咖啡投資咖啡處理場等事業,由政府與民間共同攜手落實地方創生,帶動地方就業。

平溪一年雖有六百萬旅遊人次,惟當地人口仍然呈現外流現象,新北市平溪區公所結合平溪既有天燈、煤礦特色,提出「打造平溪區成為『五心級』山城」之地方創生計畫,從「老有所護」、「幼有所學」、「民有所恃」、「業有所長」及「歷史再造」五大主題著手,提出「國際祈福小鎮」、「國際礦鄉特色產業園區」等事業提案,希望帶動地方產業升級,創造工作機會,讓平溪區的青壯人口能夠放心就業。

地方創生的推動任重道遠,並非短期即有成效,需要中央與地方、政府與民間長期合作共同執行,國發會將持續用「做實事」的態度,協助各級地方政府推動地方創生工作,維繫地方生存能量,點燃創新成長動能,促進人口及資本回流,達成「均衡台灣」目標。


2019-02-26「地方創生元年」國發會深化地方 跨域串聯創生根基水土保持局

面對臺灣人口減少、高齡少子化、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以及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國家發展委員會將地方創生定位為國家安全戰略層級的國家政策,以地方的人口資源特性及發展情形列出農山漁村、中介城鎮以及原鄉等全臺134處優先推動區域,透過地方鄉鎮區公所提案到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平台,來媒合相關部會資源,力求人口回流、均衡地方發展。

國發會陳美伶主任委員表示,行政院宣布108年為地方創生元年,國發會將以人為核心,找尋每一個地方的獨有特色,依據「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推動企業投資故鄉、科技導入、整合資源、社會參與創生及品牌建立,希望把地方的生活空間、生計做好,減緩地方人口外流並促進人口回流,今年將結合政府與民間各種資源,全面展開推動地方創生工作。

國發會郭副主委更南下至屏東縣及高雄市,瞭解屬於農村優先發展區的實際狀況,座談會首站選在萬金社區,同時也是優先發展區的萬巒鄉,鄰近包含內埔鄉、竹田鄉、潮州鎮等公所、農會、在地青年農民以及各個長期投入地方發展的在地組織與地方仕紳也都前來參與。第二場座談會則來到九如鄉昌榮社區,北屏東地區為重要水果產地,以檸檬、蜜棗為主要產品,參加青農、農會、合作社、產銷班及社區組織發言踴躍,希望地方創生能帶來更多商機。

之後到旗山區糖廠社區,水保局臺南分局會中說明在旗山、大樹區的地方創生作為,利用旗山糖廠社區位於國道10號終點位置,為進入大旗美地區必經之處,積極輔導在地組織形成聯盟,結合生活文化、物產及自然生態,接軌食農教育及環境教育,同時也攜手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共同推動農村體驗帶動觀光,為地方帶來創生的契機。最後來到高雄後花園之稱的龍目社區,社區推動有機農業為主,特別是鳳梨產業,並由綠冠專業有機農場帶領下,更多青農返鄉投入農業;社區並與休閒農業區合作,將遊客導入社區內,提高就業人口及社區收益,社區亦提出許多建議,希望能引導更多青年回鄉。

國發會郭副主委特別勉勵水保局臺南分局在地方創生的投入以及地方執行達成的成效,已為地方打造地方創生發展的穩固基礎,並表示地方創生需要整合「企業投資、科技導入、社會參與、品牌建立以及公部門資源」共同投入,透過發掘地方特色DNA、凝聚在地共識及擘劃發展願景,才能因地制宜形塑出發展的藍圖,創造地方「工作」與「人」的良性循環,唯有透過大家戮力合作,才能厚植地方產業技術與人力,進而翻轉地方。

社區導覽說明

水保局臺南分局說明推動現況

郭副主任委員說明地方創生

107-11-30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2次會議簡報


行政院訂定今(108)年為臺灣地方創生元年,並推動「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期望能透過各項戰略的推動,協助134個優先推動鄉鎮,發展地方特色,以解決我國目前所面臨的總人口減少、高齡少子化、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及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達成「均衡臺灣」目標。

配合地方創生政策的推動,教育部為鼓勵大學積極參與地方創生,並使各大專校院瞭解地方創生政策內涵及作法,特於10814日於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辦理「大學協助地方創生座談會」,由教育部姚代理部長立德及國家發展委員會陳主委美伶共同主持,也邀請國發會進行「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方案說明,邀集全國大專校院出席,共計有138所大學參與,158位學校代表出席,其中更有100位校長或副校長親自與會,顯示大學對地方創生之重視。與會校長們熱切參與地方創生議題討論。未來期有更多大專校院協助優先推動鄉鎮,共同發掘各鄉鎮市區未來的發展特色。

教育部姚代理部長於座談會致詞時表示,大學為我國高等人才培育的重要搖籃,目前154所大專校院分布在全國各地區,在學人口約123萬名大學生,是極具協助社會進歩的動力來源,大學的功能不僅為研究學術與培育人才,更以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為宗旨。本部自107年起正式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引導大學發揮社會責任,透過人才培育及知識建構與轉譯,協助地方產業升級或解決地方問題,使大學成為促進區域發展、協助地方政府或鄉鎮推動地方創生的夥伴。107年共有114220USR計畫獲得通過,並已在全國22縣市279個實踐場域積極展開合作中,其中並已包含52個優先推動鄉鎮。

教育部為鼓勵大學積極參與地方創生,目前正在規劃109年將啟動的USR第二期計畫,配合地方創生將新增「地方創生類USR計畫」:鼓勵各校以「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之134個優先推動鄉鎮市區為實踐場域,協助鄉鎮發掘未來發展特色,結合學校能量強化在地連結合作,參與推動地方創生。學校可協助優先推動鄉鎮提案,並將提案內容融於地方創生類USR計畫。倘該鄉鎮提案經國發會通過補助,則本部將加碼補助學校之USR計畫,協助學校投入地方創生。

配合地方創生方案的推動,地方創生類USR計畫將提前進行徵件作業,後續將由教育部另行辦理計畫說明會,預計於1085月公告徵件辦法。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3)日赴宜蘭了解地方創生推動情形時表示,除了人口老化及少子女化危機外,人口大量外移且集中都市是台灣社會面臨的重要議題,行政院將今(108)年訂為「地方創生元年」,盼結合地方有志之士與企業支持,吸引年輕人返鄉,善用文化、歷史、景觀及天然資源等地方資源形成產業,安居發展。






賴院長表示,國發會推動的「地方創生」計畫正在各縣市展開,規劃返鄉發展的年輕人可把握機會共襄盛舉,利用地方資源、擬訂計畫,尋求地方政府協助與中央支持,透過專業輔導與經費挹注,在家鄉安居樂業及發展,盼藉由地方創生計畫,逐步解決社會問題,讓城鄉一起進步。

賴院長表示,政府除支持地方創生理念外,也推動「優化新創事業投資環境行動方案」,讓年輕人能透過創意、創新到創業,追求並實現夢想。

賴院長指出,今日訪視的「宜蘭斑」107年宜蘭閒置魚塭活化發展計畫及九孔育種、育苗場,都是基於上述理念所發展,成功的原因除了地點佳且交通便利,靠近台灣最大市場台北外;還有企業支持與長輩的經驗傳承,且結合年輕人的創意、創新並導入科技解決問題;同時具備直銷、觀光、教育、體驗、養殖與銷售等六個面向。賴院長表示,在地品牌行銷需當地民眾協助,無論民眾自用或送禮,期盼宜蘭鄉親支持,也能行銷宜蘭。

此外,賴院長表示,行政院推動的再生能源計畫,希望土地可雙重或多重運用,耕種者也可從事農電共生,養殖產業的屋頂可作為太陽能發電場域,發展漁電共生。

稍晚,賴院長參訪企業投資地方創生「安永心食館」時表示,安永心食館是鑽石級綠建築,並致力打造食品安全,也協助青農銷售食品。此外,該場館也是一座親子館,相信每位民眾或每個家庭來到安永心食館,除了感到幸福愉快,更能留下難忘的回憶。



賴清德院長在今年5月宣示明(108)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後,國發會除已經陸續辦理北中東南四場地方創生政策說明會,跟縣市、鄉鎮、學校、在地社團等交換意見、凝聚共識外,全會成立百人地方創生服務隊,在今天(1227)特別舉辦服務隊啟動儀式及共識營。

陳美伶主委在致詞中表示:地方創生首要在人,如何keep人在地,需要有產業,所以人跟產業是地方創生的二大核心;再來面對數位時代,沒有科技就無法吸引人留在地方生活。因此國發會所設計的地方創生LOGO就是包含人、產業和科技。

陳美伶主委也指出,地方創生不是過去的社區營造、農村再生、或文化創意計畫,這次的做法是以引導投資代替政府補助,這樣計畫推動才具有永續性。同時,因為國發會身為地方創生的統籌機關,同仁應該要以身作則帶頭認養自己的故鄉,幫自己故鄉的忙。目前國發會已有超過百位同仁參加地方創生服務隊。

最後,陳美伶主委認為地方創生不是一年、二年可以達成,必需持續推動,這個計畫只准成功、不能失敗,它是攸關臺灣永續與均衡發展的國安計畫,需要大家攜手一起努力。






有關風傳媒125日報導「政院高喊『地方創生元年』!立委質疑KPI模糊不清,文創恐淪文化創傷」一案,國發會回應澄清如下:

一、「地方創生」與過去社區總體營造、農村再生或一鄉鎮一特產(OTOP)等計畫完全不同,絕非新瓶裝舊酒或舊瓶裝新酒,而是全新計畫,攸關我國人口成長及均衡發展,行政院並已將地方創生定位為國家安全戰略層級的國家政策。

二、行政院所推動之地方創生,有異於過去預算補助計畫方式,係以「投資代替補助」,國發會目前並無編列相關預算補助地方創生事業提案,主要透過媒合中央部會或企業資源,推動地方創生工作。

三、有關部會地方創生相關資源部分,目前已將11部會共37項計畫納入整合,配合地方創生事業提案進行滾動調整,強化在地城鎮機能,以符合地方創生策略與精神,共同推動地方創生,絕非報導所述相關預算淪為散彈打鳥。

四、賴院長已於1130日「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2次會議明確指示,地方創生關鍵績效指標(KPI)的選擇,應以地方人口數、地方居民收入及學校人數等作為地方創生KPI,以彰顯地方創生的具體成效,並無KPI模糊不清之疑慮。



行政院於今(30)日召開「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第2次會議,邀集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及關心地方創生的民間產業負責人與學者專家,包含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張董事長淑芬、義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高董事長志尚、信義房屋仲介股份有限公司周董事長俊吉、全球品牌管理協會陳理事長春山等委員,一起為我國地方創生的推動,進行把脈及獻策。

今日會議由賴院長清德親自主持,由國發會報告「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草案)」,與會委員皆認同及肯定規劃的計畫內容,賴院長在聽取報告後指示,地方創生在定位上,是國家安全戰略層級的國家政策,本次國發會所報戰略計畫符合「均衡台灣、生生不息、永續發展」的大方向,原則同意。請各部會用同樣高度看待本計畫,全力配合,並應跳脫既有窠臼與框架,鬆綁不合時宜的法規,為本計畫的戰略目標共同奮鬥。

與會委員分享他們推動地方創生相關經驗,包括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張董事長淑芬對於偏鄉服務協助;義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高董事長志尚對於透過農產品契作協助偏鄉產業發展;信義房屋仲介股份有限公司周董事長俊吉對於社區營造及推動相關教育等經驗。

院長並針對與會委員所提寶貴意見,請國發會及相關部會未來在推動地方創生時務必加以重視:

1、生態系的建立是地方創生成功的必要條件,如具備相關生活機能環境,包括:教育、交通等;另地方資源包括文化歷史、自然環境等特色,應整合發揮最大效益。

2、透過大數據分析或驗證地方創生是否成功,或缺乏何種關鍵因素,並透過成功的示範點,帶動其他地方,逐步擴大整體成果,以收事倍功半之效。

3、地方創生KPI的選擇,應以地方人口數、地方居民收入及學校人數等作為地方創生KPI,以彰顯地方創生的具體成效。

4、透過銀行合作提供政策性貸款,以協助地方創生事業落實推動。

5、通傳會應與交通部共同合作,強化地方網路的佈建,讓農山漁村或原鄉等較偏遠的地區,具備與大都會區相同的網路通訊品質。




107.10.12載貨無人機創造地方活力,推動地方創生

來自左鎮的包裹已於11日下午抵達國發會陳美伶主委的辦公室,陳主委收到後感到相當高興。

本次在臺南市左鎮區左鎮郵局及晨曦山莊間之無人機載貨測試,係因臺南市左鎮郵局屬丁級郵局,僅有兩人編制,只負責收郵件,沒有郵差人力配送,須由鄰近新化郵局的郵差協助配送。無人機於9日載運左鎮在地生產之里長咖啡及萬壽菊茶,飛行到約3公里外的左鎮郵局投遞後,轉交鄰近新化郵局,經中華郵政系統寄送給國發會陳美伶主委,相當具有科技導入推動地方創生之示範性意義。

明年將是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國發會已預計今(107)年底提出「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目前初步規劃以企業投資故鄉、科技導入、整合部會資源、社會參與創生及品牌建立等五大戰略,積極推動地方創生工作。

同時,為加速協助地方政府推動地方創生,國發會已委託台灣野村總研諮詢顧問公司辦理地方創生示範計畫,並擇定人口日漸稀少、居民外移問題嚴重、基本公共服務不足的臺南市左鎮區進行地方創生示範規劃,其中如何透過科技導入推動地方創生,處理左鎮地方人力與公共服務不足、生活不便等情形,提高當地產業生產力及產品附加價值,即為該地推動地方創生重要課題之一。

現今的資通訊技術快速發展,透過無人機載送物品,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可以實現,而未來無人機的發展,在導入人工智慧、雲端及大數據等技術的輔助後,透過各項氣候環境數據分析,自動判斷最佳飛行路徑並即時因應鳥擊等突發狀況,將可大幅提升運送產品及物資的時效性與安全性。

事實上,透過科技導入帶動地方創生的發展,還包括許多應用層面,例如:透過感測設施監控維持生長環境的穩定、透過快速的寬頻網路支援遠端工作、運用AR/VR技術行銷地方特色與農特產、無人機協助運送農特產品等。未來如能在發掘地方特色DNA時,結合各項科技導入的應用,將有助於點燃地方成長動能,促進人口與資本回流地方,共創地方活力生機,達成地方創生目標。



為積極面對我國總人口減少、高齡少子化、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以及鄉村發展失衡等問題,行政院成立「地方創生會報」,由中央部會、地方政府以及關心地方創生領域的民間產業負責人與學者專家組成,包含屏東縣潘縣長孟安、信義房屋仲介股份有限公司周董事長俊吉、全球品牌管理協會陳理事長春山、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張董事長淑芬、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葉局局長澤山、臺灣金融控股公司暨臺灣銀行許副總經理志文、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郭秘書長介誠等,一起為我國的地方發展進行把脈及獻策。並由國發會負責統籌及協調整合部會地方創生相關資源,落實推動地方創生工作。


今日由賴院長清德親自主持第1次會議,由國發會報告「我國地方創生國家戰略初步構想」。與會委員進行熱烈討論、踴躍提出建言,並皆認同推動地方創生的必要性及肯定目前規劃的戰略方向,會中也達成共識,將明(2019)年定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

院長在聽取報告,並由與會人員廣泛討論與交換意見後,作成以下決定:

一、從去年的「設計翻轉 地方創生」成果展起步,國發會以不到半年的時間,針對我國總人口減少、高齡少子化、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偏鄉發展困境,提出相當詳細的分析,突顯了我國城鄉發展差異,以及未來人口分布更趨極化的趨勢。面對國家未來嚴峻的人口與國家競爭力問題,地方創生是當前必須且急迫的重要政策。就像日前行政院通過新經濟移民法的規劃,也是因應對策之一。這項規劃已經透過記者會向全民報告,預計於立法院下會期將法案送請審議。

我們過去已有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及農村再生等經驗,還有像是信義房屋、台積電等這樣具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已經到社區投入,另外還有許許多多年輕人,也回到故鄉,這些都是很好的基礎,未來地方創生的推動,可以樂觀面對。

二、地方創生的目的在協助地方發揮特色,吸引產業進駐及人口回流,繁榮地方,進而促進城鄉及區域均衡適性發展。因此地方創生要超越社區總體營造、文化創意、甚至農村再生的層次。針對多位與會人員關心的地方創生與社區總體營造、農村再生等之差異或關係,院長提示地方創生為前述計畫背後的意義,而地方創生則是在統合這些計畫。

同時,地方創生的推動,要有經濟產業發展的思維結合地方的DNA與科技導入,進行跨域整合,並帶動人口的成長及生活環境的優化,形塑幸福城鄉的均衡發展面貌。

三、地方創生是一項需要全民參與的跨領域工作,成功的關鍵在產官學研社全面參與、由下而上,先有社區的需求,然後才能凝聚成社區共識,甚至是全民的意識、共識,再形成全民運動,讓企業投資故鄉、學研技術及知識支援、社會參與創生,以及中央地方合作推動地方創生;共同協助地方發揮特色,促進城鄉及區域均衡適性發展。

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即是作為公私資源協調整合及中央與地方協調平台,希望往後各位委員除了在會議上給予建言外,也能一起在全國各崗位上協助推動。

四、國發會作為地方創生會報的幕僚統籌規劃相關工作,請儘速召集各部會,詳細盤點及檢視預算資源是否錯置、閒置、重複,同時也應盤點、統籌整合人力資源,務必要讓資源分配合理化、效益極大化。除了檢討調整現有計畫,未來相關新興計畫亦應符合地方創生精神及策略,同時各項計畫推動時,也要為地方創造利益,使地方創生永續推動,同時不能造成地方對政府資源過度依賴。

五、委員對地方創生均有共識,將2019年定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請國發會參考與會委員意見調整修正,結合部會及地方政府,於年底前提出地方創生國家戰略報院,並研擬行動方案逐步推動,期能緩和總人口減少及高齡少子化趨勢,並以2030年總生育率達1.4、未來維持總人口數不低於2000萬人為願景,促進島內移民及都市減壓,達成「均衡台灣」的目標。

最後賴院長也提醒各部會,在推動地方創生時,要能回應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張董事長淑芬的意見,有溫度地推動,而不是只有冷冰冰的制度建立。院長強調,地方創生的推動任重道遠,今天會議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政府將透過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充分掌控國家地方創生決策,用「做實事」的態度,務實擬定策略、踏實解決面臨的課題,協助各級地方政府由下而上展開地方創生工作,以維繫地方生存能量,點燃創新成長動能,促進人口及資本的回流,達成「均衡台灣」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