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日 星期四

⊙【內政部】均衡城鄉發展推動方案:相關部會公共建設計畫或主要負責業務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台灣網>城鎮風貌



附件一、相關部會公共建設計畫或主要負責業務
主辦單位
主要業務或計畫
核心工作內容
1.行政社造化
2.社區藝文深耕
3.社區創新實驗
1.人才培育培育在地文化人才
2.資源調查盤整村落文化資源
3.產業發展發展村落微型文化產業
4.文化據點改善建構在地生活美學空間
1.有形文化資產多元發展計畫古蹟、歷史建築、遺址、及文化景觀聚落及防災體系建置及空間資訊系統建置計畫。
2.完成無形文化資產推動與保存技術傳習計畫。
3.保存修護研究領航計畫。
4.歷史文化場域保存活化計畫推動產業文化性資產再生、鐵道沿線閒置空間再生、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計畫。
5.文化資產人才育成體系建置計畫。
1.輔導地方文化據點成為文化建設的樞紐。
2.以「文化生活圈」概念提升全民文化參與、創造與分享文化資源,提升國民生活文化品質。
3.建構文化經濟發展的平臺。
4.地方文化據點轉型為地方文化的育成中心。
1.辦理城鎮風貌跨域整合建設計畫
2.辦理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
3.辦理市區道路人本環境建設計畫
4.辦理騎樓整平計畫
內政部營建署
辦理重要經貿地區如都市更新及工業區更新、科學園區等重大經貿開發地區建設計畫之聯外道路系統及配合愛台十二項建設計畫全島便捷交通網之運輸連結全台的構想,以連結陸續完工之高、快速公路,以建構完整都會區之區域生活交通路網,達成1015分鐘內即可由區域中心或產業中心到達高、快速公路的目標。
內政部營建署
汙水下水道系統建置
1. 地區資源盤點調查及策略研擬
2. 在地聯絡網相關平臺建置及推動
3. 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及經營管理
4. 養生休閒產業鏈結發展及人才吸引活動辦理
維護濕地生態穩定及多樣性、明智利用濕地資源以及重建濕地與社區文化互動與傳承,以地景系統規劃復育、法令制度研擬、科學調查研究、社會參與及國際交流、教育訓練與宣導等方向進行。
東部永續發展綱要計畫(東部區域原住民文化特色商圈計畫)
為促使東部之永續發展,避免重蹈西部發展之覆轍,行政院於96320日核定「東部永續發展綱要計畫」,以有別於西部發展模式,先由中央與地方凝聚發展共識,再由中央統籌相關資源進行整體規劃,落實執行各項計畫方案,全力達成東部經濟、社會及環境永續發展之總目標。
農村社區土地重劃四年(105108年度)計畫(草案)
辦理農村社區土地重劃,作業項目包含先期規劃、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工程設計、重劃建設、測量及地籍整理等
1.()集會所活動中心興建及修繕。
2.
基礎公共設施改善。
1.本計畫業於102年推出我國全新之宗教文化觀光品牌:「臺灣宗教百景」(分布各縣市共100)與「Temple Stay in Taiwan(宗教樂活體驗行程,102年度計有新北市1個、臺南市1個、高雄市2),作為臺灣迎向世界之指標性宗教景觀,並促進我國文化觀光產業之發展。
2.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南韓寺廟觀光發展策略與啟示」一文指出,完善、便利的基礎建設,是發展文化觀光產業不可或缺的一環。爰為深耕品牌價值,內政部擬請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善用中央施政相關資源,進行相關景觀周邊基礎建設之強化工作,以利國內外人士前往旅遊消費,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擇轄內小學新住民子女學生人數超過100名或超過十分之一比例者,列為新住民重點學校。內政部並舉辦新住民幸福家庭生活短片競賽、創意家譜競賽、多元文化美食競賽、多元文化繪本親子共讀心得感想甄選、新住民親子母語歌謠競賽等全國性活動。另結合教育部編印新住民母語學習教材、辦理新住民母語教學人才培訓、新住民及其子女培力與獎助學金等工作。
1.整體改善傳統公墓,推動環保自然葬法,引導葬俗革新,促進環境永續發展。
2.促進殯葬環境永續發展,辦理公墓更新、環保自然葬法後新建骨灰骸存放設施。
3.促使地方新設殯儀館及火化場設施,平衡殯葬服務量供給缺口。
4.引導原住民族之殯葬儀俗革新。
5.解決回教族群之喪葬需求問題,保障族群多元發展。
媒合大專在學青年於暑期至社區產業或社會福利組織工讀體驗
鼓勵青年團隊走向農、漁村、原住民部落等地區,發揮創意與活力,促進社區活化及永續發展。
與民間團體及大專校院辦理暑假遊學臺灣活動,並進而合作建置青年壯遊點,以多元方式讓青年認識在地社區特色及人土風情。
推動學習型城鄉社區永續發展實驗站計畫
1.整合社區學習資源
2.繪製社區學習地圖
3.活化社區學習空間
1.環島串連自行車路網路段。
2.跨縣市串連自行車路網路段。
3.區域內串連自行車路網路段。
改善國民運動環境與打造運動島計畫(99-104年,另修正草案延長至106年已陳報行政院,俟核定後才可執行)

1.興建國民運動中心,提供民眾多元化運動選擇,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2.改善國民運動設施,包含運動公園、運動場地興整建、辦理簡易運動場地維護整修及辦理社區簡易棒、壘球場之興整建,及配合「泳起來」專案之推動,改善社區現有公立游泳池。
直轄市縣()政府辦理國民中小學校外教學計畫
補助縣市政府辦理校外教學,包括校外教學資源整合及研習推廣費用、學校發展校外教學優良模組、學校運用資源整合實施成果進行校外教學費用
補助中小學校辦理校園環境改造,就校內之建築物、公共設施、營造具有美感之校園環境教學情境,涵養學生性情,彰顯學校特色。
1.建立我國太陽光電設置應用完善環境
2.協助政府及各界進行太陽光電應用推展
本基金係為落實行政院施政方針而成立,針對所得偏低及人口外移之鄉鎮,本一鄉一品之精神,由地方提出計畫,基金給予經費,協助其發展特色產業,以促進經濟繁榮,增加就業機會。
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
為營造有利青年創業環境,促進創業精神,創造經濟發展,自10311日起整併「青年創業貸款」及「青年築夢創業啟動金貸款」為「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協助青年取得創業經營所需資金,貸款額度依準備金及開辦費用、週轉性支出及資本性支出,分別規定上限新臺幣二百萬元、三百萬元(經育成中心輔導者最高可為四百萬元)及一千二百萬元,合計最高一千八百萬元。
資訊管理輔導體系、市場行銷輔導體系(http://hyweb.moeasmea.gov.tw/moeasmea/wSite/mp?mp=1)
商圈競爭力提升四年計畫(101-104)
推動商業現代化,創新台灣品牌商圈、透過強化品牌商圈之內涵,以商圈輔導、整合行銷、推廣、品牌意象深化等,提升商圈業者自主經營能力,促進永續發展。
工廠轉型升級暨技術躍升推動計畫(103-106)
依據地方特色、產業獨特性,給予深入輔導,協助傳統工廠轉型為兼具製造與觀光服務的「觀光工廠」。讓原本具有特色的工廠更彰顯寓教於樂與觀光遊憩價值,使民眾能一窺「活體生產工廠」全貌,加深對產業知識與在地文化的認識,不但滿足國人深度的休閒體驗的需求,更創造傳統產業第二春,成為製造業服務化指標。
改進傳統市場競爭力,運用市場自理組織、社區社群及攤商等人力資本,輔以資訊設備有效創新、提升、傳播及應用,並透過優良市場認証,建構傳統市場新風貌。
推廣車載資通訊服務示範與系統驗證
行動加值應用服務,推動車載資通訊創新應用服務示範應用場域,包括:推動建立「智慧公車暨客運業者中控平台應用系統」、「智慧巴士整合安全輔助應用系統」及「交通旅遊簡訊導引平台」。智慧型停車服務:推動包括查詢、預約、指引、付費、管理等智慧型停車服務。
(103-108)
主要為辦理縣市管河川、區域排水、雨水下水道建設、農田排水、上游坡地水土保持、治山防洪、國有林治理等措施,由相關部會及地方政府依流域綜合治理計畫整體規劃成果,以跨域協調整合性概念,分工合作推行,希望達成整體減災效益及生態環境效益等,有效穩定計畫區域人心,而西南沿海地層下陷區,亦可提高保護標準,有效落實相關國土保育及永續發展工作。
(104-109)
主要為辦理中央管河川及跨省市河川調查、監測、規劃、研究、防災減災工程、河川環境改善工程、維護管理及台灣地區水文觀測現代化,希望藉由治理工程與管理方式改善低漥地區水患與防患水患發生,保障河川沿岸居民生命財產安全與提供民眾遊憩親水空間。
藉由辦理海岸環境改善、海岸基本資料庫建置、訂定海岸復育及保護規劃設計技術規範等,以保障沿海地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海岸生態系統、創造生態教育場所、改善海岸環境、營造海岸景觀、回復近自然海岸、提供民眾親水、休閒空間,保障社會經濟建設成果。
(104-109)
辦理中央管區域排水整體性改善、環境營造、排水路維護管理及基本資料調查及規劃研究,以減輕水患威脅之苦。
運用公益彩券回饋金計畫
促進原住民就業事項:發展原住民族部落特色暨潛力產業相關計畫
為促進原住民族經濟產業發展,厚植產業實質競爭力,提升產業經營能量,以及增加原住民經濟收入與就業機會
1.落實部落會議,凝聚民族部落共識,奠定原住民族自治基礎。
2.
回復傳統文化記憶,推動原住民族教育,培育原住民人才。
3.
發展經濟產業,增加部落就業與照護。
4.
辦理部落綠美化,保有維護傳統建築,建構部落安全環境。
5.
閒置土地再利用,共工栽種農作物,減少貨幣依賴。
6.
協助部落強化家庭治理、營造家庭讀書環境。
1.落實基礎環境改善:實質改善原住民族部落內基礎民生建設,以提升安全居住環境。
2.部落文化聚會所興建:於部落內興建文化聚會場所,配合當地原住民族居民日常生活、特殊慶典活動空間及傳統祭儀需求,施作傳統祭儀場地,以發揚族群文化核心價值,並達成文化傳承。
原住民族地區溫泉資源永續經營及輔導獎勵中長程五年(99-103)實施計畫
1.建置累積溫泉資訊。
2.輔導溫泉開發專業技能。
3.推動示範區溫泉實質開發。
4.輔導原住民族地區溫泉實質開發。
為促進原住民族地區經濟產業發展,厚植產業實質競爭力,提升產業經營能量,以及增加原住民經濟收入與就業機會。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經濟型/社會型)
建構民間團體與政府部門間促進就之合作夥伴關係,透過促進地方發展,提升社會福祉之計畫,創造失業者在地就業機會
1.  執行期程:持續辦理。
2.  網址: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網站(http://www.wda.gov.tw/) 首頁> 主題服務>就業服務>促進在地就業服務。
培力就業計畫
結合民間團體及政府部門之人力與資源,協助重大天然災害之災後重建、區域再生發展、社會性創業或就業支持系統等創新計畫
1. 執行期程:持續辦理。
2. 網址: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網站(http://www.wda.gov.tw/) 首頁> 主題服務>就業服務>促進在地就業服務。
跨域就業津貼
異地就業交通補助金、搬遷補助金、租屋補助金
1.  執行期程:持續辦理。
2.  網址: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網站(http://www.wda.gov.tw/) 首頁>主題服務>就業服務>求職服務>就業促進措施(就業保險促進就業實施辦法)
針對15歲至29歲青年提供訓練,由學校進行學科教育,事業單位負責工作崗位訓練,培訓契合企業需求之優質專業技術人力
1.  執行期程:持續辦理。
2.  網址: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網站(http://www.wda.gov.tw/) 首頁>主題服務>職業訓練服務>青年職業訓練>
針對畢業前在校大專校院學生,引進業界專業人士開設實務專精課程、共通核心職能課程及職場體驗。
1.  執行期程:持續辦理。
2.  網址: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網站(http://www.wda.gov.tw/) 首頁>主題服務>職業訓練服務>青年職業訓練>
由分署提供就業專精養成訓練提供青年參訓,學員於日間、夜間或例假日接受學校教育課程,並安排日間至事業單位實習、就業。
1.  執行期程:持續辦理。
2.  網址: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網站(http://www.wda.gov.tw/) 首頁>主題服務>職業訓練服務>青年職業訓練>
針對15歲至29歲缺乏工作經驗或專業技能之青年,結合事業單位資源辦理工作崗位訓練,強化青年就業力。
1.  執行期程:持續辦理。
2.  網址: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網站(http://www.wda.gov.tw/) 首頁>主題服務>職業訓練服務>青年職業訓練>
針對1529歲非在學之未就業青年,推動師徒制訓練,透過實務參與,提升青年技術能力,傳承產業專業技藝,促進青年就業。
1.  執行期程:持續辦理。
2.  網址: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網站(http://www.wda.gov.tw/) 首頁>主題服務>職業訓練服務>青年職業訓練>
以鄉鎮市區整體環境永續指標規劃,並結合在地人文優勢,營造友善城鄉環境,輔導地方進行環境清理及市容整頓工作,達成14項環境衛生永續指標工作內容,營造舒適美觀環境,促進當地觀光效益,提昇民眾寧適滿意度。
為推動環境教育,協助各界有意申請設施場所認證者,提供認證申請指引以利整合其環境教育專業人力、課程方案、自然或人文特色之空間場域及經營管理等,建立及提供完整環境教育專業服務。(無補助地方政府經費)
推動低碳永續家園(持續性工作)
農村再生結合「低碳永續」運作機能,整合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相關資源,推動低碳永續家園。
(「運作機能內涵包括如生態綠化、建築節能、設備節能、再生能源、綠色運輸、資源循環、低碳生活及「永續經營等」。)
集中資源推動淡水河流域、南崁溪、老街溪、濁水溪、新虎尾溪、北港溪、急水溪、鹽水溪、二仁溪、阿公店溪及愛河等11條重點河川之整治工作並以河川再生及水庫活化活力海洋與綠色港灣水體水質整治成效評估為三大工作項目
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台東縣、屏東縣第三期(100-103年度)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
依據「花東地區發展條例」規定,中央主管機關(行政院)應依據花東地區城鄉發展、自然景觀、生態及文化特色,發揮花東地區優勢條件,行政院於民國10197核定「花東地區永續發展策略計畫」,作為花蓮及臺東縣政府擬訂「綜合發展實施方案」之依據,逐步落實推動,以達成花東地區永續發展之願景目標。
1.協助地方政府透過區域平台推動跨域或跨部門發展規劃,強化區域合作。
2.藉由區域整體空間發展觀點,整合相關公共基礎建設,加強各區域間之跨域合作,促進區域資源整合與均衡發展。
觀光景點無縫隙接駁旅遊服務計畫(台灣好行景點接駁旅遊服務)
為提供國內外自由行旅客便捷之交通旅遊服務,爰輔導縣市政府及各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劃串接國內主要交通場站至重要觀光景點間之「台灣好行」景點接駁公車,並以「短期補貼培養客源,長期自主營運」為目標,每年依競爭型評選機制擇選出適當服務路線,交由具有路權之客運業者,依使用者付費原則收費營運。
補助辦理風景區、風景區及觀光地區,辦理觀光遊憩環境整頓工作,包含場景印象塑造、觀光路廊營造、遊客服務設施改善、既有景點設施優化及景點串聯設施整備等。
(104-107)
1.輔導地方政府打造或更新具獨特性、唯一性之觀光遊憩亮點。
2.輔導地方政府結合地方特色或創意發想,整備觀光遊憩環境設施品質。
備註:計畫報院核定中。
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公路系統)4年(104-107)計畫
辦理重大經貿開發地區建設計畫之聯外道路系統並配合愛台十二項建設計畫全島便捷交通網之運輸連結全台的構想以連結陸續完工之高快速公路建構完整都會及區域生活交通路網達成10~15分鐘內即可由區域中心或產業中心到達高、快速公路之目標
公路公共運輸提昇計畫(102~105年)

為提供無縫式的公共運輸服務,以制度化、系統化健全公共運輸發展,採取穩健、續進與創意的執行策略,奠定公共運輸永續發展的基石,期以102年至105年合計4年為期,落實以「重建信心、愛用公共運輸」、「無縫運輸、服務有感」、「有效管理、共創多贏」及「創新公共運輸、使台灣更好行」等計畫目標。
光纖網路建置及無線寬頻接取網路建置
提升鄉村地區光纖網路及無線寬頻涵蓋率。
協助客家地區文化與產業相結合,發展具有客家特色之文化創意產業、綠色休閒產業及其他地方產業,並協助傳統產業之轉型與創新,以創造就業機會,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發揚客家文化。
1.補助地方政府整體規劃客家聚落,保存傳統客庄社區公共生活場域,強化客屬文化資產特色,落實在地住民共同參與社區發展與環境營造。
2.補助計畫包括:生活公共空間改善、文化資產風貌營造、人為環境景觀整理、自然環境景觀復原改善、閒置空間再利用、客家聚落環境營造發展總體規劃、客庄聚落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客家文化館舍基本營運管理或演藝設施設備改善、客家文化館舍之展覽、文物典藏及其設施設備充實、其他與客家生活環境營造或文化館舍營運設施有關之計畫。
福利化社區旗艦型計畫、社區發展觀摩活動、社區意識凝聚活動、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計畫。
推動農業經營企業化建構高價值產銷體系
1.建立農業中衛體系。
2.輔導農業經營專區之規劃與推動。
農業雲端服務建置計畫
農業產銷資訊雲端服務
以農村社區為核心,融合「健康、效率、永續經營」農業施政理念,期打造「活力、健康、幸福」的希望農村。
1.  活力農村:輔導社區築夢培根,吸引青壯年投入農村發展及加強農村產業及基礎建設。
2.  健康農村:輔導農村提出符合綠色產業、低碳建設及生態保育概念之農村再生計畫,推動休閒農業加值發展,開拓新興農業旅遊市場。
3.  幸福農村:辦理農村高齡者生活改善及退休老農生活輔導,培育農村婦女生產及生活經營能力,開發農村文化創意產業以及辦理農村體驗及活化再生宣導等。
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
1.農業生技產業化關鍵技術綜合開發。
2.農業關鍵性生物技術產業推動計畫。(生技商品化計畫)
強化農業科技產業化研發
推動農企業投入研發
強化產學合作研發及農企業育成連結
1.推動產學合作研發及農企業育成連結。
2.推動農業科技產學合作計畫。
畜牧業科技研發
育種、管理及品質改進技術研發
食品科技研發
發展多樣化食品
畜牧管理
1.強化台灣動物技術諮詢服務計畫。
2.家畜產業振興輔導計畫。
3.輔導家畜產業永續經營計畫。
4.建立優良畜產品安全生產及驗證體系計畫
5.建立高效高值禽品產銷體系計畫。
6.推動畜牧節能減碳、汙染防治及再利用計畫。
7.推廣便利性鮮食及農水畜精品計畫。
農業雲端服務建置計畫
農業生產追朔雲端服務
建立畜牧場與果菜園(有機農業專區)合作模式
加強農田水利建設
1.農田水利設施更新改善。
2.農地重劃。
3.早期農地重劃區農水路之更新改善。
4.推廣旱作灌溉及現代化管理設施。
5.提升農業灌溉水資源利用效率。
6.灌排渠道水質監測調查及灌溉水質管理。
重劃區緊急農水路改善
農地重劃區內之農路拓寬、路基整建、路面整修、鋪設AC、坡面保護、改善併行灌、排水路及相關農水路安全設施之改善
輔導推廣
1.創新農村社區人文發展。
2.農業產業文化活動及研習。
3 農民學院。
休閒農業
1.建設優質休閒農業環境。
2.特色農業旅遊。
3.東部永續農業及農村社區發展。
4.參與國內外旅展,行銷臺灣休閒農業。
農業雲端服務建置計畫
休閒農業雲端服務
1.開發伴手禮
2.農漁會百大精品評選與行銷
農村再生整體發展計畫暨第一期(101104年度)實施計畫(有關休閒農業加值發展及創新農村生活部分)
一、休閒農業加值發展
1.建置優質休閒農業環境
2.豐富農業旅遊資源並推動特色主題遊程
3.提昇休閒農業服務品質及功能
4.強化休閒農業行銷宣傳
二、創新農村生活文化
1.社區農業產業永續經營人力培育
2.推動農村青少年農業教育與社區服務
3.強化農村婦女生活生產經營能力及高齡者生活改善與創新學習
發展優質農糧產業,穩定農產品產銷
1.推動生產專區(包含蔬菜外銷、花卉生產、水果、茶生產及稻米產銷等專區),輔導改進生產技術及設備(補助現代化生產設施),改善集貨廠及貯運設施。
2.輔導雜糧及保健特用作物推動農商契作,改進生產管理技術及栽培設施。
3.輔導農村酒莊、農村美酒。
4.輔導農夫市集。
5.小地主大佃農(農地銀行、專案農貸、產業輔導)
6.耕作制度調整計畫(含休耕地活化、輔導轉作、契作)。
發展安全農業、保障消費者權益
1.推廣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辦理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
2.推廣農糧作物生產,設施環控,栽培管理及自動化設備等。
3.設置有機農業專區及辦理基礎環境設施改善。
4.建置有機農夫市集、有機電子商城、輔導賣場設置有機專櫃、協助拓展有機農產品行銷通路。
5.推動產銷履歷農產品計畫。
建立效率與服務之農產運銷及加工體系
農特產品定期行銷展售活動。
穩定肥料及相關資材供需計畫
1.辦理化學肥料漲幅價差補貼。
2.辦理作物健康管理及推廣有機質肥料等減施化肥措施。
()執行轉作、休耕行政費用之補助。
()農民轉()作補貼、休耕給付。
()補助鄉鎮農會辦理轉契作電腦化作業及契作硬質玉米管理及購銷價差補貼等費用;鼓勵農民團體推廣重點轉(契)作作物或協助租賃。
花東地區有機農業發展計畫
1.有機農業驗證、檢驗及標章費用之補助。
2.栽培、灌溉、網室及運銷等設施及農機具設備之補助。
3.農產品行銷、新產品開發、消費者教育推廣等活動之補助。
1.推廣16條生態旅遊遊程路線。
2.設置3處大型平地森林園區(嘉義東石熬鼓、屏東林後四林及花蓮大農大富)
厚植森林資源
1.加強私有林輔導及森林特產物之開發利用,改善山村產銷體系及經營管理技術。
2.社區植樹綠美化計畫
國有林治理與復育
改善交通,促進山村經濟發展,辦理全島林道改善與維護工程
1.規劃建置自然步道系統。
2.規劃辦理生態旅遊推廣活動,行銷多元自然體驗。
1.理念宣導及人才培育計畫
2.林業示範社區營造與規劃
3.森林協同管理計畫
竹炭產業
借產官學研等合作,開發出不同功能及特色之竹炭產業。
本計畫致力於自然資源的保育、水源涵養、海岸生態復育及國公有造林、保安林復育,可降低災害、維護國土保安等工作,促進國家森林之永續經營。
社區植樹綠美化
綠資源維護
社區林業計畫
依獎勵輔導造林辦法配合申請獎勵。
加強推動溼地環境之調查、監測、研究、復育、保護以及教育工作,妥善維護我國具珍貴野生動植物及自然資源之溼地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漁業科技研發
1.推動水產品產銷履歷及認驗證制度,建立產銷品牌。
2.建立水產繁養殖關鍵生物技術,使用分子標識及分子育種技術進行高經濟價值水產生物之保種及育種,開發高科技漁業產業。
食品科技研發
開發大宗水產品多元化加工技術及保存方式,發展休閒食品。
強化沿近海漁業管理與結構調整
1.推動休閒漁業之發展,輔導地方政府及漁會辦理漁業慶典、產業推廣及休閒漁業推廣活動(如鯖魚節,黑鮪魚觀光季等全國性及地方性活動。)
2.規劃設置3處遊艇碼頭(八斗子、烏石及安平),帶動漁業休閒旅遊。
加強漁產品產銷安全管裡
1.加強水產配合飼料、有機水產藻類、管理及監測,確保養殖水產品品質。
2.建構水產精品多元化行銷通路及輔導推廣,創造更大產業生產價值,增加漁民收益。
1.輔導產業朝向海水養殖發展,評估養殖漁業生產區、魚塭集中區及海洋養殖區未來發展與效益,規劃整建海水供水設施、進排水路系統及產業道路等相關公共設施。
2.協助老舊魚市場之改建及改善漁貨直銷中心與周邊遊客休憩附屬設施。
3.漁村旅遊及產業活動推廣。
4.漁村產業創新及技藝傳承。
5.推動石斑魚倍增計畫,開發養殖關鍵技術,加強行銷通路。
沿近海漁業永續發展
漁業資源保育暨法規政令宣導講習會
促進養殖漁業與環境和諧
整建陸上及海洋養殖區進排水路及道路等公共設施
加速漁產品運銷通路相關設施建設
辦理魚市場或魚貨直銷中心建設及改善漁產運銷相關設施。
振興漁港設施機能
維護現有漁港功能,保護漁船及漁民生命財產安全;辦理漁港休閒、遊憩設施建設與觀光漁港之港區與碼頭環境改造;以疏浚取代人工構造物之方式解決漁港淤積問題,以維繫漁船進出作業需求保障漁民安全
石斑魚及其他養殖產業
1.輔導活魚運搬船順利出港作業擴大產業利基。
2.
建立優質石斑魚養殖管理模式,推動石斑魚養殖場登錄管理。
3.辦理國內及國外石斑魚等養殖水產品行銷活動。
4.推廣石斑魚投餵人工飼料。
5.辦理年度養殖漁業放養量申報、查報調查作業。
地區性農業應用研究與推廣
1.栽培技術。
2.病蟲害診斷與防治。
3.土壤分析。
4.合理化施肥。
5.有機農業。
6.農業刊物贈送。
7.辦理教育訓練。
8.經營診斷。
1.受理農友函詢農業問題,包括水稻、雜糧、果樹、花卉之植體分析、土壤施料管理及病蟲害診斷鑑定與防治。
2.農作物品種特性簡介,新品種種子種苗試種,及農機性能檢測,並由專業人員適時赴現場勘驗與指導等。
推動農藥安全使用及農產品安全品質
1.用藥諮詢。
2.蔬果上市前農藥殘留監測及農民用藥教育
3.觀光果園開園前農藥殘留檢驗。
4.建立蔬果安全用藥示範區及推行區域責任制。
5.農產品安全標章「吉園圃」之推行
1.重大疫病蟲害共同防治
2.推動非農藥防治技術
農業貸款利息差額補貼計畫
推動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支應農漁民營農所需低利資金;辦理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融資輔導及相關管理工作,提升貸款效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