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4日 星期日

博物館法。博物館發展政策白皮書

 
 
 
 
行政院新聞
 
行政院長毛治國今(22)日在行政院會聽取文化部「臺灣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挑戰與轉機」報告後表示,博物館是匯聚人類文明與知識結晶的重要場域,文化部以文化傳承及弱勢平權做為未來發展重點,並以典藏研究為體,科學技術為用,不僅符合國際趨勢,也確實回應當前社會需要。
 
毛院長指出,為了推動我國公、私立博物館朝向專業化及國際化經營發展,政府已制定「博物館法」,並於今年71日公布施行,請文化部積極研訂各項子法,並加強與各界溝通,希望在年底前完成相關法規公告。毛院長並肯定文化部積極進行博物館方面的國際交流,讓全世界更瞭解臺灣。
 
文化部表示,「博物館法」立法後,除了使公立博物館增加人事任用與經費運用的彈性,在會計制度因營運需要得設置作業基金,另也使私立博物館可於法有據經營,獲得政府主管機關的資源挹注,取得立案身份後得適用相關租稅優惠,促進博物館的循序茁壯。該部正進行6項相關子法的研擬,以落實博物館公共性、公益性及專業性等特性,協助博物館健全發展。此外,為因應人口老化及落實文化平權,該部也為身心障礙觀眾設計專門的展覽、教育活動,或培育人才為失智症患者及照護者提供藝術治療的導覽服務。
 
在國際交流方面,文化部指出,去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4個委員會在臺召開,該部向與會國際友人說明我國「博物館法」立法精神,讓其留下深刻印象,今年我國並第一次應邀以理事身份參加由136個國家所組成的「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 30屆聯大會常會。另今年也有兩個國際年會,包括「文化遺產檔案國際科學委員會」(CIPA)及「自然史博物館委員會」(NATHIST)在臺召開,且我國也發表「臺北宣言」,均將列入聯合國紀錄。
 
 
臺灣博物館驚豔年
 
行政院時政講義103-11-18
 

博物館是國家的文化指標、國民教育的基礎,更是人類社會共享的知識寶庫,隨著未來我國百年來第一部博物館專法的通過,臺灣博物館的發展將邁向新里程。



喜歡逛博物館嗎?博物館與我們的生活看似遙遠,但卻很近,因為它記載的是人類生活發展的軌跡 ,
我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百年來,第一部專法——《博物館法》(草案)於 103 年 8 月 7 日經行政院院會通過。
我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百年來,第一部專法——《博物館法》(草案)於 103 年 8 月 7 日經行政院院會通過。(圖為國立臺灣博物館;英文臺灣評論雜誌提供)
是人類文化與創造力的櫥窗,在我們踏入博物館的那一刻, 就等於開始了一趟穿越時空的旅行,聽著「活」了百年千年甚至萬年的珍寶訴說時代的風華......。

而您知道全臺灣分布於各縣市、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與類博物館共多少嗎? 答案是近 750 間,所有珍藏在這些博物館百寶箱中的珍品,不論是一塊陶片,一片石器,一件文物或一個俑偶,都見證了臺灣和人類發展歷程的每一重要時刻。
 

文化外交新亮點
人人都是歷史的一部分,博物館魅力的秘密是將我們與過去和未來做了連結,對個人的自我定位、國家認同及文化意象的呈現上具相當的影響力,然而歷史文化的長河,文明的發展,應不僅限於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應屬於所有人類社會。所以博物館作為文化歷史傳承的保存者,更要能走向國際,與世界交流,特別是在這個以文化推展為國際交流潮流的時代裡,博物館自然是國民外交最佳的代言人之一。

我政府在文化全球布局行動中,為讓博物館躍上國際舞臺,規劃了「臺灣博物館亮點整備計畫」,以 4 大核心策略:「定義」、「發現」、「品牌」、「連結」,同步推動臺灣博物館的「亮點」;並於103 年 8 月 7 日行政院院會通過我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百年以來,
2014 是臺灣博物館年;共有 4 大國際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在臺灣召開年會。
2014 是臺灣博物館年;共有 4 大國際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在臺灣召開年會。(圖為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暨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ICOM-INTERCOM & FIHRM)2014 臺北年會閉幕照;文化部提供)
第一部博物館專法——《博物館法》(草案),希望透過博物館間的跨域連結、國際行銷策略作法,讓臺灣各類型博物館具備國際能見度,建立我國博物館的專業形象, 促使國際博物館與我進行交流合作。
 

博物館耀眼的一年
103 年對臺灣來說可說是「博物館年」。如我國立故宮博物院與東京國立博物館和九州國立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神品至寶」展於 2014 年 6 月 24 日至 11 月 30 日赴日本展出。此項特展是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典藏精品首度赴日展覽,可說是兩國文化交流的盛事及重要里程碑。

再又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旗下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INTERCOM)、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FIHRM)、國際博物館公關與行銷委員會(MPR)及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R)等 4 大國際博物館專業委員會 2014 年的年會也均在臺灣召開,這意味著臺灣博物館獨有的文化能量與專業形象受到國際博物館專業組織的重視與肯定。

如 103 年 5 月 1 日首先揭開序幕的「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暨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 2014 臺北年會(ICOM-INTERCOM & FIHRM)」, 以「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The Social Impact of Museums)」為主題, 共邀集了歐、美、亞、大洋洲四大洲 17 國逾百位國內外來臺與會, 分享各國博物館在社會發展及人文價值實踐的作為,透過論文發表、紀念講座、專題演講與工作坊之形式,
新北市瑞芳吉慶國小的小朋友,於參觀國立臺灣博物館時,畫出心中最喜歡的藏品並分享畫作心得。
新北市瑞芳吉慶國小的小朋友,於參觀國立臺灣博物館時,畫出心中最喜歡的藏品並分享畫作心得。(圖:文化部提供)
探討當代博物館管理的廣度與深度。

於 9 月 2 日至 5 日登場的「國際博物館協會行銷與公關委員會 2014 臺灣年會(ICOM-MPR)」, 是以「博物館品牌建構:重新定義 21 世紀的博物館」(Museum Branding: Redefining Museums for the 21st Century)為題,協助博物館界進一步理解什麼是品牌與品牌建構, 探悉博物館從面對觀眾到創新,以及因應新科技導入所產生的改變。

至於 10 月 20 日至 25 日壓軸的「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 2014 臺灣年會(ICOM-ICR)」, 則持續以博物館存在意義—「博物館藏品的連結」為討論主題。由於面對及因應現前社區發展的挑戰及經驗是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所熱切關注的議題。而臺灣在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超過 20 年 ,各項計畫都在臺灣各地生根開花,呈現多彩繽紛的面貌,故於今年爭取到國際區域博物館委員會來臺辦理 2014 年會,並結合文化部「社造 20 ─ 村落文化節」活動, 營造一個國際交流平臺,讓臺灣社區發展的經驗,與來自歐洲、美洲、亞洲、大洋洲的國際專業人士進行交流與觀摩。
 

在地館藏與你我搏感情
為響應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倡議的全球性 518 國際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我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典藏精品於103年6月24日至11月30日間,分別在日本東京與九州展出,為兩國近年來最大的文化交流盛事。
我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典藏精品於103 年 6 月 24 日至 11 月 30 日間,分別在日本東京與九州展出,為兩國近年來最大的文化交流盛事。(圖為在日本東京上野公園的展覽廣告;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並配合其 2014 年「在地館藏搏感情」的主題活動,  也就是以「博物館藏品的連結(Museum Collections make Connections)」,鼓勵全球博物館找尋新方式讓藏品更親近觀眾。文化部訂定了「博物館百寶箱.發現心臺灣」行銷主題,一共串聯了全國 171 座館所,近 50 萬人次的參與,成功地促使各縣市政府自發性辦理縣市內館所串聯行銷活動。

另外由國立臺灣博物館辦理的「用愛彩繪寶物」活動,於 518 國際博物館日邀請新北市瑞芳吉慶國小 25 位四年級的小朋友,在老師與家長的陪同下參觀博物館,並畫出每個人最喜歡的藏品,透過自己的圖畫作品,小朋友們開心地說著他們對博物館的認識,讓博物館珍貴藏品的歷史意義及豐富的文化元素,在小朋友的心中發出了嫩芽。

十六世紀葡萄牙人抵達臺灣時,驚艷於臺灣島嶼的多元地貌,稱臺灣為「福爾摩沙」、「美麗之島」, 數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可以很驕傲地說,臺灣因特殊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孕育出多元而豐富的文化風景。而收藏在各個博物館的寶藏,都是臺灣發展歷程的見證者,未來藉由文化部亮點整備計畫的推出,將更深化與你我的連結,以發揮對社會的責任,同時推介於國際,讓臺灣博物館能躍上國際舞臺,說著屬於大家的故事。
 

(本文由文化部提供參考資料,行政院新聞傳播處整理撰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