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4日 星期六

南方治理平台。跨域合作暨首長會報

 

南方治理平台

2023年度重啟南方區域治理合作平台,並擴大邀請嘉義縣、嘉義市、台東縣參加,共有屏東縣、台東縣、台南市、嘉義縣、嘉義市、澎湖縣及高雄市等7個縣市加入平台。


2024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今13日在長榮文苑酒店隆重舉行,嘉義縣長翁章梁、台南市長黃偉哲、高雄市長陳其邁、澎湖縣長陳光復、嘉義市長黃敏惠、台東縣長饒慶鈴、屏東縣副縣長黃國榮等七位地方首長、副首長攜手中央部會代表共聚一堂,通過跨縣市互惠合作機制,展開深入交流,落實中央、地方的合作夥伴關係。



翁章梁迎接首長,除了一一送上精美的交趾陶伴手禮,會客室更準備嘉義縣冠軍咖啡「名陽園」熱情迎賓。今年會議提案屬性共分類為五大議題,共計10項提案及其他6項合作提案,涵蓋交通建設、觀光行銷、環境保護、教育學務及數位治理,共計16項提案納入議程,今全數通過。


交通建設方面提出「南部七縣市充電樁資訊整合計畫」、「台37線向南延伸至新營並串聯南科」、「嘉嘉南通勤月票」等計畫,以促進生活圈的整體交通發展。觀光行銷方面,計畫利用「南進南出」推動國際觀光(南方區域推廣方案),並加強旅遊資訊宣傳。


環境保護方面,成立「南部環境污染案件通報聯繫平台」以即時通報跨縣市非法棄置事件,共同打擊業者的非法行為。數位治理方面,提出「打造大南方政府數位韌性與資安防禦聯盟」,建構跨縣市資安稽核團隊,並建議解除社工人力限制、建立南部科學園區公共治理平台及區域聯防等議題。


黃偉哲指出,大南方生活圈通勤時間約2小時內,台南與高雄隔著山脈,兩側分別為那瑪夏與南化,而嘉義與台南之間的八掌溪,近期因凱米颱風而釀災,也要共同整治溪流,足見南部縣市是唇齒相依。從高科技S廊帶、觀光產業、農特產品到基礎建設,南部崛起已成事實,必須攜手打拼,朝共榮共好目標邁進。


陳其邁說,南方縣市就像是兄弟姊妹,在討論大南方議題的時候都是相互合作、不分黨派。目前南部的科技走廊逐漸在建構,在產業上下游的整合中,各個城市都有不同的角色,透過地方產業、地理資源的互補及供應鏈的銜接和供給,都能讓大南方平台的整合效應加成。


另外,南方縣市也都面臨預算不足、人口老化、以及基礎建設相對不足的問題,也盼中央資源分配時能多考量這些議題,挹注南方縣市更多資源。


陳光復表示,台灣是個優秀的國家,無論是人權、民主、經濟發展、健保、醫療技術、晶片外銷等全世界聞名,但若要中央、地方均衡發展,南方治理平台就是最重要的媒介,明年由澎湖縣接棒舉辦,中央給予的支持很多,希望明年大家都能到澎湖參與。


「嘉義市既是南台灣、也是中台灣!」黃敏惠說,隨著時代的潮流,區域的合作必要且重要,只要有機會,嘉義市都會全力爭取。嘉義市雖然是最小的縣市,但也可以有很大的創新,就像台灣小、卻有大能量足夠在世界發展,「大南方崛起」串聯南台灣縣市一起探討區域治水、環保甚至經濟發展,能解決更多問題。


饒慶鈴表示,這次除了回應南部七縣市區域合作調度案外,也提出了地熱能源課題。她指出,過去十幾年來,台東無法有效處理垃圾,而在場的縣市都曾協助台東處理垃圾課題,其中高雄市承接的量最多。此外,地熱發展目前也面臨瓶頸,現行參考的探測資料多是近30年前的成果,期待能更新資料並進行開發總量管制,並提供地熱業者與部落合作共生的契機。


屏東縣副縣長黃國榮代表縣長周春米出席,他表示南部縣市範圍廣袤、人口成長及產業發展仰賴完善交通建設,屏東縣近年在中央支持下,與周邊縣市交通連結陸續到位,屏東縣原代表強項除農業、觀光業之外,產業轉型的部分都是需要南部縣市整合發展,讓南台灣不管在觀光、交通、水利及產業發展上共同合作努力。


經濟部水利署長賴建信表示,水治理在台灣均衡發展中至關重要,行政院長卓榮泰要求水利署以警惕性和系統性為治水方針,明年的預算將以此為主軸。凱米颱風後,水利署已核定各縣市的改善工程,希望繼續與大南方各縣市合作,提升水環境。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長顏旭明指出,針對非法廢棄物問題,今年提出總經費23.5億的公共建設計畫,目前已送至國發會。該計畫將在台1線、台61線、國1及國3等主要道路設置人工智能辨識系統。系統將整合國道ETC、警察及交通單位的感測系統,實現黑名單車輛行駛路線透明化,並搭配車牌辨識系統,將違法行為的發現時間從過去的2個月縮短至10天內。


翁章梁指出,南方治理平台由陳其邁市長發起、並由大家響應,才能夠發展起來。南部的發展是民眾的共同期待,過去大家常說「重北輕南」,聽起來有點哀怨,但這幾年的變化確實讓大家感受到不同,如同總統賴清德所說的「均衡台灣」。今天的提案都經由各縣市幕僚多次討論、敲定,有些決議需要大家合作、有些則需仰賴中央,感謝到場關心的所有單位。


會後安排參訪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嘉義縣政府與國內最具指標性的研發單位-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合作,目前已有將近50家產官學研單位進駐,行程包括無人機試飛、簡介、專人導覽靜態展示,提供其他縣市在無人機研發領域的交流機會,分享創新進步的價值,帶動南部地區7縣市繁榮。


2024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 臺東提案健全地熱發電法規 促進部落共榮及環境永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381387

 

2024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 臺東縣認同縣市互助合作垃圾調度 將優先償還高雄代處理垃圾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381403

 

南方治理平台六縣市首長齊聚 縣長周春米首倡水情、環保、交通三議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337032

 

黃敏惠市長參加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 爭取交通建設盼提升區域合作量能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381423


112-03-17。「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於高雄重啟 陳其邁:推動淨零永續打造韌性家園

https://eysc.ey.gov.tw/Page/DAB11F5DBDC11168/6a5e310b-7463-4ef8-ae97-f4b5ced18941


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跨域合作暨首長會報

https://rdec.kcg.gov.tw/cp.aspx?n=E8760E230979717D

壹、緣起

高雄市政府推動區域合作的起源甚早,自民國88年召開第一次高高屏首長暨主管會報後,每年持續召開高高屏或高屏首長會報(縣市合併後),其間98年度透過由行政院經建會所推動之98年度「國家建設整合計畫」、99至102年度的「國家建設總合評估規劃作業」計畫及國家發展委員會103年度「國家建設總合評估規劃作業」計畫,挹注資源成立「高屏區域合作平台」,藉此平台高屏區域合作已不僅止於事務性的協商工作,更是站在區域發展的角度,針對區域間的產業、交通、觀光、文化及防災等各面向,著手進行實質規劃工作,使區域合作的層面更加廣泛與具體。

此外,首長會議除原先高屏二縣市外,104年度首次邀請臺南市參加,於104年4月三縣市召開「2015第一次南高屏區域治理工作平台」會議,同年8月本市首次與澎湖縣召開「海洋雙星聯合治理會議」,105年南高屏澎四縣市於10月聯合召開「南高屏澎區域治理平台」會議,透過區域治理常態性平台,秉持打破疆界,共同追求進步的精神,攜手營造資源整合共享的區域生活圈。

112年為強化跨域合作,本市擴大邀請嘉義縣、嘉義市、臺東縣等三縣市,共同召開「2023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共同建立南方治理工作平台,秉持促進區域發展與合作的理念,攜手打造資源整合、永續共享的南方韌性家園。

貳、歷年首長暨主管會報

叁、具體績效

112年以後

112年度重啟南方區域治理合作平台,並擴大邀請嘉義縣、嘉義市、台東縣參加,共有屏東縣、台東縣、台南市、嘉義縣、嘉義市、澎湖縣及本市等7個縣市加入平台。

「2023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於112年3月17日舉行,由本市主辦,臺南市、屏東縣、嘉義縣、嘉義市及澎湖縣首長皆親自與會,同時邀集中央相關部會,共同就「淨零碳排」、「廢棄物處理」、「綠色交通」及「水資源」等4大議題交流與討論,研商跨域整合及互利合作的行動策略,並建立跨縣市聯繫平台群組,營造共好共榮的南方家園。

100-111年

99年以前




2024年9月11日 星期三

【農業部】第三屆金牌農村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

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選拔活動     http://www.the3rdgvc.com.tw


金牌農村頒獎 副總統肯定農村是孕育臺灣農業發展的重要搖籃 盼透過農村向心力 讓社會更圓滿

副總統出席「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頒獎典禮」

113年09月11日    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8716
蕭美琴副總統今(11)日下午出席「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頒獎典禮」時表示,得獎的農村社區將激勵更多社區,樹立標竿,讓臺灣農村發展有更多機會與前景,也讓世界看到臺灣社會最有人情味、最溫暖的地方。並指出,農村是孕育臺灣農業發展的重要搖籃,希望臺灣透過農村的向心力和團結,讓社會更圓滿。

副總統致詞表示,非常榮幸受邀出席「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頒獎典禮」並擔任頒獎人。大家都知道她過去曾經在花蓮服務很多年,跟農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農業部也是她在東部地區服務鄉親最好的夥伴。在農村社區中,社區的凝聚力、活動力越強,越能吸引年輕人留下來,也能吸引新住民移居更能夠吸引遊客觀光和投資,是發展產業升級重要且關鍵的力量。

副總統指出,所有金牌農村的得獎單位都是長期在社區活躍,具有創新及活力的團隊。她也肯定農業部與地方政府攜手合作,維持農村的活力。農村對臺灣非常重要,首先撐起國家的糧食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支柱,第二,農村也是國家整體生態保育重要的貢獻者。第三,有活力的農村更提供了許多願意留在家鄉的青年,參與及貢獻社會的機會。

副總統提到,農村發展得好,還可以與國際接軌。今天有包括德國在台協會許佑格(Jörg Polster)處長在內的許多德國貴賓來到現場,其實金牌農村競賽就是我們與德國交流多年所得到的靈感。世界各地都有許多為農村社區及農業努力奉獻的團隊,臺灣的金牌農村可以讓世界看到臺灣社會最有人情味、最溫暖的地方。

副總統表示,農村是孕育臺灣農業發展的重要搖籃,這幾年來,農業部已舉辦了3屆金牌農村獎,透過這項競賽,讓得獎的農村社區激勵其他更多社區,樹立標竿,讓農村發展有更多機會與前景。

副總統談到,她擔任副總統以來,有機會受邀參訪臺灣農村社區時,多年前在花蓮基層服務時的熱情與溫暖總會浮現,而這也是讓更多人共同參與,建構更具韌性的農村及產業升級的動力。

副總統感謝所有得獎者持續引領農村發展,也感謝地方政府長期對農業的關懷,這是中央與地方政府協力,與民間、社區共同努力的重要成果。她再次恭喜所有得獎單位,也期待未來有機會實地參訪,看看大家為農村投入的努力,以及用辛苦汗水,出錢出力,所激發的農村發展潛能。最後,她祝褔大家中秋節平安快樂,希望臺灣透過農村的向心力和團結,讓社會更圓滿。

副總統也親頒金、銀、銅獎予獲獎農村社區。

包括農業部長陳駿季、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署長李鎮洋、嘉義縣長翁章梁及澎湖縣長陳光復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113-09-11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頒獎典禮 百花齊綻放 邀請各位從中尋找心中的桃花源!

  農業部今天舉行三年一度的「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頒獎典禮,由蕭美琴副總統親蒞頒獎,共同見證並肯定金牌農村競賽的價值。臺灣金牌農村概念源自德國,現場除來自全國15縣市22個得獎農村社區代表、所屬縣市政府代表及評審委員外,特邀請德國在台協會處長許佑格博士(Dr. Jörg Polster)、德國金牌農村競賽主辦單位德國農糧局代表Mr. Stephan Bröhl、Mrs. Elena Pieper及評審長Mrs. Marion Frohnapfel、Mr. Volkhard Warmdt與會,共襄盛舉。

全國974參賽 精選22農村 全力展現亮眼成果

  蕭美琴副總統表示,農村在臺灣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支柱,除撐起國家的糧食安全,也是國家整體生態保育非常重要的環境貢獻者,而有活力的農村更是提供願意留在家鄉青年一個參與貢獻社會的機會,謝謝各位農村居民夥伴為臺灣的貢獻,為我們農村發展樹立標竿,使我們農村發展有更多機會與前景。

  農業部陳駿季部長感謝臺灣農村每位居民的全力付出,其中22個得獎農村社區係自974個參賽農村中嶄露頭角,獲得評審委員肯定,皆足以成為臺灣農村典範。今年的參賽數量更是創下新高,各個農村社區在疫情期間排除萬難,疫情後更是全力投入農村再生工作,在競賽過程中拿出令評審驚嘆的精彩成果,為臺灣農村的永續發展建立一個里程碑。

評審委員走遍15個縣市、22個農村 精選出5金6銀7銅4優等

  本屆金牌農村競賽自去年8月起,計有974個農村社區角逐,各縣市政府即緊鑼密鼓進行縣市初賽,共45個農村社區晉級全國決賽。全國決賽由農業部結合產官學研等具社會公信力人士,發揮各自對於農村再生領域等專業知識,組成評審小組進行評審。

  本次競賽競爭十分激烈,各農村社區均使出渾身解數,展示農村再生的推動成果及農村社區的特色,為評審帶來一場又一場的精采盛宴。大多數委員都認為各參賽單位難分軒輊,各農村社區皆有其獨特的魅力,有的以文化底蘊深厚著稱,有的因自然景觀優美而聞名,更有不少因熱情友善居民而廣受讚譽,呈現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態及未來性」等成果,經過評審的一番絞盡腦汁,最終選出5金、6銀、7銅及4優等獎共22個得獎農村社區。 

  從中脫穎而出奪得金牌的分別為宜蘭縣蘇澳鎮朝陽社區、苗栗縣卓蘭鎮壢西坪休閒農業區、雲林縣古坑鄉華南社區、臺東縣池上鄉萬安社區及花蓮縣光復鄉大全社區等5個農村社區,多個農村社區更是第一次入圍決賽就入手金牌,展現臺灣農村社區不容小覷的實力。

  獲得銀牌獎的農村社區成果也是相當亮眼,分別是桃園市復興區溪口台社區、新竹縣新埔鎮旱坑社區、苗栗縣公館鄉黃金小鎮休閒農業區、嘉義縣梅山鄉太平社區、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社區及高雄市旗山區糖廠社區等6個農村社區。至於銅牌獎共有7個農村社區獲獎,包括新北市平溪區紫東社區、南投縣埔里鎮一新社區、雲林縣口湖鄉金湖休閒農業區、臺南市後壁區頂長社區、高雄市六龜區新發社區、屏東縣枋寮鄉新龍社區及澎湖縣湖西鄉湖東社區等。

  此外,獲得優等獎的是宜蘭縣員山鄉結頭份社區、桃園市大溪區南興社區、彰化縣田尾鄉田尾公路花園共同生活圈及臺東縣臺東市富岡社區等4個社區,雖與金、銀、銅獎擦身而過,但無論是在人與人的凝聚力、人與自然環境的共存及對家鄉土地的熱愛與堅持,都相當令人期待未來的發展與改變。

國家級競賽 促進臺灣農村多元發展 打造共好未來

  今天舉行頒獎典禮授獎表揚,其中金、銀、銅奬得獎單位分別可獲得50萬、30萬及20萬元獎金,並將於11月赴歐洲與金牌農村進行交流,另外獲得金牌獎項的農村社區還能申請最高100萬元的補助計畫。

  農業部再次感謝全國縣市政府、農村社區及評審委員們長時間的用心投入,透過此次競賽不僅使農村社區凝聚向心力與共同目標,也使更多民眾可以看見農村社區的努力與美好,引動青年返鄉投入農村等目標,促進農村多元永續發展,展現臺灣農村的多樣及無限可能,打造共好未來。


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全國決賽評審結果公告



北北基都會區唯一獲獎 平溪區紫東社區奪金牌農村銅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屏東縣新龍社區榮獲金牌農村競賽銅牌獎 展現漁村無限魅力 | 中央社訊息平台


光復鄉大全社區榮獲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金牌榮耀 花蓮縣政府親贈紅榜祝賀


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 嘉義縣太平、山美社區雙雙摘銀 | 中央社訊息平台


第三屆全國金牌農村結果出爐 竹縣新埔旱坑社區奪銀 | 中央社訊息平台


第三屆全國金牌農村競賽臺東全壘打 池上萬安勇奪金牌、富岡獲優等 饒縣長頒紅榜恭賀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串聯全臺45個縣市金牌農村匯聚西門紅樓展現農村魅力!

由農業部主辦的「金牌農村競賽」,今年以「尋找心中的桃花源」為題,於3月30及31日在西門紅樓展開為期二天的「金牌農村策展」將45個農村亮點透過展覽轉譯,匯聚全臺縣市金牌農村,打造精彩的農村市集,提供趣味互動的觀展體驗,傳遞農村活力及熱情,邀請大眾共同關注農村議題,看見農村的突破與銳變。


農村永續創新,打造共好生活 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全國決賽正式起跑!

農業部今(23)日於西門紅樓二樓展演廳舉辦「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全國決賽起跑記者會」,現場特別邀請德國在臺協會代表、全國22縣市政府及45個入圍決賽的農村社區,從中央到地方共同宣告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全國決賽正式起跑,見證臺灣農村永續創新的過程。

974農村角逐、45強脫穎而出

  農業部表示,「金牌農村競賽」是臺灣農村三年一屆的重要賽事,對象為全臺農村社區,透過兩階段評審制度「縣市初賽」及「全國決賽」競賽,挑選出臺灣農村典範。自112年8月底「縣市初賽」正式啟動,在縣市政府的鼓勵與推動下,農村社區積極參與,共有974個農村報名角逐,較第二屆農村參與數大幅提升,經過半年的縣市政府評審作業,遴選出45個縣市金牌農村,進入「全國決賽」爭取全國金牌農村最高榮譽。

  第三屆縣市金牌農村類型相當豐富多元,除了農村社區外,另有8個休閒農業區、3個農漁村社區,以及6個原住民族社區獲選,以展現兼顧生產、生活、生態「農村三生」的永續農村。本屆「全國決賽」競賽評審首次於第一階段初審期間新增「策展評審」,並於策展評審結束後的3月30日、31日二日開放民眾免費參觀,期透過多元評審方式擴大民眾參與,拉近城市與農村的距離,展現臺灣農村永續發展新未來。

臺灣農村榮耀最高殿堂

  「金牌農村」象徵臺灣農村榮耀最高殿堂,第一屆與第二屆競賽皆由總統親自頒獎,為國家級重要賽事,除此之外,競賽獲獎單位除最高可獲得50萬元獎勵金及100萬元補助計畫外,更取得接軌世界農村之國際交流機會,提升臺灣農村國際視野。
  農業部期許進入全國決賽的45個縣市金牌農村,在「全國決賽」競賽二階段評審中,全力展現農村特色,透過競賽過程凝聚農村社區向心力,翻轉農業與農村既有印象,驅動農村創新,打造共好未來,讓第三屆金牌農村引領未來,閃耀全臺!

  有關「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詳細資訊,請上「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選拔活動網頁」:http://www.the3rdgvc.com.tw 。


全臺各縣市政府及農村社區一同共襄盛舉,第三屆金牌農村決賽正式啟動
全臺各縣市政府及農村社區一同共襄盛舉,第三屆金牌農村決賽正式啟動
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評審團代表歐聖榮院長向各縣市金牌農村說明決賽賽制
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評審團代表歐聖榮院長向各縣市金牌農村說明決賽賽制
農村水保署林副署長、德國在台協會麥斯文組長等人一同點亮儀式,宣布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決賽正式起跑
農村水保署林副署長、德國在台協會麥斯文組長等人一同點亮儀式,宣布第三屆金牌農村競賽決賽正式起跑
農村水保署林副署長勉勵各縣市金牌農村社區全力以赴參加決賽
農村水保署林副署長勉勵各縣市金牌農村社區全力以赴參加決賽
德國在台協會麥斯文組長期待本屆金牌農村獲獎單位一同在德國見面
德國在台協會麥斯文組長期待本屆金牌農村獲獎單位一同在德國見面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桃園市】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工程



桃園市圖書館新總館    https://lifetree.typl.gov.tw/



桃園市立圖書館> https://www.typl.gov.tw/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7)日上午前往桃園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出席「新總館開館試營運記者會」時表示,市民等待很久、期盼很久,桃園市立圖書館新總館終於克服所有挑戰,於今日開館,建築以「生命樹」為概念,採用節能採光通風井、綠色螺旋、環保外皮等綠色低碳設計,軟體則引進RFID技術、自動還書及預約座位系統、多媒體中心、VR沉浸式體驗等內容,打造一座嶄新、高標準的圖書館,獲得2018「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及2022「公共工程金質獎」肯定,將成為桃園的文化地標、文化綠洲。

鄭市長巡視總館各樓層設施及一樓蔦屋書店,並至服務台借書及體驗智慧自助還書系統。他也指出,新市圖總館為地下2層、地上8層建築,佔地面積5萬1,600平方公尺,館藏近百萬冊圖書,是地方政府層級最大的圖書館。新總館1-7樓是分齡分眾的閱讀空間,8樓則是行政辦公室,除圖書館外,新總館也結合商業空間,形成複合式文創基地,讓大家看見不一樣的圖書館;包括一樓由蔦屋書店及星巴克咖啡進駐,其中「蔦屋書店」已取得室內裝修許可,於今日同步開放營運,而與「圖書館棟」相鄰共構的「電影院棟」正在進行室內裝修準備,預計明(112)年啟用。

鄭市長說明,新總館建築外牆設計「綠色螺旋」的立體綠化步道,可從地面公園通往頂樓花園,所在的藝文廣場也重新營造整理,讓整體景觀更加融合;藝文廣場左邊為「鐵玫瑰」造型的桃園展演中心,右邊則是「生命樹」造型的圖書館新總館,兩大場館對稱呼應,未來捷運綠線通車後,藝文廣場設有桃園展演中心G11站、大興西路G10站,不論是借書閱讀、看表演、看電影,搭乘捷運前來都非常方便。

鄭市長談及,他在八年市長任內,投入76億元經費共興建23座圖書館,其中15座已經完工,單是新總館的工程經費就高達27億元,並編列2億元經費購置圖書,顯示市府十分重視文化建設。鄭市長進一步分享,桃園市立圖書館每個分館都各有特色,龍潭分館設置「鄧雨賢音樂紀念館」、龍岡分館增加新住民文化藏書,另在八德大湳森林公園建置「兒童玩具圖書館」為幼兒讀者服務,推動圖書館成為可多元複合使用的文化設施;此外,也推動北北桃、桃竹苗「一證通」圖書借閱服務,讓跨館藏書可以互相支援連線,閱讀資源更流通、更豐富。

鄭市長表示,圖書館新總館於今日中午開放試營運,試營運期間固定於周一休館,為避免人潮擁擠,採取總量管制,入場限制2,000人,開館期間將舉辦多場講座,吸引大家愛上閱讀。

鄭市長說,今日的落成只是一個開始,期許圖書館團隊在累積營運經驗後,能夠多與市民團體、企業合作,善用複合設施舉辦各項活動,更加展現桃園的特色,讓文化軟實力成為桃園重要的競爭力。

今日包括立法委員湯蕙禎、市議員李光達、陳美梅、桃園市副市長李憲明、市府文化局長莊秀美、稅務局長姚世昌、經發局長郭裕信、新聞處長詹賀舜、 新工處長曾清祥、工務局副局長潘子儀、桃園市立圖書館長姚敦明、桃園區長洪清淵、國家圖書館長曾淑賢、新北市立圖書館長王錦華、台中市立圖書館長曾惠君、高雄市立圖書館代理館長林奕成、新總館建築師郭自強、春原營造董事長蔡常義、富晟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增華、臺灣蔦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橋本龍之介、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亮勛、台灣房屋總裁彭培業等均一同出席記者會。
 


2020-06-03打造文化新地標,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工程上梁,目標11010月完工

桃園市副市長李憲明今(3)日上午前往中正藝文特區,主持「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暨停車場興建工程上梁典禮」,李副市長表示,市府投入約29億元預算,打造桃園市立圖書館新總館,目前工程進度約27%,略為超前預定進度,主體工程以110年10月完工為目標,並於111年5月底精裝修完成;李副市長也說,建築物以「生命樹」為設計主軸,兼顧美學與環保,極具原創性,相信新圖書總館落成後將是桃園文化新地標,並可望在世界建築史上留名,成為桃園的光榮。
 
李副市長指出,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暨停車場興建工程所在基地為展演用地,依據法規可用來建置飯店及商場等,市府考量市民朋友希望保留更多的綠地空間,不希望太多商業建物進駐,另考量現有的圖書總館啟用至今已超過35年,設施老舊且館藏空間不足,在鄭文燦市長擘劃下,希望能在中正藝文特區打造嶄新的圖書總館,進一步結合電影院,滿足市民朋友多元文化及休閒娛樂需求。
 
李副市長提到,桃園市立圖書館新總館總樓地板面積約5萬2,890平方公尺,其中圖書館棟為地上8層建物,涵蓋演講廳、會議室、文創市集、咖啡館、樂齡閱讀區、親子研習教室、青少年閱覽及一般閱讀館藏區、地方文獻區、多功能活動室、數位學習區級雲端書屋、行政辦公空間等;電影院棟為地上5層建物,1樓為主題餐廳,2至5樓共設置8個影廳,圖書館棟及電影院棟透過2樓露台相互連結,更方便民眾通行;此外,圖書總館基地地下2層將作為停車場,預計提供 401 個汽車位及 410 個機車位,可協助紓解周邊生活圈停車空間不足的問題。
 
李副市長說,本建築工程由「郭自強建築師事務所」及「株式會社梓設計國際團隊」操刀,以「生命樹」為建築設計主軸,希望融合周邊的綠地景觀,並以「知識螺旋」、「圓錐狀環保節能通風採光井」、「綠色螺旋」、「環保外皮」及「書架耐震壁」等五大元素,透過強化自然採光、綠植栽及迴旋向上的美學意象,希望讓民眾耳目一新;李副市長也說,本工程設計榮獲2018年國家卓越建設「最佳規劃設計類」最高榮譽「卓越獎」之殊榮,相信落成啟用後一定會成為民眾打卡新熱點。
 
今日包含立法委員湯蕙禎、桃園市議會副議長李曉鐘、市議員余信憲、林政賢、黃家齊、陳美梅、蘇家明、市府工務局長賴宇亭、文化局長莊秀美、桃園市立圖書館館長唐連成、桃園區長陳玉明、春源鋼鐵公司董事長蔡錫奇、泰創工程公司董事長陳萬富、誠蓄工程公司總經理馮國祥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4)日上午前往桃園區,出席「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暨停車場興建工程視覺模型展示說明會」。鄭市長說,桃園市立圖書館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建設,座落於中正藝文特區,鄰近捷運綠線G11站及桃園展演中心。設計團隊以「生命樹」作為設計主軸,打造環保綠建築,並榮獲2018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未來完工後將成為桃園的文化新地標。鄭市長說,為了讓市民朋友更瞭解施工工法及設計理念,市府推出圖書總館視覺模型展示,並將於1094月前再次對視覺模型進行優化,市民可預約參觀眺望工程進展,成為全民督工平台。

鄭市長表示,「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暨停車場興建工程」由「郭自強建築師事務所」及「株式會社梓設計國際團隊」共同設計,並規劃「圖書館棟」及「電影院棟」2棟建築物,「圖書館棟」為地上8層、地下2層;「電影院棟」為地上5層、地下2層,兩者總樓地板面積約14,006坪。基地整體地下2層為停車場,將可提供401輛汽車、410輛機車作為停車空間。總工程經費約新台幣22億元,其中包括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補助約2億元,以及教育部補助約10億元,共計12億元,以110年完工為目標,將大幅提升桃園的文化力及閱讀力。










鄭市長說明,市圖總館以「生命樹」作為概念主軸,包括「知識螺旋」、「圓錐狀環保節能通風採光井」、「綠色螺旋」、「環保外皮」及「書架耐震壁」等五大元素,打造良好通風及環保節能的文化新地標,並榮獲2018年國家卓越建設「最佳規劃設計類」最高榮譽「卓越獎」。為讓市民更瞭解未來圖書館整體規劃,市府推出工程帷幕外牆及圓錐狀環保節能型通風採光井(Ecotube)工法展示,讓市民可以登上觀景平台瞭解工程進度,達到全民參與的目標。

鄭市長指出,桃園市立圖書總館將引進RFID等技術,可進行自動借還書等服務,成為智慧化圖書館。未來1樓將規劃為入口大廳、自助還書區、文創市集、咖啡館等;2樓為期刊閱報區、樂齡閱讀區等;3樓為親子閱讀區、大型繪本區、說故事劇場等;4樓為青少年閱覽區、動漫區等;5樓為一般閱讀區及館藏區;6樓為多元文化區、研習教室及多功能活動室等;7樓為視聽資料區、數位學習區、雲端書屋等;8樓為行政辦公空間;屋頂層則規劃為開放式庭園。

鄭市長提及,「電影院棟」未來將規劃8個廳,市府現正進行電影院文創商場及停車場招商。未來完工後藝文特區將有圖書館、電影院及停車場,不僅可支援全市30多個圖書分館,並可串連藝文特區多功能展演中心,同時解決周邊停車問題,帶動地區繁榮發展。

今日包括立法委員鄭寶清、市府秘書長黃治峯、工務局長賴宇亭、新建工程處長曾清祥、桃園區長陳玉明、欣桃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季男等均一同出席活動。



桃園市政府於今(108)124()上午辦理「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暨停車場興建工程視覺模型展示說明會」,市長鄭文燦親自蒞臨現場檢視工程帷幕外牆及圓錐狀環保節能型通風採光井(Ecotube)工法展示,並邀請市民近距離參與及瞭解本工程設計理念及各項工法,精進本市工程建設。

活動完成後,本工程並規劃於1094月前對視覺模型進行優化,成為本案的全民督工平台,開放民眾預約參觀;透過平台眺望工程進展,達到全民參與及教育的功能。


「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工程」基地位於桃園市中正藝文特區,於去(107)1119日下午舉行開工典禮,鄰近桃園捷運綠線展演中心站(G11),位處市中心、交通便捷;並規劃「圖書館棟」及「電影院棟」2棟建築物,圖書館棟為地上8層、地下2層的建築物,另電影院棟規劃共5層樓,總樓地板面積約14,006坪,2棟建築物以2樓露臺相互連結;總工程經費約新臺幣22億元,以110年完工為目標,完工後將成為桃園市的文化新地標。

「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暨停車場興建工程」由「郭自強建築師事務所」及「株式會社梓設計國際團隊」共同攜手設計,以『生命樹』為概念主軸,包含「知識螺旋」、「圓錐狀環保節能通風採光井」、「綠色螺旋」、「環保外皮」及「書架耐震壁」等五大元素,打造環保節能、具良好通風及自然採光特色的桃園文化新地標,並榮獲2018年國家卓越建設「最佳規劃設計類」最高榮譽「卓越獎」。

本工程規劃1樓為入口大廳、演講廳(12)、自習室、自助還書區、文創市集、咖啡館等;2樓為期刊閱報區、樂齡閱讀區及特殊服務區等;3樓為親子閱讀區、大型繪本區、親子研習教室、嬰幼兒遊戲坊、說故事劇場等;4樓為青少年閱覽區、青少年桌遊區、動漫區、討論區及團體學習室;5樓為一般閱讀區及館藏區;6樓為多元文化區、地方文獻區、研習教室及多功能活動室等;7樓為視聽資料區、數位學習區、會議室、自習室、語言學習區、雲端書屋等;8樓為行政辦公空間,屋頂層為開放式庭園。

而基地整體地下2層為停車場,規劃可提供401輛汽車、410輛機車(B1可停167輛汽車、3輛小巴士或貨車、410輛機車;B2可停231輛汽車),可改善藝文中心周邊停車問題。

完工後將串連藝文特區的多功能展演中心、肩負展演、商業、文化與休閒活動等多元功能,並帶動區域繁榮發展,讓圖書館走入民眾生活、提供民眾更多元化的服務。











新建工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