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國防部】國家軍事博物館籌建

 
 
 
總統府新聞稿
 
馬英九總統今(24)日上午出席國防部新建「國家軍事博物館」宣告典禮,期許博物館以親民的方式,全面展示我國近代軍事文物史料,讓各界瞭解臺灣人民抵禦外侮的勇氣與決心。
 
總統致詞時表示,今(104)年是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週年,許多退休將領及與抗戰歷史有關的民眾皆盼望政府能早日興建抗戰紀念館。然而經過研議,政府認為,紀念館不應單純定位為國軍的博物館,而應擴大範圍,將各項保衛民族國家的歷史一併納入,因此決定成立「國家軍事博物館」。
 
總統以1884年「滬尾大捷」為例指出,儘管該場戰役相當重要,但許多民眾並不清楚相關歷史。因此,他在臺北市長任內,即於紀念臺北建城120週年時,將當年因為抵抗法軍而犧牲的英靈靈位入祀臺北市忠烈祠。此外,許多人也不清楚1895年所發生的「乙未戰爭」始末,因此,更應將這些史實納入「國家軍事博物館」,讓國人瞭解臺灣人民堅苦卓絕、抵抗外侮的勇氣與決心。
 
總統強調,不論是不是軍人,凡是執干戈以衛社稷者,其相關歷史均應被納入「國家軍事博物館」。而海外華僑抗戰歷程,以及包括慰安婦在內與軍事有關的迫害史實,也應規劃納入。
 
談及華僑抗日的貢獻,總統以「南洋機工服務團」為例指出,當時許多馬來西亞華僑到滇緬公路當司機或機械工。政府目前正與相關人士聯繫,預計在下個月邀請當時的成員或其後人來臺接受我國頒贈抗戰勝利章,以表揚華僑青年奮不顧身的精神。
 
總統也分享過去參觀軍事相關博物館的心得。總統說,他於2001年訪問美國亞特蘭大時,曾參觀當地紀念南北戰爭的博物館。該館設計成360度圓形劇場,觀眾坐在中間,四周都是南北戰爭重要戰役的壁畫,現場並陳設戰馬、砲槍等,呈現戰場實景,顛覆了他對博物館的印象,令他深感震撼。
 
總統指出,我國「國家軍事博物館」預計以8年時間,打造一座10層樓高,總面積達15,000餘坪規模的建築,全面展示我國近代的軍事文物史料。在設計上,也將朝向更為親民的目標邁進,希望讓這座博物館能與人民的生活結合在一起。
 
總統也期許博物館完工後,能吸引附近參觀國立故宮博物院及國民革命忠烈祠的旅客,讓他們進一步瞭解我國人民如何抵禦外侮,展現主體性。
 
包括總統府資政劉兆玄與胡為真、總統府秘書長曾永權、行政院長毛治國、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高華柱、國防部長高廣圻及參謀總長嚴德發等人均出席是場典禮。
 
 
 
國防部新聞稿
 
國防部今(24)日上午舉辦新建「國家軍事博物館」宣告典禮,總統馬英九先生親臨主持。「國家軍事博物館」預計以8年時間,打造10層樓高,總面積達15,000餘坪的建築,全方位展示自明末迄今軍事文物史料,內容包含臺灣先民齊心抵禦外侮的歷史、國父及建國先烈奔走革命的歷程、國軍保家衛國的戰史等歷史文物史料,並將現代化國軍、全民國防、災害防救、眷村文化等文物納入,發揮博物館的教育與文化功能。
 
另別館樓高6樓,規劃參觀者飲食、休憩運動空間,並供民眾運動場域,使國家軍事博物館與社區相結合,發揮博物館公共服務與公益功能。
 
為發揮博物館專業功能,「國家軍事博物館」建案啟動後,將集思廣益,擴大專業諮詢範圍,不僅汲取國內、外軍事博物館、文物館的籌建經驗;在軟、硬體規劃方面,實地瞭解國內、外著名具代表性的博物館,使未來「國家軍事博物館」與世界各國軍事博物館能相輝映,成為21世紀現代化展館。
 
國防部指出,「國家軍事博物館」完工後,將與圓山飯店、忠烈祠、七海文化園區及故宮博物院等,構連成歷史文化觀光帶,為我國帶來更多的文化、社會、教育與經濟各方面的正面效益。
 
 
 
(軍聞社記者蔡宗恆臺北20日電)
 
「國家軍事博物館籌建」專案辦公室揭牌典禮,今日上午在國防部博愛營區舉行,常務次長王信龍中將期勉專案同仁發揮密切協調合作效能,如期、如質完成任務,為國軍建軍里程碑共同努力,締造新史頁。
 
王信龍致詞時,首先對政務辦公室在一年多的時間,整合部內各單位,積極協調行政院、財政部及國發會等相關部會共同推動建案,對於同仁的用心與努力,表示肯定。
 
王信龍指出,自去(103)年接獲籌建「國家軍事博物館」指示後,即召開籌備會議,邀請多位專家學者擔任顧問與諮詢委員,在建案規劃階段提供許多建議。行政院也於今年713日核定建案,代表「國家軍事博物館」籌建作業,已正式邁入啟動階段。
 
王信龍期勉執行專案的人員,確依政策指導,朝「先軟體、後硬體」方向,將臺灣抵禦外侮相關歷史納入陳展元素,並積極管辦各重要節點,以整體管理概念,確保任務完成。
 
王信龍強調,博物館經營並非一般展示場,需要有博物館專業,所有參與籌建人員都要接受專業訓練,才能無縫接軌營運;同時,也要汲取國內、外博物館籌建與營運經驗,有系統整理籌建所面臨的挑戰,進而呈現國家軍事博物館最高水準與風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