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

〔美感教育〕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由教育部指導、台灣設計研究院主辦,旨在協助台灣各級學校與專業設計團隊合作,進行校園環境美感改造;透過導入設計思考,讓學校成為美感浸潤的場域,真正落實美感教育從校園生活開始。





展演資訊 - 松山文創園區    OPEN SCHOOL 走進・學美 展覽


DESIGN MOVEMENT ON CAMPUS 一場從校園開始的美學運動

學校,是學習知識與生活的場域。在成長過程中,校園學習環境淺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的視野。隨著時代與教育思潮的改變,學習的樣貌更趨豐富多元,校園環境與美感也應與時俱進,帶領孩子觀察、體驗與學習,創造更美好的學習風景。由教育部指導、台灣設計研究院主辦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透過導入設計思考,協助媒合學校與專業設計團隊協力合作,進行校園環境美感改造,期望讓台灣的學習場域能更符合當代價值、教育趨勢與需求。

本次「OPEN SCHOOL 走進・學美 展覽」匯集了【學美.美學 – 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的核心理念,由長期推動教育設計與文化轉譯的美感細胞及文化銀行團隊策展,透過A、B、C區分別從「觀點、角色、改變」三個層次,帶大家一起走進學美,打開當代校園的多元想像,並透過計畫3.0與4.0的學校改造案例,看見教育與設計結合的可能,發現學習的不同樣貌。未來期望能有更多學校、設計團隊一起投入這場校園美學運動,創造啟發想像的校園環境與學習體驗!

展覽名稱|OPEN SCHOOL 走進・學美 展覽

展覽期間|2023.4.18 – 6.18(週休館)

開放時間|10:00 – 18:00

展覽地點|製菸工廠西向一樓 台灣設計館 01 & 02展間 A7-W107、W103

展覽票價|免費參觀

指導單位|教育部

執行單位|台灣設計研究院

策展單位|美感細胞、文化銀行

 

 

OPEN SCHOOL EXHIBITION

DESIGN MOVEMENT ON CAMPUS

School is a place of learning and living. As times and trends of educational thinking change, learning has become richer and more diverse, whereas campus environment and aesthetics have also evolved with the times to guide children to observe, experience, and learn, creating finer learning sceneries. 

Supervis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organized by 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Design Movement on Campus” introduces design thinking and matches schools with professional design teams for cooperation on aesthetic transformation of campus environment, hoping that Taiwan’s learning places can better meet contemporary values and educational trends and needs.

The“Open School”exhibition features the core philosophies of “Design Movement on Campus.” Zones A, B, and C guide visitors to delve into “Design Movement on Campus” on three levels of “Viewpoints, Roles, Changes” respectively, and see the possibilities of combining education and design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cases of “Design Movement on Campus 3.0 and 4.0,” discovering more diverse looks of learning!

Title|OPEN SCHOOL EXHIBITION

Dates|2023.18 April - 18 June

Hours|10:00 – 18:00

Venue|Taiwan Design Museum Hall 01 & 02

Hosted by|Ministry of Education

Organized by|Taiwa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urated by|Aestheticell, Bank of Culture


112-03-13教育部「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 從學校實作空間到生活空間,直擊校園的美感改造

教育部自108年起啟動「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透過專業設計協助解決校園生活教育與環境所面臨的問題,並提出創新再造的方向,讓學校成為美感浸潤的場域,至今已樹立75所校園美感改造示範學校,其中111年度共協助20所學校進行改造,改造標的物也更加豐富多元,如工科實作課程場所、音樂與表演藝術課程結合教室、生命教育關懷場域等。今(13)日教育部及計畫團隊特別前往新北市立新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天主教光仁學校財團法人新北市光仁高級中學及臺北市立復興高級中學,開箱3所學校美感改造樣貌,感受校園美感變身成果。

新北高工模具科大樓入口川堂及廊道空間原本燈光昏暗,整體環境與動線缺乏整合;同時新北高工也期待翻轉大眾對工科空間凌亂的刻板印象。藉由設計團隊的協助,重新梳理了空間動線,重整燈光與色彩系統,並透過適量的木作隔屏,軟化金屬較為剛硬的視覺感受。特別的是,大樓入口門面是科內老師們在30年前利用科上設備製作而成,設計團隊不僅保留此一富有紀念意義的大門原貌,更再加入本次改造元素,讓原本的大門與新改造的空間完美融合。室內的導引指標則是由團隊與學校師生共同製成,打造專屬於新北高工的識別系統,不僅獨樹一幟,也更加意義非凡。

新北高工洪宜芳主任表示,團隊改造過程受到學生的熱烈關注,對於空間的改造深感好奇。對技術型高中而言,工件都是按圖施工,尺寸要方即方、要圓即圓,美學涵養卻相對不足。然而,當作品在製作過程加入美學思考,便有可能提高附加價值,讓『成品』變成『精品』。

光仁中學音樂教室是音樂課程與合唱團的練習空間,未來還將加入表演藝術課程。設計團隊突破舊格局,植入四面環形階梯,可同時作為合唱團的站臺、教師授課的講臺,以及觀賞中央舞臺演出的觀眾座位席,讓教室空間具備多樣態的彈性。同時透過兩組可變換位置的幕簾作為舞臺前幕或背景幕,達到遮光及吸音的功效,讓教室不再只是以往制式的教課空間。

臺北市復興高中長期致力推動生命教育,期望能幫學校認養的校貓校狗打造一個符合習性又安全的生活空間,並作為師生分享與教學互動的場域。設計團隊從鼓勵師生與毛孩們共生共好的概念出發,活用學校閒置空間,整合水電機能,打造屬於校犬校貓生活、互動及教學等三個區域。不僅營造滿足動物習性與本能需求的安全居所,也提供學校推廣生命教育教學的空間。此外,設計團隊也考量毛孩們的習性各異,因此以模組化及可移動方式設計毛孩的屋舍,讓師生可針對毛孩個性行為進行調整,改造成一座尊重生命、關懷陪伴、相互學習的生命教學園地。

復興高中劉桂光校長分享:「希望能以空間改造連結生命教育與美學,為校園打造一個具有多重教育意義的空間。以犬貓生活空間為中心,透過與毛小孩的互動,為生命教育課程增添實地教育的場域,發展出更多教學可能性」。

教育部表示,計畫透過專業設計力量的導入,以減法設計思維,進行校園環境診斷,協助學校以美感解決校園環境問題,培養學子從生活中感受美,營造具美感的學習環境,讓「美學」融入學生校園生活,也讓學生從中「學美」。教育部並將於112年4月18日至6月18日,在臺灣設計館01與02展間舉辦「OPEN SCHOOL 走進・學美」特展,展出本計畫(110至111年度)共41校的改造成果,從「觀點、角色、改變」三個層次,帶領大家一起看見臺灣教育與設計結合的能量,發現學習的更多樣貌!展覽免費參觀,歡迎民眾一同來感受與分享校園環境之美。

更多有關「學美.美學」計畫最新資訊,請上計畫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esign.movement.on.campus/)查詢。



設計 將讓校園更美好


學美‧美學3.0成果發表會 

學美.美學線上展| https://campusfield.design.org.tw/zh-TW

 

學美.美學30|一束以設計改變校園的光|https://youtu.be/mHHbMAKv9_k





教育部委託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110年度共完成21所學校美感變身工程,今(9)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行成果分享會,由教育部蔡清華政務次長親自主持,並依不同改造主題與特色,邀請12所學校代表及設計團隊現身說法,分享設計專業進入校園進行改造以來,在教育現場引發的熱烈討論與迴響。

「學美.美學」計畫是教育與設計體系的首度合作,主要協助全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透過設計思維的導入,從校園生活教育與環境改造的面向解決校園問題,並提出創新再造的方向,讓學校成為美感浸潤的場域。自108年計畫執行開始迄今,共計已樹立了55所校園美感改造示範學校。

110年度的改造內容,除了為各式特色與主題教室空間進行大變身,如積木社團教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木工教室等,也包含複合型餐廳、圖書閱覽室、指標系統、戶外多功能場域等校園機能與景觀環境的變革實驗。新竹市立培英國民中學是將2間老舊的教室連結起來,打造出全校引頸盼望的圖書閱覽室。設計團隊打開面向戶外綠地的牆面,並打造休憩型的大階梯,讓閱讀行為延伸到戶外,提供了更開放且具公共性的設計,為室內溫潤質感的閱讀場域加分。

屏東縣泰武鄉泰武國民小學充滿排灣族色彩的木工教室,原來缺乏收納與展示機能,作品、材料也堆放在桌面及地板上。設計團隊為讓焦點回到孩子的創作及活動上,上抬的收納機為教室創造了最大的使用空間,讓學生作品既是收納也是展示。此外,為孩子們量身訂製的木桌及工具推車,可以收納工具、材料及未完成的作品。

本次更首度改造肩負校園生活重點照護機能的健康中心、學習生態觀察與生命教育的雞舍園地,以及在108課綱下強調學生自發思考的自主學習露臺空間等各類身、心綜合學習現場,將原本以校園空間改造為主的計畫範疇,擴及到生活養成環境的各個層面。以苗栗縣公館鄉南河國民小學為例,設計團隊打造了一個能讓老師、學生、社區居民與雞群共好、共學的食農與生態教學場域。串聯起雞舍、大樹、食農花園、堆肥空間,且每隻雞都擁有自己的名牌、蛋架,讓師生們可以近距離觀察雞的行為與生活。

國立臺東女子高級中學的「蘇格拉底探索教室」是一間自主學習教室,課綱的自主學習是學生探索自己、發掘興趣和發展未來的重要關鍵。因學校無自主學習空間,便藉由設計團隊改造儲藏室及外部露臺,活化利用此空間,同時也依據學習型態及展示需求,重新配置空間功能,以符合小組討論、個人思考空間等多元使用情境,讓學生專注學習自己的興趣愛好,並建立創新教育示範空間。

「學美.美學」計畫更特別籌辦「學美.美學線上展」,將3年來的改造成果,透過圖像化與動畫的互動方式一次展出,並彙整學校、設計團隊、指導委員等不同參與對象的現身說法,分享改造過程中的經驗與觀察,提供一個學習美感再造的開放平臺,讓更多的教育現場一起「學美」,歡迎各校參考成功的示範案例,再製出富含校本特色、符合師生需求的改造方案。線上展網址:campusfield.design.org.tw。

「學美.美學」計畫不只是要讓學習空間變得更美,而是期待讓學校師生與設計團隊一起攜手合作,共創出更多元形態的校園生活環境,進而創新教學模式的途徑、影響校園生活教育。另有關更多「學美.美學」計畫最新資訊,請上計畫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esign.movement.on.campus/)查詢。


國際級設計大獎「德國iF設計獎」(德國漢諾威工業設計獎)日前公布2022年全球設計得獎名單,計有57個國家、近11,000件作品角逐,最終臺灣共有66件作品脫穎而出,獲頒2022年iF設計獎。教育部美感教育計畫亦傳捷報,首次集結12個美感教育計畫推動成果的「美感×未來教育展」及「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合作學校新北市立新泰國中、深坑國中、臺中市立豐東國中、嘉義市嘉北國小等5件作品,勇奪「室內建築」類別獎項殊榮。

教育部「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計畫與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合作,透過設計專業導入校園,從行為、環境各方面進行更整體性的設計思考,協助學校以美感解決校園環境問題,營造具美感的學習環境,培養學子從生活中感受美。計畫自108年啟動,以減法設計思維進行校園環境診斷,並打破以往公部門與學校的標案工程委託方式,改以徵選、媒合等方式協助學校與設計團隊合作進行校園美感設計改造工程,至今已完成全國59所校園改造,包括一般教室、專科教室、展演空間、指標系統等,改善幾乎所有學校都會遇到的校園環境問題,並落實美感教育融入校園生活;111年共有190校申請,預計選出16所合作學校進行美感改造。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自109年起屢獲日本Good Design Award BEST 100及Good Design Gold Award、德國iF設計獎金獎等國際重要獎項肯定,今(111)年則透過4所合作學校的改造案,再度獲得德國iF設計獎。

新北市立新泰國中與非常態空間製作所合作,將生物教室改造為美術教室,以「美感實驗室」的概念打造兼具上課、座談、工作坊、展覽等多功能的學習空間,並將黃金比例元素呈現於教室地面與空間;新北市立深坑國中由形構設計操刀設計,將校園建築的主色紅應用在活動鐵件隔屏,以「一個場域、三個劇」的概念發展出創意與變化性十足的川堂,將校園的畸零空間充分改造利用;臺中市立豐東國中由米索空間設計進場,拆除輕鋼架露出別具歷史特色的折板天花,並打開牆面,大量減少空間內不必要的屏蔽,將閒置的柔道角力館,改造成多元展演中心-「楓苳劇場」,串起校園帶狀活動空間,為師生間、學校與社區間的互動提供新的場域端點;嘉義市嘉北國小則由小福砌設計團隊帶領一群回鄉打拚的嘉義在地二代營造工班,為嘉北管樂隊打造一間具有高度變化性與延伸性的團練表演空間。

「美感×未來教育展」由教育部補助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辦理,109年12月11日至110年2月21日於松山文創園區內正式展出,由美感細胞及陳永基設計與聯合策展、托邦設計工作室設計,透過陳列不同高度的課桌及導光板面的發光抽屜,呈現台灣從幼兒至高中階段各異的學習視野,與遍地深耕的教育部美感教育實踐成果。展區呈現幼兒、國小、國中、高中四個不同階段的學習視野,參展的各項美感教育計畫分別從校長、老師、家長及學生的角度切入,梳理各計畫在行政推動、教案課程、互動體驗三大面向的觀點,從教室課堂延伸到生活環境,探索注入美感的未來教育樣態。

美感教育是一種素養教育,培養我們對生活不同面向的觀察與省思,110年辦理「美感 x 未來教育展」,透過策劃專業展覽及親子體驗活動,傳遞美感教育計畫長期耕耘的成果,並推廣設計創新理念與新知,以及擴散教育部長期投注美感教育計畫成效,讓大眾及教育從業人員瞭解美感教育從扎根作起的重要性。「學美.美學」計畫110年度21所合作學校改造工程目前已接近完工,預計在今年6月初辦理成果發表會,屆時將再掀起另一波臺灣校園改造王的風潮。有關更多「學美‧美學」計畫最新資訊及案例介紹,請上計畫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esign.movement.on.campus/)查詢。













教育部委託財團法人台灣設計研究院所執行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投入25所學校美感變身工程,今(12)日在松山文創園區舉行成果分享會,由合作學校的校長及負責改造的設計團隊現身說法,分享設計專業進入校園進行改造所掀起討論議題與實際行動,並邀請長期關心美感教育的監察院范巽綠監察委員及林盛豐監察委員蒞臨指導。


本次「學美.美學」計畫改造,分為特色教室、機能收納、指標及空間翻轉、閒置空間再造及生態學習等 5 大改造類別:

一、特色教室-改造班級或專科教室:以嘉義市嘉北國小為例,管樂團一直都是學校引以為傲的特色樂團,校內卻缺乏適合表演和練習的場地。改造團隊設計出全國第一個可變換練習、表演、獨奏等多種模組的管樂教室,舞臺亦能夠收納,擺上桌椅便可化身為上課教室。

二、機能收納-創造更靈活的魔術空間:如花蓮縣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小教室缺乏收納個人物品和教具空間,改造團隊為每位學生打造專屬的書包櫃,並在整面的黑板牆後導入隱藏式收納櫃,配合伸縮的教師桌,解決空間不足的問題。

三、指標及空間翻轉-活化空間意象與使用方式:如宜蘭特殊教育學校希望去除川堂原本沉重的形象,營造美感及溫暖的意象。改造團隊簡化空間訊息,將剛硬的線條改成圓角,同時把花崗岩立面及鐵窗去除,改以混沙白漆覆蓋牆面增加層次與活潑感,並改善學生搭乘車輛的識別旗座,讓美感與實用性同時升級。

四、閒置空間再造-解決因學生人數減少而產生的閒置空間:如臺南市西港國中的視聽教室閒置已久,改造團隊以白色為基調,搭配淺色的木質元素將空間改造成明亮舒服的圖書館,更透過連接室內外的平臺,讓一顆矗立50多年的老榕樹陪伴看書的孩子。

五、生態學習-讓孩子以自然為師:如桃園市平鎮幼兒園改造校門入口廣場,改造團隊重新規劃入園動線,擴大孩子戶外活動的範圍,結合丘陵地景,活用自然素材,把戶外區域重新打造成可動可靜的空間,啟發幼兒在戶外與自然植栽一起活動,感受陽光、快樂、活力與美感的新天地。

教育部「學美.美學」計畫去年自全球4,769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全球僅有5個名額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的金獎肯定,並且為唯一被提名角逐最後大獎的非日本籍作品,由此可見校園美感改造不只在國內產生影響,更已在國際上受到關注。

「學美.美學」計畫由設計團隊與學校師生,透過多次的討論與實作來進行設計共創,不僅開啟創新的設計模式,也以美感顛覆師生們的想像、創新教學模式、改變傳統師生關係以及生活教育,從根本解決校園環境的難題,更打造下一代美好生活與學習環境的期望。



台灣設計研究院 - TDRI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