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臺灣跨域美感教育國際論壇 https://symposium.2022inarts.world/
111-11-11。2022臺灣跨域美感教育國際論壇 美感教育界盛會
國內外百位教師共談新未來
教育部於今、明(11、12)兩天在政大公企中心舉辦「2022臺灣跨域美感教育國際論壇」,邀請來自美國、澳洲、荷蘭、日本的美感教育專家學者,以視訊方式分享國外美感教育的發展趨勢與實務經驗,另透過論壇與國內長期推動美感教育的專家學者進行跨域交流,探討美感教育計畫對教師增能賦權及參與學生的經驗與歷程等相關教與學議題。
教育部自108年起推動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以整合性思考,延續第一期計畫在支持系統、課程教學以及環境的美感改善,更加強調美感落實於生活各層面,而且從幼扎根,創新跨域,並能夠讓臺灣美感教育的特色與經驗與國際交流。
為呈現美感教育第二期計畫推動的歷程及成果,教育部委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辦理「2022臺灣跨域美感教育國際論壇」,以「疫情時代美感教育的永續發展」為題,探討疫情時代下美感教育的實務議題。論壇並包含了專題演講、圓桌論壇、課程分享、案例分享、公民論壇、美感踏查等結合線上與線下豐富多元混成的形式,讓各方思維獲得充分激盪。期透過國、內外美學教育實務的交流分享,深厚目前計畫所累積經驗,促進美感教育研究與永續發展。
本次國際論壇邀請美國波士頓學院心理學系Ellen Winner榮譽退休教授及藝術教育世界聯盟(WAAE)前主席Robin Pascoe教授帶來專題講座,Ellen Winner教授透過說明視覺藝術教育方法論的轉變,介紹其所發展的Studio Thinking概念,指出在教學上運用藝術媒介促進學生學習遷移,能引發多元思考;Robin Pascoe教授則進一步從課室、學校到社會等向度,探討何謂「優質的藝術教育」及其標準與實踐方法,兩位教授的精彩演說皆為美感與藝術教育帶來新的啟發;另透過澳洲、荷蘭、日本等國外專家學者分享藝術教育於疫情期間施行概況、因應與轉向,探討國際間美感教育發展動向。此外,教育部美感教育計畫團隊亦分享其實踐歷程,議題涵蓋學生學習經驗、表現亮點及面臨的挑戰等,並以自身經驗提供未來美感教育推動上的相關建議,促進學生公民美育養成。
臺灣美感教育推動即將進入第9個年頭,透過本次國際論壇與國外、臺灣專家學者與數百位對美感教育有積極熱忱的學者、教師、師資生以及民眾一同對疫情時代、美感教育的永續發展進行討論,藉由拓展國際視野迎接臺灣美感教育新階段,也讓國際看見臺灣累積豐沛的美感教育力及跨域整合力。更多活動詳情請見國際論壇官方網站https://symposium.2022inarts.world/。
109-12-10。教育部「美感x未來教育展」開展 從基礎培養美感,厚植台灣未來的軟實力
109-11-13。「2020美感教育國際論壇」,匯聚美的動能、創生美育4.0
109-10-31。「幼兒美感教育扎根計畫」南區成果分享美感種子,從幼萌芽,逐步茁壯
109-10-30。教育部美感教育計畫榮獲日本2020 Good Design Award設計獎肯定
108-12-21。全臺美感教師大集合,教育部美感教育工作坊 橫向跨域與縱向連結,共創在地扎根的美感課
108-12-16。讓美感進入孩子的生活!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成果分享會
108-11-25。2019美感教育教師參訪荷蘭美感與藝術教育滿載而歸
108-11-06。美感教育工作教師赴泰國曼谷探索藝術融入生活之美
108-06-20。「打造未來世代學習空間」- 高級中等學校108年校舍建築及環境美感教育工作坊至交通大學校本部觀摩見學研習
108-05-16。深化產學鏈結,探索未知視野! 教育部將與經濟部及產學界合作深化數位跨域設計人才培育
108-03-10。讓教科書不再只是教科書─教育部啟動具創新意義之教科書人才培育機制,希望未來教科書不僅是知識傳遞功能,而能兼具美感教育與創意啟迪等多重效益
108-03-18。首創教育界與設計界攜手合作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
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
第二期五年計畫(108-112年)
美感即生活-
從幼扎根․跨域創新․國際連結
中華民國107年10月
目次
壹、
前言…………………………………………… 1
貳、
理念、目標與推動藍圖……………………… 7
參、
推動策略與具體行動方案………………… 10
肆、
整體計畫架構…………………………………14
伍、
具體行動方案/經費/績效評估指標…………15
陸、
預期效益………………………………………31
壹、 前言
一、 美感教育基本論述
(一)
美感的意涵
美感涉及「主體」、「對象」和「經驗」三者之間的關係;美感來自「人」能夠運用其感官,去體驗、知覺各種「人事物」形式、內涵中所存有的特質,而讓人產生愉悅、幸福、舒適、激賞、嚮往、崇敬、省思等「經驗」,甚而以符號或作品去表現其經驗與意義。「美感」乃理性與感性、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之均衡調和,而臻至身心和諧健康之全人發展。
(二)
美感教育的意涵
「美感教育」是培育美感素養的實踐作為;美感素養乃透過生活美學的省思,豐富美感體驗,培養對美善的人事物,進行賞析、建構與分享的態度、能力。因此,美感教育需引領學習者覺察美、探索美、感受美、認識美及實踐美,敏銳其身心靈多元感知的學習方法、機會與環境。
二、 現況概述
盱衡國際教育發展趨勢與國內美感教育現況,世界主要國家近年教育與文化政策發展,透過國家層級課程改革、政策推動,及地方層級在地文化實踐,落實美感教育,以提升國民生活品質、美感素養,是教育文化發展重要趨勢。
(一)
國際現況概述
隨著各國教育與文化政策的變革,當代美感教育具如下趨勢:
1.美感教育為學習者迎向「融合與永續世界」做準備
面對近年戰爭、貧窮、人權、永續發展…等問題,世界各國莫不以迎向多元融合、永續發展為教育改革重要課題;將美感素養融入中小學課程,把生活環境與文化之覺察與行動實踐,落實於領域到跨領域學習歷程,提供學習者更多探索、實踐美感之時間與空間,以培育面對未來多元融合、永續發展世界所需具備之素養。
2.以「社會參與」取向的美感教育,促進公共幸福感
因應全球化浪潮,所帶來各國新移民語言與文化學習的教育問題,「美感教育」扮演著重要轉化作用。美感非僅獨善其身,更是在「社會參與」後的同理差異,尊重、悅納多元文化,共同創造和諧之美。也在社會參與中,將美感教育融合生活、生態與生產以促進地方文化永續發展而活出幸福感,如澳洲之多元文化資產、菲律賓慶典美感與日本直島之生活美學;皆在生活實踐中,讓美感成為一種開展公共幸福感的生活信念、習慣、態度。
3.跨域美感專題/議題探究與實作
AI世代數位科技與新媒體改變了學生學習模式與美感體驗途徑,跨域專題/議題取向的美感教育課程設計,在教學中結合探究、創作、鑑賞與表現等重要元素。美感專題/議題探究是學習者與他人、社會、環境、全球的覺知及關係建立,學習素材不再侷限於教科用書,而是回到生活所經驗之人事物。從日本、韓國、澳洲、芬蘭等國家近期之課程變革中歸納,美感素養乃回應學生學習本能與需求,建立學習情境脈絡,以生活與文化為美感教育主要內涵,引導學習者整合知識、能力與態度,活用學習方法與策略,將美感應用、實踐於生活中。
(二)
國內美感教育實施現況
1. 國內美感教育推動之利基與契機
基於教育部第一期五年計畫之實施,以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之公布與即將實施,國內美感教育具有相當優勢的基礎:
(1) 日益提升之生活品質與教育期待
臺灣有豐富深厚的人文素養、文化藝術傳統,加上自由、民主、開放且多元的社會風氣,提供美感教育發展的基礎。近年來國人對生活品質之重視,對各項政策與教育品質亦有著高度期待,此為推展美感教育的契機。
(2) 「政府—民間企業—學校」攜手模式已具雛形
近年來臺灣藝術與文化界人士、社區與產業工作者看重國民美感的培養,美感教育得以納入更多資源,如:廣達文教基金會長年推動游於藝之美感相關計畫,金車文教基金會與學學文創長年深耕深厚美感教育,美感細胞的教科書美感計畫更帶動起民間豐沛的動能。來自社區自發的美感行動是臺灣美感教育最美的風景,政府部門與民間攜手協作將可創造更多美感教育能量。
(3) 創新科技與美感跨域人才之培育
世界各國人才培育與產業發展、加值創新都強調自小培養美感素養;當前臺灣整體產業發展從硬體代工到軟體研發,需要擁有美感競爭力人才。近來各大專院校相關科系於世界各項文藝發明創作獎項屢創佳績,且臺灣在科技方面的創發屢見推陳出新的觀點,可持續與美感教育相互結合培育科技人文與美感的跨域人才,培養台灣產業增值與轉型人才。
(4) 地方文化產業活化
隨著地方文化產業的活化,臺灣鄉鎮日漸重視地區或社區美學的塑造,加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校/社區之協力已然成為美感教育的實踐潛力空間。
2. 美感教育第一期五年計畫執行概況
(1) 執行階段及方案調整
教育部於102年8月27日發布「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03年至107年)」,以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為政策協力方向,從「課程教學」、「教職知能」與「支持資源」三大面向規劃81項行動方案。結合103年11月公布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九項核心素養中的「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在各教育階段、各領域/科目之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落實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讓「美感素養」成為全人教育中不可或缺之素養。
圖1 美感教育第一期五年計畫執行階段暨方案調整圖 |
圖1 美感教育第一期五年計畫執行階段暨方案調整圖
A. 萌芽期(103-104年):各司署於既有相關補助計畫內,鼓勵納入美感元素,並辦理美感教育專案計畫,喚醒師生民眾對美感的覺知。
B. 調整期(105-106年):透過各項方案與美感之關聯性分析,由81項行動方案調整為62項,並聚焦於「以學校美感教育為推動核心」及「強化與縣市合作機制,擴大影響力」兩大原則,於106年起辦理「教育部補助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辦理美感教育計畫」,期以由下而上的方式,擴大美感影響力。
C. 整合期(107年):62項中有2項計畫執行完畢,1項整併,調整為59項,並依據第一期執行影響力評估,規劃與整合第二期計畫。
(1) 美感影響力評估
為理解第一期五年美感教育計畫實施成效,國家教育研究院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於106年3月起進行「教育部美感教育第一期五年計畫影響評估」。以「強化學習者美感課程及體驗」、「營造具美感的校園環境」、與「提升教育工作者美感知能」三大主軸建置評估架構;採「質量並用」之自評、外評方式進行評估。「自評」方面,透過各方案執行團隊檢視計畫執行歷程與成果;「外評」部分,由研究編制問卷,針對全國中小學教育工作者與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學生有效總填答人數為47,835人,教育工作者有效總填答人數為6,156人。為深度理解自評與問卷調查之結果,更針對計畫執行人員進行「焦點座談」、對美感教育主要新興計畫進行案例訪談研究;最後提出美感教育整體影響報告。師生影響評估結果如下:
A.
對師生的美感覺察、認知、情意、和行動皆有正面影響。
B.
參與計畫者有助於強化學習者美感課程及體驗。
C.
偏鄉/特偏學生的美感影響高於非偏鄉區域學生。
D. 藝術相關領域教師顯著高於非藝術相關領域
。1. 第一期至第二期五年計畫之轉變與整合
圖2 美感教育第二期計畫調整方向圖 圖3 美感教育第二期計畫相較第一期計畫方案調整圖 |
新增之行動方案如下:
(1) 鼓勵具前瞻性美感領域研究。
(2) 推動美感前瞻人才培育計畫。
(3) 職前師資生美感素養提升計畫。
(4) 中小學在職教師美感素養提升計畫。
(5) 建構學習情境美感生活地圖。
貳、 理念、目標與推動藍圖
一、理念
美感教育是一種多元的人文教育,來自生活的潛移默化,可透過發現、探索、體驗的歷程,從人與自己、人與社區/社會/社群、以及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互動中培養「發覺美」、「探索美」、「感受美」、「認識美」及「實踐美」的知能,進而讓學生產生能信心而應用於生活之中。是以「美感的培養」應從幼扎根,以學生為主體,學校課程教學為核心,開啟美與人文的內涵,並以「生活美感」為主要範疇,包括校園空間美感的體驗與創造等,以增進學生對生活周遭的理解與審美判斷力。課程設計透過教師的專業引導,在累積、深化、拓展、永續的審美原則下,發展出整體的設計、創新與跨域合作的可能性,從點、線到面整體規劃、公私跨域合作與國際連結,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進而提升國民的美感素養。
綜上,制定以「美感即生活-從幼扎根、跨域創新、國際連結」為理念之「美感教育計畫中長程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108-112年)」。
二、目標
(一) 提升學生設計創新美感素養。
(二) 營造美感學習環境。
(三)增進國民美學前瞻能力。
圖4美感教育第二期計畫推動藍圖:4大推動策略,16個具體行動方案
四、推動架構
圖5美感教育第二期計畫推動架構
叁、 推動策略與具體行動方案
一、
支持體系
(一) 建置美感教育資源整合平臺
以單一入口與分眾使用原則,整合相關計畫網站平臺、人才資源庫、課程教案、藝術文化等美感教育資源,並以永續經營為目標,建置美感教育之教與學需求為主軸的支持系統。
(二) 推動美感教育傳播與溝通計畫
成立美感教育傳播溝通智庫,委託專業團隊,配合施政計畫,提出第二期的傳播計畫,與時俱進全面規劃各年度「美感教育主題」之傳播亮點,透過多元媒體進行傳播與溝通,並定期進行中央-地方層級政策規劃與執行之溝通對話,銜接與整合研究端、行政端、實務端之資源與協作,凝聚美感教育推動共識,激發各界對美感即生活之認識與行動。
(三) 促進美感教育研究與實踐
以國家層級課程綱要為研究室之研究與實踐核心,持續探究主要國家美感素養論述與實踐取徑;分析十二年國教各階段領域課綱研發、規劃與實踐美感素養之情形與問題;調查中小學學生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之表現情形;辦理國際學術研討會,進行國際研討交流;並進行美感教育在中小學之影響評估,以提出未來課綱美感教育的規劃與實踐方向。
(四) 鼓勵具前瞻性美感領域研究
鼓勵大學於教學創新及發展學校特色面向,進行前瞻性美感領域研究。
二、人才培育
(一) 推動職前師資生美感素養提升計畫
研發師資生美感素養課程模組,於師資培育學程中實際試行,並強化設計與實施美感教育活動的實作的機會;一方面以線上課程的形式,提供師資生自學的管道。另外,藉由各師資教育學程試行課程模組的過程,建立師資生美感教育學習社群,並連結師培機構不同領域的教授在美感課程與教學的合作。
(二) 推動中小學在職教師美感素養提升計畫
規劃適合中小學在職教師美感素養提升課程模組(含線上與實體課程),並透過各縣市政府依課程模組規劃辦理相關增能研習或工作坊。其次,建立各縣市教師美感教育社群,增進互學與分享機會;遴選推動本部美感教育工作之教師公假參與國外優秀之教學演示或工作坊,參訪優質美感教育機構,於返國後辦理公開分享會或進行美感教學公開課,並將交流心得報告上傳至相關網站。
(三) 推動教育行政人員美感素養提升計畫
鼓勵教育行政人員與主管推動創新美感工作,促成教育行政人員與主管(含儲備校長、主任)的美感素養成長社群運作,並結合此社群規劃辦理教育行政人員與主管美感體驗活動與研習課程。
(四) 推動美感前瞻人才培育計畫
鼓勵大學於教學創新及發展學校特色面向,推動與美感相關人才培育計畫。
(五) 推動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
每年選送優秀且具發展潛力之學生,赴國外著名大學、機構或公司進行為期1年之進修、實習或訓練。其次,辦理藝術與設計人才培育成果展,以促進創作成果與經驗之交流。此外,建立國際合作長期培訓機制,並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國際類競賽。
三、 課程與活動
(一) 辦理地方政府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
教育部規劃連結擴散機制,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或輔導團、學科中心)與執行美感計畫的大學合作,定期性輔導與協助各級教育階段種子學校發展課程與教學實踐,系統性建立教材與示例,以作為普及轄屬各級學校參與推展的基礎,並讓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建立自我檢核與永續運作的機制,包含學校藝術深耕計畫、美感教育計畫以及中小學美感校訂課程計畫等。
(二) 推動美感課程教學與學習體驗計畫
推動各教育階段美感課程教學與學習體驗計畫,協助課程研發,建立課程模組與學生學習資料檔,以提供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或輔導團、學科中心)以及國立學校推動美感教育之專業資源與輔導。
(三) 推動生活美感與設計創新課程計畫
銜接第一期美感教育課程推廣計畫,建構以設計為核心,由生活出發,美感素養導向的通識及設計校本課程。以美感校園及生活實踐的設計思考、融合藝術與生活為課程目標。建構專業與學術的支持系統,創新的美感設計教育實踐計畫。
(四) 推動校園多元美感體驗活動
結合美感教育第一期樂器銀行、大專青年偏鄉藝術教育工作隊、偏鄉巡演等計畫,系統性規劃將藝術與美感引進校園,經由在多元形態學習活動的參與,豐富學生的美感經驗。
(五) 結合民間與跨部會資源協力推動美感教育計畫
與民間單位合作,辦理系列性美感課程教學與學習體驗工作坊,引領學生以實作體驗美感。除此,規劃多元之展覽或展演等資源充實偏鄉、離島與全臺各地校園學習環境,鼓勵學校發展校本特色,推動跨領域統整課程教學與學習體驗之方法與策略,培育學生多元學習與創意思考的素養。協助學校與民間單位建立合作的夥伴關係,共同開發推動美感教育的模式與策略,以期後續典範移轉與擴展。
與文化部、國立故宮博物院等部會合作,整合相關資源,並策進學校與藝文場館合作的運作機制,辦理教師課程與教學增能研習、開發學生體驗課程,發展課程教學與學習體驗的資料庫,以資後續的推廣。
四、學習環境
(一) 設計校園生活美感實踐計畫
繼第一期美感教育計畫之後,運用策略聯盟方式,結合學校特色、建構主題式「美感校園」學習社群,透過設計與創新的力量,串連各種生活美感的學習資源,並鼓勵學校與專業設計師合作,將美感設計課程進一步轉化為行動,以設計思維翻轉教育、以設計翻轉校園之創新實踐計畫。
(二) 建構學習情境美感生活地圖
針對教室學習情境、學校所處社區,引進企業資源、跨界思維、跨域實踐,帶動教師透過課程教學設計,以藝術美感結合領域學習,師生共同建構具啟發性之美感學習情境,建構「美感生活地圖」。
肆、 整體計畫架構
推動策略 |
具體行動方案 |
1.支持體系 |
1-1
建置美感教育資源整合平臺 1-2
推動美感教育傳播與溝通計畫 1-3
促進美感教育研究與實踐 1-4
鼓勵具前瞻性美感領域研究 |
2.人才培育 |
2-1
推動職前師資生美感素養提升計畫 2-2
推動中小學在職教師美感素養提升計畫 2-3
推動教育行政人員美感素養提升計畫 2-4
推動美感前瞻人才培育計畫 2-5
推動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 |
3.課程與 活動 |
3-1
辦理地方政府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 3-2
推動美感課程教學與學習體驗計畫 3-3
推動生活美感與設計創新課程計畫 3-4
推動校園多元美感體驗活動 3-5
結合民間與跨部會資源協力推動美感教育計畫 |
4.學習環境 |
4-1
設計校園生活美感實踐計畫 4-2 建構學習情境美感生活地圖 |
伍、 具體行動方案/經費/績效評估指標
本計畫期程自108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 估計5年約需新臺幣20億元,由教育部編列年度預算支應,並依立法院年度預算審議結果調整經費。
推動面向 |
具體行動方案 |
執行年度及預估經費 (千元) |
辦理 單位 |
108年 績效評估 指標 |
109年 績效評估 指標 |
110年 績效評估 指標 |
111年 績效評估 指標 |
112年 績效評估 指標 |
|||||
108年
|
109年
|
110年
|
111年
|
112年
|
主辦 單位 |
協辦 單位 |
|||||||
1.支持體系 |
1-1建置美感教育資源整合平臺 |
5,000 |
5,000 |
4,000 |
4,000 |
3,000 |
師資藝教司 |
各司署、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國家教育研究院、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等相關部會 |
研議規劃與初步建置整合平臺架構。 |
1.
完成建置與運作整合平臺。 2.
評估使用狀況持續精進。 |
評估與持續增修維護整合平臺功能。 |
評估與持續增修維護整合平臺功能。 |
1.
評估與持續增修維護整合平臺功能。 2.
規劃平台永續經營策略。 |
1-2推動美感教育傳播與溝通計畫 |
6,000 |
5,000 |
6,000 |
5,000 |
6,000 |
師資藝教司 |
各司署、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國家教育研究院、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等相關部會(單位/學校) |
1.訂定與執行年度美感教育傳播溝通計畫。 2.辦理共識營。 3.召開計畫執行團隊聯席會議。 4.辦理全國教育文化科長聯席會議。 |
1.訂定與執行年度美感教育傳播溝通計畫。 2.召開計畫執行團隊聯席會議。 3.辦理全國教育文化科長聯席會議。 |
1.訂定與執行年度美感教育傳播溝通計畫。 2.辦理共識營。 3.召開計畫執行團隊聯席會議。 4.辦理全國教育文化科長聯席會議。 |
1.訂定與執行年度美感教育傳播溝通計畫。 2.召開計畫執行團隊聯席會議。 3.辦理全國教育文化科長聯席會議。 |
1.訂定與執行年度美感教育傳播溝通計畫。 2.辦理共識營。 3.召開計畫執行團隊聯席會議。 4.辦理全國教育文化科長聯席會議。 |
|
1-3促進美感教育研究與實踐 |
7,500 |
10,500 |
7,500 |
10,500 |
10,500 |
國家教育研究院、師資藝教司 |
相關單位(學校) |
研發十二年國教課綱學生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之素養調查內容。 |
1.研發十二年國教課綱學生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之素養調查內容。 2.規劃教育部「第二期美感教育五年計畫」重要方案執行評估研究架構。 3.辦理美感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
1.研發十二年國教課綱學生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調查測試與修題。 2.規劃教育部「第二期美感教育五年計畫」重要方案執行評估工具與方法。 |
1.研發十二年國教課綱學生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調查測試與修題。 2.執行教育部「第二期美感教育五年計畫」重要方案影響評估。 3.辦理美感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
1.進行學生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正式施測與提出施測報告。 2.提出教育部「第二期美感教育五年計畫」影響評估報告。 3.辦理美感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
|
1-4鼓勵具前瞻性美感領域研究 |
(納入相關計畫經費項下支應) |
(納入相關計畫經費項下支應) |
(納入相關計畫經費項下支應) |
(納入相關計畫經費項下支應) |
(納入相關計畫經費項下支應) |
高教司、技職司 |
師資藝教司 |
鼓勵大專校院於教學創新及發展學校特色面向,進行前瞻性藝術與美感領域研究。 |
鼓勵大專校院於教學創新及發展學校特色面向,進行前瞻性藝術與美感領域研究。 |
鼓勵大專校院於教學創新及發展學校特色面向,進行前瞻性藝術與美感領域研究。 |
鼓勵大專校院於教學創新及發展學校特色面向,進行前瞻性藝術與美感領域研究。 |
鼓勵大專校院於教學創新及發展學校特色面向,進行前瞻性藝術與美感領域研究。 |
|
2.人才培育 |
2-1推動職前師資生美感素養提升計畫 |
9,000 |
9,000 |
9,000 |
9,000 |
9,000 |
師資藝教司 |
師資培育之大學 |
1.研發師資生美感素養課程(模組)。 2.規劃師資生美感素養實踐活動。 3.建立大學師培教授在美感跨校跨領域課程合作的教師社群。 |
1.研發師資生美感素養課程(模組)。 2.推廣師資生美感素養課程及辦理工作坊。 3.辦理師資生美感素養實踐活動。 |
1.研發師資生美感素養課程(模組)。 2.推廣師資生美感素養課程及辦理工作坊。 3.辦理師資生美感素養實踐活動。 |
1.推廣師資生美感素養課程及辦理工作坊。 2.辦理師資生美感素養實踐活動。 |
1.推廣師資生美感素養課程及辦理工作坊。 2.辦理師資生美感素養實踐活動。
|
2-2推動中小學在職教師美感素養提升計畫 |
11,945 |
12,435 |
12,925 |
13,170 |
13,170 |
師資藝教司 |
國教署、各直轄市、縣(市)政府 |
1.規劃中小學在職教師美感素養提升課程模組(包含線上與實體課程) 。 2.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在職教師美感素養與教學座談。 3.補助優秀教師出國參訪,並返國進行參訪心得發表會或公開課。 |
1.研發在職教師「美感素養與教學」線上數位學習課程。 2.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中小學在職教師美感素養增能研習或工作坊。 3.辦理全國性中小學在職教師美感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示例觀摩與研討。 4.補助優秀教師出國參訪,並返國進行參訪心得發表會或公開課。 |
1.研發在職教師「美感素養與教學」線上數位學習課程。 2.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中小學在職教師美感素養增能研習或工作坊。 4.補助優秀教師出國參訪,並返國進行參訪心得發表會或公開課。 |
1.研發在職教師「美感素養與教學」線上數位學習課程。 2.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中小學在職教師美感素養增能研習或工作坊。 3.辦理全國性中小學在職教師美感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示例觀摩與研討。 4.補助優秀教師出國參訪,並返國進行參訪心得發表會或公開課。 |
1.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中小學在職教師美感素養增能研習或工作坊。 2.辦理全國性中小學在職教師美感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示例觀摩與研討。 3.補助優秀教師出國參訪,並返國進行參訪心得發表會或公開課。 |
|
2-3推動教育行政人員美感素養提升計畫 |
3,000 |
3,000 |
3,000 |
3,000 |
3,000 |
師資藝教司 |
國教署、各直轄市、縣(市)政府 |
1.規劃教育行政人員與主管(含儲備校長、主任)美感素養提升課程模組(包含線上與實體課程)。 2.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參與或辦理教育行政人員與主管美感素養研習或共識營。 |
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參與或辦理教育行政人員與主管美感素養研習或共識營。 。
|
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參與或辦理教育行政人員與主管美感素養研習或共識營。
|
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參與或辦理教育行政人員與主管美感素養研習或共識營。
|
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參與或辦理教育行政人員與主管美感素養研習或共識營。
|
|
2-4推動美感前瞻人才培育計畫 |
(納入相關計畫經費項下支應) |
(納入相關計畫經費項下支應) |
(納入相關計畫經費項下支應) |
(納入相關計畫經費項下支應) |
(納入相關計畫經費項下支應) |
高教司、技職司 |
師資藝教司 |
鼓勵大專校院於教學創新及發展學校特色面向,推動與美感相關人才培育計畫。 |
鼓勵大專校院於教學創新及發展學校特色面向,推動與美感相關人才培育計畫。 |
鼓勵大專校院於教學創新及發展學校特色面向,推動與美感相關人才培育計畫。 |
鼓勵大專校院於教學創新及發展學校特色面向,推動與美感相關人才培育計畫。 |
鼓勵大專校院於教學創新及發展學校特色面向,推動與美感相關人才培育計畫。 |
|
|
2-5推動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 |
85,000 |
85,000 |
85,000 |
85,000 |
85,000 |
高教司 |
|
1.每年甄選120名在學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研習營。 2.海外決選選送約30位具美感及專業素養之設計人才出國進修或實習1年。 |
1.每年甄選120名在學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研習營。 2.海外決選選送約30位具美感及專業素養之設計人才出國進修或實習1年 |
1.每年甄選120名在學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研習營。 2.海外決選選送約30位具美感及專業素養之設計人才出國進修或實習1年 |
1.每年甄選120名在學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研習營。 2.海外決選選送約30位具美感及專業素養之設計人才出國進修或實習1年 |
1.每年甄選120名在學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研習營。 2.海外決選選送約30位具美感及專業素養之設計人才出國進修或實習1年。 |
3.美感課程教學與 學生學習體驗 |
3-1辦理地方政府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 |
108,000 |
108,000 |
108,000 |
108,000 |
108,000 |
師資藝教司、各直轄市、縣(市)政府 |
國教署 |
1.辦理計畫說明會。 2.補助各直轄市、縣(市)辦理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 3.各直轄市、縣(市)成立「美感教育整體推動小組」。 4. 各直轄市、縣(市)訂定年度工作項目,進行課程與教學示例前導開發研討。 5. 各直轄市、縣(市)建立各教育階段種子學校以及專業社群團隊基地學校。 |
1.辦理計畫說明會。 2.補助各直轄市、縣(市)辦理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 3. 各直轄市、縣(市)整體計畫內容與推動自訂普及率檢核機制。 4.結合中央與地方輔導系統逐年落實推動十二年國教課綱美感素養。 5. 各直轄市、縣(市)種子學校發展美感課程與教學示例,並辦理成果發表與分享。 |
1.辦理計畫說明會。 2.補助各直轄市、縣(市)辦理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 3. 各直轄市、縣(市)整體計畫內容與推動自訂普及率檢核機制。 4.結合中央與地方輔導系統逐年落實推動十二年國教課綱美感素養。 5. 各直轄市、縣(市)種子學校發展美感課程與教學示例,並辦理成果發表與分享。 |
1.辦理計畫說明會。 2.補助各直轄市、縣(市)辦理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 3. 各直轄市、縣(市)整體計畫內容與推動自訂普及率檢核機制。 4.結合中央與地方輔導系統逐年落實推動十二年國教課綱美感素養。 5. 各直轄市、縣(市)種子學校發展美感課程與教學示例,並辦理成果發表與分享。 |
1.辦理計畫說明會。 2.補助各直轄市、縣(市)辦理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 3. 各直轄市、縣(市)整體計畫內容與推動自訂普及率檢核機制。 4.結合中央與地方輔導系統逐年落實推動十二年國教課綱美感素養。 5. 各直轄市、縣(市)種子學校發展美感課程與教學示例,並辦理成果發表與分享。 |
3-2推動美感課程教學與學習體驗計畫 |
20,100 |
20,100 |
20,100 |
20,100 |
20,100 |
師資藝教司 |
國教署、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相關單位/學校 |
因應12年國教課綱,協助研發各教育階段美感教育課程教學模組與學生學習資料檔。 |
因應12年國教課綱,協助研發各教育階段美感教育課程教學模組與學生學習資料檔。 |
因應12年國教課綱,協助研發各教育階段美感教育課程教學模組與學生學習資料檔。 |
因應12年國教課綱,協助研發各教育階段美感教育課程教學模組與學生學習資料檔。 |
因應12年國教課綱,協助研發各教育階段美感教育課程教學模組與學生學習資料檔。 |
|
3-3推動生活美感與設計創新課程計畫 |
28,000 |
28,000 |
28,000 |
28,000 |
28,000 |
師資藝教司 |
國教署、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相關單位/學校 |
協助開發各教育階段生活美感通識課程。 |
協助開發各教育階段生活美感通識課程。 |
協助開發各教育階段生活美感通識課程。 |
協助開發各教育階段生活美感通識課程。 |
協助開發各教育階段生活美感通識課程。 |
|
3-4推動校園多元美感體驗活動 |
22,712 |
22,712 |
22,712 |
22,712 |
22,712 |
師資藝教司 |
國教署、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相關單位/學校 |
於全台各地區(含離島),提供駐地或巡迴藝術與美感教育活動。 |
於全台各地區(含離島),提供駐地或巡迴藝術與美感教育活動。 |
於全台各地區(含離島),提供駐地或巡迴藝術與美感教育活動。 |
於全台各地區(含離島),提供駐地或巡迴藝術與美感教育活動。 |
於全台各地區(含離島),提供駐地或巡迴藝術與美感教育活動。 |
|
3-5結合民間與跨部會資源協力推動美感教育計畫 |
65,700 |
66,000 |
64,200 |
64,200 |
64,200 |
師資藝教司 |
相關民間團體/學校 |
1.促成產官學聯合推動藝術與美感教育合作案。 2.辦理跨部會藝術與美感教育合作案。 |
1.促成產官學聯合推動藝術與美感教育合作案。 2.辦理跨部會藝術與美感教育合作案。 |
1.促成產官學聯合推動藝術與美感教育合作案。 2.辦理跨部會藝術與美感教育合作案。 |
1.促成產官學聯合推動藝術與美感教育合作案。 2.辦理跨部會藝術與美感教育合作案。 |
1.促成產官學聯合推動藝術與美感教育合作案。 2.辦理跨部會藝術與美感教育合作案。 |
|
4學習環境 |
4-1設計校園生活美感實踐計畫 |
29,000 |
29,000 |
29,000 |
29,000 |
29,000 |
師資藝教司 |
國教署、各直轄市、縣(市)政府 |
1.輔導各直轄市、縣(市)推動「美感校園重點學校」,作為縣市推廣運作之核心團隊。 2.輔導各直轄市、縣(市)推動校園學習情境的美感亮點,產出課程案例。 |
1.輔導各直轄市、縣(市)推動「美感校園重點學校」,作為縣市推廣運作之核心團隊。 2.輔導各直轄市、縣(市)推動校園學習情境的美感亮點,產出課程案例。 |
1.輔導各直轄市、縣(市)推動「美感校園重點學校」,作為縣市推廣運作之核心團隊。 2.輔導各直轄市、縣(市)推動校園學習情境的美感亮點,產出課程案例。 |
1.輔導各直轄市、縣(市)推動「美感校園重點學校」,作為縣市推廣運作之核心團隊。 2.輔導各直轄市、縣(市)推動校園學習情境的美感亮點,產出課程案例。 |
1.輔導各直轄市、縣(市)推動「美感校園重點學校」,作為縣市推廣運作之核心團隊。 2.輔導各直轄市、縣(市)推動校園學習情境的美感亮點,產出課程案例。 |
4-2建構學習情境美感生活地圖 |
13,000 |
13,000 |
13,000 |
13,000 |
13,000 |
師資藝教司 |
國教署、各直轄市、縣(市)政府 |
補助各直轄市、縣(市) 建構「美感生活地圖」 |
補助各直轄市、縣(市) 建構「美感生活地圖」 |
補助各直轄市、縣(市) 建構「美感生活地圖」 |
補助各直轄市、縣(市) 建構「美感生活地圖」 |
補助各直轄市、縣(市) 建構「美感生活地圖」 |
陸、 預期效益
一、 完善美感教育支持系統,深化美感教育學術及實務之發展。
二、 提升教育人員美感素養,養成美感教育領域人才。
三、 提升學生美感素養,增進國家美感競爭力。
四、 帶動校園、社區空間美學,提升國民美感生活素養。
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 https://www.inarts.worl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