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三期五年計畫(113-117年)
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三期五年計畫(113-117年) 檔案下載
編號: 112-2600-002
本案核定日期及字號: 112年9月23日臺教師(一)字第1122603917號函
教育類別: [高等教育] [國際教育] [師資培育] [藝術教育] [高中職教育] [中小學教育] [學前教育]
單位: 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
期程: 113年1月1日至117年12月31日
總預算經費: 五年(113至117年)約1,500,000千元
年度預算經費: 113至117各年度300,000千元(預算案)
目標:
一、美感支持:整合美感教育相關資源,並適時提供行政支持與獎勵,完善資源整合支持系統;另促進中央-地方層級之溝通互動,以及各計畫間之協作,深化美感教育推動共識。
二、美感擴散:強化各類教育人員美感素養及培育美感教育前瞻人才,並串聯跨界資源,提升臺灣能見度,擴大美感教育與國際影響力。
三、美感永續:深化美感教育課程,促進美感跨域合作與永續發展,另建置美感學習環境典範,讓師生浸潤於美感永續環境,以提升對生活周遭人事物現象的覺察與關懷,增進師生美感素養與知能。
四、美感在地:扎根縣市政府美感課程在地實踐,創造在地化美感認同與獨特性,並建立學校與社區學習圈,促進地方整體美感教育之永續發展。
實施策略或推動重點:
一、理念
美感教育是邁向永續發展與追求人類幸福的教育,也是讓科技與人文有機連結與對話的創新教育。美感來自人與自己、與生活周遭環境人事物,以及與自然生態環境互動中的覺察感知、體驗發覺、感受理解、探索沈浸及協作實踐。在逐步累積育成後,帶領學生跨越學科、學習領域、學校及社區獲得美感體驗,從中並觸發自我認同、文化傳承與創新,並透過融合科技應用,培養美感素養與實踐信念,進而發酵應用於生活之中。
因此,「美感的培養」需從幼教階段即開始啟蒙。在當代情境中與未來趨勢下,以學生為主體,教育為途徑,透過課程教學與學習、校園美感環境設計與營造、美感學習夥伴的跨國連結等策略,建構完整支持體系來整合美感資源並擴展美感影響力。與此同時,開啟美感與科技、人文內涵的對話,讓時時處處均體現「生活美感」,從點、線到面整體規劃、公私跨域合作與國際連結,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進而提升國民的美感素養。
綜上所述,第三期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113-117年)乃以「美感即生活:從幼啟蒙.扎根生活.在地國際.永續實踐」為理念。
二、推動面向與推動策略
分為「人才培育」、「課程實踐」、「學習環境」、「國際鏈結」及「支持體系」5大面向,以15項實施策略推動:
(一)人才培育
1.建置美感教育教師社群及人才庫
2.系統性推動教育人員美感素養提升措施
3.厚植美感教育前瞻人才
(二)課程實踐
1.精煉美感課程多元教學樣態與內涵
2.擴展美感學習活動實施場域
3.建立美感課程跨界鏈結與擴散機制
(三)學習環境
1.推動美感學習環境標竿改造與擴散分享
2.涵養教育人員美感教學環境素養
3.引導學習環境相關計畫納入美感原則並強化與專業輔導團隊之連結
(四)國際鏈結
1.建置雙語美感教育資源整合平臺
2.推動美感教育國際交流活動
3.建立國際合作培訓機制
(五)支持體系
1.活化美感教育資源整合平臺
2.強化美感教育對話與協作
3.增強美感教育行政支持
FORMOSARACE:【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108-112年)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住宅業務檔案數位典藏網站
住宅業務數位典藏網站:http://publichousing.cpami.gov.tw
全國運動場館資訊網
全國運動場館資訊網-iPlay https://iplay.sa.gov.tw/
教育部體育署為充分瞭解並揭露臺灣現有各縣市區域之運動場館及設施現況,故自102年起委託專責單位建置全國運動場館資訊網,藉此加強各管轄單位及所屬機關等的橫向連結,使資源系統貫通與緊扣,提供便民運動設施之資訊服務,以達成臺灣成為優質運動資訊島之目標。
計畫委託執行單位:愛思普資訊顧問有限公司 全國運動場館資訊網小組
我們的島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我們的島 | 每週一晚間十點 https://ourisland.pts.org.tw/
1998年11月1日《我們的島》節目正式開播頒發總統文化獎 總統期盼未來有更豐富的文化能量 向世界展現臺灣多元的面貌
112年10月17日蔡英文總統今(17)日下午偕同賴副總統出席「第十二屆總統文化獎頒獎典禮」,肯定所有得獎人用文化活力讓國家蓬勃發展、持續前進。總統也感謝大家為臺灣種下希望的種子,讓臺灣文化永續發展,成就出臺灣最寶貴的文化資產,並期盼未來得獎人能引領更多後進,讓臺灣有更豐富的文化能量,向世界展現我們多元的面貌。
【彰化縣】員林龍燈公園滯洪池
員林龍燈公園滯洪池
2023-12-22。員林龍燈公園滯洪池完工啟用 國土署:前瞻補助約2.2億元 提升整體防洪安全
國土管理署下水道工程分署分署長林厚名今(22)日出席「彰化縣員林市龍燈公園滯洪池」啟用典禮。林厚名表示,中央積極協助彰化縣都市排水防洪建設,截至去(111)年底,在「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及「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已累計補助縣政府雨水下水道建設近6.7億元。今日完工的龍燈公園滯洪池工程總經費約2.2億元,由中央全額補助完成調節池及抽水設施等建設,啟用後將提升當地防洪安全及減緩員林市市區積淹水情形,及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2023-12-22。【下水道】員林龍燈公園變身 八千坪綠地滯洪池
今(22)日上午彰化縣長王惠美、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下水道工程分署分署長林厚名、員林市長游振雄與民代貴賓共同宣布員林龍燈公園滯洪池正式啟用,王縣長表示,啟用後不僅提升員林都市防洪能力,也提供員林市民最佳休閒遊憩場所,因極端氣候常有強降雨,員林基督教醫院附近遇雨常發生積淹水,特別感謝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員林市公所、縣府團隊,大家齊心協力,特別感謝中央補助2.2億元經費,員林市公所的協助,感謝議長謝典林及所有議員們對於預算的支持。啟用後的龍燈公園平時不僅變身為八千坪的綠地;下大雨時,則成為雙滯洪池,可滯洪水量47,175立方公尺,約19座國際標準泳池,也相當於圓林園的1.5倍,未來員林莒光路雨水下水道最後一哩路完成後,也期待延伸大村段的防洪計畫,期待能改善員林地區淹水情形及多一個休閒的好地方。
2023-09-27。全額補助員林龍燈公園滯洪池2.2億 打造韌性城市
彰化縣員林市龍燈公園滯洪池占地2.77公頃,滯洪量47,175立方,工程經費由國土署全額補助約2.2億元,已於今(112)年7月3日完工,將提升防洪標準至每小時降雨量71毫米,滯洪池的設計除強化雨水系統防洪標準,減少洪澇對城市災害的衝擊,也保留了兒童遊戲、體健及運動設施,兼具防洪與民眾休憩功能。
前瞻投入員林市4.8億 防洪升級打造韌性城市
國土署表示,近年氣候變遷,強降雨事件已成常態,為了有效改善員林市雨水下水道系統,已於107年協助彰化縣政府完成「員林市雨水下水道系統第二次重新檢討規劃」,全面檢討淹水原因,提出改善方案,並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陸續補助員林市中山路、復興路及莒光路等雨水下水道工程,另外,為改善員林基督教醫院一帶淹水情形,補助龍燈公園滯洪池成為員林市第二座滯洪池,並且已於完工前多次投入滯洪功能,有效改善積淹水情形加速排水效能。
國土署指出,日前在員林市發生約1.5小時短延時強降雨132毫米,最高每小時69.5毫米,此時員林市區雨水下水道系統出口的南平排水水位已接近渠道滿載情況,造成市區排水設施排洪效能降低,龍燈公園啟動滯洪池功能,將市區積水引流至該處,並將滯洪池注滿雨水,降低極端氣候帶來強降雨的災損。
持續支持防洪減災建設 維護人民財產安全
國土署進一步表示,長期關心並支持彰化縣政府辦理都市防洪減災建設,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動迄今,核定彰化縣政府4.8億元辦理員林市治水工程,包括「流域綜合治理計畫」補助彰化縣辦理圓林園滯洪池,有效改善員林市東側水患;龍燈公園滯洪池完工後,預期可改善員林市西側基督教醫院一帶淹水情形,讓員林雙滯洪池系統發揮都市排水,強化都市韌性之效用,國土署將持續協助打造員林市為防洪韌性的進步城市,以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2022-03-08。營建署補助員林龍燈公園滯洪池建設工程,現已完成汛期整備
營建署表示,為改善彰化縣員林市及八卦山風景特定區淹水問題,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核定補助彰化縣政府3.9億元進行治水工程,目前雨水下水道B、D及八卦山風景特定區H6~H12、員南路H13-5~H13-9等幹線已陸續施作完成。其中,2.1億元用於建設「員林龍燈公園滯洪池」,且為因應接下來的雨季及汛期,避免彰化基督教醫院與靜修路周邊再次發生淹水情事,已預先完成臨時滯洪功能規劃,現已完成整備,未來將可視氣候狀況,適時發揮防洪減災之功能。
營建署進一步指出,現行員林市西側排水區保護的承受標準為每小時降雨量50毫米,為有效提升該地區治水成效,特納入臨時排水防災設計,讓工程施作過程中,隨即啟動逐步優化員林地區整體防洪的能力,以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另112年「龍燈公園」滯洪池工程全數完工後,防洪標準將可提升至每小時降雨量71毫米,滯洪量達47,175立方公尺。
營建署最後表示,中央與地方攜手推動下水道建設與治水工程,讓員林市長期以來的積淹水問題得以獲得改善,建構減災防洪之生活環境,提升民眾居住安全。
110-06-23。改善員基周邊淹水情形 視察員林雨水下水道及龍燈公園滯洪池工程
109-12-30。改善員基醫院周邊淹水 「龍燈公園」滯洪池動工
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
〔消費生活〕消費者保護。住宅品質
消費議題
◆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
◆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契約規範【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
◆ 主管法規
◆ 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 定型化契約範本
商品查核
◆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商品安全
◆ 商品安全資訊網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
【臺南市】左鎮菜寮化石文化園區
臺南左鎮化石園區 https://fossil.tnc.gov.tw/
結合5G場域升級實現嶄新互動 左鎮化石園區重現史前古生物!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215 13:33:11) 臺南市政府今年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支持下,推動「未來進行市-臺南市地方文化特色整合5G應用與落地計畫」,此次資暘數位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及南臺科技大學共同合作,協助臺南市政府的旗艦示範應用,以5G融合新興技術以及各種載體,鏈結在地指標場域,促成創新科技應用案例。12月14日於臺南左鎮化石園區推出5G場域升級,透過5G結合AR擴增實境、AI辨識等技術創造出融合科技與文化的5G場域升級,並邀請左鎮化石園區共構的光榮實驗小學師生一齊同樂,體驗園區最新的「古生物AI互動體驗」。
左鎮化石園區場域升級導入啟雲科技旗下科技應用裝置,啟雲科技為獲得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AI技術服務機構能量登錄與全臺唯一Meta官方認證的AR技術合作夥伴,本次與資暘數位以及南臺科技大學共同合作激盪出以園區特色做為出發的「古生物AI互動體驗」。古生物AI互動留影屋可透過觸碰不同身體部位與比出不同手勢以變換各類虛擬造型,並與距今99萬至46萬年前的臺灣豐玉姬鱷以及大小朋友最喜愛的暴龍進行即時互動。另有規劃互動式AR相框,除了可收藏古生物AI互動體驗的實體成果外,民眾還可以讓自己親手設計的KIKI & KOKO從紙面上躍起轉變成活蹦亂跳的可愛角色。另外在虛實長廊中,民眾能享受到AR科技帶來的互動體驗,運用自己的手機從牆面上的裂縫中招喚出神秘的古代生物。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表示很高興本次能與臺南市政府攜手協作,透過導入5G、擴增實境、AI影像辨識、體感、3D等技術應用,共同打造本次左鎮化石園區的「古生物AI互動體驗」科技示範案例,讓到化石園區參訪的民眾,可以透過AR進行即時的互動體驗,甚至即時拍照錄影與列印相片分享給親朋好友。參訪的民眾表示,透過這樣的數位科技體驗,彷彿穿越時空回到數千萬年前的左鎮與活生生的古生物們互動,相當有感。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1971年時在左鎮菜寮溪畔發現臺灣的第一塊左鎮人化石,經研究後發現此地蘊藏的左鎮動物群化石數量十分驚人,因此後續也發掘留存了許多化石,是臺灣相當珍貴的資產。本次「古生物AI互動留影體驗屋」,透過AI肢體辨識技術讓民眾與古生物共同互動,加深民眾的互動體驗;在園區探索館的半戶外長廊更透過5G高傳輸、低延遲特性,透過AI辨識及AR擴增實境技術,在牆面上的裂痕圖示中讓虛擬古生物重現到現實世界與民眾互動、留影,這些科技應用不僅再現這些已經消失在人們視野中的古生物,增添體驗樂趣外,更是臺南保留珍貴史前資產的科技應用的象徵。
資暘數位表示在如今數位科技發展快速的時代,AR擴增實境正迅速成為廣泛應用於多個領域如文化和教育的一項重要工具。本次以AR擴增實境結合5G與AI能進一步整合肢體、物件與圖標等智慧偵測的科技應用,讓本次場域升級能以融合地方文化的方式,呈現寓教於樂的科技應用創新案例。而資暘數位也將繼續扮演協助整合相關產業,導入更多文化科技應用的推動者角色,提供民眾更多體驗5G文化科技的新生活機會。
訊息來源:資暘數位有限公司
南臺科大與左鎮化石園區首度結合5G科技 體驗穿越時空科技重現史前時代石化生物 | 中央社訊息平台
2023-07-12。沿著化石小溪尋寶趣 左鎮時光廊道述說多元文化獲園冶獎肯定
穿越百萬年的時光廊道,一起走進左鎮光榮社區尋寶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與臺南市左鎮區光榮社區發展協會、臺南市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左鎮化石園區及佛頂山朝聖寺等單位共同合作,分期改善位於廟旁鄰近溪流約1.1公頃的閒置空間,打造成為「時光廊道園區」。除設計有桂花步道、展演平臺與溜滑梯公園,更融入動物群化石沙坑、西拉雅族文化及蟋蟀生態等當地特色,打造適合親子共遊、寓教於樂的設施環境,獲得2023年建築園冶獎公共建築景觀類殊榮!
時光廊道園區逐步優化 散步休憩、辦理特色市集好熱鬧
光榮社區發展協會邱國輝理事長提到,化石小溪旁的空地當年由朝聖寺無償提供社區使用,108年起在農村再生計畫的協助下,陸續整理周邊環境、改善成為「時光廊道園區」,讓前來「左鎮化石園區」參觀與寺廟參拜的居民及遊客,有一個散步、運動、認識地方文化特色的好所在。當地文史工作單位-臺南市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也在今(112)年5月27日利用園區展演空間辦理漱石野集活動,召集在地居民和攤商展售特色餐食、手作和藝品,還有在溪邊辦理認識化石的體驗活動,重溫左鎮昔日熱鬧光景,更期待場域後續可以帶動社區一日遊發展!
融入自然化石、平埔族人文及蟋蟀生態 親子同遊秘境尋寶趣水保局臺南分局傅桂霖分局長說明,位於光榮社區的時光廊道園區充分利用地形起伏,融入當地菜寮溪流域珍貴的化石元素,設計可供挖掘化石的沙坑、趣味的長毛象溜滑梯、宛如穿梭地底的涵管山洞等遊具設施;搭配化石解說牆、經生態調查後保留的蟋蟀生態區,構築為親子觀察及同樂的絕佳場域。東南側鄰近當地信仰中心西拉雅顯赫太祖廟的環境經過整理後,改以平埔族狩獵彩繪牆、梅花鹿家族裝置妝點美化;日光草皮則因應使用需求,劃設出可容納百人的展演平台,社區辦活動、遊客聽導覽、居民歇腳休憩都很好用~
串聯左鎮化石園區擴大效益 時光廊道帶領旅人聽故事
水保局李鎮洋局長表示,左鎮時光廊道園區經過農村再生的培力與建設扶持,結合在地的文化與生態導覽解說,使左鎮化石園區的觀光效益從單點向外擴大,提供遊客戶外化石探索、社區產業文化推廣以及展演活動的多元使用功能。國人走訪「化石的原鄉」,欣賞猛獁象、劍齒象、古鹿等海陸相生物化石及珍貴的左鎮人頭骨碎片、早坂犀牛骨架等之餘,務必來到鄰近的時光廊道園區走走,親身感受左鎮豐富的自然人文風情故事。(左鎮化石旅遊資訊可參閱臺南左鎮化石園區官網,或參閱臺南市菜寮溪產業觀光協會臉書-走跳菜寮溪粉絲專頁)
葉局長表示,該文化園區的規劃期程為,市府預定今年上半年取得地方共識後進行行政資源整合,成立籌建委員會推動執行,下半年完成園區空間需求之定性定量規劃並公開競圖,預定105年工程發包動工,106年完成園區軟硬體建設工程,107年起接續進行園區周邊延伸空間環境之後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