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 星期三

南方治理平台。跨域合作暨首長會報

 

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澎湖登場 共築跨域共榮、永續大南方願景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24 18:17:10)  2025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23日於澎澄飯店隆重登場,因受強颱「樺加沙」影響,澎湖縣長陳光復、嘉義縣長翁章梁、高雄市副市長李懷仁、臺南市副秘書長殷世熙、嘉義市參議劉美鳳及屏東縣行政暨研考處長鄞鳳蘭,仍透過視訊方式與會,並與中央各部會代表齊聚一堂,展現南方縣市攜手推動區域治理與永續發展的堅定決心。

2025南方治理平台以「跨域共榮 永續大南方」為主軸,聚焦「海洋生態保育」、「環境永續-廢棄物處理」、「綠色旅遊」、「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等四大核心議題進行深入討論,共計5項合作提案於會中全數通過。

陳光復表示,2025「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由澎湖縣主辦,他感謝高雄市長陳其邁在2023年重啟此平台,讓南部七縣市能深化合作。他指出,過去兩年來,平台已成功推動多項跨縣市政策,包括淨零永續、交通建設、數位治理及觀光行銷等,有效促進南臺灣的區域聯合發展,成果斐然。

陳光復進一步說明,「南方治理平台」已推動超過25項合作政策,涵蓋淨零碳排、廢棄物處理、低碳旅遊及智慧化地政稅務服務等面向,各縣市藉此強化合作與經驗交流,共同為民眾打造永續生活環境。

翁章梁縣長表示,嘉義縣與澎湖關係密切,許多澎湖鄉親居住在嘉義縣,彼此有著緊密的連結。本次會議就「財政收支劃分法」討論,現行的「垂直分配」制度不公,對都會區和人口密集的地區較為有利,這違背了上繳統籌分配稅款旨在調節縣市財政的精神,財政收支劃分法應重新修訂,以實現公平正義。

除了財政議題,本次會議討論範圍亦涉及海洋生態保育、綠色旅遊、環境永續與氣候變遷等議題。翁章梁縣長並在會中代表嘉義縣感謝在丹娜絲颱風與7月28日西南氣流災害期間,伸出援手的基隆、新北、桃園、南投、台中、彰化、高雄和屏東等縣市。他指出,各縣市已成為生命共同體,救災防災是共同責任,區域治理協作,是南部各縣市共同追求的目標。

高雄市副市長李懷仁代表市長陳其邁出席表示,澎湖作為今年度「南方治理平台會議」主場,象徵南方縣市跨越山海、攜手合作的精神。近年面對颱風與豪雨災害,有賴各縣市夥伴通力合作,讓災後復原迅速,為南方治理精神的體現。在氣候變遷與資源分配等挑戰下,唯有各縣市夥伴攜手,方能有效整合資源。

今年議題與澎湖的在地發展緊密契合,展現高度跨縣市合作潛力。透過共同商談,攜手營造高品質、永續發展的旅遊環境,今日交流不僅深化彼此合作,更將推動具體政策,共同打造兼具韌性與競爭力的南方聯盟。

臺南市副秘書長殷世熙代表市長黃偉哲出席表示,感謝各縣市長長期以來以民為本推動區域建設,也肯定中央已看到南部地區的產業發展,並大力支持「大南方新矽谷」和「智慧機器人產業」的推動方案;這次會議討論共29項提案,希望透過南方治理平台,在環保的聯合稽查、強化環境治理、綠色旅遊等永續議題上達成共識與跨域合作,並希望未來台南與澎湖之間的遊輪航線,能以安平為起點,讓藍色公路大放異彩,讓南部與澎湖的發展越來越好。

嘉義市政府劉美鳳參議代表黃敏惠市長出席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時指出,7月丹娜絲颱風重創嘉義市,感謝13個縣市及中央部會即時支援,協助災後復原,展現跨域合作的重要性。

她表示,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挑戰已無法單靠個別城市因應,唯有透過區域聯防與攜手治理,才能有效提升整體防救災量能,「南方治理平台」正是各城市最堅強的後盾,未來將持續推動合作,強化城市韌性,共同朝向低碳永續的發展目標邁進。

同時,她也介紹嘉義市「諸羅建城321年」系列慶祝活動,包含10月4日至19日的光影藝術展「光織影舞」、12月12日至28日的320+1嘉義市城市博覽會,以及12月20日至31日舉行的嘉義市國際管樂節,將以多元展演全面展現嘉義市文化底蘊與創新轉型成果,誠摯邀請各縣市與中央長官蒞臨嘉義市,共同見證城市風采。

屏東縣行政暨研考處長鄞鳳蘭代表縣長周春米出席表示,受到樺加沙颱風的影響,屏東縣長周春米無法親自參加此次會議,但她代表周縣長感謝南方治理平台的夥伴們共同努力。

她說,在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後,南部地區成為「南方新苦主」,因此期待能透過這個平台共同解決財政缺口,即使面臨財政上的不公平,南部縣市仍應透過合作來因應挑戰,並爭取中央更多的關注。

也希望未來南方治理平台能成為跨縣市合作的典範,共同推動大南方新矽谷計畫,並透過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讓南部各縣市在半導體等先進產業上獲得更好的發展。

她提到,台積電供應鏈廠商未來可望進駐屏東科學園區,國科會太空中心也決定在滿州鄉設立科研火箭發射場域,屏東縣政府未來將配合在道路、國際學校、相關環境發展配套方面積極配合努力。

會後安排參訪澎湖化石館,館內典藏許多珍貴化石,包括距今1,500萬至1,700萬年前、體長達4.6公尺的「潘氏澎湖鱷」、在吉貝海域擱淺的「布氏鯨」骨骼標本,以及自澎湖水道打撈起、距今約4萬至1萬年前的古菱齒象與四不像鹿等古生物化石,讓與會貴賓親身體驗澎湖珍貴的自然資產,也深化對地方生態保育與永續發展的認識。(澎湖縣政府廣告)


2025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澎湖登場


2025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


2025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


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 嘉市感謝跨縣市協力馳援 共築永續大南方願景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24 15:38:25)  2025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於昨(23)日在澎湖盛大登場,由澎湖縣政府主辦,邀集高雄市、臺南市、嘉義縣、嘉義市、屏東縣與臺東縣等七縣市齊聚一堂,共同推動南方區域治理願景。嘉義市由市長黃敏惠指派劉美鳳參議代表出席,除分享施政成果,也向在丹娜絲颱風災後第一時間主動馳援的縣市,表達由衷感謝。

南方治理平台

2023年度重啟南方區域治理合作平台,並擴大邀請嘉義縣、嘉義市、台東縣參加,共有屏東縣、台東縣、台南市、嘉義縣、嘉義市、澎湖縣及高雄市等7個縣市加入平台。


2024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今13日在長榮文苑酒店隆重舉行,嘉義縣長翁章梁、台南市長黃偉哲、高雄市長陳其邁、澎湖縣長陳光復、嘉義市長黃敏惠、台東縣長饒慶鈴、屏東縣副縣長黃國榮等七位地方首長、副首長攜手中央部會代表共聚一堂,通過跨縣市互惠合作機制,展開深入交流,落實中央、地方的合作夥伴關係。



翁章梁迎接首長,除了一一送上精美的交趾陶伴手禮,會客室更準備嘉義縣冠軍咖啡「名陽園」熱情迎賓。今年會議提案屬性共分類為五大議題,共計10項提案及其他6項合作提案,涵蓋交通建設、觀光行銷、環境保護、教育學務及數位治理,共計16項提案納入議程,今全數通過。


交通建設方面提出「南部七縣市充電樁資訊整合計畫」、「台37線向南延伸至新營並串聯南科」、「嘉嘉南通勤月票」等計畫,以促進生活圈的整體交通發展。觀光行銷方面,計畫利用「南進南出」推動國際觀光(南方區域推廣方案),並加強旅遊資訊宣傳。


環境保護方面,成立「南部環境污染案件通報聯繫平台」以即時通報跨縣市非法棄置事件,共同打擊業者的非法行為。數位治理方面,提出「打造大南方政府數位韌性與資安防禦聯盟」,建構跨縣市資安稽核團隊,並建議解除社工人力限制、建立南部科學園區公共治理平台及區域聯防等議題。


黃偉哲指出,大南方生活圈通勤時間約2小時內,台南與高雄隔著山脈,兩側分別為那瑪夏與南化,而嘉義與台南之間的八掌溪,近期因凱米颱風而釀災,也要共同整治溪流,足見南部縣市是唇齒相依。從高科技S廊帶、觀光產業、農特產品到基礎建設,南部崛起已成事實,必須攜手打拼,朝共榮共好目標邁進。


陳其邁說,南方縣市就像是兄弟姊妹,在討論大南方議題的時候都是相互合作、不分黨派。目前南部的科技走廊逐漸在建構,在產業上下游的整合中,各個城市都有不同的角色,透過地方產業、地理資源的互補及供應鏈的銜接和供給,都能讓大南方平台的整合效應加成。


另外,南方縣市也都面臨預算不足、人口老化、以及基礎建設相對不足的問題,也盼中央資源分配時能多考量這些議題,挹注南方縣市更多資源。


陳光復表示,台灣是個優秀的國家,無論是人權、民主、經濟發展、健保、醫療技術、晶片外銷等全世界聞名,但若要中央、地方均衡發展,南方治理平台就是最重要的媒介,明年由澎湖縣接棒舉辦,中央給予的支持很多,希望明年大家都能到澎湖參與。


「嘉義市既是南台灣、也是中台灣!」黃敏惠說,隨著時代的潮流,區域的合作必要且重要,只要有機會,嘉義市都會全力爭取。嘉義市雖然是最小的縣市,但也可以有很大的創新,就像台灣小、卻有大能量足夠在世界發展,「大南方崛起」串聯南台灣縣市一起探討區域治水、環保甚至經濟發展,能解決更多問題。


饒慶鈴表示,這次除了回應南部七縣市區域合作調度案外,也提出了地熱能源課題。她指出,過去十幾年來,台東無法有效處理垃圾,而在場的縣市都曾協助台東處理垃圾課題,其中高雄市承接的量最多。此外,地熱發展目前也面臨瓶頸,現行參考的探測資料多是近30年前的成果,期待能更新資料並進行開發總量管制,並提供地熱業者與部落合作共生的契機。


屏東縣副縣長黃國榮代表縣長周春米出席,他表示南部縣市範圍廣袤、人口成長及產業發展仰賴完善交通建設,屏東縣近年在中央支持下,與周邊縣市交通連結陸續到位,屏東縣原代表強項除農業、觀光業之外,產業轉型的部分都是需要南部縣市整合發展,讓南台灣不管在觀光、交通、水利及產業發展上共同合作努力。


經濟部水利署長賴建信表示,水治理在台灣均衡發展中至關重要,行政院長卓榮泰要求水利署以警惕性和系統性為治水方針,明年的預算將以此為主軸。凱米颱風後,水利署已核定各縣市的改善工程,希望繼續與大南方各縣市合作,提升水環境。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長顏旭明指出,針對非法廢棄物問題,今年提出總經費23.5億的公共建設計畫,目前已送至國發會。該計畫將在台1線、台61線、國1及國3等主要道路設置人工智能辨識系統。系統將整合國道ETC、警察及交通單位的感測系統,實現黑名單車輛行駛路線透明化,並搭配車牌辨識系統,將違法行為的發現時間從過去的2個月縮短至10天內。


翁章梁指出,南方治理平台由陳其邁市長發起、並由大家響應,才能夠發展起來。南部的發展是民眾的共同期待,過去大家常說「重北輕南」,聽起來有點哀怨,但這幾年的變化確實讓大家感受到不同,如同總統賴清德所說的「均衡台灣」。今天的提案都經由各縣市幕僚多次討論、敲定,有些決議需要大家合作、有些則需仰賴中央,感謝到場關心的所有單位。


會後安排參訪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嘉義縣政府與國內最具指標性的研發單位-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合作,目前已有將近50家產官學研單位進駐,行程包括無人機試飛、簡介、專人導覽靜態展示,提供其他縣市在無人機研發領域的交流機會,分享創新進步的價值,帶動南部地區7縣市繁榮。


2024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 臺東提案健全地熱發電法規 促進部落共榮及環境永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381387

 

2024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 臺東縣認同縣市互助合作垃圾調度 將優先償還高雄代處理垃圾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381403

 

南方治理平台六縣市首長齊聚 縣長周春米首倡水情、環保、交通三議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337032

 

黃敏惠市長參加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 爭取交通建設盼提升區域合作量能 | 中央社訊息平台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381423


112-03-17。「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於高雄重啟 陳其邁:推動淨零永續打造韌性家園

https://eysc.ey.gov.tw/Page/DAB11F5DBDC11168/6a5e310b-7463-4ef8-ae97-f4b5ced18941


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 跨域合作暨首長會報

https://rdec.kcg.gov.tw/cp.aspx?n=E8760E230979717D

壹、緣起

高雄市政府推動區域合作的起源甚早,自民國88年召開第一次高高屏首長暨主管會報後,每年持續召開高高屏或高屏首長會報(縣市合併後),其間98年度透過由行政院經建會所推動之98年度「國家建設整合計畫」、99至102年度的「國家建設總合評估規劃作業」計畫及國家發展委員會103年度「國家建設總合評估規劃作業」計畫,挹注資源成立「高屏區域合作平台」,藉此平台高屏區域合作已不僅止於事務性的協商工作,更是站在區域發展的角度,針對區域間的產業、交通、觀光、文化及防災等各面向,著手進行實質規劃工作,使區域合作的層面更加廣泛與具體。

此外,首長會議除原先高屏二縣市外,104年度首次邀請臺南市參加,於104年4月三縣市召開「2015第一次南高屏區域治理工作平台」會議,同年8月本市首次與澎湖縣召開「海洋雙星聯合治理會議」,105年南高屏澎四縣市於10月聯合召開「南高屏澎區域治理平台」會議,透過區域治理常態性平台,秉持打破疆界,共同追求進步的精神,攜手營造資源整合共享的區域生活圈。

112年為強化跨域合作,本市擴大邀請嘉義縣、嘉義市、臺東縣等三縣市,共同召開「2023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共同建立南方治理工作平台,秉持促進區域發展與合作的理念,攜手打造資源整合、永續共享的南方韌性家園。

貳、歷年首長暨主管會報

叁、具體績效

112年以後

112年度重啟南方區域治理合作平台,並擴大邀請嘉義縣、嘉義市、台東縣參加,共有屏東縣、台東縣、台南市、嘉義縣、嘉義市、澎湖縣及本市等7個縣市加入平台。

「2023南方治理平台首長會議」於112年3月17日舉行,由本市主辦,臺南市、屏東縣、嘉義縣、嘉義市及澎湖縣首長皆親自與會,同時邀集中央相關部會,共同就「淨零碳排」、「廢棄物處理」、「綠色交通」及「水資源」等4大議題交流與討論,研商跨域整合及互利合作的行動策略,並建立跨縣市聯繫平台群組,營造共好共榮的南方家園。

100-111年

99年以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