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0日 星期三

【文化部】重大政策。主題網站




配合行政院內閣改組,文化部今(20)日下午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國際會議廳聯合舉辦卸、新任首長交接典禮,由政務委員林萬億蒞臨監交,新任部長李永得由卸任部長鄭麗君手中接下印信,完成交接儀式。新任部長李永得表示,將帶領文化部加倍努力、繼續傳承,讓臺灣多元文化持續盛開美麗花朵。

監交人林萬億政委代表行政院頒發行政院獎牌予卸任鄭麗君部長,感謝其擔任文化部長期間,規劃及推動我國各項文化政策,實有功績。林政委表示,過去4年在文化部長鄭麗君及客委會主委李永得努力下,文化及客家事務推動皆有重大進展。林政委提及卸任鄭部長提出「部部都是文化部」理念,帶動各部會擁有文化意識以推動各項政策,讓文化成為人民生活的每個環節;林政委也讚許新任部長李永得具有豐富媒體及文化參與經驗,近年更將客家族群文化推廣至國際,成果相當「澎湃」。

鄭麗君部長致詞時表示,「臺灣的文化多元、豐富而美麗,有幸擔任文化部長為文化、為人民服務,是人生中幸福且光榮的事。」鄭部長特別謝謝總統、行政院、各部會及每一位藝術文化耕耘者,給予文化政策諸多支持,文化治理才有可能。鄭部長也感謝李永得部長願意承擔文化部長這個重責大任,鄭部長稱能夠把棒子交給李部長手中,是她莫大的榮幸。鄭部長並稱讚李部長擁有豐富的媒體工作資歷,且在文化藝術領域已深耕多年,在客委會服務期間,致力推動在地文化發展,推廣、傳承與發揚客家文化及文化傳播,相信在李部長帶領下,臺灣生生不息的文化大樹將更加茁壯。

最後,鄭麗君部長感性地與文化部同仁道別,鄭部長說:「日後,當我被一首詩、一首歌、一本書、一部電影、一齣戲、一場音樂會、一座古蹟而感動時,會想起有各位繼續守護著這畝文化田園」。鄭麗君也承諾,未來即使不當部長改當家長,仍會持續跟大家一起努力,為臺灣文化貢獻一份心力。

李永得部長致詞時表示,在客委會服務的8年時光,能為自己的族群服務,是一生最光榮時刻,感謝客委會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一點一滴累積發揚客家文化及傳承客語,未來在楊長鎮主委帶領打拼下,一定能永續傳承流傳客家文化。接著,他感性表示,接任文化部長兼具「惶恐及幸運」的心情,惶恐的是包括行政院長蘇貞昌及許多文化界人士都提到,文化部在鄭部長帶領下,完成《文化基本法》、《國家語言發展法》、《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文化內容策進院設置條例》、《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設置條例》等重要法案,此外,鄭部長更廣納英才,讓許多藝文界人才都在其感召下投入文化建設道路。

李部長提到,感到幸運的是鄭部長以「文化治理」理念,建立起穩健的臺灣文化發展基礎,未來文化部將「加倍努力」繼續傳承,李部長說:「文化大道已經建設,文化治理架構也已構築,未來在此豐沛環境及土壤之下,只要在大道上用力奔馳即可達到終點,相信在眾人共同努力下,臺灣的多元文化終將盛開出美麗的花朵」。

文化部長李永得簡歷:https://www.moc.gov.tw/content_244.html




  






2016-05-24厚植文化力 帶動文化參與 鄭麗君部長發表政策展望


摘要:文化部於5月24日召開部長就任及施政說明記者會,由部長鄭麗君介紹兩位政務次長楊子葆及丁曉菁,並就未來施政規劃提出說明。楊子葆次長在工程、外交、文化等各領域均有豐富的經歷,未來將主理文化資產、文創產業、文化外交等工作。丁曉菁次長是資深媒體人,未來將主理人文出版、影視音產業、文化科技等工作。
文化部將以「厚植文化力,帶動文化參與」為核心理念,並提出以下五大施政主軸:第一是「再造文化治理、建構藝術自由支持體系」,第二是「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第三是「深化社區營造,發揚生活『所在』的在地文化」,第四是「以提升文化內涵來提振文化經濟」,第五則是「開展文化未來新篇」。 

厚植文化力,帶動文化參與

文化部於5月24日召開部長就任及施政說明記者會,由部長鄭麗君介紹兩位政務次長楊子葆及丁曉菁,並就未來施政規劃提出說明。 
楊子葆次長曾經擔任鼎漢國際工程顧問公司總工程師、臺北捷運公司顧問、新竹市副市長、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外交部政務次長、中華航空公司公關部副總經理等職務,並且著有城市文化與美學專書多本,在工程、外交、文化等各領域均有豐富的經歷。未來將主理文化部內,如台北機廠等大型文化資產保存活化、文創聚落和五大文創園區發展、國際合作與文化外交等各項工作。
丁曉菁次長是資深媒體人,曾經在壹傳媒、民視、公視服務,並長期參與紀錄片的企劃與製作工作,近期更曾監製叫好叫座的電視劇《麻醉風暴》,獲得四項金鐘獎,可說對國內的影視產業非常嫻熟。未來將主理文化部內,包含出版產業與影視音產業的發展及跨域合作、文化科技的長期發展策略與施政推動等工作。
在未來規劃方面,文化部將以「厚植文化力,帶動文化參與」為核心理念,並提出以下五大施政主軸:第一是「再造文化治理、建構藝術自由支持體系」,第二是「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第三是「深化社區營造,發揚生活『所在』的在地文化」,第四是「以提升文化內涵來提振文化經濟」,第五則是「開展文化未來新篇」。
 「再造文化治理、建構藝術自由支持體系」:召開全國文化會議,匯集意見,一年內制定文化基本法。建請行政院設置文化會報,建立文化施政跨部會協調機制。研擬組織再造,以提升文化施政科技能量、透過專業中介組織推動藝文發展。以「文化教育計畫」和「高齡人口文化近用計畫」提升文化參與。強化國家級演藝場館設備與研發策劃能量,並盤點中小型演藝場館,提升專業,媒介團隊進駐演出。建構藝術史料的典藏、研究與詮釋體系,並整建數位平臺。
「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建立從國家到地方的文化保存整體政策,落實文化保存於民眾生活。再造歷史現場──將有形文化資產納入國家整體空間治理架構,以大型計畫「歷史與文化資產維護發展(第三期)」為基礎,帶動城鄉風貌再發展;並推動傳統表演藝術、工藝美術、口述傳統、民俗節慶等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與再生。以「國民記憶庫」為統籌,盤整大量的地方文史研究資料,鼓勵民眾書寫故事。系統化整合公私立博物館資源,支援地方文化空間成為社區MLA(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
「深化社區營造,發揚生活『所在』的在地文化」:重視以在地知識為主體的地方學,建構地方知識學習網絡。串連各種地方組織與產業,作為在地文化種子的培力教學平臺,鼓勵青年留鄉與回鄉。結合政府、企業、社企等,堅實化在地社區組織。
「以提升文化內涵來提振文化經濟」:儘速完成文創院設置條例立法,並研擬新設中介組織,作為文化產業的扶植機制;建立跨部會文化經濟平臺,並每年提出文化經濟的發展策略。以補助和投資雙軌資金,扶植影視音產業;與地方政府合作拓展國片院線、擴大國片通路;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合作,提升本國自製節目的能見度;增加中小型的流行音樂演出場地;加速電影中心與片庫興建,推動人才培育與提升產製質量的影視基地,強化公廣集團角色。以國家漫畫及動畫博物館園區與漫畫基地,作為ACG產業研發、展售作品、跨域合作的平臺。從鼓勵閱讀、促進跨域應用、強化數位發展、拓展海外華語市場等面向提振出版產業。建構「文化實驗室」,提供年輕創作者低門檻的創作與展演空間。以「國家品牌運動」提升產業附加價值,並整合區域文化資源,打造「臺灣文化路徑」,發展文化觀光。
「開展文化未來新篇」:以「青文化萌芽計畫」,策略支持新銳創意。推動「文化科技施政計畫」,讓科技在藝術創作、資料加值、授權運用、文化近用等面向扮演重要角色。促進兩岸在平等互惠原則下,進行文化交流。積極促成國際藝文團體與非政府組織將臺灣作為亞太區基地,達成「國際合作在地化」。擴大既有藝文國際交流,強化面向國際的文化類展演策展能力,達成「在地文化國際化」。研擬文化經貿指導策略,強化文化事務中的經貿能量。
  
 
重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