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日 星期一

⊙再造歷史現場【基隆市】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2017年1月~2022年12月)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台灣網>地域風華


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資訊輔導平台    https://rhs.boch.gov.tw/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 2017-01-01 ~ 2020-01-31


新核定計畫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2.0 2021-09-15 ~ 2022-12-31

本計畫主要為承接「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1.0」之階段性實施成果,並進一步擴大與完整前階段重點工作,包括:歷史建築要塞司令部官邸、校官眷舍、法國公墓暨太平輪紀念碑、市定古蹟要塞司令部、旭丘指揮所及正濱漁會大樓等修繕與再利用效益;另方面在和平島諸聖教堂遺址考古發掘發掘獲致巨大且具指標性的成果,也需要進一步保全出土文物、推廣文化及歷史教育與提升市民文化保存及傳承意識。亟需持續透過由點而面的完善「歷史場景再現」整體風貌、歷史紋理、文物展示與傳統文化記憶傳承等多面向組串工作,因此特擬定「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2.0」以拓展前階段成果的效益完整。 

一、具體保障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發掘成果,以現地保存結合文物展示,提供民眾參觀並提升主體歷史意識觀念。

二、完善和平島再現歷史場景解說廊帶之規劃

三、補充辦理1.0未盡事項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 © 2021 基隆市政府 版權所有


 

歷史古蹟結合在地手遊 《穿梭大基隆》正式上線

2022-01-18

結合歷史古蹟及城市特色的精緻基隆手遊「穿梭大基隆,漫遊戲時空」,基隆市文化局今(18)日舉辦遊戲發佈記者會並宣布正式上線。透過手機遊戲APP,實際走訪基隆全市14個基隆文資點,在真實場景與動畫創造出的類VR遊戲場景,讓全台民眾都有機會透過遊戲體驗,更了解基隆歷史古蹟。1月18日到2月28日,只要下載「穿梭大基隆」遊戲APP,就有機會抽獎獲得iPhone13及Apple watch等好禮。

市長林右昌說,「穿梭大基隆」的遊戲名稱,象徵近幾年來「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下文化局的豐碩成果。從考古發掘到古蹟建築的修復再利用,讓我們從立體空間的認識,加入穿梭時空的概念,並將手遊流行的打怪方式置入,跳脫以往認識歷史古蹟的方式。

文化局長陳靜萍表示,遊戲中14個基隆文資點,包含近期陸續修復再利用完成的文化古蹟,都有實體「時空之柱」可以掃描加入遊戲。同時遊戲中內建100間基隆在地商家的介紹,也讓遊戲過程中能邊走邊玩,一覽基隆的各式生活面向。

陳靜萍局長提到,「穿梭大基隆」從遊戲設計初期便參考各種基隆文獻,包含美術設計、人物設定、劇情對白到畫面風格,都能感受到無處不基隆的設計巧思。每個文資點所出現的不同歷史與現代人物,都希望能引發民眾對於生活歷史文化的興趣與再重視。

文化局補充,14個基隆文資點包含基隆西岸白米甕炮台、佛手洞、球仔山燈塔;東岸太平輪紀念碑、清法戰爭紀念園區、石圍遺構、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司令官邸、旭丘指揮所、漁會正濱大樓;和平島天后宮、阿根納造船廠、諸聖教堂遺址。相關遊戲活動詳情及參加辦法,可前往遊戲說明頁面(https://reurl.cc/g00KKR)及基隆市文化局官網、臉書粉絲團查詢。


2021-10-26誠品書店進駐沙灣 林右昌邀請大家來細細品味基隆 

2021-10-09基隆沙灣歷史文化園區今啟用 法國友台小組共襄盛舉 

2021-10-05基隆沙灣歷史文化園區啟用 本週末國慶連假率先登場

 

2021-01-27太平輪追思72週年 沙灣歷史文化園區年中完工 

2020-11-19基隆舊公車處整建開工 大沙灣歷史文化園區相關工程全數到齊 

2020-11-09中濱營區拆除 完成大沙灣歷史園區最後一塊拼圖 

2020-10-31沙灣星空古蹟修復紀錄片首映 呈現文化保存成果與點滴 

2020-10-20基隆沙灣星夜古蹟大開放,預約參觀一次報你知

 

2020-05-05要塞司令部修復工程啟動 拼上沙灣文化廊帶最後一塊拼圖 



有種生活叫基隆|文化城市大揭密發布記者會
 
 
基隆文化路徑《北境之路》開走 林右昌邀大家來場文化歷史冒險之旅
 
2021-03-31

 基隆市文化局與天下雜誌攜手合作,今(31)日舉辦「有種生活叫基隆─文化城市大揭密」記者會,宣布全台獨有的基隆文化路徑《北境之路》正式上路,市長林右昌也與知名作家謝哲青、知名旅遊飲食作家葉怡蘭與天下總編輯吳琬瑜進行焦點對談,林市長也特別邀請大家來到基隆,展開一場文化和歷史的冒險之旅。

林市長形容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大三時參加台大城鄉所在九份舉辦的古蹟研習營,受到啟蒙考進研究所,研究全球化及城市競爭,也因為在中央任職過,清楚如何引導運用官僚體系,回想起唸書時做田野調查,很多民眾回應文化歷史是台北人的想法、富裕的城市才能談論的事情,讓他感到不服氣,所幸後來有機會在市長的職務上實踐,並且踏出這一步。

林市長還說,自己上任後所面臨的,是負債僅次苗栗、宜蘭的財政狀況,不過還是策劃好幾條市政發展方向,其一就是文化歷史角度,並拿著這個計畫去說服文化部,也拿到全國最多的預算,以前市府歷史修復的資本門經費一年不到2千萬元,後來陸續獲得9億元的經費挹注,有51項子計畫在大基隆歷史場景再造計畫中進行。

林市長說,今天介紹的這兩條文化路徑只是個起點,期許未來還可以發展出更多路徑,基隆是北台灣最古老的城市,和平島的聖薩爾瓦多城興建於1626年,比淡水的紅毛城還早了2年,當時台北市還只是一些部落,基隆在大台北都會圈裡是非常值得爬梳和重新被認識的城市,也希望大家有機會來到基隆,展開一場文化和歷史的冒險之旅。

文化局長陳靜萍提到,2條文化路徑《北境之路》的誕生,是我們整合了20個文化資產點,製作40支中英文語音故事導覽,分別以「回到1930年代的摩登基隆」與「和平島考古探險隊」出發,串接計畫內的三大區域:基隆西岸、東岸與和平島,鋪展出2條獨具基隆在地文化特色的文化路徑。

陳局長補充,「回到1930年代的摩登基隆」的路線特色,在於日治時期,從西岸延伸到東岸的生活聚落,有著極為活絡的文化樣貌,同時去年整修好的要塞司令官邸與校官眷舍更是一大亮點;「和平島考古探險隊」則是拉到更遠的大航海時代,從和平島考古發掘的西班牙諸聖教堂遺跡,到現今和平島上越趨受到關注的常民生活與宗教信仰,都是不容錯過也絕對值得一來的旅行文化路徑。

活動現場,林市長等人分別從城市行銷以及文化建構等觀點出發,分享展望城市轉型、文化發展規劃、未來推廣計畫等想法與建言,接續「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未來持續發酵的能量,同時也邀大家來基隆,一同走上這條《北境之路》。







2020-10-12愛上基隆嶼! 魅力基隆秋季號 歷史場景大解密


2020-07-08和平營區二營舍新建啓用 大基隆歷史場景林右昌領銜跨步


2020-02-24和平營區二營舍新建工程進度超前 林右昌歷史場景整合計畫持續推進


和平營區二營舍新建工程開工 大基隆歷史場景計畫邁開大步

2019-07-31

基隆市政府今(31)日上午舉行「和平營區二營舍新建工程開工動土典禮」,由林右昌市長、文化部長鄭麗君、立委蔡適應及海軍副司令梅家樹中將共同參與,完成後將讓原中濱營區部隊進駐,讓沙灣地區文化資產園區核心更加完整。

林市長說,和平營區二營舍新建工程關乎法國公墓周邊基隆文化歷史園區廊帶整建,因此他特別要感謝文化部鄭部長的大力支持,讓市府能夠朝目標逐步邁進。「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不只是單點的古蹟修復或是傳統的歷史園區再現,更是台灣史上第一個以文化歷史為主軸的都市再生計畫,重新架構基隆市都市脈絡,也是第一次由文化部門主導的都市再造工作。

林市長除了感謝鄭部長的大力支持,也特別感謝海軍司令黃曙光的協助,海軍跟基隆市港密不可分,包括進行中的軍港遷移,以及和平營區新建工程,都在海軍大力支持地方建設發展之下得以推動,這是過去2030年來基隆市民的殷切盼望。

林市長最後指出,和平營區新建工程預計在1095月份完工,市府會協調工務單位及承辦廠商儘快縮短期程,希望能夠創造「市政得以發展、文化部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海軍弟兄有新穎營舍」的三贏局面。

鄭部長則表示,「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是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中最重要的旗艦計畫,再造歷史現場是她與林市長針對如何恢復基隆古蹟歷史群討論出的政策構想,現在全國已有30個計畫在推動中,大基隆歷史場景則是其中的旗艦示範計畫。

鄭部長還指出,林市長從文化視野出發,整合各單位及國防部等,進行都市結構再造,還連結考古工作,讓我們從土地的記憶出發,從原住民、大航海、清治到戰後的基隆發展,完整的歷史敘事,讓我們跟世界史重新連結,也是非常重大的意義象徵。

鄭部長說,林市長有文化視野及城市願景,更有強大的溝通整合領導力,文化部一定全力支持林市長在基隆進行的示範計畫,這也是台灣史上第一個由文化歷史出發的城市再造計畫,希望全台灣都有這樣的思維,城市發展是可以帶著記憶靈魂往前走的。

文化局表示,和平營區二營舍新建工程,是配合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核定「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範圍裡之中濱營區拆遷而進行,當年由政務委員張景森先生、文化部、國防部多方促成,文化部補助經費,最後選定海軍和平營區二之空地作為遷址地點,由基隆市政府代拆代建,預計明年興建完成後,讓原中濱營區部隊進駐。

文化局指出,「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透過文化治理帶動基隆市港都城市力,考量東岸沙灣地區被道路、建物及軍港所切割而斷裂的歷史斷代,除透過軍港外海線重現沙灣風貌,串聯公車處周邊歷史景點(如大沙灣石圍遺構、法國公墓、校官眷舍、要塞司令官邸等重要文化資產)形塑以教育及休憩為主體的場域,利用文化路徑、數位互動打造消逝的歷史地景及人文資產,將場域作為載體,除文化旅遊服務,提供基隆市民空間思辨基隆在地歷史及人文脈絡。原本位在核心場域的中濱營區拆遷後,將完整沙灣地區串聯與文化資產園區的核心。 


2019.06.17林右昌視察古蹟修復現場 期待歷史場景風華重現

2019.04.19大基隆歷史場景計畫培訓影音人才 林右昌盼更多市民投入歷史再造行動


「致太平」-太平輪海難70周年紀念追思

2019-01-27

今年是太平輪海難事件70週年,基隆市副市長林永發、立委蔡適應及太平輪海難遺屬,今(27)日一同在一九四九太平輪紀念公園憑弔受難者,一同在雨中追思先人,並祈禱太平永存。


林副市長說,目前基隆市政府已於太平輪紀念碑、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大沙灣石圍遺構,校官眷舍及要塞司令官邸等周邊進行規劃設計,中濱營區也將在明年搬遷拆除,預計2020年底呈現嶄新地景紀念公園。

1949127日小年夜,因國共內戰,一艘由中國上海到基隆的太平輪,不幸在舟山群島附近海域與貨輪建元輪相撞,造成逾千人罹難。1951年遺屬們於基隆港東岸沙灘上設紀念碑衣冠塜,後因填土造碼頭建軍營,紀念碑被劃入軍方營區圍牆內。

在文化部、基隆市政府、蔡立委與國防部等各單位協商後,軍方同意將原本的軍營圍牆退縮,市府在2018年將紀念碑周邊規劃為口袋公園,從此思念不用再申請,太平輪海難遺屬得以自由至紀念碑前憑弔。

本次紀念活動,基隆市政府以「致太平」為追思活動軸心,現場搭配基隆交響管樂團擔任演奏,並結合「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成果,放映「沙灣世紀風華」紀錄片段落及老照片展出,呈現紀念碑所在沙灣地區的過往記憶,站在一九四九太平輪紀念公園,面對海與土地的包容,讓歷史軌跡轉化為紀念,也祈禱太平永存。

今年的遺屬代表中,有一位來自海南島的王祖德,他的父親王毅將軍當年也搭上太平輪,與船上近千人都葬身海底;另外還有來自澳洲雪梨的鄭静静,特別代表她老師喬尚明趕來致意,喬父喬鍾洲是當年太平輪海難中極少數的幸運生還者。



和耆老共賞《沙灣世紀風華》紀錄片首映 林右昌:讓城市歷史記憶延續給下一代

2019-01-05

透過「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重現基隆歷史軌跡,基隆市文化局今(5)日於中正區公所禮堂舉行《沙灣世紀風華》紀錄片首映會,特邀片中耆老、在地文史團隊,分享沙灣風華印記,市長林右昌觀賞整部紀錄片,感謝各位受訪耆老分享壓箱寶,期許藉這部紀錄片,連結空間硬體修復,讓歷史記憶延續給下一代。


林市長表示,大沙灣地區是「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中重要地點,也是基隆發展起始區域。市府除進行歷史建物遺構修復、歷史場景再現之外,藉文史採集,訪談地方耆老拍攝紀錄片,後續將ARVR技術結合實體,重現歷史場景,要讓市民瞭解基隆歷史發展軌跡,帶給下一代更清楚的城市發展脈絡。

林市長和大家觀賞紀錄片後指出,影片內容讓他感動,也對沙灣地區過往歷史、文化紋理與發展脈動,有著更深入的瞭解,表示這部紀錄片是公共財,未來盼在學校、社區尤其是大沙灣地區,播放這部紀錄片,讓歷史記憶延續給下一代。

這部全長36分鐘《沙灣世紀風華》紀錄片,是文化部補助『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子計畫之一,正片分「航現大雞籠」、「沙灣大黃金年代」、「大沙灣小移民」三個主題,並有五段延伸閱讀影片。

團隊以近一年時間,走訪東岸訪談多位耆老,包括二戰結束後,十二歲在碼頭工作的林讚盛、見證港灣變化的港務局前資深副理莊耀輝、韓戰爆發無法返鄉的韓籍人士金妙蓮、百歲眷村耆老詹哲曼、躲避文革來台落地生根,創立亨利幼稚園的王榮和神父,見證沙灣遞嬗與風華。
文化局表示,1/12 13:30於中砂里民活動中心、1/19 13:30在文化中心第一會議室,繼續進行試映導讀活動,邀請片中受訪耆老、在地團隊參與映後座談,分享不同世代眼中的基隆。活動結束後,影片將於Youtube播放。

希望透過紀錄片,牽動世代記憶,重新鏈結市民與土地的情感,讓更多民眾走讀大沙灣,串聯大基隆。活動洽詢電話:02-2517-5652,報名網址https://pse.is/D4LJ2 ,更多資訊FB搜尋『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延伸閱讀影片連結網址https://goo.gl/LJ6HST


【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各案總體論述分享】









「聽時光說古蹟」市集音樂會在要塞司令部登場

2018-10-06

今年的「聽時光說古蹟」突破以往形式,在今(6)(7)兩日下午在要塞司令部舉辦市集音樂會,希望拉近古蹟歷史建築與民眾的距離,市長林右昌表示,要塞司令部主體整修工程即將展開,希望當地鄉親們踴躍參與後續系列活動,讓基隆的人文歷史重新呈現在國人面前。

林市長說,基隆要塞司令部經過多年的規劃,進行整建及再利用,這幾年來要塞司令部旁邊的衛哨步道已經完工,揭開神秘面紗,今年開始就要進行主體整修工程,預計經費高達1.3億元,除了硬體建設之外,還有很多軟體活動,包括市民參與及歷史文史紀錄、影片拍攝,甚至還有ARVR虛擬實境再現,希望把基隆過去深厚的人文歷史,重新呈現在國人面前。

林市長也特別感謝蔡適應立委向中央大力爭取4千萬元經費,要將法國公墓旁邊的中濱營區遷移到和平島,他也向在場參與的市民朋友說明,包括荒廢許久的李宅及校官宿舍的修復,都即將進行發包動工,從海門天險二砂灣炮台、法國公墓到李宅以及光復、旭丘營區、舊漁會大樓,都是在大基隆歷史場景裡最重要的砂灣地區歷史場景再現。

林市長強調,古蹟修復除了硬體之外,地方參與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他也特別邀請鄰近里長及鄉親們在後續的活動中踴躍參與,等到要塞司令部整修完成,會將整個營區重新規劃作為文創或是影視等新產業進駐的基地,相信將會帶動砂灣地區的整體發展。


文化局表示,2018聽時光說古蹟邁入第四年,為扣合「大基隆歷史場景再造計畫」,藉由文化治理帶動城鄉發展,今年以基隆東岸為主要推廣地區。首先從基隆要塞司令部出發,繼2018全國古蹟日之後再次開放舉辦市集音樂會,邀請市民一同探索基隆要塞,同時也宣布文資活化與傳承系列活動熱鬧展開。培訓文資青年、傳承文資經驗及活化文資價值是「聽時光說古蹟」一直努力的目標,今年的聽時光說古蹟突破以往之形式,在67兩日下午舉辦為期兩天的市集音樂會,藉此拉近古蹟歷史建築與民眾的距離。








現場除了好逛的市集、好聽的音樂會之外,還有知性的「聽說基隆老故事」導覽活動,帶領民眾深入基隆要塞探險,還有刺激的「要塞大冒險」闖關活動,透過射擊目標、發射砲彈等趣味活動共同瞭解基隆文化資產進而守護。參與導覽活動及闖關活動還可獲得限量的精美贈品,邀請大家一起參與活化、傳承、再現美麗的大基隆。 







2018-01-27


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城鄉建設-文化生活圈計畫項下,透過「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將以文化治理帶動城鄉發展,共同型塑文化資產的保存意識並保留歷史記憶及文化脈絡。目前文化部已核定17縣市20案計畫,其中基隆市政府「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總經費82,347萬元、文化部補助57,6429,000元。今(27)日文化部長鄭麗君參加太平輪海灘六十九週年追思紀念活動,暨訪視基隆市政府「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以了解計畫內容及推動情形。

鄭麗君指出,文化部希望透過「再造歷史現場」,強化文化空間治理,讓世代傳承的文化資產,可以回到當代人的生活之中,進而創造未來的永續發展。基隆是臺灣文化資產密度最高的都市之一,期盼藉由再造歷史計畫,讓基隆豐沛的文資廊道重新成為基隆人的生活場域。基隆市政府以基隆四百年來多層次的發展歷程為核心,啟動專屬於基隆的「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The Taganan Story)」,梳理多元民族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歷史軌跡,再現基隆場所精神。基隆自1626年西班牙修築聖薩爾瓦多城開啟與世界史連結開始,1841年鴉片戰爭期間驅逐來犯英軍獲得東亞史海戰上的重要勝利、1884年清法戰爭法國久攻臺灣不下的勝利以及清領、日治到民國的築港工程,並形成繁華的臺灣的第一大港口都市等,累積了豐富且多層次歷史文化。

基隆在一次次占領、驅逐的歷史中,廣納戰爭防衛、航海運輸、多元族群等不同面向,這些歷史文化並不只呈現在空間上,也融入了在地生活,形成獨特的基隆歷史場景與文化場域。太平輪遇難事件為基隆重大事件,1949127日小年夜,太平輪於上海行駛往基隆途中失事沉沒於舟山群島海域附近;1951年在基隆港東岸碼頭邊豎立「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由於劃入軍方營區圍牆內,家屬只能年年在悼念時向軍方申請,造成遺族家屬長期的困擾。「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圍牆退縮與綠美化」納入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後,經與國防部等單位協調,20181月將原本的軍營圍牆打開,太平輪紀念碑作為場所精神之開放空間,讓太平輪家屬後代得自由進出紀念碑憑弔,經過綠美化工程後,更為彰顯1949年大時代悲歡離合下的太平輪歷史故事。

軍營圍牆打開後,人行步道增寬可提供友善人行開放環境,而紀念公園的地坪鋪面分割線角度暗示基隆太平輪紀念碑與事故地點舟山群島的軸線方向,並以島狀草坡代表臺灣與舟山群島,公園內種植象徵上海常見的梧桐、銀杏,以及代表臺灣的楓香、樟樹、青楓、山櫻。紀念碑前鋪設珊瑚砂碎石廣場及小徑,係輪船航行於海洋與陸地的隱喻,同時也利用濱海植物如草海桐、馬鞍藤等塑造沙灘意象,利用這些意象設計,敘述與紀念這一個歷史故事,同時考管理維護以珊瑚砂碎石為鋪面,並於下方埋設透水導管,以解決長期下雨積水問題。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範圍包含基隆東岸、西岸與和平島地區,在東岸沙灣地區,將持續整合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太平輪事件紀念園區、大沙灣石圍遺構、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等重要歷史場景,整合大沙灣古蹟群歷史敘事空間,彰顯基隆多重歷史文化價值及族群融合的大航海氣度與精神。


2017.11.14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 文化局:具文化及經濟發展潛力


『古徑嬉遊-歡度夏日時光』活動響應全國古蹟日,帶領大家巡禮歷史聚落.

2017-09-16

響應全國古蹟日,基隆市文化局今(16)日舉辦『古徑嬉遊-歡度夏日時光』活動,帶領民眾探訪「基隆要塞司令部」、「旭丘指揮所」與「市長官邸」歷史聚落巡禮,市長林右昌表示,市政府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計畫」建構歷史廊帶。

林市長樂見大家參與活動並指出,今天活動是重要的起點,可以看到要塞司令部對面是昔日軍事教練場現正在施工,未來將變成地方公園,成為孩子遊憩空間。市政府今年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計畫,這是文化部歷史空間再現的標竿計畫。

基隆市是獲得補助最多的縣市,包括大沙灣地區、和平島地區及西岸白米甕地區三大基地,總共匡列8.5億。這是基隆有史以來,在文化資產工作獲得最多的經費,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才有的基礎。

林市長還指出,整修要塞司令部營區建築主體投入1.5億,旭丘營區投入1.4億。還包括鄰近太平輪紀念碑、法國公墓,接著校官宿舍及二沙灣砲台,一路再到要塞司令部,未來幾年努力建構歷史廊帶。至於里長建議在營區舉辦夏日音樂會、文創市集活動,都是好的規劃方向,日後與各單位合作,建構市民熱愛的活動空間。

古蹟基隆要塞司令部,曾是海岸巡防司令部營區,曾在這服役擔任工程官的林市長,今天在第二岸巡總隊總隊長潘信吉、文化局長馬嫻育陪同下,前往營區與廳舍巡禮,昔日服役回憶湧上心頭,與大家分享市府未來推展計畫。一位年逾百歲婦人向林市長表示,以前從未進來過,對於今天開放能入內參觀,感到十分歡喜。 
 
 






林右昌市長出席太平輪海難追思活動,市府、文化部努力有成,半年內讓紀念碑解除管制

2017-01-12

市長林右昌今(12)日上午與文化部長鄭麗君、立委蔡適應等人共同出席追思太平輪海難68週年追思紀念活動,在市政府與文化部的努力之下,紀念碑前圍牆將在半年內拆除,改建為紀念公園,接下來配合大基隆歷史場景計畫,將把周邊地區整合,成為東北角的觀光起點。

鄭部長首先指出,再次出席太平輪海難追思紀念活動,是為了履行承諾,希望太平輪紀念碑能夠成為台灣人共同的歷史記憶,文化部從去年起與林市長、蔡立委等一同努力,現在已經與國防部達成共識,將在6個月內將紀念碑前的圍牆拆除,將紀念碑所在地改建成紀念公園,讓大家共同認識這段戰後兩岸移民受難的歷史,記取戰爭的教訓。

鄭部長並且強調,文化部會全力支持基隆市政府推動再造歷史場景的計畫,重現基隆港在台灣歷史上的多元記憶,共同擁有這段歷史記憶,她說「重建歷史、歷史再現及重視歷史記憶」是文化部的重要工作,而太平輪紀念碑正是啟動整個計畫的重要起點。

林市長說,市政府在文化部的支持之下,正在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計畫,在6個月內會先將太平輪紀念碑現址改建成一座口袋型的公園,接著會用國際標方式,將太平輪紀念碑周邊包括二沙灣砲台、法國公墓、李宅、校官宿舍、大沙灣遺址等進行整體規劃,期待在營舍遷移之後,將周邊地區整合成為基隆很有意義的歷史場景,並且成為東北角觀光的起點。

蔡立委則表示,基隆市府、文化部及軍方在最近才整合出兩階段結論,第一是在營舍尚未遷移前,先設置紀念公園,至於中長程的營區遷移計畫則牽涉是否代拆代建等,希望在花費最少預算的前提下達成三贏局面,太平輪是兩岸的重要歷史場域,希望未來的紀念活動,留在中國的家屬也能來台一同參與,共同面對歷史的傷痛記憶,也代表我們追求和平的願望。

文化局指出,1949127日,客輪「太平輪」於上海開往台灣基隆途中,在舟山群島附近海域,和載著2,700噸煤礦及木材的貨輪「建元輪」相撞,兩船沉沒,造成逾千人罹難。這項追思紀念活動由家屬自行發起,於每年127日海難發生日舉辦,但今(106)127日適逢除夕,因此提前於112日舉辦。
  

市長林右昌慰問和平島考古團隊,將配合文化部「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全力給予行政協助

2016.11.11

中央研究院與西班牙考古團隊在基隆市和平島挖掘發現4具骨骸,並確認是歐洲人,市長林右昌今(11)日晚間前往遺址現場慰問考古團隊,並表示此次的發掘成果相當令人振奮,顯示基隆是個具有豐富歷史文化的城市,市府將配合文化部「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的計畫,全力給予考古團隊行政協助。

率領考古團隊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代理所長臧振華表示,中研院會與西班牙團隊研究,配合市府規劃,妥善保存挖掘成果,若能夠找出聖薩爾瓦多城的遺跡,是考古團隊的最大希望。臧代所長並表示,會再與文化局進一步研究,未來是要建立遺址博物館或是現地保留,過去陸續出土的數萬件文物,則暫時由中研院協助保管。

林市長說,這次的發掘成果相當令人振奮,不僅找到修道院的遺址,市府也剛好爭取到文化部「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的計畫,中央匡列了8億多的預算,明年本來就編列了遺址考古的經費,現在有了預算,又有專業的團隊在這邊,請臧老師與西班牙團隊研究後續工作如何進行,市府會在行政上全力給予協助。

林市長表示,根據考古團隊的研究,當地發現的歷史文物年代,最早從2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開始,歷經原住民、西班牙、荷蘭、清朝及日本等,歷史遺跡及文物非常豐富,可見得早在2500年前就有人類在和平島地區居住、活動,也顯示這個城市文物及歷史的豐富。

文化局表示,根據考古團隊研究,今年的考古發掘,推測有新石器時代的部分石器、鐵器時代的陶罐碎片、17世紀的瓷器碎片等,更重要的是今年擴大探坑範圍,西班牙教堂建築的基礎更加確定,另外發掘出一具完整人類遺骸,依骸骨雙手環胸的祈禱姿勢,初步可推測為天主教徒,後續團隊將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例如DNA等進階檢測),讓每一項出土文物資料更趨完整。

文化局指出,市府為讓考古團隊能就近專心於和平島考古工作,特別商借和平島天顯宮住房,天顯宮亦允諾並提供相關照顧,發掘地點也在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基隆廠、中正區公所及社寮里范詠翔里長大力協助下,讓考古工作能夠順利展開。



2016.08.06

行政院長林全今(6)日上午率領交通部長賀陳旦等人蒞臨基隆視察交通建設,市長林右昌全程陪同,並向院長針對城際轉運站與西岸碼頭會展中心及新創大樓等規劃案進行簡報,獲得林全院長正面回應,承諾將會「劍及履及」,協助林市長對於基隆市的都市規劃與想法,讓市民對基隆的發展更有信心。

林全院長指出,基隆是臺灣頭,也是北臺灣航運交通樞紐、對外的門戶,在區域發展一直扮演重要角色。政府非常重視基隆市的發展,也會配合林市長積極推動的火車站周邊都更、東岸軍港西遷以及大航海歷史場景再現等計畫,讓基隆的未來展現特色,增加社會的能見度,吸引國際間的注意力。

林市長則指出,城際轉運中心的細部計畫已經完成,最近正要進行第一階段審查,他特別針對其中幾個需要院方協助的細節向院長報告,院長也立即指示鐵路局與相關部會全力支持,另外為了將原本臨時性的規劃改為永久性,經費約需要從2.1億元增加為3.1億元,院長也指示交通部全力協助,至於北口廣場的鐵道公園,市府也希望交通部能夠支援所需經費1億元。

林市長還說,林全院長也相當關心西23碼頭倉庫後側西4至西6碼頭會展中心及新創大樓的規劃案,希望儘快在45年內完成,成為基隆的新地標,提供高級飯店餐廳等會展相關服務,與基隆市成為國際郵輪母港的服務機能,能夠完整地整合起來。

林市長還指出,有關軍港西遷問題,林院長先前已責成政務委員張景森召開協調會,與港務公司、交通部及軍方都有共識,軍方將在這個月底前提出需求,整個計畫預計將會在5年內完成。

林市長也透露,基隆市文化局先前向文化部提出「大航海時代歷史場景」計畫,總經費8億元也已初步核定,包括大沙灣與二沙灣地區、和平島地區及白米甕砲台等3個地區,計畫內容不僅包括環境改造,還有觀光景點及藝術村等,將會讓基隆在大航海時代的歷史場景重新再現。


林右昌市長出席重現北火足跡計畫起跑暨台電捐贈記者會,肯定深耕地方有目共睹

2016-03-09

海科館9日在主題館三樓北火大廳舉行重現北火足跡計畫起跑暨台電捐贈記者會,基隆市長林右昌和台電董事長朱文成、海科館長吳俊仁、慶陽海洋董事長陳慶男、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長黃月麗一同啟動計畫,象徵北火足跡計畫將逐步實現。

記者會中,由台電董事長朱文成代表台電捐出台電除役機組贈予海科館,由海科館館長吳俊仁代表接受,這座機組將同時作為計畫藝術創作基本素材,象徵台電永續經營及與教育連結的企業使命。

林市長首先感謝教育部和海科館扎根地方,表示海科館是基隆意象進步的地方,開館三年來,帶動地方進步,增加基隆城市能見度。市政府與海科館緊密合作,認知到博物館發展,不單侷限場館建築空間,還包括周遭環境,包括潮境公園、大海灣等都是重要資產。

市長說,尤其潮藝術活動裝置藝術「掃把救星」,以及館方建置鸚鵡螺溜滑梯,引領周末湧入人潮朝聖。市府努力兩件工作,他上任後以『一個核心.兩個翅膀』推動市港建設,中央已核定基隆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其中,東側翅膀就是以海科館為起點。

林市長指出,現結合鐵路局在媲美多良的八斗子站通車後,接下來規劃將火車站跟望海巷漁港及海科館串連,把交通動線與旅客動線串接起來,自行車道現可從東北角進入基隆市區。

林市長說,海大對面儲木池旁有中油倉儲區土地,市府從都市計劃發展的角度提出構想,獲中油支持配合市府、海大與北觀處發展需要,重新規劃,把土地讓出給市府做更有效利用,大基隆歷史場景計畫將縫合銜接基隆東西岸。他說,今日不僅是捐贈儀式,代表中央部會對基隆市政發展上全力支持。

海科館表示,海科館主題館前身是台電北部火力發電廠,在72年除役,曾是臺灣北部的電力心臟,也是20世紀初東南亞最大的火力電廠。為讓民眾認識這座曾經是台灣北部電力心臟的北火發電廠,具有的歷史價值與時代意義,海科館與台電共同辦理「重現北火足跡計畫」。

「重現北火足跡計畫」內容豐富多元,包含除役機組由知名環境藝術家李蕢至結合藝術創作,展現於海科館火車月台邊,還有3D數位光雕、AR互動擴增實境、多媒體影像互動裝置常設展與重現北火足跡特展、北火宿舍導覽牌誌等,520日將在八斗國小展開「重返北火日」,復刻北火時期運動會盛況。


林右昌市長出席太平輪海難六十七週年追思

2016-01-27

今年是太平輪海難屆滿六十七週年,遺族家屬今(27)日齊聚在太平輪紀念碑前獻花追悼遙思,市長林右昌陪同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與太平輪遺族家屬向遇難者獻花追思。對於紀念碑所在的地點,林市長表示未來將以紀念園區概念,進行整體規劃來重現歷史場景,表達對這段台灣歷史的重視。

這場追思紀念儀式,是在基隆港東10號碼頭海軍基支部營區內,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前舉行,包括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立委鄭麗君及相關部會長官都到場獻花致意並進行追思默哀,在儀式結束後向遺族家屬表達慰問。

林市長在儀式結束後受訪指出,關於紀念碑的現址,市政府已和家屬與鄭委員討論多次,未來可朝紀念館的方向來努力,這部分將與文化部積極會商儘快推動。太平輪紀念碑周遭地區,舉凡二砂灣砲台、法國公墓與校官宿舍等,都是台灣歷史的重要場景。

市長說,市府現策劃歷史場景重現,未來將以園區概念,進行整體規劃設計,列為國家重點發展計劃,進行歷史場景的重現來表達對這段歷史的重視。

1949127日,客輪「太平輪」於上海開往臺灣基隆途中,在舟山群島附近海域,和一艘載著2,700噸煤礦及木材的貨輪「建元輪」相撞,兩船沉沒,造成逾千人罹難。

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