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平安臺北好 治川渠活水岸 路燈亮公園美 清污水淨河川 保山林護坡地
2022-10-19。北市工務科研創新計畫補助11/7起開放申請
北市工務局為提升公共建設服務品質,推動補助符合臺北市社會及環境條件之創新工務建設或管理技術,鼓勵公私立大專學校、法人及團體創新研究,使政府與研究單位成為夥伴關係。112年度補助計畫自111年11月7日起至111年11月25日17時止受理申請,歡迎符合補助對象者踴躍參與,詳細申請資訊請詳北市府市民服務大平臺([連結])。
北市工務局致力推動臺北市公共設施基礎建設,用心營造宜居永續城市,執行業務涵蓋海綿城市、田園城市、智慧化管理等重大政策,以及全市道路橋梁、公共建築、防洪排水、河川管理、污水處理、資源循環、公園生態、路燈節能、坡地管理等層面,另112年度經盤點局內需求建議部分,尚有影像掃描應用於道路柔性鋪面平整度可行性研究、公共工程淨零減碳工法及策略之研究、防洪排水設施創新巡檢管理技術、雨水下水道設施科技檢視技術、利用人工智慧AI辨識污水管內異常之可行性研究等創新研究,只要能夠提出與工務局轄管業務相關且具創新性或前瞻性之政策規劃、技術工法、材料應用或智慧化、大數據分析等管理模式之工務建設科學研究創新計畫,就有機會獲得最高上限100萬元補助經費。
有關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工務建設科學研究創新計畫補助要點及112年度補助申請公告相關資訊、文件、申請書表等,請至臺北市市民服務大平臺下載,再次歡迎相關研究之學研單位提案加入公共建設提升服務品質的行列,一同創造更美好的臺北。
2022-10-19。北市10/31發表工務建設科學研究創新計畫成果
為提升臺北市公共建設服務品質,透過學術或研究單位之科學研究創新方式結合北市工務建設工作,在工程技術及管理制度領域上提升相關技術之應用研究,以回饋北市都市建設及管理之需求,因此工務局自108年起率全國地方政府之先,首創編列預算補助學研界推動與公共工程相關之計畫,期能加速引進新材料、技術作法及創新管理模式。
工務局推動北市公共設施基礎建設,其品質及設施維護管理的細緻程度,將直接影響民眾日常生活品質,更是促使臺北市提高國際城市競爭力排名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伴隨著都市發展擴張、人口密度不斷提高、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諸如暴雨、高溫等極端事件及民眾對於公共建設服務品質的要求日益提昇的情況下,使工務局於相關公共建設維護管理上面臨重大挑戰,再加上近年來國際城市治理朝向永續發展、智慧管理、循環經濟等趨勢,因此藉由提出透過獎補助學術或研究單位之共同合作方式,促進相關技術之實地場域驗證或應用研究,以突破政府於都市建設及管理之困境與盲點。
為營造宜居永續城市,科研計畫涵蓋市府海綿城市、田園城市、道管中心等重大政策,以及北市道路橋梁、公共建築、防洪排水、河川管理、污水處理、資源循環、公園生態、路燈節能、坡地管理等各業務層面,迄今已有相關研究成果,期藉由舉辦「臺北市工務建設科學研究創新計畫成果發表會」,激勵更多學術研究單位參與。其中有關「道路零星修繕工程開口契約採用成效式契約之執行成效分析」、「基於細胞自動機淹水模式進行都市暴雨內澇即時模擬與預報」、「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建置區域下水道系統水位預報模式與抽水機智慧操作策略」、「公園湖泊水中溶氧監測和改善用水下機器人系統研發」、「地下管線坐標定位之研究:多相機式管道巡檢設備研發」、「臺北市轄區戶外木質設施工程效能提升計畫」等六案將於後續實際應用,特別安排於會上發表成果,另會場亦將108年迄今20項補助計畫以海報方式展示。
本次成果發表會期望整合產官學研界研究與應用成果,促進各界交流,掌握工務建設趨勢與發展,創新及活絡新技術發展應用,為臺北市工務建設都市治理模式樹立新典範。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工務建設科學研究創新計畫成果發表會」 | ACCUPASS 活動通
2022-07-11。臺北永續森林的願景,由你我共同參與
森林在「固碳」、「水土保持」、「微氣候調節」、「生物多樣性」等環境永續議題中扮演重要角色,北市工務局大地工程處因應臺北市淨零排放政策以及森林多目標永續經營趨勢,於111年7月9日舉辦「臺北市森林願景論壇」,邀請產、官、學、民一同參與臺北市公有林議題討論,透過主題短講、綜合討論、工作坊等活動內容,廣納吸取各方意見,期許未來公私協力共同經營打造一片健康的臺北永續森林。
大地處表示,在禁伐天然林政策與水土保持觀念逐漸受到重視下,森林利用多以保育為主。近年為接軌國際SDGs永續發展目標,臺北市淨零排放自治條例已經臺北市議會三讀通過,其中森林不僅固碳更能吸碳,重要性不容忽視。為此森林多目標經營及生態系服務價值興起,包含相關的碳匯、林下經濟、國產木材等需要更多元的經營管理來發揮最大效益。
大地處森林遊憩科長潘信元說,本次舉辦的「臺北市森林願景論壇」邀請到林務局黃群修組長及嘉義大學張坤城助理教授,分別針對「臺北市森林資源」、「森林生態系統的功能與服務」進行主題短講,擴展大眾對於臺北市森林的全方位認識。
接著由與會各界人士一同討論「森林生態系服務指認」、「森林分區經營目標」、「臺北市森林經營潛力林地」、「森林步道與遊憩設施管理」、「環境教育」、「公民參與機制」等六項主題,並邀請到郭城孟、林世宗、郭瓊瑩、林金保、管立豪、廖英凱等各領域專家學者參與指導交流,活動於當日圓滿落幕。
臺北市公有林經營管理需要各方的多元發想、建議與評估,之後也將持續舉辦多場工作坊及環境教育等公共參與活動,未能現場參與的民眾,也可透過線上平臺參與討論(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04498670648845),深化民眾對於臺北市近郊自然環境與生態的探索意願與關注,過程中希望形成社會對於臺北市森林的集體願景,公私合作促使臺北市往永續城市邁進,並回應世界對環境永續的共同目標!
2022-06-16。探索城市美好想「巷」-結合美學專家及居民意見的後巷美化設計
臺北市工務局衛工處自89年起藉由推動後巷美化,提高住戶污水接管意願,希望為市民完成接管的同時,將後巷環境同步進行美化,截至今(111)年5月,已完成2,306條後巷美化。衛工處今年起配合北市府「城市美學」計畫,於南港區玉成街140巷2號至16號進行後巷美化工程,預計6月底完工。
衛工處副處長李志榮表示,有別於以往後巷美化工程,本次城市美學計畫,將城市美學指標中的「友善環境」、「通用設計」、「公私協力」納入設計考量,並邀集擁有美學專業的外部學者專家擔任委員,結合當地里辦公室及居民意見共同檢視、發想。
南港區萬福里里長林建華表示,本次後巷美化採用「紙模地坪工法」,相較於傳統洗石子美化,在樣式的選擇上更加靈活,對當地景觀有很大的助益。後巷美化完工後,由里辦公室負責維護管理及綠美化,未來會更乾淨、明亮,社區管委會也會配合設置後巷照明,對地方的治安也有幫助。
衛工處進一步說明,後巷美化為用戶接管的附加價值,歷年來的美化成果成功翻轉民眾對於後巷髒亂陰暗的刻板印象,現在更配合城市美學政策,打造功能與美感兼具的後巷,讓城市景觀更加和諧。
2022-04-21。北市新工處建設人本友善的優質通學步道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配合市府政策,自109年10月開始接管維護市府所屬學校周邊退縮無遮簷人行道以來,即致力於提升相關人行道環境,積極創造優質的師生通學空間,已完成有永吉國小、東門國小、健康國小、芝山國小、社子國小、新湖國小、木柵國小、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文山特殊教育學校、東湖國中、瑠公國中、麗山國中、復興高中及松山高中等14所校園周圍人行道改善工程。
新工處共管科科長洪維聰說明,為提供學童一個安全通學的空間,學校周邊人本環境改善一直是臺北市政府的優先政策,110年度新工處改善學校周邊人行道工程規模約4,945萬元,面積達9,169平方公尺,而在施工過程中,新工處也同時調整影響視障者通行的車阻,以建立無障礙的街道環境;並考量到學校師生上下學通行的安全及儘量避免影響到學校的教學,採取分區的方式施工,另外為了讓市民安全的通行,也會適時配合調整施工區域的圍設範圍。
洪維聰表示,這些人行道施工期間感謝市民與師生的體諒,及各區里長的協助,為創造人本友善環境的優質通學步道全力支持及督促,使得臺北市校園周圍人行道更新工程順利推展,如期完成,未來新工處也將持續改善學校通學步道,讓大家都能擁有一個友善無礙、便利安全的人行空間。
2022-04-08。新工處邀集相關團體召開座談會 交流公共工程面臨之挑戰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為加強與公共工程各領域相關團體交流溝通,將於111年5月5日在市政大樓舉辦「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111年度相關團體座談會」,邀請綜合營造業、土木包工業、土木技師、結構技師、建築師及工程技術顧問等相關公會,希能藉由座談會提供機關與業界間意見交流之平臺以獲取建言,來建構更優質、更透明之採購制度及環境。
新工處工務科科長蕭志龍表示,本次座談會除開放與會代表自由提出意見交流外,並列出「當前面對物價飛漲廠商承攬公共工程之應對策略」及「營造產業勞工短缺意見交流」為座談會兩大主題,主要為因應近年來受國際局勢動盪、疫情反覆無法獲得有效控制及各行業訂單滿載需求,衝擊北市府各公共工程招標作業及施工進度,須配合編列物價調整費以因應節節攀高之營建物價,希冀藉由此會議提供本處因應物價波動劇烈之招標建議;另承攬中之公共工程應對策略,因囿於COVID-19病毒影響,導致國境緊縮、人流減緩及臺商回流設廠等影響,導致國內工程需求大增、外國勞工無法進入等議題,期待與參加座談會人員交換意見,作為後續招標施工之參考。
Public
Building Taiwan:【臺北市】公共建築工程動態與成果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https://pwd.gov.taipei/
【臺北市】工務局(2022)(2021)(2020)(2019)(2017~2018)(2015~20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