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北區、東區及仁德區、全長8.23公里的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截至上(5)月底止,總工程(含用地取得)進度52.27%,市府交通局今(28)市政會議進行專案報告指出,該案由鐵道局規劃設計與施工、南市府相關單位行政協助,預計113年底切換地下軌道營運通車,預計115年底整體工程完工,屆時台南車站地下化,新增林森站、南台南站2處通勤車站,且消除23處橫交設施,包括9處平交道、8處地下道、4處陸橋及2處鐵路橋涵。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封閉的地方需加強疏通 ,不能影響交通,台南市配合中央的進度,同時也期待鐵道局的施工能夠更快一點,但是過去這禮拜,發生了鐵路地下化工程下陷的問題,希望工程能更順利,且不影響行車,也不會影響到市民朋友們對於鐵路地下化的一個看法。
交通局說明,行政院於98年核定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為台南市重大交通建設,北自大橋車站南端,南至大林路平交道南端,全長8.23公里,總經費293.6億元,中央負擔256.9億元(87.5%),地方負擔36.7億元(12.5%);工程刻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地下結構物已完成施工之橫交設施有12處:分別是長榮路地下道,位於引道,以鋼便橋替代通行;開元國小人行陸橋,調整橋墩,以臨時天橋提供行人通行;小東路地下道、月見堂溪鐵路橋,已開放通行;青年路平交道、大同路141巷平交道、榮譽街平交道、龍寶路平交道、後勤司令部平交道,已開放通行;衛民街人行地下道、崇明七街人行地下道,永久封閉;大林路平交道,位於引道,永久封閉。
地下結構物施工中之橫交設施有8處:實踐街平交道(預計112/8完工);光華街鐵路橋(預計完工110/8完工)封閉施工,完工後開放通行;東豐路平交道(預計111/10完工);生產路平交道(預計110/12完工)分階段施工、調整車道配置維持通行;台南車站人行地下道已新建跨站天橋,提供行人通行;民族地下道、林森地下道,分階段施工、部分車道維持通行;中華陸橋以托底工法施工,不影響交通。
地下結構物尚未施工之橫交設施有3處,府連路地下道預計110年7月封閉,完工後開放通行;東門陸橋預計111年2月封閉,調整橋墩位置後維持通行;開元陸橋預計111年10月封閉拆除,鐵路下地後通行。
交通局進一步指出,新增2處通勤車站,分別是林森車站鄰近國立台南大學;南台南車站鄰近國立科學教育體驗未來館。而位於市中心、鄰近國立成功大學的台南車站,將以新舊融合、東西門面取代前後站,嶄新特色與各界見面。
車站設計巧妙地創造空間效果,諸如放大古蹟車站內部品字型空間,成為都市尺度的場域,並將下沉廣場,透過輕透的中央通廊遮棚,使旅客彷彿置身於美術館中充分感受現代建築語彙與歷史風華的對話,旅客更可漫步在橫跨南北量體的輕量化空橋上,由不同角度欣賞古蹟車站。
臺鐵臺南臨時後站及跨站天橋施工即將完成
110-01-22
為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推動,在維持臺鐵安全營運下,交通部鐵道局採先建後拆方式,於109年5月開始施工,已於109年11月完成臨時後站結構及跨站天橋鋼構吊裝作業,目前正進行裝修、電梯安裝及機電施工,預定今(110)年2月底施作完成,依規定完成啟用前各項檢查後,將會同臺鐵局報請交通部同意啟用,期能全面展開臺南車站地下化工程施工。
現有臺南後站及人行地下道因配合新車站主體工程施工需拆除,新建臨時後站及跨站天橋以維持車站營運及前後站旅客進出動線。臨時後站位置調整至現有後站之南側,前鋒路側局部路面邊線、車道線、設施標線重新繪設,增設大門前鋒路人行穿越道及交通號誌,並維持現況計程車排班區營運及增設機車、小客車臨停區。啟用後一般民眾(非搭車旅客)跨站動線之通行,援用高雄車站模式,以持臨時票證方式經由跨站天橋進出前後站。
臺南臨時後站及跨站天橋啟用後,將提供更佳的軟、硬體設施,並配合使用至臺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完成,不僅能讓搭乘火車乘客更便利舒適,跨越前後站之跨站天橋,亦能讓站外民眾利用此天橋穿越臺南車站前後區域,提供民眾更優質的通行動線。
發佈日期:2016/9/10 下午 03:21:39
臺南鐵路地下化都市計畫審議廣受社會矚目,市府在今(10)日正式接獲內政部核定公文,代表本案都市計畫已確定定案,下週即可接續辦理公告發布實施,這項重大建設都計案的完成,代表了臺南市市民期待多年的鐵路地下化重大建設,往前邁進了關鍵的一大步,對於臺南市中心區未來長遠的都市與交通健全發展,會有非常大之助益。
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自行政院98年9月9日核定,市府配合辦理都市計畫作業,自101年啟動公開展覽迄今,已歷時4年,期間為釐清工法,市府暫停市都委會實質審議程序,於102年2月邀請自救會、交通部鐵工局召開工程技術論壇,先釐清工法;臺南市都委會專案小組亦邀請168位陳情人列席、召開7次小組會議討論。內政部都委會就本案也召開3次小組會議、1次擴大小組會議、3次大會審議及1次大會報告、1次大會確認紀錄才定案,對於屬於全數變更為公共設施用地、並非土地開發之審議案而言,這都是史無前例的審議過程,顯示政府重視人民意見、以民眾最大公共利益為依歸,客觀公允考量。
本案在內政部都委會審議的過程,全體委員一致同意此案符合台南市發展需要,具備都市計畫的正當性、公益性與必要性。其中如地下水問題,計畫研擬過程,經過專業機構評估規劃,並沒有反對團體所稱,會有土壤液化的疑慮。至於土地徵購問題,內政部都委會也認同,台南市府和鐵工局對於居住權保障作了完善維護方案,被徵收土地80%以上認同行政院版,南鐵地下化案屬於長條狀的徵收,不是大面積、大範圍,不是強徵人民土地。
本案都市計畫通過後,接續將由交通部鐵工局進行協議價購、徵收補償等作業,市府也將秉持最大誠意,會持續溝通協調,讓拆遷戶得以了解自身最大權益並協助其爭取合法、最優之補償。
發佈日期:2016/06/08 下午 01:45:25
反台南鐵路地下化民眾召開之「0608新政府的土地正義就從南鐵東移案做起」記者會,已淪為政治操弄、抹黑戲碼,市府除表示遺憾,也鄭重表達以下四點聲明:
一、台南市鐵路地下化是各界爭取20多年的重大交通建設,始於國民黨執政時期,期間雖歷經政黨輪替,台南市政府並沒有因為中央執政黨更迭而態度有所不同,均全力協助中央推動計畫。全案於縣市合併前98年9月由前行政院長劉兆玄核定;而自救會所提出的方案,不但拆除面積較大,還必須增設臨時車站與平交道,所耗費的工時較長,對市區交通衝擊亦較高,所以市府經過審慎評估後,決定全力支持行政院版本,協助中央完成。很遺憾,自救會刻意以政治操作方式來進行阻撓,令人遺憾。
二、台南鐵路地下化採一般徵收,地下化路段地面層併同原軌道皆規劃作道路使用,並無任何一吋土地可供變更作為住宅區、商業區使用,也不適用國發會的跨域加值方案,所徵收取得的土地百分之百做為公共設施使用,自始態度完全不變,而自救會自始卻以開發財務為抹黑藉口,昧於事實,令人遺憾。
三、南鐵都市計畫變更已歷經四年,因自救會長期抗爭阻撓,而延宕計畫進程,近日仍有平交道傷亡車禍發生,嚴重危害臺南市民生命安全。市府對於被徵收戶也額外提供照顧住宅與容積獎勵方案,以降低其衝擊,盡力照顧市民權益。未來市府仍將繼續推動、儘速完成計畫,以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也同時呼籲本案勿流於政黨抗爭,枉顧市民生命財產安全,應共同為保障市民安全而努力。
四、本案從101年8月都市計畫公開展覽後,目前已進入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階段,內政部已召開3次專案小組會議,認為本案對於臺南市都市及交通之健全發展確有助益,並排入6月14日第876次大會審議,本案請行政院重視大台南188萬市民的權益與多年期待,敦促都委會儘速審議通過,以進行鐵路地下化工程,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與交通便利。
發佈日期:2016/06/14 上午 11:18:13
內政部都委會今日召開第876次大會審議南鐵都市計畫變更案,臺南市民期待鐵路地下化建設早日落實,議會亦不分黨派提出質詢力促動工,臺南市政府呼籲為大臺南市民,應儘速讓本案通過,以保障市民生命安全與交通便利。
行政院98年9月9日核定「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總經費293.6億元,其經費分擔比例為中央87.5%、市府12.5%,全數由政府出資興建。其工程所需土地及原軌道都市計畫變更後,主要做為「鐵路兼供道路使用」,全案經內政部都委會召開3次專案小組會議後,於今日提送大會審議。為避免有心人士一再混淆視聽,市府針對行政院核定的南鐵案,其公益性、必要性,內容及配套措施,再補充說明如下:
一、行政院核定案的公益性
1.解決嚴重之平交道交通意外事故:
目前每日約有225班列車通過臺南,其中約有53班列車集中在上、下午尖峰時段,造成平交道平均每約5分鐘便要遮斷一次,每次遮斷時間約2分鐘。93年迄今,臺南車站鄰近平交道事故達49件,已造成累計5人死亡之不幸事故。事關人命維護,更突顯推動鐵路地下化以保障用路人交通安全之急迫性與公益性。
2.提升台南車站運輸服務品質:
依據交通部歷年調查資料,臺南車站進出旅客量已由85年1,130萬人次成長至103年1,901萬人次(增幅近7成); 列車每日班次,也由85年141班次成長至104年229班次(增幅逾6成)。每年輸運旅客量僅次於臺北、桃園、板橋等車站,成為全台第4大車站,更超越了臺中、高雄等直轄市車站。嚴重影響台鐵車站運輸服務品質。
3.未來新增25~40米南北向公園道,疏解交通:
因鐵路地下化工程用地已定線且設計載重有限,考量各種限制條件、周邊環境重建等需求,都市計畫才配合工程所需將騰空土地規劃為市區道路系統(地下層做鐵路使用),市府不曾為了開闢市區道路而更動施工內容。未來將新增南北向道路,紓解市區大同路、公園路、北門路等路段交通。
4.縫合都市,提升居住環境品質
不僅解決鐵路沿線9處平交道、8處地下道、2處鐵路橋涵及3處陸橋交通阻隔,縫合道路系統及都市空間發展,提升居住環境品質。
二、行政院核定案的必要性
1.相較臨時軌徵用方案,核定案切換軌道一次到位、省工期
臨時軌案多次軌道切換,工程至少7年以上,且增加風險;行政院核定案僅切換1次,且可留設臨時通道供居民通行。
2.相較臨時軌徵用方案,行政院核定案工程用地以公有地為主,私有地僅佔16.6%。
3.相較臨時軌徵用方案,核定案拆遷民宅較少
市中心區建築密集,臨時軌案也要拆遷民宅,臨時軌使用土地約需54000平方公尺大於核定案51418平方公尺。
4.相較臨時軌徵用方案,核定案確保台南古蹟車站安全
臨時軌案須增設臨時車站,且新設車站將破壞古蹟。行政院核定案則直接新設車站,因距離古蹟車站20公尺,影響極微。
5.相較臨時軌徵用方案,核定案施工期間影響交通層面較小
臨時軌案將增加3處臨時平交道、擴建1處臨時臺南車站,小東路及民族地下道限高亦將由4.5公尺降為3.5公尺,僅能小型車通過;且佔用既有平行巷道,阻斷民眾通行使用時間約7年以上,亦須配合留設巷道。核定案則一次到位,無需增設臨時設施。
6.相較臨時軌徵用方案,核定案創造293.6億建設經費最大公共利益
臨時軌案僅留設11~16公尺寬狹小巷弄,行政院核定案則能建構25~40公尺寬新發展軸帶。投入巨額建設經費僅在於平交道廢除,無助於整體都市發展。
7.綜合而言,行政院核定案優於臨時軌徵用方案
不管從用地取得、建物拆遷、古蹟保護、施工期間交通維持、鐵路營運、施工風險、都市縫合、建設時程、營建成本等考量綜合評估行政院核定案優於臨時軌徵用方案。
三、都市計畫變更
1.都市計畫全數配合工程所需,變更為公共設施用地。
2.仁德區都市計畫已於102年3月公告發布實施,且已有6成地主同意鐵工局協議價購。
3.北區、東區市都委會審議結果,在工程可行下已縮減用地範圍2049平方公尺,並研擬放寬建蔽率、申請容積補償、簡易更新容積獎勵、道路截角於人行道補足、免適用騎樓地設置標準等有利於徵收賸餘土地整建、重建措施。
四、監察院調查完竣、環評行政訴訟終結
1.101年9月行政院經建會已明確函示臺南計畫不適用「跨域加值公共建設財務規劃方案」;
2.102年11月監察院調查報告亦載明鐵路地下化已規劃20餘年,期間有不同版本,98年9月9日行政院核定計畫「永久軌」即設於現有鐵路東側,並無任意東移之情形;無違背環評法、無規避環評之情事;無違反行政程序;亦無財團介入。
3.104年12月最高行政法院亦就部分拆遷戶所提告環境影響評估行政訴訟判決定讞,認為無重啟環評必要。
顯見有心人士一再指稱鐵路東移是為了土地利益乙節,子虛烏有、誤導視聽。政府並未藉由擴大建設範圍、取得私有土地進行開發來籌措財源、挹注建設經費。
五、盡力協助與沿線居民溝通並逐戶拜訪
市府自接受交通部委託代辦都市計畫變更作業,即盡力協助與沿線居民溝通及說明。除辦理都市計畫公開展覽說明會、工程技術論壇、溝通互動座談會等與居民面對面溝通外,考量每位拆遷戶的狀況、立場各自不同,102年10月中旬起主動走入鄰里、逐戶拜訪並提供更多資訊和說明,以充分了解每家拆遷戶的訴求與疑慮。截至103年底,市府家戶拜訪近300戶,比率已超過九成。
六、法定補償外提供專案照顧住宅
鐵路地下化專案照顧住宅是基於對地下化工程之拆遷戶的居住照顧,市府專案提供,以先建後拆的方式,確保拆遷戶的居住權。提供366戶供拆遷戶以成本價(10.5萬元/坪)申購,市府亦已協調台銀同意比照公教優惠利率全額貸款。104年11月市府舉辦鐵路地下化專案照顧住宅申購抽籤作業,亦有201戶受拆戶登記申購(約80.7%),足證鐵路地下化建設是獲得相當比例拆遷戶的支持。
七、針對反南鐵自救會po文賴市長將動員群眾到營建署與反東移對峙,是混淆視聽、子虛烏有,市府澄清:
1.目前都市計畫案由內政部都委會審議中,依照審議規定,陳情人如要求列席內政部都委會議,不管是反對或支持,市府均僅能代轉予內政部營建署,並無權決定,更遑論動員之說。
2.如有民意代表關心本案進度,到場了解並表達關切之意,市府亦予以尊重。
3.都市計畫案於各級都委會審議過程中,陳情人不管是反對或支持的意見,都必須充分讓都委會委員了解,做客觀之審議,根本無需動員。
發佈日期:2016/06/14 下午 02:48:34
對於今(14)日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之結果未能審核通過,市長賴清德表示,可惜未能通過,但尊重,會與鐡工局和市民一起因應。
今日代表市府參與會議的副市長顏純左則表示,鐵路地下化是台南市民20幾年來殷切期盼的重大工程,因鐵路對於台南市東西兩方的縫合、鐵路兩旁人民居住的生活品質及交通安全造成很大的障礙,市府將準備更充足的資料讓委員更加了解台南鐵路地下化的公益性及必要性,讓影響台南市的重大工程能夠早日通過。
南鐵地下化計畫在2009年經行政院核定後,原訂2017年5月即可完成,但時至今日7年過去,本案毫無進展,不僅相關區域的交通困頓依舊,期間因交通所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甚至是對整體都市發展的進程規劃,皆影響甚鉅。承接著市民長久以來對解決交通問題與都市縫合發展的期盼,市府不會放棄,仍將持續與內政部都委會努力說明與溝通,也盼望相關委員能明瞭現況、體會市民對於行的便利與安全的渴望,讓本案後續能儘速通過審核,以回應市民對鐵路地下化的期待。
台南市鐵路地下化是各界爭取20多年的重大交通建設,始於國民黨執政時期,期間雖歷經政黨輪替,台南市政府並沒有因為中央執政黨更迭而態度有所不同,均全力協助中央推動計畫,此次議會總質詢中並有超越黨派的支持。
相較於自救會提出的方案,行政院核定案除用地面積及拆地面積較少,鐵路橋涵及地下道不需拓建,不影響交通,臺南車站旅客動線幾無影響,施工風險及營建成本也低於自救會的方案。此外,行政院核定案施工期程較短,可節省至少15個月,且透過都市更新及配套措施,可以呈現較佳的景觀,這都是核定案優於自救會方案之處。
台南鐵路地下化採一般徵收,地下化路段地面層併同原軌道皆規劃作道路使用,並無任何一吋土地可供變更作為住宅區、商業區使用,所徵收取得的土地百分之百做為公共設施使用,絶不可能有任何圖利。
市府對於被徵收戶也額外提供照顧住宅與容積獎勵方案,以降低其衝擊,盡力照顧市民權益,堪稱史上最周全優惠的照顧方案。現因自救會長期抗爭阻撓,而延宕計畫進程,市府在此仍再次敦請都委會能重視本市市民生命安全與交通便利的需求,審慎評估,讓本案儘速通過,以共同保障市民的安全與權益。
內政部都委會決定由內政部召開擴大小組審查會議,花敬群次長擔任召集人,針對爭議部分請台南市政府釐清並提出說明,聽取雙方意見再做討論與決議。市府會全力準備審議資料,爭取委員會的支持,照顧住宅仍會依進度繼續興建不受影響。
發佈日期:2016/7/2 下午 04:55:02
臺南鐵路地下化由民國82年起並開始進行規劃,從88年鐵工局正式接手後,在84年及96年兩度提出地下化施工方案,但最後考量到古蹟車站保存、地方意見及環境影響評估等因素到了98年才獲得行政院正式核定總經費293.6億元,其經費分擔比例為中央87.5%、市府12.5%,全數由政府出資興建。
本案對於臺南市都市發展而言,具有重大且深遠的意義,其公益性、必要性,說明如下:
一、行政院核定案的公益性
1.解決嚴重之平交道交通意外事故:
臺南每日約有225列車班次,造成尖峰時段平交道平均約5分鐘便要遮斷約2分鐘。93年迄今,平交道事故已達49件,共造成5人死亡之不幸事故,突顯推動鐵路地下化以保障用路人交通安全之急迫性與公益性。
2.提升台南車站運輸服務品質:
依據交通部歷年調查資料,臺南車站每年輸運旅客量已成為全台第4大車站,僅次於臺北、桃園、板橋車站,更超越臺中、高雄等直轄市車站,遲遲無法完成鐵路地下化,將嚴重影響台鐵運輸服務品質。
3.未來新增25~40米南北向公園道,疏解交通:
鐵路地下化工程考量各種限制條件、周邊環境重建等需求,都市計畫配合工程所需將騰空土地規劃為市區道路系統(地下層做鐵路使用),未來將新增南北向道路,紓解市區大同路、公園路、北門路等路段交通。
4.縫合都市,提升居住環境品質
不僅解決鐵路沿線9處平交道、8處地下道、2處鐵路橋涵及3處陸橋交通阻隔,縫合道路系統及都市空間發展,提升居住環境品質。
二、行政院核定案的必要性
1.相較臨時軌徵用方案,核定案切換軌道一次到位、省工期
臨時軌案多次軌道切換,工程至少7年以上,且增加風險;行政院核定案僅切換1次,且可留設臨時通道供居民通行。
2.相較臨時軌徵用方案,行政院核定案工程用地以公有地為主,私有地僅佔16.6%。
3.相較臨時軌徵用方案,核定案拆遷民宅較少
市中心區建築密集,臨時軌案也要拆遷民宅,臨時軌使用土地約需54000平方公尺大於核定案51418平方公尺。
4.相較臨時軌徵用方案,核定案確保台南古蹟車站安全
臨時軌案須增設臨時車站,且新設車站將破壞古蹟。行政院核定案則直接新設車站,因距離古蹟車站20公尺,影響極微。
5.相較臨時軌徵用方案,核定案施工期間影響交通層面較小
臨時軌案將增加3處臨時平交道、擴建1處臨時臺南車站,小東路及民族地下道限高亦將由4.5公尺降為3.5公尺,僅能小型車通過;且佔用既有平行巷道,阻斷民眾通行使用時間約7年以上,亦須配合留設巷道。核定案則一次到位,無需增設臨時設施。
6.相較臨時軌徵用方案,核定案創造293.6億建設經費最大公共利益
臨時軌案僅留設11~16公尺寬狹小巷弄,行政院核定案則能建構25~40公尺寬新發展軸帶。投入巨額建設經費僅在於平交道廢除,無助於整體都市發展。
7.綜合而言,行政院核定案優於臨時軌徵用方案
不管從用地取得、建物拆遷、古蹟保護、施工期間交通維持、鐵路營運、施工風險、都市縫合、建設時程、營建成本等考量綜合評估行政院核定案優於臨時軌徵用方案。
而對於部分反對民眾質疑本計畫東移且擴大徵收土地及針對地下化施工將造成地下水位高升,引發土壤液化等疑慮,藉由本次召開擴大專案小組會議,由市府顏純左及吳宗榮副市長率隊帶領工務局、水利局、交通局、地政局及都市發展局等局處首長,並邀集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李振誥教授與龔文瑞博士於會中,向在場委員及參與代表做計畫公益性、必要性及相關技術內容深入分析與說明,希望能讓大家瞭解行政院核定版的臺南市鐵路地下化方案相較於臨時軌案是安全且可行的方案。
有關民間團體憂心臺南鐵路地下化阻斷地下水脈,導致土壤液化,如遇到大地震恐造成傷亡一事,李孟諺秘書長進一步表示,臺南鐵路地下化工程不會造成民間部份人士描述的情況,原因有三:
第一、臺南市地形特殊,鐵路路線於鐵路地下化東區勝利路一帶為臺南市較高地勢所在,約有25米高,往西、往東、往南、往北均有傾斜,往東到仁德三爺溪,往西傾斜就到運河邊,是如台地一樣的地形走勢,不只是地面水會往兩邊流動,地下水也是往兩邊滲流,即使連續壁阻斷小部份水流,多數的水流仍然會循原來的路徑往西、往南、往北走,達成平衡。
第二、民間團體引述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李振誥教授等人之資料,其內容為模擬連續壁一瞬間蓋成之極端狀況,實際連續壁施工費時6至7年才會完成,期間水流會自行尋找路徑,達成平衡,即使真如極端狀況一般,水流也能在90天達成平衡,因此並不會造成水位壅高、土壤液化的現象。
第三、臺南鐵路地下化為國家重大建設,鐵工局進行完善的設計,由於壅高通常位於地下水的最上部,因此預計完成連續壁後於離地面2.5至3米處進行敲碎或鑽孔作業,變成是一個破水的環境,讓兩邊的地下水可以連通,使該處壅高的水流得以紓解。
而台南市鐵路地下化路線不管在地形、地勢和水文的條件都優於高雄市、台北市,這2個城市均早已完成鐵路地下化,營運多時並沒有發生水文阻斷的問題,因此,台南市鐵路地下化也不會有水文阻斷的問題。
市府在會中針對自救會所提臨時軌方案,提出以下質疑:拆除更多房屋、造成消防車救災進出動線受阻斷、整體工期較長、工程風險較高、保留原9處並新增4處平交道將影響交通安全、完工後巷道狹小而無公園道,無法如核定案可創造最大公共利益,且無助於整體都市發展。最後市府再次重申鐵路地下化工程施作評估重點,以工程風險較低方式進行,盡量維持民眾安全為優先考慮。
本府相信,透過今日內政部擴大都市計畫專案小組舉辦,除讓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各委員能更明白本案除了公益性與必要性以外,更提供難得的機會讓民間與公部門雙方充分的進行意見交流與溝通,此舉對於本案後續推動與進行具有一定程度之助益,也再次感謝本次參與的各委員及民間團體給予的寶貴意見。
發佈日期:2016/7/2 下午 11:47:52
今天在內政部營建署召開臺南鐵路地下化都市計畫擴大專案小組審查會,由內政部花敬群次長主持,邀請交通部鐵工局、台南市政府、反南鐵自救會與環境保護聯盟團體進行類聽證精神的議題討論與交叉詢問。
交通部由王國財次長領軍,台南市政府由顏副市長與吳副市長率領都發、工務、交通與地政局主管參加,鐵工局與市府共同就台南鐵路地下化行政院核定版說明其公益性、必要性與工程技術評估。
市府都發局吳局長說明台南鐵路地下化除能解決平交道交通意外事故、提升運輸服務及都市居住環境品質外,未來所徵收土地與現有鐵軌用地都將做為永久性道路使用,以疏緩交通,相較於自救會所主張的臨時軌更能創造公共利益。在必要性上,則是相較臨時軌徵用方案,具有能節省工期、以多數公有地做為工程用地、拆遷民宅較少、確保古蹟車站安全及施工期間影響交通層面較小等多項優勢。臨時軌則因阻斷巷道通路必須增設部分巷道,增加拆遷面積,而施工期間也必須增設四處平交道,嚴重衝擊市區交通,所以核定版的工程可行性確實來得高。
其次,吳局長也說明市府地民眾溝通從座談會、工程論壇到居家訪視,由市長帶領主管親自溝通,除了提供照顧住宅,還包括居民的醫療保健,社福關懷等都提供全方位的協助,得到多數居民的認同,未來仍秉持關懷精神持續溝通。
而近日環團與部分人士質疑地下化施工將阻斷地下水脈,導致土壤液化一事,李秘書長說明由於鐵路地下化路線位處台南台地,地勢高於四周,地下水也是往四處滲流,並非如指控所述只有由東向西流,而鐵路地下化連續壁工程是採分段施工,也非如指控說一次完全施工徹底阻斷水流,所以施工期間如有阻斷小部份水流,多數水流仍然會循原來路徑滲流以達成平衡。而連續壁分段施作後,也會將離地面2.5至3公尺處進行敲碎或鑽孔形成水流環境使兩邊地下水連通,讓該處壅高的水流得以紓解,因此不會產生土壤液化。
最後市府與鐵工局均重申鐵路地下化工程施作方式雖然有許多種,但評估重點是以施工風險、市民生命安全與生活衝擊較低方式進行,也同時考量鐵路地下化完成後能對城市帶來更長遠的發展機會者優先考慮。
因此,選擇行政政核定版,殆無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