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1)日主持「中央災害防救會報第49次會議」時表示,面對日益嚴峻的災害危機,政府應整合跨部會力量,完備災害因應系統,並超前部署,強化我國防災與救援韌性。在工廠安全統合管理及高風險化學品管理方面,應持續改善危害性化學品的法令及申報系統,加強對業者的申報管理,並強化企業自主管理、訓練、檢查及結合業者、地方政府共同演練,同時運用優化後的化學雲功能來掌握高風險工廠,實施聯合檢查,以完善工廠安全管理;在公用氣體事故災害管理方面,應持續督導業者及地方政府加速盤點相關安全設備的更新及檢修。
陳院長進一步指出,結合數位科技應用於災害防救工作非常重要,如南部科學園區「3D智慧防救災系統」,可結合三維地理資訊的特性,除完善平日防救災整備外,在災時亦可即時提供消防救災人員相關資訊,協助救災工作;另交通部中央氣象署運用數位科技於氣象預警服務,亦能提供更精準、更即時、更區域性的氣象預警服務,後續請氣象署持續加強智慧氣象分析資訊的使用,以利提供各級政府應用於平時及災時的減災與救援應變作為;另外,針對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地震,院長表示,日本震災的救援制度與經驗,是我國值得學習的典範,期盼日後能持續與日方互相交流救災經驗,強化科技防災應用。
陳院長致詞時表示,臺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同時也是颱風來襲時首當其衝的位置,不僅地殼運動頻繁,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致災性威脅亦日趨嚴重,去(112)年下半年即有海葵颱風及小犬颱風來襲,其中小犬颱風對蘭嶼造成嚴重災損,目前當地仍持續進行災後復原重建工作;而去年9月發生在中南部地區的短延時強降雨,亦導致雲林、嘉義及臺南等地區多處淹水及農林漁牧的損失。
陳院長強調,在面對充滿不確定性,且日益嚴峻的災害危機時,更需要凝聚、整合跨部會的力量及士氣,共同努力完備災害因應系統,強化災害防救韌性。災害發生時,政府不僅要在第一時間啟動相關災害防救工作,更要提供受災民眾及時且完整的支持和協助;同時,平時也要積極盤點各項防災措施及量能,透過超前部署、齊心協力,才能成功克服每次災害的威脅,共同守護家園。
陳院長特別感謝各級災害應變中心同仁和所有第一線災害防救人員,不辭辛勞守護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吳澤成政務委員對於各項重要議題的協調研議,期盼透過中央與地方共同攜手努力,政府與民間協力合作,一起提升國家的災防韌性,讓國人都能夠安居樂業、實現抗災力的堅韌永續,同時也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優質的人道救援能量和互助合作,讓臺灣成為世界的臺灣,災害防救穩健前行。
隨後,陳院長聽取經濟部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分別說明「屏東明揚國際科技公司火災後工廠安全統合管理機制精進作為」及「落實高風險化學品監控之視覺化管理提升科技智慧防救災-以南部科學園區為例」等報告後表示,化學品的管理相當複雜且專業,工廠在處置或使用大量危害性化學品時,倘管理不當,將造成公共安全重大隱憂。此次經濟部所提出的精進措施以「盤」(盤查)、「管」(管理)、「查」(查核)、「練」(演練)四大面向檢討化學品申報系統、管制查核及企業課責機制,相關部會應持續改善危害性化學品的法令及申報系統,加強對業者的申報管理,讓化學雲資料能夠清楚呈現且便於使用。另外,對於《工廠管理輔導法》所訂之高風險危險物品工廠,已由中央及地方消防、建管、環保、職安及工廠管理等跨單位實施聯合稽查,發揮機關協力綜效,請持續精進辦理。
陳院長指出,為強化企業重視自主風險管理,內政部與經濟部已修法提高吹哨者獎金及提高罰則額度,以強化企業課責機制。目前《工廠管理輔導法》及《消防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因本屆立法院會期已屆滿,尚未議決之議案,將屆期不續審,因此請經濟部及內政部於下屆立法院會期開始時,持續推動立法,在未完成立法提高罰則前,各部會仍應共同協力,強化企業自主管理、訓練、檢查及結合業者、地方政府共同演練,並運用優化後的化學雲功能來掌握高風險工廠,實施聯合檢查,以完善工廠安全管理,並提升救災安全。
陳院長提到,國科會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3D智慧防救災系統」能結合三維地理資訊的特性,讓業者在三維地圖(3D)中操作,進行資訊登錄、綁定化學品品項、特性、數量及位置資訊,並搭配現場危險物質的標示,除了可用作平日廠商防救災整備外,災時亦可在第一時間提供消防救災人員資訊。院長請國科會持續研議、推廣、輔導並應用至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化學工廠的安全管理,並由國科會所屬其他科學園區先行優先試辦及推廣應用,以協助防救災工作。
有關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提升災害天氣預報之精進作為」報告,陳院長表示,本次報告的三項計畫包括「金馬雷達建置」、「數值天氣預報高速運算電腦建置」、「氣象風險數位治理與跨域應用」等,其建置攸關我國在面臨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下的災害防救治理能力。為確保政府能提供更精準、更即時、更區域性的氣象預警服務,請氣象署於上述三項計畫完成上線後,持續加強智慧氣象分析資訊的使用,以利提供各級政府應用於平時及災時的減災與救援應變作為。另外,鑑於近年旱災頻率明顯提高,院長請氣象署參考專家學者委員意見,將旱災監控及預測技術列為未來之發展之重點,並請氣象署將各項專業氣象數值資訊,轉譯為民眾平常生活可發揮價值的生活應用。
針對經濟部「精進公用氣體事故災害管理具體作為」報告,陳院長表示,經濟部應汲取竹北瓦斯氣爆案災例經驗,通盤檢討包括液化及氣體輸送等不同輸送方式的天然氣,自進口至分送到一般用戶的安全管理注意事項,請經濟部依災害管理的角度,持續以減災、整備、應變、復原等4階段做好系統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並隨時滾動式調整,同時善用數位科技及人工智慧(AI)等新興科技整合相關大數據進行分析。院長強調,瓦斯氣爆事故對公共安全危害甚大,業者對於相關安全設備的更新及檢修,應有立即且有效的處置作為,請經濟部督導業者及地方政府加速盤點相關安全設備的更新及檢修紀錄,避免類似災害再次發生。
另針對經濟部建議交通部研議分享「危險物品車輛動態資訊管理平台」資訊一節,陳院長指出,經濟部已請業者建立「LNG槽車運送路線」及「沿線各消防單位緊急通報名冊」,並已送至該部留存,同時轉知內政部消防署,供第一線救災單位預為準備。而這些資訊相當重要,未來危險物品車輛於運送途中如不幸發生事故時,將可提供相關單位在第一時點掌握資訊即時處理。
陳院長在聽取內政部「借鏡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地震經驗精進我國災害防救作為」報告後表示,目前日本當地的搶救工作仍持續進行中,我國政府在第一時間即表示慰問,並捐款協助賑災。院長指出,對於同樣位於地震帶的臺灣而言,日本震災的救援制度與經驗,是我國值得學習的典範,期盼日後能持續透過國際交流活動,與日方互相交流救災經驗,強化科技防災應用。
陳院長指出,行政院已核定「大規模地震重點因應對策整體推動方案(112年至114年)」及「強韌臺灣大規模風災震災整備與協作計畫(112年至116年)」,中央與地方政府均應提高警覺、相互合作,預做超前部署的防災整備工作,並持續進行災防演練,以強化我國防災與救援韌性。
針對委員提案「因應集集地震25周年、莫拉克颱風15周年,建議籌辦『回顧重大災害、邁向韌性未來』活動」一事,陳院長表示,透過籌辦相關活動,回顧過去國內發生重大災害的防救災與重建過程,能讓民眾了解災害防救的重要性,並對相關災害提高警覺,達成防災教育的目的。院長請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邀集專家學者與有關機關共同集思廣益,積極推廣此一活動,讓防災教育能夠向下扎根。
今日會中也通過火災、爆炸、公用氣體與油料管線、輸電線路及海難等5項災害防救業務計畫修正草案,並同意備查臺北市、臺南市、基隆市、雲林縣、金門縣、澎湖縣及屏東縣等7直轄市、縣市政府所報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修正案。
110-12-27。主持中央災害防救會報 蘇揆:與時俱進因應極端氣候 並以防災為最高目標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7)日主持「中央災害防救會報第45次會議」時,請內政部營建署就現有資料,完整盤點早期開發的山坡地設施,確認國土變異情形,同時因應極端氣候的挑戰,也請相關部會考量各式變化情況,調整相關法規及災害應變機制,並釐清中央與地方的權責劃分,以最嚴格的標準建立考核、監督與複核機制。院長強調,災害的預防機制最為重要,各部會務必以災防為最高目標,並善用科技及偵測機制,建立更完善的災防監測與防範機制。
蘇院長表示,再過幾天就要迎來新的一年,今(2021)年是地球不平靜且辛苦的一年,各地災害頻傳,其中武漢肺炎爆發迄今已近兩年,造成全世界超過2.7億人確診、近540萬人死亡。在舉世滔滔、疫情再起的情況下,臺灣在蔡英文總統領導下,全體國人皆能重視防疫規範,與政府密切合作,讓臺灣平安,他要向國人同胞表達感謝之意。
蘇院長指出,在全球疫情嚴峻之下,世界各地仍頻傳災情,例如美國中西部一天就有30多起龍捲風,襲擊6州,馬來西亞亦發生連日暴雨,造成上萬人流離失所。而臺灣在因應極端氣候所造成的天然災害工作上,也備極辛苦,幸賴中央災害防救會報各位委員踴躍出席會議並提出建言,大家同心合力,對於各種災害狀況都已研擬相關應對方式,希望未來持續努力。
隨後,蘇院長聽取內政部營建署「山坡地建築開發案及其上游影響區填土整地之調查、安全評估與致災預防作為」報告後表示,部分臺灣早期山坡地開發案雖然合法,但囿於當時法令可能未盡周延,以致部分山坡地或建築可能存在變異情形,請內政部營建署就現有資料,進行完整盤點。
蘇院長也舉1966年英國威爾斯小鎮艾伯凡礦區礦災、1997年汐止林肯大郡崩塌、今年7月日本靜岡縣大規模土砂災害,以及8月高雄市明霸克露橋被泥流沖毀等例證,藉此強調我國法規及災害應變機制均應因應極端氣候進行調整,尤其臺灣與日本同處地震帶與颱風頻繁地區,倘若又發生持續降雨情事,恐爆發土石流,造成傷亡慘重。
有鑑於此,蘇院長請交通部、內政部營建署及農委會儘速加強辦理國土變異地點及土石流潛勢溪流位置等工作,並將極端氣候所造成的各式情況變化納入新的考量因素,同時亦須釐清中央與地方的權責劃分,以最嚴格的標準建立考核、監督與複核機制,後續並請內政部函告各地方政府,使其瞭解相關分工及注意事項。
蘇院長強調,中央該負責的事務,絕不推諉,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政府責任重大,絕不容許有任何輕忽,造成民眾生命及財產的損失。
針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所提「崩塌防災體系架構與崩塌管理權責分工執行現況」報告,蘇院長表示,災害的預防機制最為重要,2009年八八風災造成高雄小林村事件後,政府即落實執行預防性、強制性撤離等措施。而在極端氣候及地形變化等長期影響下,可能會出現新的崩塌情況,請農委會及相關部會儘速盤整中央與地方權責分工,務必以災防為最高目標。
蘇院長指出,災防應注重平時的建設管理、監督與複核機制,如今年8月發生高鐵苗栗路段邊坡滑動,就是因為防水、排水設施不足所致,突顯邊坡監測的重要性,請交通部嚴加督管,避免類似情形再發生。
蘇院長也請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善用科技,持續精進山坡地走山或邊坡滑動等偵測機制,例如林務局架設火煙動態偵測系統,以監測森林火災;氣象局現階段亦可運用科技偵測到小面積的天候狀況,掌握降雨情形等,請農委會與相關部會進行整體盤整,建立更完善的災防監測與防範機制。
今日會中也通過經濟部「公用氣體與油料管線」及「輸電線路」災害防救業務計畫修正草案,院長請經濟部函頒實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