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 星期一

【嘉義縣】民雄珠串、綠水相連-民雄鄉水綠廊道串連計畫

 

斥資7800萬!打造民雄鄉水綠廊道 翁章梁大讚猶如走在日本街道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209 16:24:30)  第二期民雄鴨母坔水綠廊道於113年11月全數驗收完成,其中第一期中興圳水綠廊道更是於今年獲得國土署頒布2024年致敬城鄉魅力大賞競爭型特優獎;縣長翁章梁9日上午前往視察,行走近2公里的健行步道,翁縣長大讚改造後的景觀設計,結合周邊景色,猶如走在日本的街道,邀請鄉親一同來此散步,一定會感到驚艷。

翁縣長上任以來,積極回應地方需求,推動縣內帶狀水綠廊道及特色公園改造計畫,指示清理中興圳、鴨母坔大排周邊公有地閒置空地環境,將原本隱藏在都市中的窳陋空間,進行綠美化及散步廊帶的串連與規劃,提供在地居民休閒與健走步行的後花園。

嘉義縣政府積極向內政部營建署提報「民雄珠串、綠水相連─民雄鄉水綠廊道串連計畫」開闢串連綠地公園,並獲得營建署補助上限6000萬元,加上地方配合款(600萬元)與自籌款(1200萬元),共計經費7800萬元。

目前已完成本計畫第一期中興圳水綠廊道工程,111年10月完工,第二期鴨母坔水綠廊道工程也於113年11月全數驗收完成,本計畫完工後,結合第一期與第二期共計將新增長約2公里的水岸步道與8公頃的公共空間,可提供鄰近社區約2萬名居民休憩活動、環境教育使用;中央補助機關營建署也期許此次改造計畫,將成為國內鄉村水圳地景典範。

翁章梁說,未來將持續朝滾動式檢討,必要時投入自有預算,全面啟動閒置空間與社區特色公園改造,提供縣民甚至外來遊客來享受嘉義縣優質舒適且兼具地方特色的共融友善公園。

民雄鴨母坔水綠廊道位處新福宮以西,行徑北斗公園、民宅社區、福樂國小、福樂左岸公園,並串聯至埤角社區,全長約1.5公里,原為各自獨立的老舊公園、廢棄物堆置、公私有地介面模糊與閒置畸零空地,縣府為延續前階段金興村之綠色廊道營造成果,於110年起即積極向中央爭取城鎮風貌計畫之經費補助,並考量工程分布位置採分期施工,第一期中興圳水綠廊道(約500公尺)已於111年10月完工,

水綠廊道全段規劃為朝向低碳淨零的政策目標,採減量設計手法,打除過多且老舊的人造設施,並透過簡易綠美化與低維護的自然造景元素,營造具綠蔭及友善步行動線理念。

水綠廊道除保留部份既有喬木及灌木,並創造總長約1500公尺綠蔭廊帶,種植近2萬株灌木與綠美化草皮敷地約7千平方公尺,並且結合都市海綿與韌性城市的理念,導入雨水花園及活鋪大小碎石草溝,除解決長年排水不良淹蓋步道的問題外,強化公園內的保水滲透性。

廊道內也增設兒童遊戲空間、體健設施翻新、落葉堆肥、枕木菜圃區、既有槌球場整建及公園涼亭翻新,提供鄉親除休憩外更強化社交活動的場域與資源永續再利用。

其中,最難能可貴的是串聯鴨母坔南岸的既有公園、校園綠地空間與打通既有鄰里場所,使原為各自獨立的區塊串聯成一條近2公里的健行步道,並提供具備優美四季變化之綠色廊道與舒適的步道環境。

斥資7800萬!打造民雄鄉水綠廊道 翁章梁大讚猶如走在日本街道


斥資7800萬!打造民雄鄉水綠廊道 翁章梁大讚猶如走在日本街道


斥資7800萬!打造民雄鄉水綠廊道 翁章梁大讚猶如走在日本街道


斥資7800萬!打造民雄鄉水綠廊道 翁章梁大讚猶如走在日本街道


斥資7800萬!打造民雄鄉水綠廊道 翁章梁大讚猶如走在日本街道


2022-12-11民雄鄉水綠廊道串聯計畫 河岸翻新脫胎換骨

民雄中興圳水綠廊道原先雜草叢生、廢棄物堆置,造成空地長年閒置且無法通行,嘉義縣政府為延續前階段金興村的綠色廊道營造成果,改善更多民眾的生活空間,從110年起就積極向中央爭取城鎮風貌計畫的經費補助,並在111年10月整修完成,日後民眾可至廊道散步休息。嘉義縣長翁章梁偕縣議員林淑完、興南村長等人至翻新後的廊道視察,街坊鄰居看到視察人馬,紛紛稱讚環境大大改善。

水綠廊道全段採減量設計,營造友善步行動線,保留原地部分喬木及灌木,創造總長約500公尺綠蔭廊帶,種植六十株紅花風鈴木及近11,000株(約700平方公尺)紅花玉芙蓉與七里香,讓步道四季皆充滿變化,民眾可舒服自在的在廊道散步。視察過程中負責單位提供翻新前的髒亂環境照片,經現場一一對比,眾人直呼真的差很多。

翁章梁縣長上任後,推動縣內水綠廊道及特色公園改造計畫,清理中興圳、鴨母坔大排周邊閒置公有空地,讓不起眼的角落進行綠美化,串聯散步廊帶,提供在地鄉親健走步行的後花園。近年向內政部營建署提報「民雄珠串、綠水相連─民雄鄉水綠廊道串連計畫」開闢串連綠地公園,獲得營建署補助上限6,000萬元,加上地方配合款,共計經費6,600萬元。

目前計畫已完成第一期中興圳水綠廊道工程,第二期鴨母坔水綠廊道工程也在近期完成發包,預計112年底完工,未來將新增約2公里的水岸步道與8公頃的公共空間,提供鄰近社區約2萬名居民休閒好所在,營建署也期許此次改造計畫能成為國內鄉村水圳地景典範。

翁縣長指出,原先河岸環境十分髒亂,無法有效利用空間,後來獲得營建署補助總經費六千多萬,如今廊道落成後,民眾只要從屋內後門走出就可抵達廊道,十分樂見鄉親傍晚後在廊道散步,剩餘的經費將會持續使用在廊道串聯計畫。

未來縣府的施政將著重在水系統整理,如修建排水溝、整治河岸兩側;也會針對縣內公園進行改建,修繕老舊設備,讓縣內的公共空間成為民眾日常好去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