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浪漫臺三線【苗栗縣】浪漫悠油出磺坑整體空間形塑計畫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台灣網>地域風華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225 09:32:50)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今(24)日前後參加臺中豐原歷史建築「翁子公學校校舍暨宿舍」修復再利用工程開工典禮、客家文學花園景觀工程暨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觀光遊憩園區新建營運移轉案動土典禮,了解客庄歷史建築修復與新建設發展情形。古主委表示,十分感謝翁子國小及苗栗縣政府在地方的付出,中央客委會對於地方的支持也一定是不遺餘力,今樂見各地發展卻同時感到沈重,因財劃法通過之後,所有部會皆需刪減預算,導致未來客委會幾乎無法繼續支持全臺客庄的新建工程。

古主委說明,財劃法的影響力急又廣,首當其衝就是建設工程,不僅既有工程經費將可能延遲支付,新建工程計畫也無法支持,包含原定想支持的臺中東勢客家文化園區修建與新建案經費、將新建的苗栗客庄文化交流中心、明德水庫自行車二期工程等,同時也會波及到地方的藝文推動、語言復振等補助規劃。在此,古主委也拜託臺中市長盧秀燕與苗栗縣長鍾東錦,未來經費若到了地方政府,預算要編足給地方客委會完善客庄發展。

今日迎來修復工程開工的翁子國小,位於歷史悠久的客庄,兼具教育功能及地理位置優勢,若結合萬選居、公老坪農園、土牛客家文物館及東勢客家文化園區,可成為浪漫臺三線上的客家文化宣傳與教學鏈起點,肩負推廣與傳承客家文化的使命。活動出席人員有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服務團隊代表與多位臺中市議員、臺中市政府團隊與客家事務委員會副主委魏瑞伸等,一同為開工動土祈福。

另外,客委會於106年度以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補助苗栗縣政府辦理「浪漫悠油出礦坑整體空間形塑計畫」,在進行出磺坑(含石圍牆至汶水老街臺6線路廊)整體規劃同時,為及早利用出磺坑聚落對岸閒置土地,亦同步補助「客家文學花園計畫」專案,採分期分區辦理,今啟動第三期景觀工程動土,工期約730個日曆天,盼打造客家文化特色荒野花園,串接浪漫臺三線休憩據點。典禮出席人員包含立委邱鎮軍團隊、立委沈發惠團隊及多位苗栗縣議員、苗栗縣長鍾東錦及文化觀光局局長林彥甫、公館鄉長何在鑫、大湖鄉長黃惠琴、各地方代表等共襄盛舉。


客委會主委古秀妃於翁子國小致詞


翁子國小大合照


歷史建築「翁子公學校校舍暨宿舍」修復再利用工程迎開工典禮


古主委致詞


古主委與苗栗縣長鍾東錦等人共下祈福




為有效營造苗栗縣客家環境,縣府今年8月進行提案申請,甫獲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生活及產業環境營造計畫」補助總經費9,5904,000元,共計12件補助案,受補助單位包含頭屋鄉、頭份鎮、大湖鄉、苗栗市、後龍鎮、卓蘭鎮,共計8案,以及文化觀光局執辦「客家文學花園計畫」、「浪漫悠遊出磺坑整體空間形塑計畫」、「客家淺山產業學坊建置計畫」、「浪漫臺三農創學院規劃設計案」4案,目前各案皆依期程執行辦理中,期能形塑優質客家環境。

苗栗縣係全臺客家文化蘊育之重鎮轄內18鄉鎮市皆列入重點客家發展地區,近年在客家委員會的長期支持下,對於縣內的文化及生活的保存與復興向來不遺餘力,縣府歷年來積極提案爭取建設亦有所成,在縣府各單位及地方的努力下,完成了許多資源調查及環境再造。

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指出,以大湖鄉為例,位於大湖鄉臺三線旁的大湖酒莊以及草莓園近年來已成為假日觀光的熱門景點,在縣府及地方研擬之提案巧思以及融合在地環境營造下,透過廊道的方式串聯酒莊、草莓園以及羅福星紀念館,使周邊觀光資源得以連結,間接讓遊客到訪此處的行程更加地深入、也更全面,進一步使廊道周邊的相關產業更多元化、也更緊密貼近地方產業。

未來縣府也將積極推動臺三線浪漫大道國家級的重要文化觀光政策及景觀空間營造,其中包含鼓勵青年返鄉、社區營造培力、文化資產保存與經營、客家文化文藝復興、台三線沿線鄉鎮古道觀光城鄉環境營造、以及社區與生態博物館形塑與社會企業育成等等,打造飛耀苗栗之幸福城市。 




不畏氣溫驟降10度,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永得今(27)日訪視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聚落及周邊場域。李主委表示,未來期透過中央與地方一同合作,結合當地地景藝術,打造兼具人文、自然景觀特色且能讓國人深度體驗客家文化的文創藝文展演空間。

李主委今日下午在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陪同下前往「台灣油礦陳列館」,與台灣中油公司及文化部代表一同聽取簡報,並仔細聆聽公館出磺坑文化保存推動協會理事長謝忠雄解說出磺坑油礦開採歷史。隨後步行至打鹿坑、桂竹林等地現勘斷層地質,並勘查環境整備現況,了解未來作為客家藝文展演及藝術家駐村場地之可行性。

李主委現勘後指出,出磺坑為全世界第二口油井,且至今仍在開採,具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價值及景觀資源,也保存了許多人民歷史記憶,未來期能與文化部、台灣中油公司及苗栗縣政府一同合作,結合出磺坑、台六線及台三線浪漫大道周邊豐富地景景觀,打造出兼具人文、自然景觀特色的客家藝文展演場地。







台三線浪漫大道【粉絲專頁】






⊙浪漫臺三線【苗栗縣】客家文學花園計畫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台灣網>地域風華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1225 09:32:50)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今(24)日前後參加臺中豐原歷史建築「翁子公學校校舍暨宿舍」修復再利用工程開工典禮、客家文學花園景觀工程暨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觀光遊憩園區新建營運移轉案動土典禮,了解客庄歷史建築修復與新建設發展情形。

2023-10-20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辦理客家文學花園計畫未臻妥適,審計機關促請改善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下稱文觀局)辦理客家文學花園計畫執行情形,經審計部臺灣省苗栗縣審計室查核發現,文觀局未依規定程序進行審議,提報計畫缺乏通盤、完整規劃,經函請檢討改善,該計畫基地已舉辦浪漫臺三線藝術季,將持續對外開放,並積極爭取後續第三期之工程經費。

文觀局分別於106年6月、107年3月向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提報「客家文學花園計畫」,第一、二期補助經費共1億2,695萬餘元,預計於108年12月完成並對外開放。另依苗栗縣重要施政計畫先期作業實施要點(下稱實施要點)第8點及第10點規定,各單位重要施政計畫,應事先全面考量,通盤規劃,並填具「重要施政計畫摘要與評審表」送該府計畫處審議。

然而,審計室於111年9至12月查核發現,文觀局辦理本案重要施政計畫未依實施要點之規定程序進行審議,提報計畫缺乏通盤、完整規劃,截至111年12月止客家文學花園計畫基地仍未能對外開放,審計室遂於112年2月函請文觀局檢討改善。

審計室表示,經追蹤改善情形,客家文學花園計畫基地已於112年6至8月配合浪漫臺三線藝術季對外開放,將持續對外開放,並積極爭取後續第三期之工程經費;爾後辦理類似總經費達1億元以上之重大計畫,將通盤妥善規劃計畫時程,並確實依實施要點之規定程序進行審議。



客家委員會日前副主委范佐銘至苗栗縣府與縣府秘書長陳斌山、苗栗縣各鄉鎮市長討論有關苗栗縣「前瞻基礎建設-客家浪漫臺三線計畫」工程事項。107~108年度客家委員會補助苗栗縣「前瞻基礎建設-客家浪漫臺三線計畫」工程共計18案,金額總計4億6千多萬。其中由苗栗縣政府所執行「客家文學花園計畫」第一期已順利完工,第二期工程也已於108年8月1日辦理開工,預計109年6月下旬完工。


會議中客家委員會副主委范佐銘期許透過兩年度的重大前瞻基礎建設工程,能帶動苗栗縣臺三線主、沿線的發展,並指示為了協助各工程能在期限內如期完成,在執行階段若有需客家委員會聯繫中央各部會協助事項皆可提出討論;會議現場有關縣政府秘書長陳斌山以及各鄉鎮市長提出仍有建設計畫需求部分,客家委員會副主委范佐銘表示客家委員會也將於近期開放下一階段提案。   


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透過客家委員會整體策略規劃的前瞻基礎建設支持下,先是107年臺三線主軸「線」以及接續的108年臺三線沿線「點」的建設,文化觀光局會在客家委員會長期鼓勵及補助下會持續進行整體「面」之硬體建設及軟體設施規劃,期望帶動整體相關文化觀光產業的發展。



2019-06-12發展台6慢遊觀光廊道 持續推動「客家文學花園計畫」


台6線出礦坑段由後龍溪谷切斷南北向的關刀山,兩岸山勢如犄角相觸,古籍地方命名為牛鬥觸口,也是客家先民開墾移居的歷史路徑節點。目前因台72線快速道路開通後,讓這個深具歷史感的人文地理意象逐漸失去光芒,故縣府特於106年向中央爭取專案補助,將「客家文學花園計畫」納入浪漫臺三線政策計畫中,重整聚焦台6線沿線地方景點串連,形塑慢遊觀光廊道。


「客家文學花園計畫」基地約18.5公頃,位於公館鄉福德村南側、後龍溪畔、台6省道旁,交通便捷腹地寬廣,是遊客由72號快速道路或台6省道進入台3省道、雪霸國家公園、泰安溫泉區之重要門戶,縣府透過基地於山腳下開闊平野地勢,以植栽營造、地景設計手法,利用河谷、埤塘與四周環山的背景優勢,使遊客透過到訪、策展活動、自行車自由參訪與區域在地文化、產業連結,將在地特有客家生活、文化與智慧傳達給遊客,亦傳遞給下一世代,並可促進族群間之相互認識。

因基地面積廣大,整體計畫共三期執行:第一期建設,獲客委會核定補助4156萬,主要內容為區內道路、停車空間、活動廣場、賞景步道及休憩設施、濕地水岸景觀等,業於108年6月初完工;第二期則以園區主入口道路、意象梯田、遊客中心為主,亦於107年獲客委會核定補助9950萬工程經費,預定108年7月1日開工,工期330日曆天,由於二期工程施作區域位於一期工程之核心區域,因此考量施工因素及遊客安全,園區暫定二期工程完成後部份開放,讓殷切期盼的鄉親可以搶先體驗;第三期目前正以客家文學地景營造、保育植樹、完備遊憩服務設施等目標,持續向中央爭取輔導補助;此外,縣府計劃招商,積極爭取民間參與投資,發展地方觀光產業,完成整體計畫願景。

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指出:台6線公館至大湖路段擁有雄峻的牛鬥峽谷自然地景、出磺坑歷史建築聚落、世界第二及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油井、打鹿坑特色民宿、純樸的客家山城聚落等,搭配本案的執行,這將是一條結合歷史、自然、人文的觀光廊道,值得遊客深度慢遊,體驗客家山城開墾的風情,並為在地客庄注入全新活力。




為延續「客家文學花園」之低衝擊開發、著重環保與生態規劃設計目標,客家委員會前核定「客家文學花園計畫(第二期)」計畫經費9,995萬元(內含苗栗縣政府自籌款1,000萬元),期達基地建設與周邊客庄之串連,打造出磺坑地區之新亮點,並提供一具在地生活地景、活動交流、與客庄生活體驗之場域,將在地特有客家生活、文化與智慧多向傳遞。

在「客家文學花園計畫」整體規劃定位與構想引導下,第二期計畫目標於基期公共設施精進與生態滯洪池改造基礎,將持續以「凸顯在地地景特色」、「輕量」及「生態」之設計理念,以國際視野繼續推動具備服務地方產業、歷史記憶、休憩及手作文創交流空間,繼續打造兼具人文、自然景觀特色的「客家生活特色之荒野花園」。



縣長徐耀昌表示透過客家委員會「國家級臺三線客家浪漫大道推動方案」與文化部「苗栗縣出磺坑地區優質環境改造計畫」,推廣在地客家文化及出磺坑歷史意涵,並發揚與行銷苗栗臺三線及周邊觀光產業,可提升地區定點觀光旅遊機會。

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客家文學花園係位於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地區,此地富有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觀,亦擁有豐厚的文化歷史內涵,除了油桐花步道著名之外,更是臺灣早期重要的石油礦開採地,融合當地自然地景與人文特色,打造「客家生活特色之荒野花園」,並創造出磺坑地區旅遊新亮點及宣揚在地文化及產業歷史意涵。

本次客家委員會核定案件尚有卓蘭鎮公所執辦「客家詹冰故事文學館暨饒平客與園區」(3,240萬元)、苑裡鎮公所執辦「山腳客家趕集場域營造計畫」(423萬元)、「火炎山南勢林客家生態文化體驗園區計畫」(1,215萬元),計三案,將由所轄地方機關依計畫內容及期程完成,以提昇全縣觀光旅遊品質。



為有效營造苗栗縣客家環境,縣府今年8月進行提案申請,甫獲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生活及產業環境營造計畫」補助總經費9,5904,000元,共計12件補助案,受補助單位包含頭屋鄉、頭份鎮、大湖鄉、苗栗市、後龍鎮、卓蘭鎮,共計8案,以及文化觀光局執辦「客家文學花園計畫」、「浪漫悠遊出磺坑整體空間形塑計畫」、「客家淺山產業學坊建置計畫」、「浪漫臺三農創學院規劃設計案」4案,目前各案皆依期程執行辦理中,期能形塑優質客家環境。

苗栗縣係全臺客家文化蘊育之重鎮轄內18鄉鎮市皆列入重點客家發展地區,近年在客家委員會的長期支持下,對於縣內的文化及生活的保存與復興向來不遺餘力,縣府歷年來積極提案爭取建設亦有所成,在縣府各單位及地方的努力下,完成了許多資源調查及環境再造。

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指出,以大湖鄉為例,位於大湖鄉臺三線旁的大湖酒莊以及草莓園近年來已成為假日觀光的熱門景點,在縣府及地方研擬之提案巧思以及融合在地環境營造下,透過廊道的方式串聯酒莊、草莓園以及羅福星紀念館,使周邊觀光資源得以連結,間接讓遊客到訪此處的行程更加地深入、也更全面,進一步使廊道周邊的相關產業更多元化、也更緊密貼近地方產業。

未來縣府也將積極推動臺三線浪漫大道國家級的重要文化觀光政策及景觀空間營造,其中包含鼓勵青年返鄉、社區營造培力、文化資產保存與經營、客家文化文藝復興、台三線沿線鄉鎮古道觀光城鄉環境營造、以及社區與生態博物館形塑與社會企業育成等等,打造飛耀苗栗之幸福城市。



客家文學花園計畫基地原為於出磺坑區域佔地18公頃之閒置土地,經本府積極爭取開發多年,終獲得客家委員會補助初期開發建設經費(37404000)。在進行開發的同時,為減少環境衝擊以及保有現地自然景觀,因此園區在開發上將保留既有地形紋理創造出荒野公園的區域景緻,配合低環境衝擊的方式提供民眾休憩與活動之用,藉由原有地貌創造親水及景觀空間,同時也兼具生態滯洪池的功能性,亦預留結合未來的台三線地景營造空間,以期未來可配合出磺坑基地及周邊環境,創造東至汶水,西至石墻地區,蘊含歷史及自然景觀的觀光走廊。

本計畫亦為「浪漫悠油出磺坑整體空間形塑計畫」的前期計畫,區域內除了油礦陳列館及具濃厚歷史色彩的宿舍建築外,亦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及遊憩點,未來更可連接客家委員會山林古道系統,打造兼具浪漫、人文、自然的出磺坑。而本基地位址恰與中油出磺坑基地對望,因此希望能配合當地自然環境與人文特色,以低衝擊開發、著重環保與生態的規劃設計,打造兼具人文、自然景觀特色的「客家文學花園」,不僅升該區域觀光旅遊價值,同時宣揚在地文化及產業歷史意涵。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都市更新發展計畫(104-107年)(108-111年)(112-115年)


都更危老政策與執行成效







內政部依據行政院核定的《都市更新發展計畫(112年-115年)》,持續推動都市更新政策與各項工作。截至今(113)年11月底,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已核定(准)639件,全國累計核定(准)達到5,172件。《都市更新條例》第65條目前已由總統公布施行,子法正在修訂中,並將擴大原建築容積適用對象,加速都市更新整合進程。內政部期望,全國8,216棟6層樓以上的合法建築物(約27萬戶)能盡早完成改建,以確保國人居住安全與品質。

為了實現「8年百萬租屋家庭支持計畫」,內政部正在全面建置多元化的居住支持體系,包括直接興辦社會住宅、推動包租代管與提供租金補貼等措施。為增加租賃住宅供給,內政部特別鼓勵低度使用的屋主,透過「包租代管」將空置住宅投入租屋市場,不僅活化空間,更能創造更多元的公益價值,滿足不同層次的租屋需求。

在推動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時,內政部也將環境友善的趨勢納入政策考量。從110年至112年間,共有796件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案件取得「綠建築標章」,有效減少碳排放量0.74萬公噸。同時,內政部在公辦都市更新部分,提供了社會住宅、托兒及托老空間、活動中心、青少年中心及展演空間等公益設施,讓民眾不僅擁有良好的居住環境,還能享受到完善的公共設施服務。

內政部指出,居住正義的實現需要跨部會、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的合作。鑑於臺灣地震頻繁,透過危老重建與都市更新提升建築物安全與居住品質,是不可或缺的政策方向。未來,相關住宅政策將持續優化,滿足民眾對「安居」的期待,讓國人能夠選擇更多元的居住與生活方式,實現安心居住、幸福生活的目標。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都市更新入口網         https://twur.nlma.gov.tw/

內政部營建署都市更新入口網        https://twur.cpami.gov.tw/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https://www.hurc.org.tw/




行政院 111 年 8 月 29 日院臺建字第 1110018274 號函同意

本計畫依據109年7月16日行政院第3710次會議通過之國家發展計畫(110-113年),持續推動都市更新及危老屋重建,精進建築安全管理,以提升國人整體居住環境之安全與品質。



都市更新發展計畫(108-111年)





都市更新條例自87年施行以來,全國已有490件都更案實施,其中並有280件已經完工,期間雖然經歷了文林苑都更案的爭議事件,但臺灣都市土地利用已日趨飽和,人口成長率也日愈下降,惟有改善舊市區之都市機能與環境品質,才能與全球同步實現永續發展新願景。內政部表示,97年總統提出「愛台12建設」,將都市更新列為優先建設項目之一,作為振興經濟方案之重要措施,以健全都市機能,提升都市競爭力,並帶動營建產業景氣;99年行政院核定「都市更新產業行動計畫」,全面推動「社區自助型」、「整建維護型」及「地域再發展」之都市更新,並兼顧老舊合法建築機能改善。

內政部也說明,歷年來都市更新之政策推動,除了已經達成一定之成果,但也仍有若干問題亟待改善處理;有鑑於此,行政院於104226日核定由內政部所擬訂「都市更新發展計畫(104107年)」,作為下一階段都市更新推動工作重點。計畫之工作重點有:「持續檢討都市更新相關法令規範」、「整合型都市更新示範計畫,實現都市再生願景」、「政府主導都市更新,帶動區域再發展」、「鼓勵民間整合更新實施」及「提高都市更新資訊透明度並促進民眾參與」。

內政部表示,希望藉由本計畫之推行,落實居住正義,改善國人居住環境品質,營造城鎮魅力及競爭力,並因應地震災害發生之可能性,持續推動都市更新。相關資訊可至內政部營建署全球資訊網站查詢(網址 http://www.cpami.gov.tw)。


都市更新發展計畫104107年(核定本)


行政院104226日院臺建字第1040008054號函核定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經濟部】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聚焦網>前瞻建設

113年11月20日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財政、內政、經濟、教育及文化、交通、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

邀請相關部會首長就「中央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4期特別預算執行情形及成效」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中央政府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5期特別預算案114年度」(僅詢答)。


經濟部主管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5期特別預算案書面報告

經濟部> 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3/1131120/413-5.pdf


主席、各位委員先進:

今天貴聯席會審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 5 期特別預算案,本人有機會列席報告,深感榮幸,並感謝各位委員對經濟部各項業務的協助與指教。本期特別預算案有關本部主管部分計編列 206.87 億元 (詳如附表),謹依各類別基礎建設之主要內容及預算編列情形,摘要報告如下:

一、水環境建設編列 138.57 億元,包括:

(一) 水與發展:係辦理水庫防淤隧道、供水系統改善及集水區保育治理等水資源工程,以促進水庫永續經營、提升蓄水水質、增加常態供水與備援能力、提升飲水安全衛生及降低缺水風險等,所需經費 25.54 億元。

(二) 水與安全:係依據綜合治水規劃報告所採用之流域整體治

理對策,持續辦理直轄市、縣(市)管河川、排水治理、海岸防護等整體改善工作與相關先期作業等,以加速河川及排水整治,降低淹水風險,所需經費 101.10 億元。

(三) 水與環境:係辦理河川、區域排水、海堤水環境改善,以活化水岸空間環境利用,營造優質生活環境等,所需經費 11.93 億元。

二、綠能建設編列 16.75 億元,包括:

(一) 建構儲能併網環境及離島地區儲能系統所需經費 3.58 億元。

(二) 協助廠商開發國產智慧電動巴士及關鍵零組件升級與推動電動小貨車亮點示範所需經費 3.31 億元。

(三) 建立二氧化碳捕捉與封存試驗場域及碳循環關鍵技術開發所需經費 4.40 億元。

(四) 建構海域擬真測試環境與開發海事工程模擬培訓技術所需經費 1.50 億元。

(五) 強化國家級綠能標準檢測認驗證能量及辦理花東地熱潛能區探勘等所需經費 3.96 億元。

三、數位建設編列 37.08 億元,包括:

(一) 建構開放政府及智慧城鄉服務:係開發國內自主之空品與水質複合感測器等所需經費 0.56 億元。

(二) 基礎建設環境:係推動為民服務資訊系統移轉至雲端環境,優化系統架構及備份備援機制,另導入資安管理工具,強化雲服務安全韌性,所需經費 0.44 億元。

(三) 產業數位轉型:

1. 引進國際級大廠在臺前瞻研發布局,推動臺灣成為高科技研發中心,所需經費 18 億元。

2. 發展智慧顯示前瞻技術與智慧生活應用所需經費 4.60 億元。

3. 強化我國半導體設備與技術及關鍵材料所需經費 4.55 億元。

4. 其他計畫所需經費 5 億元。

(四) 推廣數位公益服務:

1. 發展智慧顯示整合性系統解決方案並進行場域服務驗證,以帶動顯示產業技術及服務輸出國際,所需經費 2.99 億元。

2. 協助中小企業接軌 5G 創新應用服務及擴大創新應用場域,以帶動智慧化升級與轉型,所需經費 0.94 億元。

四、城鄉建設編列 13.51 億元,包括:

(一) 開發在地型產業園區:係辦理產業園區之公共設施興建、輔導地方政府規劃設置平價產業園區;推動城鄉特色產業創新升級;新建楠梓園區創新產業大樓及屏東園區擴區等所需經費 8 億元。

(二) 公共服務據點整備:係針對地方政府 88 年 12 月 31 日前建造之公有零售市場建物,辦理耐震補強、拆除或拆除重建等計畫之審核及補助,所需經費 5.51 億元。

五、人才培育促進就業建設編列 0.96 億元:係推動客製化培訓、產學合作培育、補助企業自主培育人才等多元方式,培養產業數位轉型所需人才,以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等所需經費。 

以上本期所編列之計畫均係當前整體經濟發展與治水工作等所需,亟需落實推動,懇請各位委員先進惠予支持與指教。謝謝!



行政院重要施政成果-前瞻基礎建設

水環境
綠能建設
數位建設
城鄉建設
人才培育促進就業建設
軌道建設

經濟部研究發展委員會-前瞻基礎建設